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與賊寇,朕不需要講規則!
曹參能夠找到這裡,足以證明遼東對於上谷的重視與劉季的王天下之心,這讓胡亥對於遼東的忌憚再一次大漲。
他心裡清楚,劉季從來就沒有想過安穩待在遼東。
率大軍席捲天下!
對於一直以來的劉季而言,就像是一個夢一樣,但是在這個時候,他發現這個夢近在咫尺。
只要自己再加一把勁兒,就會觸手可及。正因為如此,這個時候的劉季,對於席捲天下猶如著魔了一般。
……
心中念頭閃爍,胡亥深深的看了一眼曹參,道:「如今貴我兩方,互為仇寇,先生此來,不怕朕殺了你么?」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秦與遼東之間是死仇,不死不休的哪一種。
遼東王劉季就是因為揭竿而起,吞併大秦國土而有了今日,同樣的秦帝胡亥想要重鑄大秦,遼東王劉季就是他最大的敵人。
正因為如此,秦與遼東之間,只能是仇寇。故而,胡亥才會對著曹參這樣說,眼中殺機凌厲。
「秦帝,自古以來,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曹參眼底掠過一抹精光,對著胡亥,道:「外臣以為秦帝,必然不會破壞千百年準則。」
千百年的準則!
這才是曹參這一次出使秦軍的底氣,因為這個時候,春秋戰國距離並不遠,依舊有春秋戰國之風。
所有人,不論是敵我對於規矩還是十分的遵守的。
聞言,秦帝胡亥神色冰冷,對著曹參冷冷一笑,道:「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是春秋之戰,是兩個國家之間的潛規則。」
「但是現如今,中原大地之上,禮崩樂壞,早已經變得以實力為尊。」
「大秦帝國乃天地正統,與其餘的勢力不同。而遼東王劉季對於大秦而言,不過是反賊,不殺不足以威懾百姓。」
……
說到這裡,秦帝胡亥神色微微一變,對著曹參一字一頓,道:「現在,你告訴朕,你想要與朕講規矩么?」
胡亥此話一出,一時間整個幕府之中,所有人都啞口無言,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曹參更是臉色大變,他從秦帝胡亥的話中,感覺到了滾滾殺機,以及一絲嘲諷。很顯然,秦帝胡亥不想要遵守,所謂的潛規則。
「秦帝,你這樣做,天下人心豈能服?」心念電閃,曹參忍不住開口反對了。
聽到曹參的反問,胡亥眼底掠過一抹精光,他深深的看了一眼曹參,道:「朕聲名狼藉,早已經讓天下人唾棄。」
「如今中原大地之上,列國並存,天下人心何曾服過朕!」
「對於曹先生之才,朕心裡十分的佩服,若是先生降秦,朕可以不計較先生反賊的身份,既往不咎。」
……
這一刻,曹參氣炸了。
誰也沒有想到秦帝胡亥會耍無賴,一念之下,曹參怒斥一聲:「絕無可能,秦帝你小覷了我曹參。」
胡亥莞爾一笑,看也沒有看一眼曹參,轉頭對著候三,道:「將反賊使者抓起來,朕給他三天時間考慮,若是三天之後,依舊如今日模樣,不用稟報朕,殺無赦!」
「朕珍惜大才,但只要朕一統天下,我大秦絕對不會差大才。」
「是!」
點頭答應一聲,候三揮手,幕府門口的兩個衛士走進來,將曹參抓了起來。
……
這個時候,胡亥整個人的神色,不復剛才的輕佻,轉頭對著皇甫棄,道:「從漢水而出的水軍,到了何地?」
「稟陛下,五千水軍,已經沿著治水而來,早已做好的準備。」
「那就好!」
這一刻,秦帝胡亥心頭的想法,絕對沒有語氣之中這般輕鬆。一國之中,只有五千水軍,這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五千水軍,連一郡之地都守不住,更不要說是諾大的大秦帝國了。
胡亥心裡清楚,如今的大秦,相比於始皇帝之時,無疑是沒落了太多,特別是在軍事上。
心中念頭閃爍,秦帝胡亥沉吟了片刻,道:「第一件事是派出飛騎特使直下三道口,限期在一月之內將打造好的戰船接收下水,並徵發三千名水手等候成軍。」
「第二件事,以皇甫棄暫為水軍大將,立即奔赴懷來,徵發兩萬治水子弟再加上原本的兩千士卒練成水軍。」
「是。」點頭答應一聲,皇甫棄立即轉身而出,走出了中軍幕府。
胡亥看著皇甫棄離開,目光一閃,道:「中軍司馬將搜集來的燕趙之地山水圖與郡縣城相關典籍全部搬到后帳,朕揣摩一下伐遼東之戰的具體細節。」
「是!」
……
胡亥的伐遼東之策,旨在滅亡劉季。將大秦帝國的統治恢復。
但是他清楚,伐遼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於遼東境內多水,且有海洋一望無際。
而大秦帝國大多都是在內陸之中,想要建立水軍,本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而且不論是哪一個時代,水軍難成,這是一個共識。
……
在後賬之中,秦帝胡亥一待就是三天,胡亥在幕府揣摩三日,已經將攻楚方略詳細擬定。
那便是以水軍為協助,順流下治水登岸,在配合大軍水淹之策,一舉奪取上谷郡,進而南下廣陽。
籌謀三日的方略一定,胡亥走出后帳,對著中軍司馬斷然下令,道:「以司馬青衫為前軍大將,朕為中軍策應,出動步騎大軍五萬。」
「從沮陽南下,直插治水北岸的治山山地駐紮,等候朕的命令。」
「是!」點頭答應一聲,中軍司馬轉身離開。
……
在治水之側,停了半年之久的秦軍,再一次出動,這意味著決定沮陽生死一戰就要開始了。
大軍開拔,胡亥帶著中軍大帳一班軍吏並中軍大軍,星夜從沮陽之側,趕往治山山脈,等待水淹之後的獵殺。
「陛下,遼東國的使者,該如何處置?」就在這個時候,中軍司馬愁眉苦臉的走了過來。
「留著!」
胡亥從來就沒有想過要殺了曹參,他清楚這些人,可以不殺,甚至於韓信等人都可以不殺。
大秦帝國再一次席捲天下,該殺的事天下諸王,而不是中原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