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沒有爺的允許
每次讓她干點事情,不是讓人抓到這樣的把柄,就是那樣的把柄。
不然就是線人牙關不嚴,一下就給招供了。
可她為何不想想,想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哪有那麼百無一漏的事情。
看到這一幕,若音轉頭向四爺控訴:「爺,早上李氏說她做了熊掌,可我覺得這種東西皇阿瑪都吃慣了,便沒要。她又說想到杏花春館打下手,我都給拒絕了,沒成想……」
若音頓了頓,哽咽了一下,「她因為這種事情懷恨在心,收買奴才做這種事情。」
她的嗓音很好聽,帶著一種哭腔的鼻音,委屈極了。
聽得四爺心頭一緊,沉聲道:「李氏,你太不懂規矩了!」
「四爺.……我.……」事已至此,人證都招了,她還能有什麼辦法。
只能偷偷瞥了春梅一眼。
那一眼,可謂是把春梅嚇得抖了個機靈。
那是一種充滿警告和威脅的眼神。
只有她們主僕二人能明白,這其中的意思。
只要一想到家中親人,春梅便衝到中間「噗通」跪下,護主地道:「四爺,千錯萬錯都是奴才的錯,這一切都是奴才的主意,跟主子沒有任何關係,是奴才該死。」
因為她知道,如果她不出來背鍋,她和家人都得完蛋。
還不如犧牲她一個人,護全家周全。
「春梅,你說你為什麼那麼傻,福晉她苛待我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你又何必替我出風頭,咱忍忍就過去了。」
對於春梅的護主,李氏可不客氣。
她不但要讓春梅把這件事擔下。
還暗戳戳指明若音待她不好,奴才才替她出氣的。
一時間,屋裡便上演了主僕情深的好戲。
瞧著李氏和春梅哽咽啜泣,誰都沒敢多說一句話。
四爺直勾勾地盯著李氏,后又掃向春梅。
一雙神秘深邃的墨瞳深不見底,瞳孔中散發著令人不可捉摸的黑色流影。
「你是該死。」男人薄-唇輕啟,冷冷地下令:「來人,把這奴才拖出去杖斃!」
蘇培盛一個眼神,就有侍衛把春梅拖下去了。
若音很好奇,都這個時候了,春梅既不求饒也不叫冤。
只是神色呆泄,沒有了求生欲,彷彿早就猜到會有這一天了。
倒是李氏,都這個時候了,哭得比誰都委屈。
四爺則直接起身往外走,心氣不順的樣子。
若音以為四爺罰了個奴才完事了,就見他經過李氏身邊時,腳步微微一頓。
接著冷冷地道:「李氏對於底下奴才管教不當,現命其即刻離開圓明園,帶回王府禁足,閉門思過。」
「不要啊,四爺!」李氏轉而抱住四爺的小腿。
四爺沒有踢李氏,只是看都不看李氏一眼,目不斜視的將腳抬出。
隨即不帶任何感情地道:「沒有爺的允許,不許離開院子半步!」
說完,他便帶著奴才冷漠離開。
只留下傷心欲絕的李氏,還有大快人心的若音,以及後院那幾個。
誰讓李氏平日里沒少幹些缺德的事情。
這下子,最忠心的丫鬟沒了命。
自個還被禁足雍親王府。
「行了,你們都退下吧。」事情已經水落石出,若音擺了擺手,極累的樣子,「另外,如霞如霜,把李側福晉請出去。」
「是。」
不過一眨眼的功夫,屋裡的人就散了,一下安靜不少。
若音累一天了,也打算歇息。
巧風伺候她更衣,半梅幫她凈手洗漱。
「福晉,李氏這就叫咎由自取,活該她孤苦伶仃的回王府,聽說四阿哥都不讓跟著去呢。」巧風道。
若音淡淡的「嗯」了一聲。
對於李氏這種人,她從來不會有一絲同情心。
這次的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總歸來說,算是一件家事。
反正康熙和四爺相信她,事情也弄明白就行了。
李氏的奴才因此丟了性命,李氏也得到了懲罰。
若音對這個結果還是很滿意的。
畢竟,沒有哪個男人在處理家事的時候,會把女人處死的。
到底是生養過幾個孩子的,要是就那麼弄死了,那跟暴君有什麼區別。
然而,對於李氏這種高調張揚,喜歡排場的人來說。
雍親王府沒有四爺,沒有孩子,也沒有情敵,簡直就是活生生的折磨吧。
「要奴才說,主子們都在圓明園,現在王府,也就相當於冷宮了。」半梅道。
若音淺淺一笑,沒說什麼。
其實,哪有什麼冷宮之說。
只是哪裡冷清、寂寞、沒有爺們駐足,哪裡便是冷宮。
「不過這一次,奴才是真沒想到,年側福晉居然幫您說話,還說了那樣的話。」半梅到現在還覺得不可思議。
「不止是你,我也感到很驚訝。」年氏完全出乎若音意料之外。
但她知道,年氏不是為了她,而是打心底里為了四爺。
接下來的日子,圓明園沒了李氏,倒是清凈了不少。
然而,若音操辦的一場普通家宴,卻幫四爺把大清第一閑人的名號給穩住了。
又給他塑造了不爭不搶,過著田園生活的親王形象。
紫禁城裡,康熙自從體會到了最純粹的天倫之樂后,便想讓大家都知道,他也有兒子兒媳孝敬。
這也是他作為皇帝老子,炫耀的資本。
省得旁人都說他是孤家寡人一個!
為此,康熙特意下了道聖旨:
「四皇子才德兼全、有情有義、不僅鑽研出十餘種肥料,可令水稻、麥子、大豆、蔬果提高兩成的產量。在家宴上,四皇子與烏拉那拉氏的孝心更是頗得朕心。農為天下之本務,朕命各地知州即刻趕往京城,讓四皇子在皇家農場開一場農業教學,欽此。」
一道聖旨,既向天下人炫耀他有個孝順的好兒子、好兒媳。
又為了大清的糧食產量,以及老百姓的生活做了考慮,讓四爺把新研究的增產法子教給大家。
這差事聽起來好像太接地氣,但其實是個肥差。
起碼各地知州和四爺一打交道,可以廣交能人。
到時候百姓們糧食產量上來了,四爺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也就立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