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3章 開國君臣是不一樣的
第1423章 開國君臣是不一樣的
長安皇宮。
今天的朝議,有兩件事。
第一件事,自然是關於鬼族方麵的,朝堂對鬼族接下來會有的動作進行了一番討論。
無非兩種,鬼王要麽遣使,要麽調集重兵到塞斯城附近。
有大臣道:“臣以為,如果鬼族方麵遣使,必然會帶著質問態度來,在此事上,我國應不予理會。”
“非也。”姚廷玉站了出來,正色說道:“於邦交禮儀而言,不該如此,接見一個使者而已,我們理應趁此機會向鬼族索要金銀,即當年六十萬鬼軍入侵中原一事,鬼族必須給我們一個交代!必須給予我們戰爭賠償!否則,決不罷休!”
開國君臣,都是曆經戰爭過來的。
現在秦國朝堂意見達成一致了,可沒有那種動不動就求和的軟蛋。
“姚公此言大善!”竇建章跟著說了一句。
“臣附議!”另有人道:“當年之事,鬼軍雖敗,但鬼族一直沒有承認,屠殺我們千萬子民,此惡魔行為必須付出代價!”
消滅鬼族計劃不變,質問追責這個態度也得拿出來。
蕭遠道:“若真有使者前來,那就讓衛慶在安陽和他們談就行了,邊談邊打,一直談就一直打。”
鬼族還想著質問秦皇,挺可笑的,蕭遠壓根就沒有親自接見他的意思。
接著,又有大臣提出了:倘若鬼王調集重兵,集結於塞斯城一帶,意欲再度入侵中原的問題。
“那不是更好嗎。”
對於這個問題,蘇毅站了出來,說道:“鬼族不同其他區域,我軍如果以占領其城池來說的話,是沒有太多意義的,而陛下要的,也不是收複,而是消滅。”
“既是消滅鬼族,那他們的主要兵力如果能集中在一起的話,倒省了我們不少事。”
意思很簡單,就是要滅國。
這也是蕭遠此戰的目的。
眾臣又討論了一陣,將方方麵麵的問題都考慮到後,此事便告一段落。
隨後,韓舉出列,當場彈劾翰林學士於階,稱其身為文院執筆,卻不顧朝廷臉麵,呼朋喚友,戲弄風月,召娼妓雜坐,席間眾人左擁右抱,私德敗壞,有辱士林。
請陛下嚴懲!
這個召娼妓雜坐是重點,不是逛青樓那麽簡單,韓舉所言,有點聚眾那啥的意味。
翰林院不同其他官署,這是文人之地,裏麵的人是個個很講自身清譽的,許多人都把名聲看的比命還重要。
其他官員的私生活,可能沒這麽重要,但在翰林學士這,就能無限放大了。
而於階,其實跟董舒有點師生關係。
韓舉作為諫議大夫,其實是非常稱職的,有自己為官的底線。
緊接著,閻明出列,將矛頭直指章台閣,開始攻擊董舒:“翰林乃文地,於天下學子有關,有此於階,成何體統!實於文院助漲淫邪之風!且董舒執掌台閣,竟將此類錄入翰林,望陛下明察!”
然後是其他大臣,多為秦係元老,逮著這個機會,豈有不出手的道理。
朝堂鬥爭向來如此。
董舒則是差點氣暈了,接著慌忙出列,跪地說道:“於階如此有辱斯文,實乃士大夫之恥!微臣不察,請陛下治罪!”
他氣的,是於階,丟人啊!
他並沒有為其辯解,也沒有臉辯解。
直感覺自己怎麽會有這麽個學生,成了滿朝文武的笑話!
這使得他臉色漲紅,悶的胸膛起伏,身子都顫巍巍的。
老頭很大年紀了,極為在乎清譽,就是那種若在文章上侮辱他,能給氣吐血的類型。
蕭遠生怕他被氣出病來,沉吟說道:“於階此事,著令禦史府調查,若屬實,革職留辦。至於章台閣,糾察自省。”
“微臣領命。”上官文若恭敬施禮,並未參與此事的辯論。
董舒亦連忙領命。
這兩件事結束後,蕭遠便準備下朝了。
不過江儀卻又站了出來,稱有本啟奏。
“講。”蕭遠言簡意賅。
江儀道:“在臣看來,沒有任何一個君主似陛下這般勤政,每每見陛下忙碌於書房,一坐就是一整天,臣心痛不已。”
“而造成這個原因的,便是一些毫無意義的奏章。”
“一些官員,事不分大小,就喜歡上奏疏。”
“連一些口角、雞毛蒜皮之事都要上奏。”
“聽說還有地方正常下雨了這種也要奏一奏,又不是洪災或者幹旱多年。”
“甚至於一些無病呻吟者。”
“陛下是明君,是聖君,有奏章,就肯定批閱,而這種雞毛蒜皮、無病呻吟者尤為長篇大論,如此一來,豈能不耗費心神。”
“因此臣以為,為陛下龍體,當精簡奏疏內容。”
蕭遠聽完,不由感歎:好臣子啊。
是的,有些奏章是真的一言難盡,沒有任何叼事,全是關心之詞,偏偏長篇大論,蕭遠不勝其煩。
可柳長卿卻站了出來,義正言辭道:“不可!陛下勤政,乃天下之福,豈能因政務繁瑣就疏於批閱。”
蕭遠撫了撫額頭,柳噴子不是說著玩的,他是誰都敢懟。
江儀很煩柳長卿,一直不對盤,不由轉身怒視:“在下是說,那些亂七八糟的小事,根本就沒必要上奏疏,這完全是在給陛下製造麻煩!”
“何為小事,何為大事,隻要是國事,就事無大小。”柳長卿道。
“這也是為陛下龍體著想!”江儀道。
柳長卿還欲反駁。
“好了好了。”蕭遠連忙止住了兩人的辯論,苦笑道:“這件事,其實是得辦,但需從長計議,非今日可決,但還是要通知一下各地郡守,往後一些無病呻吟的奏章就不要再上了。”
“陛下英明。”兩人同時施禮。
“好,既眾卿無事再奏,便退朝吧。”蕭遠說著站起了身。
“臣等恭送陛下——”
眾臣齊齊施禮,接著魚貫走出朝議大殿。
出皇宮的路上,有官員湊到了姚廷玉身邊,忍不住說道:“姚公,韓舉今日彈劾之人,可是董大人的學生啊,這”
知道他想表達的意思,姚廷玉道:“韓舉做的極對,若不彈劾,難道還讓於階這種毒瘤繼續留在翰林,丟士人之臉嗎。”
“是,姚公教訓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