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聽李白講故事
他們現在身處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腹地的資陽縣,將要前往成都。李白在遊曆的這半年時間裏,結交了一些不錯的朋友,其中一個朋友的名字叫汪倫,這引起了王朝歌的極大興趣。
這莫不是後世膾炙人口的李白名作《贈汪倫》中的主人公?隨即,王朝歌的腦海中,就閃現出了李白的那首名詩: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個汪倫,是李白在涇縣認識的,屬於當地的豪士,也是比較知名的樂器演奏家,尤其擅長彈奏阮。阮是一種中國傳統樂器,相傳西晉竹林七賢的阮鹹善彈此樂器,因而得名。結構是直柄木製圓形共鳴箱,四弦十二柱,形似月琴,興起於唐代。
李白與汪倫是在偶然的一個機會認識的,說起來這整個過程還是挺有意思的,王朝歌很感興趣,就央求李白好好講講。
李白拗不過王朝歌的纏磨,就邊喝著茶邊講述他與汪倫相識的經過。
李白在經過涇縣時,聽說此地有一個彈奏阮的高手名叫汪倫,就有意去拜訪結交一下。他一路打聽,找到了這個人的住處,卻被其家人告知,他出去有好幾日了,說是去遊玩,也沒說何時回來。
李白滿心歡喜的前去,結果撲了個空,很是失望。但李白的性子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自己確實想好好請教汪倫有關阮的演奏問題,麵對無確切時限的等待,他還是決意要等汪倫。
無奈之下李白給其家人留下口信,說明自己的身份和來意,表示自己會在縣城的祥福客棧等汪倫,汪倫回來後請務必遣人告知他,他會趕來與汪倫見麵。
李白有些無精打采的按原路返回縣城,在路過一條小河時,瞧見橋下不遠處有人垂釣,浮標已然上下抖動,但釣魚的人似乎是在打瞌睡,全然不知魚已上鉤。
李白是個熱心腸,急忙奔下橋來,眼疾手快的拿起魚竿,一收一放間就釣上來一條差不多有三斤多的青魚。他這一忙活,把釣魚的人給驚醒了。釣魚的人迷糊間不知發生了什麽,慌忙間起身,一不留神,腳下打滑,又摔倒在地上,疼得“哎喲”隻叫。
釣魚人的滑稽模樣惹得李白哈哈大笑,卻不料本就有些惱怒的釣魚人被李白這麽一笑,覺得自己的窘樣已經夠讓自己窩火了,旁邊還有個不相幹的人在嘲笑自己,不由得非常生氣。
他坐在地上,來不及爬起來,就氣急敗壞的朝著李白嚷道:“哪裏冒出來的野小子,大爺好好的在這裏釣魚,瞎搗什麽亂啊!信不信老子揍你?”
李白聽了此人的話,不由氣的好笑,朝著釣魚人伸出手。
“怎麽真想打架不成?還不服氣,等著老子待會要打的你求饒才會停手。”釣魚人氣呼呼的說。
“你這人真是好怪,我拉你起來,你怎麽如此胡言亂語?”李白沒好氣的說。
知道自己錯怪了人家,誤解了人家的意思,釣魚人忽然之間覺得有些不好意思,雙手一撐,從地上爬起來,撲打著身上的塵土,掩飾著自己的尷尬。
李白指著放在魚簍裏的魚,對釣魚人說:“這是剛才你打瞌睡時咬鉤的魚,我幫你收線釣上來的,不想要就放它回水裏。本是好意相幫,卻成了多事之舉,打擾了,告辭了。”說完也不管釣魚人什麽反應,轉身就走。
李白快走到堤岸上時,釣魚人追了上來,急的麵紅耳赤。
“怎麽就這麽想打架嗎?如果兄台有意,在下願意奉陪。”李白皺著眉說道。
“哎呀!你誤會了,我是來向你道歉的,剛才是我莽撞了,出言不遜,請你原諒我的口無遮攔。”釣魚人誠意滿滿的說。
李白聽釣魚人這麽一說,哈哈一笑,說:“本來我就沒生氣,隻是覺得你的脾氣啊,非常直爽,你無意滑倒時,我確實不是有意嘲笑你,隻是覺得你的樣子,非常好笑,確實別無他意。”
“不知公子是何方人士?來此有何事?我乃本地人士,興許能幫上你的。”釣魚人熱情的說。
“在下姓李名白,乃是劍南道綿州昌隆人,外出遊曆,路經此地,聽聞此地有彈奏阮的高手,特意來拜訪,卻不想此人外出未歸,隻得無功而返。”
“您就是名聞天下的李白,您的詩作我拜讀過,真是直抒胸臆,天真自然,全無矯飾,讀來過癮之極,我早就有意結識,今竟然夢想成真,真是喜從天降。”釣魚人激動的說著。
讓釣魚人這麽一說,反倒弄得李白不好意思起來,說:“你這是折煞我了,那些詩我都是隨便寫寫的,哪有你說的這麽好?兄台謬讚了。”
“您是大詩人,不要謙虛了,可不是我一個人這麽說,我的朋友們都對你佩服的無以複加,他們要是知道你來了,肯定是高興壞了。”釣魚人繼續表達著自己的敬慕之情,突然拍了一下腿,說:“光顧著高興了,都忘了問你要找誰,不瞞您說,我就會彈奏阮,雖說不是多好吧,但在方圓百裏內還是有些知名度的。隻是,不知您要找誰,如果是會彈奏阮的人,我倒是認識不少。”
一聽釣魚人這麽講,李白頓時有了精神,忙道:“這個人名叫汪倫,您可認識。”
“哈哈……”釣魚人聽李白講出要找之人是汪倫後,不住聲的笑著。
這下可把李白給笑的摸不著頭腦,他不知自己是哪裏說錯了,還是要找的人不對,正在狐疑間,準備開口詢問時,隻聽釣魚人說道:“鬧了半天,真是無巧不成書,您要找的人就是我啊!”
“你就是汪倫,原來我要找的人就在眼前?”李白真不敢相信世間還會有如此巧的事。
“那還有假,在下就是汪倫,如假包換。”汪倫急道。
“這才叫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我剛才去你家啦,家裏人說你出去了,不知何時能歸來,我正失望呢,這不上天就把你送到我的麵前。”李白高興的說。
“是啊,我是出去找朋友玩了幾天。今天回來的時候,想釣幾條魚回家,讓家裏人呢飽飽口福,結果可能是忙著趕路,沒休息好,剛才打瞌睡了,謝謝你的及時援手,要不然這條大魚就跑了。”汪倫憨厚的笑著說。
“這隻能證明咱倆有緣,如果你不是停下來釣魚,咱們就錯過了。”李白慶幸的說。
“是啊,真是有緣。”汪倫也感慨道,“忘了問你了,咱倆誰大呀?”
“我今年二十有四,屬牛。”李白說道。
“那我比你大,我今年二十八了,你要叫我一聲哥。”汪倫想到能讓名聞天下的李白稱自己為哥,頗有些得意。
“汪兄在上,請受小弟一拜。”李白鄭重其事的朝著汪倫深施一禮。
“賢弟不需多禮,為兄這就領你回家,好好喝一杯。”汪倫連忙上前扶住李白,親切的說。
“好,小弟這就隨哥哥回家。”李白握著汪倫的手說。
二人分拿著釣魚竿和魚簍,興衝衝的朝汪倫家走去。這一路上,兩個人說說笑笑,非常開心,待回到汪倫家中時,二人已是莫逆之交的感覺。
汪倫的家族在當地也是豪強,家境殷實,前後足有三進院落,仆人丫鬟眾多。
家裏人看到汪倫回來了,非常高興,見到李白,很是詫異,此人剛走不到半日,怎麽就跟著汪倫一同返家,一問才知兩人在路上偶然相遇,汪倫的父母都說這真是緣分,一家人都是稱奇不已。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李白就住在汪倫家中。每日,兩個人在一起飲酒作詩,時常會聽到悠揚的琴聲和高亢嘹亮的歌聲,那肯定是汪倫彈阮伴奏,李白唱和吟誦,二人配合默契,心意相通,早已互為知己。
連日來,李白虛心的向汪倫請教阮的演奏技巧,汪倫都耐心的一一進行講解,在汪倫的悉心指導下,短短數日內,李白在阮的演奏技巧方麵提高很快。
這一日,有汪倫的好友上門拜訪。好友相見甚是高興,正好幾日未出門了,汪倫和李白也憋悶的很,就與造訪的好友一起進城喝酒去。
涇縣雖不大,但山水毓秀,人傑地靈,素有“漢家舊縣,江左名邦”之稱,也是一個繁華之地,街麵上店鋪林立,人頭攢動,熙熙攘攘的,很是熱鬧。
進城後,汪倫又邀約了幾個在城中的好友,大家一聽說李白到了涇縣,紛紛放下手頭的事,推掉其他人的相約,興致勃勃的陪同李白遊覽涇縣。
小半日的轉悠下來,大家都走累了。此時,通過汪倫介紹剛結識的朋友,而且還是李白的同宗,一個名叫李錞的人給大家提議道:“聽說城中新開了一家飯館菜品味道不錯,不如去那裏正好為遠道而來的李白兄接風,不知可好?”幾位朋友都說這主意好,於是大家簇擁著李白朝飯館走去。
穿過幾條街巷,一轉彎,就見一個碩大的裝修豪華的飯館赫立在眼前。幾個人看了覺得很滿意,就步入飯館,馬上有店小二趨前引領,將眾人領到二樓的一個臨街的雅間落座。
店小二拿出菜單讓客人點菜,眾人都讓李白先點,李白推辭道:“我素來是客隨主便,一則不熟悉當地的飲食,二則不想大家都為我拘束,我的要求簡單,隻要點有特色的好吃的菜就行。”
幾位朋友聽了都哄堂大笑,他們與李白接觸下來,都很喜歡他隨和恬淡的性格,大家性情相投,相處很是融洽。
見此情景,汪倫當仁不讓,拿起菜單看了看,點了兩個菜,然後將菜單遞給身邊的朋友,餐單傳了一遍,大家都點了一兩個菜,然後吩咐店小二,趕快做菜上酒。店小二答應一聲,就下樓去安排了。不多時,店小二端著一壇子自釀的美酒和開胃小菜上來,大家開始喝酒聊天。
這家飯館的廚師效率很高,不多時所點菜品陸續都上齊了,大家開始喝酒吃菜,喝至酒酣處,有人還擊節歌唱,好不熱鬧。
大家都很高興,彼此推杯換盞,汪倫還破天荒的唱起了李白教授的詩歌,眾人都說好聽,汪倫甚是得意。
興許是喝酒的緣故,有一個朋友似乎是想起了傷心事,漸漸的開始有些不開心,想到難過處,還唉聲歎氣起來。
汪倫和朋友們見狀,略有些不滿的問道:“哎,你平時可不是這樣的呀,今天是怎麽回事啊?給李白兄接風的宴席,你可不要掃了大家的興致啊!”
李錞看著這個麵有愁容的朋友欲言又止的樣子,覺得這樣下去也不是事,就直截了當的問:“是不是遇到什麽事兒了呀?說出來給大家聽聽,一起幫你出出主意啊!”
“唉!不妨事,一點家事而已,說出來,沒甚意思的。”這個朋友答道。
李白放下酒杯,說道:“大家都是朋友,雖然相處不長,但既然是汪倫的好友,那也是我的好友,你肯定遇到了難事,當大家還是朋友的話就說出來,俗語講'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何況是我等,難道還不如一個皮匠不成?”
“是啊是啊,有什麽不好解決的事,說出來,一起幫你想辦法吧。”旁邊的幾個朋友也是這種,紛紛勸解道。
“好吧,我這也是麻煩大家了,自己的事拿出來給大家添堵,我先自罰一杯,給眾位朋友謝罪。”說著,這個朋友端起麵前的酒杯斟滿酒,然後一口幹掉。
汪倫笑道:“你想喝酒,也不需用此方法啊?”
這句話將在座的人都逗笑了,惹得這個朋友也是哭笑不得。
等大家都止住了笑,這個朋友開始講述自己遇到的棘手事情,“前日家裏邊給我去提親了,女方是本縣的一個祖上為過官的人家的女子,聽媒人說文采相貌都很出眾,去她家提親的人也多。她家不看對方的錢財和勢力,要的是將女兒許配一個有才華且有上進心的後生,因女孩自幼飽讀詩書,乘龍快婿的文采一定要勝過女方。為找到合適的姑爺,她家為此出了一個上聯,我這幾天就沒想出來怎麽應對,故為此愁腸百結。”
“那你說出來,大家夥幫你想想,說不定就想出下聯了呢?”汪倫熱心腸的說道。
“事已至此,也請諸位好友幫我想想。”這個朋友站起來給大家做了羅圈揖以示感謝,然後繼續說道:“女方家出的上聯是'江南多木多林多才子',你們說難不難啊!”
聽完上聯,大家都默不作聲想著怎麽出下聯,過了良久,眾人都搖著頭說:“哎呀,這個上聯好難啊,真不好對。”
苦思之後沒有良對的李錞把目光投向了李白,殷切的對李白說道:“不知族兄可有良對,這上聯出的著實難。”他因也姓李,與李白是同宗,因李白年長就認李白為族兄,現為涇縣的縣衙文書,頗有些才華。
不待李白說話,坐在一旁的汪倫插話道:“出這麽難的對聯豈不是故意刁難嗎?這家人做事也不咋的地道,換做是我,就不去鳥他們,愛嫁不嫁,老子還不稀罕呢。”
說完感覺意猶未盡,繼續對那個朋友講道:“不是我汪倫不幫你這個忙,實在是這個對對子本身就不是我擅長的。如果說讓我給大家彈阮助助興,絕對沒問題。誰要是被欺負了,讓我打個抱不平,拔刀相助的事情,我在行。這個文縐縐的事我也隻是略知皮毛,論起來真章,我還真不行。”
李白笑了笑,說:“李某遊曆數月,去過我大唐的眾多地方,閱曆上有些經驗,借用我曾去過的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我擬就的下聯是'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不知可好?”
那個朋友將上下聯連起來念道:“江南多木多林多才子,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不由得拍案叫絕,“李白兄,您這下聯出的絕妙之極,與上聯真是珠聯璧合。您不愧是名滿天下的大詩人,出口成章之才實令我佩服之至。”
在座的幾位朋友都對李白的下聯稱讚不已,紛紛向李白敬酒祝賀,那個曾經愁容滿麵的朋友更是激動的倒了一大碗酒,向李白表示感激之情。
一件棘手的事,被李白輕鬆解決,掃除了壓在朋友頭上的烏雲,汪倫高興的帶頭高唱起當地的山歌。
李白第一次聽到當地的民歌,很是感興趣,不禁在旁拍手跟著哼唱起來。他今天很高興,在座的朋友都是至情至善之人,汪倫更是像自己的脾氣,任俠仗義,豪爽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