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護界真主> 第一百零八章 故技重施

第一百零八章 故技重施

  風梁或者四大家方麵,也不敢像曾經對付堯熙園那樣,采取非常手段,因為這是京畿外圍,緊挨著上都,在半山精舍和那些京中世家的眼皮底下。


  在這裏,交戰雙方都心照不宣避免使用超常手段,以免事態失控,以至於被幾十萬大軍重重保護起來的風梁,哪一天清晨就被發現身首異處,被人實施斬首行動。


  故此,風羽被射死那一箭,才會密之又密,以至於風羽本人臨死前,都誤會是射日弓射出的箭。


  目前最好的應對方法,就是全軍壓上,緊緊封住雄關,一有可乘之機就發動攻擊,讓關內為防守疲於奔命。


  這樣,關裏再派不出隊伍,也無法輸送補給,關外出來了的也休想回關,憑借叛軍強大的兵力優勢,還可以好整以暇地圍點打援。


  如此,則那些外出執行騷擾任務的隊伍,很有可能就是自蹈死地。


  可惜,這最合理的軍事行動,風梁卻不會采用。謀略大師的長處在謀略,講究上兵伐謀,避免與敵人血拚。


  不能謀定而後動,就盲目圍住天下聞名最難打的關城與敵人死拚,在風梁看來是在侮辱自己的智商。


  風梁軍中,好不容易有個喜歡打硬仗的家夥,可惜就因為盲目冒進,在與敵血拚中拚掉了自己的性命,這更強化了風梁軍依靠謀略打仗的傾向。


  在中軍營帳中絞盡腦汁的風梁,在連續被動挨打的窘態下,終於想到了應對的方法,向有關高層通報後,立即叫來了傳令官。


  風梁領軍,向來神出鬼沒,很多籌謀在最後揭曉前,往往連自己軍中的將領們都被蒙在鼓裏,所以從來沒有什麽軍中議事這一說,就像眼下一樣,傳令官隻管傳令,然後全軍無條件執行。


  傳令官離開中軍帳後,全軍再次接到了後撤的命令。命令要求大軍後撤至並州城,與那裏的留守軍匯合。


  ……


  聶璞和堯邦同時發現了叛軍的異動,卻隻是蟄伏不動,遠遠注視著叛軍拔營,陸續後撤。


  等派出偵騎確定全體叛軍已後撤三十裏並且還在繼續向並州城退卻,二人才放心大膽地合兵一處,然後交流對敵軍突然撤走的看法。


  “風梁老狗又來這一套,莫非還想故技重施,再次誘殲我軍?”堯邦說這話的時候,發出輕蔑的冷笑。


  禁軍全體官兵對風梁都有著刻骨仇恨,堯邦有過之而無不及,時刻想著為叔父和兄弟們複仇,上一次伏擊風羽成功,在他看來隻是收回了一點利息而已。


  聽了堯邦的話,聶璞忍不住提醒道:“小心,風梁這個老鬼詭計多端,同樣退兵誘敵的計謀,原封不動再來一次的可能性,我認為很小。”


  聽了聶璞的話,堯邦也點頭道:“對啊,他也應該知道,再沒有什麽人和他裏應外合,把禁軍兄弟向鬼門關硬推了。還來這一套?”


  聶璞一聽,知道他說的是當時堯熙園軍中的監軍胡玉,此人後來見形勢不妙,擅自逃離軍隊,失去了蹤影,很多人猜測他投敵了。


  更有人私下猜測,這本身就是狐族兩邊押注的結果,胡玉就是狐族派去四大家示好的第一人。


  禁軍上下都認為,是這個胡監軍和風梁“聯手”,斷送了十幾萬禁軍精銳。


  不過自從聶璞到軍前後,由於其身份的敏感性,大家都很少提到監軍誤事,但心裏可沒有一刻或忘。


  堯邦一不注意就扯到了這個有些禁忌的話題,不過兩人都不以為意,經過一段時間的配合作戰,雙方早已是英雄重英雄,惺惺相惜。


  聶璞在軍中樹立的形象,與胡玉也有天壤之別。


  “不過,就這麽眼睜睜看著叛軍大搖大擺地自由來去,我還真有點不太甘心。”堯邦忍不住恨恨道。


  二人在一起時,年齡大、資曆深的堯邦往往變成了衝動易怒、胸無城府的那個人,這與兩人目前所處位置有關,也是兩人性格差異的部分體現。


  “是啊,京畿受壓那麽久,如果僅憑上次伏擊得手,就以為能提振士氣,鼓舞人心,我看還是太樂觀了。”聶璞歎息道。


  說到這,二人突然都有點理解為何當初皇朝上下都逼著禁軍出關追擊敵人,為何監軍胡玉一到軍中就催促進兵決戰,皇朝實在太需要一場重大軍事勝利了。


  蕭半山口中的小全子,壓力其實也挺大的,聶璞在心中感歎。


  戰爭,有時不僅打的是軍事戰,更是政治戰。


  “我倒有個建議。”堯邦下決心似地開口道。


  “哦?請講!”聶璞心道,就等你說話呢。


  “我們幹脆去追擊風梁叛軍。”堯邦突兀道。


  “堯將軍說笑了,所謂歸師勿遏,況且這還是風梁的歸師,數十萬大軍,我們上去,無異於雪獅子向火啊。”聶璞大搖其頭。


  “我的意思是我們擺出追擊的樣子,給大家看看。”堯邦進一步解釋。


  “哦,給哪些‘大家’看呢?”聶璞追問道,仿佛才來了興致。


  “京畿裏的人,全皇,朝臣,百姓,世家,特別是那些懷有二心觀望的人”,堯邦想了想,又加了一句話道:“或許,還有京畿以外,陷落各州郡那些原本心向皇朝,隻是因為大勢已去才依附叛逆的人。”


  “聽你這麽一說,我們隻是做給那些人看,並不是真要去追擊?”聶璞這樣的問法,令堯邦不知怎麽回答,他隻能靜默不言,以待下文。


  果然,聶璞又開口詰問道:“問題是不管真追還是假追,都一樣可能被敵人設伏,前車之鑒,不可不防。”


  “大人擔心的問題,我認為有比較穩妥的應對之策。”聽堯邦的口氣,似乎早就經過縝密思考。


  聶璞也不再開口,靜等堯邦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首先,真正實施追擊的,僅限於我們二人帶領的精騎,以保證追兵的高度靈活機動。”


  再靈活機動,掉入別人的包圍圈也白搭,聶璞在心裏說,但他沒有說出來,因為他還要聽聽“其次”才能做出判斷。


  “其次,我們也不必全部騎隊都壓上去,而是讓偵騎在前麵開道,一旦情況有變,立即給後麵的隊伍傳信。這樣,基本上就是萬無一失了。”


  “這樣,安全是安全了,但是在有心人看來,不像是追擊,倒像是禮送出境。”聶璞還是不滿意。


  “所以說,接下來的事,還是要大人來下決心。”堯邦似乎就等著聶璞這話。


  “下什麽決心?”


  “最終還是要讓城中駐軍開出關來,遠距離‘追擊’敵軍。”


  話說到這一步,雙方的目的都達到了,堯邦終於不藏私地拋出了全部的方案,而聶璞,也終於通過一連串的問題,把自己想說的話,借堯邦之口說了出來。


  也許雙方都明白,值此敏感時節,追擊敵軍的想法,如果由有著身份嫌疑的聶璞提出來,實在不妥當,甚至也不吉祥。


  因此一問一答,讓雙方都摸清了對方底細,還順帶擺脫了尷尬。


  聶璞至此,也就不再繼續問答表演,而是順著二人的問答思路說出了自己的思考。


  “好想法,隻要聲勢大,這追擊就能唱足戲,做個全套。而且保持足夠的空間距離,形成三個梯隊前進,大軍無論如何不會掉進包圍圈。好好!”


  “還可以讓五萬餘新兵做一次實戰中的行軍操練,隻要進入並州界晃蕩一圈,就可以打道回關,向朝中奏報大捷。”堯邦這話接得很有些湊趣的意思,讓聶璞都禁不住暗歎,這是個直性子的聰明人。


  時不我待,與先前一樣,隻要這兩人達成了一致,計劃很快付諸實施,隻是在行動中,兩個聰明人都把自己排在了第一梯隊,做了偵騎,當先出發。


  堯邦提拔的少壯派騎兵校尉明方,帶領萬餘騎兵做了第二梯隊,一路煙塵滾滾,打出了堯字旗,擺足了追擊的架勢。


  後方,在騎兵離開了關上守軍的視線以後,關門終於大開,除了最基本的守衛需要,近五萬步騎兵排出浩浩蕩蕩的陣容出關,向著叛軍退卻的方向前進。


  這五萬大軍的統帥,是老將宋魚。喜好排場的宋魚,把這支行進中隊伍的陣仗,搞得似乎比風梁退走的聯軍還大,也真是難為他了。


  三個梯隊都規定了特別的聯絡方式和應急方案。


  應急方案很簡單,就是前隊出事,後隊立即回撤,禁止任何救援的企圖,否者嚴懲不貸。


  這是兩個聰明人達成高度一致後頒布的一道措辭嚴厲的命令。在他們的心目中,命令主要是針對第二梯隊明方等,怕他們聽到自己這邊出事,貿貿然上前搭救,正中了風梁的下懷。


  這是嚴控大的損失,防止出現第二次堯熙園事件的基本防備策略。


  ……


  兩人帶著一百餘名最機警精悍的精騎,很快貼上了風梁大軍,還時不時地從大軍兩邊斜出包抄,以便核查有無異動埋伏的可能。


  風梁在撤退的過程中,派出輕騎兵對像狗皮膏藥貼上身來的兩個聰明人和他們帶領的百餘騎,發動了反衝鋒。


  這麽來來回回幾個回合,與他從雄關城內線那裏獲得的情報加以印證,他覺得需要了解掌握的情報已經足夠多,可以采取相應行動了。


  他這次退兵,就是在等待這個機會,擒賊先擒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