第503章 守住九原三個月!
「駕……」
縱馬如飛,大軍浩蕩而出,漸行漸北,遙遙可見蒼黃透綠的原野上矗立著一座黑色城堡。
這便是九原城,當年上將軍蒙恬所築。也是大秦帝國威震大幕的開始,同樣也是蒙恬個人功業的巔峰。
從遠處看,這座城堡很小。但在夕陽餘暉中,城堡就像一隻匍匐在天地之間的黑色巨獸。
這樣的視覺衝擊,給人一種震撼。
特別是從胡亥的方向看去,漸漸可見背向夕陽的東門箭樓上有黑衣甲士遊動,獵獵飛動的黑色大纛旗上大書一個白色的秦字。
這便是九原城!
這便是九原郡的首府九原城,當年蒙恬將軍伐匈奴,奪回河套之地,才建立了九原郡等地。
這座小城堡便是大秦帝國防禦匈奴等異族的橋頭堡。
雖然這裡蒼涼,悲歌時常,但是這裡確實老秦人戰士最想要去的地方。
因為在大秦帝國統一以來,只有這裡有戰爭,在這裡他們才能得到夢寐以求的軍功爵位。
……
這座九原小城作為大秦帝國北方的軍事重鎮,實際上也是作為最前方的軍事要塞建立的。
它作為九原郡首府的功能,其實遠不如它身為軍事重鎮重要。
九原城,地方雖然很小,每邊只有一里,方方正正四里多,正是春秋戰國時代常說的那種三里之城,五里之郭的典型小城。
這是當年蒙恬大將軍,為了防備匈奴南下,徹底佔據河套佔據,這才建立了九原城。
從此之後,九原城就像是中原王朝釘在河套地區的一顆釘子。
……
九原城上下全部用大石條砌成,城牆也比尋常城牆高出兩丈有餘,連箭樓也是石板壘砌的。
作為進出口的城門,則是兩塊巨大厚重的山石。也就是說,整個城堡的外部防禦構造沒有一寸木頭。
這便是當初為了防備匈奴,大秦帝國不惜花費重金建立的軍事重鎮。
……
「天黑風高,行人各自歸家——!」號子聲響起,九原城一片肅殺。
……
這座高高聳立在河套地區的險峻城堡,因為孤軍深入北境之中,所以防範很是嚴密。
「嗚嗚……」
在這暮色蒼茫的時分,高高的城頭上已經吹起了嗚嗚的牛角號,城門外原本稀疏的行人已加快了腳步。
因為這是九原城的規矩,在三遍號聲之後,九原城門就會隆隆關閉。任何人都不可能例外,就算是秦帝胡亥也不例外。
「駕……!」
看到這一幕,在聽到嗚嗚牛角號,秦帝胡亥縱馬如飛,一直沒有減速,手中長劍舉起。
雖是傍晚,但是九原城中的秦軍立馬就做出防禦的態度。長槍如林,弓弩手已經準備妥當。
只要有絲毫的異動,就會在第一時間殺無赦!
「咸陽使者到,行人閃開——!」
就在這個時候,早已經接到消息的守城將軍,連忙舉劍大喝,兩列甲士肅然立定,城門內外行人迅速分開一條官道。
「駕!」
胡亥高舉鐵劍,飛馳入城,對著守城將軍,道:「立即通知李信將軍,咸陽詔書到——!」
「是!」
守城將軍離開之後,胡亥直接是前往了秦軍總部之中。在秦帝胡亥看來,背信棄義的人將會得到嚴格的制裁。
九原城內,街市蕭條冷落。和咸陽城繁華錦繡的夜市相比,這裡簡直就是荒涼偏僻的山村。
店鋪燈火星星點點,街邊行人疏疏落落。幽幽搖曳的燈火下,可見市人衣著粗簡,匆匆穿過。
小城短街,安靜而有序,一切都是很安靜的,沒有一點兒慌亂。
胡亥看到這裡,心頭一沉,他清楚所有這些都在無聲地表示,這座小城堡經歷了無數驚濤駭浪,早已經不知道恐懼為何物了。
在九原大地之上,戰爭爆發太過於頻繁,在九原的國人百姓早已經習慣了,因為他們清楚,這一切都已經成了生活。
「吁!」
在治所之前,胡亥驟然勒馬,駿馬人立,昂首嘶鳴。
胡亥從馬上一躍飛下,甩手將馬韁交給身後的衛士,大步匆匆地直入郡守府大門。邊走胡亥邊,道:「立即傳李信將軍到來……」
「是!」
……
片刻之後,李信走入府中,他對著胡亥深深一躬:「老臣拜見陛下!」
瞥了一眼李信,胡亥沉聲,道:「李將軍,遼東大將軍韓信,率軍滅趙,這對於大秦帝國是巨大的隱患。」
「滿朝文武共同決定,出兵救趙。」說到這裡,胡亥看著李信一字一頓,道:「若是調集五萬九原大軍,對於匈奴人將軍能擋住么?」
大秦帝國北境穩如泰山,這是胡亥出兵的底線。
正因為如此,秦帝胡亥才會如此,剛剛進入九原郡守府,立即下令尋找北地軍統帥李信。
因為只有北地軍統帥,才有能力也有資格告訴他,北地三郡的情況。
聞言,李信沉吟了片刻,對著胡亥深深一躬,道:「陛下,匈奴聞訊,只怕會迅速南下。」
「若是這一場戰爭只持續一兩個月,五萬大軍鎮守九原足以,如果一旦超過兩個月,將會有變數發生。」
瞥了一眼李信,胡亥沉聲,道:「兩個月,怎麼說?」
接著胡亥的話頭,李信一字一頓,道:「消息傳出,與匈奴人集合再加上南下,以及五萬大軍抵抗,老臣最多只能堅持兩個月。」
「若是陛下執意開戰,則這一戰必須要在兩個月之中決出勝負。」
聽到這裡,胡亥眼底掠過一抹凝重。他心裡清楚,想要救趙兩個月足以,但是想要攻打遼東,奪回燕地。
就算是有西楚霸王項羽,李左車以及自己,恐怕也需要半年之久。
沉默了許久,胡亥看著李信,道:「老將軍,這一戰對於大秦帝國極為重要,堅持三個月。」
「三個月之後,若是北方戰爭尚未結束,而九原戰事糜爛,立即傳令上將軍王賁,下令大軍北上。」
……
這是胡亥的底線!
他寧願從三川郡等地抽調大軍,也不願意放棄北上救趙。畢竟唇亡齒寒,這個時候救趙,就等於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