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義診
去善堂義診的日子很快就到,這在京城也算是大事兒。
各個藥鋪的郎中,若是想去也可以跟著過去。與太醫一起給善堂的人看病,交流心得。
一大早,齊妙就換了身利索的衣服,髮飾簡單的來到太醫院。
義診的事情一向都是徐先生來做,所以這些該準備的、該帶的東西,都由他來清點。
齊妙坐在一旁,拿起善堂送來的名冊,仔細看著。
有一些算是義診的「老客戶」,所以著重要標記一下,讓專人過去診治。
至於其他的……就看到時候能診斷出什麼來吧。
基本上都是老年病,沒什麼疑難雜症,全靠將養。
何殊從外面進來,看到齊妙之後,很自然的走過來打招呼,說:
「過來了?」
齊妙聞言抬頭,見是他之後微微點頭,道:
「既然你回來了,本宮就不在這兒盯著了。」
何殊蹙眉,有些不明白的看著她,追問著:
「什麼意思?」
齊妙合上名冊,指著一旁的徐先生,說:
「本宮跟他們一起去義診,順道給那邊的老人們扎針。」
話說的很自然,而且也沒有任何毛病。但是何殊聽得真切,這是盡量避開跟他相處。
苦笑著松下肩膀,說:
「是。既然娘娘已經決定,微臣自然聽命行事。」
一個「本宮」,一個「微臣」。
讓暗處保護齊妙的七虹人,都鬆了一口氣。
一切準備妥當,徐先生走過來沖齊妙抱拳行禮,說:
「姑娘,一切全部收拾妥當,可以出發了。」
「好。」齊妙起身,看著何殊又說,「留家坐陣吧。」
「恭送娘娘。」何殊抱拳行禮,禮數有加。
齊妙沒再看他一眼,跟徐先生並肩出去,邊走還邊問別的葯堂來了多少人。
何殊只等人走遠了,這才直起腰身,長長嘆口氣……
……
每年開春、入秋,太醫院都會來善堂義診。
既然當今皇上給了這些人棲身之所,自然沒有隻給吃喝,不給看病的道理。
以前東陵的藥材很貴,不過自打前年藥材推廣取得成功之後,尋常藥材的價格,已經明顯下調,價格達到了親民。
由於各地有工廠的緣故,使得不少田地不多的人家,都有了賺錢的工作。
如此一來,良性發展,那些要飯、搶劫的就已經少之又少。
不能說沒有,偶爾有的也都不敢像以前那般明目張胆。
況且東陵律法調整后,的確讓百姓們受益。哪怕只是偷個雞蛋,都要讓你服苦役。
所以看似罰的重,但的確給那些喜歡投機取巧的人,一個慎重的警告。
善堂這邊的管事于德海,近幾年在京城混的不錯。由於他本本分分、勤勤懇懇,工錢不僅給漲了,就連他媳婦兒的工錢也給漲了。
幾個孩子在工廠那邊做的不錯,聽說他們家在京城已經換房子了。
從原來的小小四合院換了個大的。兒子們相繼成親,一家子過得和和美美。
善堂這邊救助的人,最近一年沒有增加,反而有減少的趨勢。
刨除正常的生老病死,有些幼子長大、被一些無兒無女的家庭直接領養走。
這個「領養」不是說你來就能領走,需要各方面的考量,還要有戶部、京兆府衙那邊的憑證,方才能讓你把孩子帶回去領養。
義診隊伍來到善堂,于德海第一時間就帶著人在院子里等候。見齊妙也過來了,忙不迭下跪、請安。
他認識齊妙,當年還沒有成為太子妃的時候,他們就見過。
「都起來吧。」齊妙說著,來到于德海媳婦兒跟前,伸手把人拽起來。
從穿著還有打扮上,的確跟上次見得不一樣了。
義診她也來過,不過距離上次過來已經有些日子。親密的拉著于德海媳婦兒的手,問:
「最近這邊怎麼樣?吃的、用的可有短缺?」
于德海家的聽到這話,忙不迭的笑著說:
「勞娘娘惦記,現在善堂這邊真的比以前好太多了。戶部撥糧、撥物及時,偶爾京城大戶也會送一些布匹、糧食。咱們這邊用不完,孩子他爹還會給附近的善堂送去……」
于德海家的很老實,齊妙問什麼就答什麼,跟七虹這邊掌握的消息幾乎沒有什麼出入。
來到後院,有幾個身體還算康健的老者,帶著幼童開始種地。
那些孩子有的是心智不全,有的是疾病纏身。還有的年紀太小,跟在後面只做撒種的活兒。
「娘娘,徐太醫說讓大傢伙沒事兒活動活動筋骨,對身體有益處。」
齊妙見她如此小心翼翼,不在意的點點頭,說:
「適當的運動,對他們的身體很有好處。放心,我懂得。」
「是,娘娘英明。」于德海家的繼續說著旁的事情。
徐先生那邊都準備妥當,太醫來到後院,抱拳行禮,說:
「姑娘,義診可以開始了。」
齊妙聞言點頭,看著于德海家的,笑著說:
「組織大家過來排隊看病吧。」
「是,娘娘。」于德海家的屈膝行禮,快步喊著種地的人們去前院。
至於其他那些,不是卧床不起,就是哆哆嗦嗦在前院呆著,能動彈的都在這邊呢。
齊妙看著這些種地的人,頗為感慨。
前院,六張桌子並排擺放,六個太醫坐在那裡,善堂的人站六隊準備看病。
其他的太醫則是拎著藥箱,被于德海帶著進屋給那些卧床、不能懂的人看病。
齊妙沒有閑著,拿出銀針等在一旁,有心疾或者陽亢癥狀的,她就直接下針扎。
她扎針的時候柳巧等人全都在旁,有人記、有人看。
扎針不可能扎一次就好,齊妙也不可能每天都過來。所以齊妙扎第一次,剩下的就讓她們這些人來。
柳巧等人天天跟著齊妙混,熏也熏得七七八八,所以這些東西對於他們來說,已經算是家常便飯。
從巳時正開始義診,一直到午時二刻。
廚房那邊的午飯已經準備好,太醫們看完手裡的這個病人,紛紛停手,準備吃飯。
一個多時辰,看了將近三分之一。有些是以前就有病的那種,出了偶爾有幾個頗為嚴重,其他都維持的很好。
春光明媚,齊妙見院子里不冷,陽光還好,便決定就在院子里吃飯。
吃過之後繼續看病,爭取一天把京城這邊的善堂解決。然後回去整理一下,才能出去到附近的善堂。
于德海見大傢伙兒不進屋吃,忙讓廚房的婆子把飯菜端出來。
一葷一素一個湯,主食是黑豆面跟白面兩摻的饅頭。
是善堂這邊平日的伙食。
齊妙見了點點頭,沒想到這于德海還真把自己上次說的話記下了。
她跟徐先生坐一張桌子,每人一小盆菜,一碗蛋花湯。
徐先生解決掉一個兩摻饅頭,喝口湯送下去之後,說:
「姑娘,我想咱們從遠到近這麼走,我們先去柴陽縣,然後日安縣、落霞鎮這麼走回來。」
齊妙聽了點點頭,不在意的說:
「隨你。先生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如今藥材不像以前那般,都要從庫房這邊走。德濟堂開遍東陵,缺什麼直接給他們下單子即可。」
「多謝姑娘支持。」徐先生笑眯眯的說著。
齊妙其實懂他為什麼這麼做,徐先生的小兒子前年成親就定居在柴陽縣。聽說前段時間兒媳婦生了個大胖小子,做爺爺的豈有不去的道理。
扭頭看了眼白淼,後者秒懂的從懷裡掏出一個荷包,放在桌上。
「徐先生,替我把這個帶給小傢伙,也是我的一片心意。」
「哎喲姑娘,這可使不得。您能讓我過去已經不容易,我這……」徐先生說什麼都不要。
他有私心,所以當時說的時候就怕齊妙會不同意,沒想到人家不僅同意,這還要隨禮,哪能那麼做。
齊妙見他這般惶恐,把盆里的菜划拉乾淨之後,說:
「徐先生莫要跟我客氣了吧。如果不是我非把你留在太醫院,如今先生都可以回家含飴弄孫,頤養天年了。」
徐先生聽到這話,不好意思的笑了。隨後把湯都和幹勁,輕嘆口氣,說:
「也正是因為有姑娘,我這破敗的身子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當年在西南邊境,差一點就活不成。廖老頭那天還來信說呢,這次咱們義診去泰陽縣,他也要跟著。」
廖先生離開太醫院之後,去了泰陽縣的德濟堂坐診。因為少了一根胳膊,做什麼都不怎麼方便,再加上 老伴兒身子也不怎麼好,所以自動請辭離開。
由於他跟徐先生是舊識,再加上西南一戰二人也算是生死之交,所以即便離開,二人也有書信聯繫。
齊妙吃飽放下筷子,想了一下看著徐先生說:
「回去之後我寫封信,勞煩先生幫我帶給他。上次我跟先生說的那個事情,先生也可以考慮考慮了。」
「姑娘的意思是……」
沒等徐先生說完,齊妙重重點頭,沒讓他繼續說。
看著一旁新晉的年輕太醫,小妮子壓低聲音的道:
「皇宮有我,需要看病的不多,所以想趁著這幾年讓先生跟那幾位幫著張羅一下。我們也就這幾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