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王朝歌的奇幻之旅> 第二三八章 無為無不為

第二三八章 無為無不為

  張良坐在那裏,看著王朝歌,說道:“我才打坐兩周天的功夫,你就忙完了這許多事情。兄弟,你這管理可是夠高效的啊!”


  王朝歌笑道:“大哥,這是取笑於我了。這哪兒是我管理的好,分明是屬下得力,隨從聽命。更多時候,我隻不過是順勢而為罷了。”


  張良站起來,慢步走下石階,說道:“兄弟,你的做法倒是符合我道家的'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的治國主張。”


  聞聽此言,王朝歌倒是有些意外,沒想到張良對自己會有這麽如此的評價。


  這可不是一般的評價,而是對王朝歌極高的認同和誇讚。


  靠萬民的自為無為無不為,靠萬民的自治無治無不治


  十幾年後建立的西漢,吸取了強秦苛政治國覆亡的教訓,認為要取得一個相對穩定和持續發展的政治局麵,就必須努力緩和階級矛盾,與民休息,實行“無為而治”的黃老之道。


  概括為十六字,即“君道無為、刑德相輔、節欲崇儉、愛民養民”。


  黃老之道中的“黃”是指黃帝。黃帝不僅武功炬赫,文治也成就卓著,是垂拱而治的榜樣。


  《周易·係辭下》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黃帝是法治的典範。


  因此,黃老之道是道法結合的一種治國術。


  黃老之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黃老之學是指戰國到西漢初期的道家學說,狹義的僅指戰國田齊稷下黃老之學和西漢初期的黃老之道。


  黃老之道中的“老”是指道家學說的創始人老子,老子認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強調“侯王若能守之,萬物以自賓”,主張“無為無不為”。


  治理時不要亂幹預,瞎指揮,按照法律法規和事物客觀發展規律,執行既定政策就好了。


  道家認為天地萬物都由道化生,而道的最根本規律就是自然而然,所以人類應該仿效大道,順其自然。


  “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所謂因循就是因循萬物天性,即自然而然的狀態,讓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發展,使其處於符合道的自然狀態,不對它橫加幹涉,不以有為去影響事物的自然進程。


  也隻有這樣,事物才能正常存在,健康發展。所以在道家看來,為人處事,修心煉性,都應以自然無為為本,避免有為妄作。


  《管子》一書,即詳細闡述了“萬物天性”的道理。


  “故凡治亂之情,皆道上始。故善者圉之以害,牽之以利。能利害者,財多而過寡矣。


  夫凡人之情,見利莫能勿就,見害莫能勿避。


  其商人通賈,倍道兼行,夜以續日,千裏而不遠者,利在前也。


  漁人之入海,海深萬仞,就彼逆流,乘危百裏,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


  故利之所在,雖千仞之山,無所不上;深淵之下,無所不入焉。


  故善者勢利之在,而民自美安,不推而往,不引而來,不煩不擾,而民自富。


  如鳥之覆卵,無形無聲,而唯見其成。”


  其意為,一切治理混亂的根源,都由上麵開始。所以,善治國者要用"害"來約束人們,用"利"來引導人們,能掌握利害平衡的人,則財富增加而過錯減少。


  凡人之常情,見利沒有不追求的,見害沒有不想躲避的。


  商人做買賣,一天要趕兩天的路,夜以繼日,千裏迢迢而不覺得遠,是因為有利益在前麵等待著他。


  漁人下海,海水深不可測,經常是逆流而上,冒險前行,航行百裏,晝夜都不出來,是因為有利益在水中。


  所以,利之所在,即使高入雲霄的高山,人們也要上;即使是深淵之下,人們也願意進去。


  所以,善治國的,掌握住利益的根源所在,人民就自然羨慕而甘心接受,此時無需政策推動,他們也會前進;無需政策引導,他們也會跟隨;不煩民又不擾民,而使人民自富。


  這就如鳥兒孵卵一樣,不見其形,不聞其聲,小鳥就破巢而出了。


  《道德真經指歸·卷八》中指出,“有為之為有廢無功,無為之為成遂無窮……覽天地之變動,觀萬物之自然,以睹有為亂之首也,無為治之無也。”


  如果人為幹涉事物的發展進程,按照某種主觀願望去幹預或改變事物的自然狀態,其結果隻會是揠苗助長,自取其敗。


  因此,明智的人應該采取無為之道來養生治世,也隻有如此,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總之,道家的“無為而治”是策略和手段,最終目的是“無不為”。


  你說,王朝歌在聽到張良如此評價自己時,能不感到欣喜嗎?


  王朝歌說道:“大哥,這是對我的謬讚了。我離摸到'黃老之學'的門道,還差著十萬八千裏呢!”


  張良笑道:“兄弟,你這是謙虛呢?還是自誇呢?真把我弄糊塗了。離著我們'黃老之學'這麽遠,都這麽厲害,我覺得你這應該是自誇吧?”


  聽著張良的調侃之言,真是讓王朝歌有些哭笑不得。


  不過,還是自己的話裏有漏洞,被人家給抓住了,讓自己也是無奈。


  於是,王朝歌說道:“我曾經學習過'黃老之學',讀過《道德經》和《管子》,知其本意,無為而治並不是不為,是不過多的幹預,充分發揮民眾自我能動性。而儒家思想核心是道德規範,傾向於不妄為,二者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可能在我身上,兩種學說理論都兼而有之吧。”


  張良說道:“《論語·衛靈公》有雲,'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麵而已矣'。儒家和道家本就為一家,隻是在一些理論上有些許差異而已。誰說我就不是孔老夫子的門徒呢?”


  王朝歌點著頭,說道:“大哥,先前說我們是同道中人,大致就是源於此。現在,從我的身上,您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同樣也是這個感覺。”


  張良微笑著看著王朝歌,說道:“兄弟,說的是。為兄以你為榮,也以你為傲。今後,你的成就必然是高於為兄的。”


  王朝歌笑道:“好啦!大哥,又開始說笑了。走吧,我們去那邊樹林裏,看看不看他們兄弟在做什麽呢?”


  張良說道:“那就走吧!”


  說完,兄弟二人朝樹林中走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