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 合作不可能,借調才是王道
「我們沒有多少這方面的經驗,也沒有借鑒,人手不夠……我們只是生產跟備份為主的單位。」
褚興元把目前的困難說了出來。
技術經驗,2135廠確實沒有太多,平時都沒有遇到這樣的大型新研發任務。
劉躍提出的這些要求,國內根本就沒有同類型的項目。
國產火箭炮,尚未有這樣口徑的遠程火箭炮,導彈領域,則是用不上。
大東風的機動,都是使用的拖掛式底盤,小型火箭炮又用不上……
人手,更是不夠。
之前的工農兵大學生,很多基礎不紮實,能負擔設計任務的並不是太多,加上基地這幾年很少進新人,更是緊缺。
基地里的汽車廠,生產的都是運輸大東風的汽車。
東風-3可以機動發射,那個是採用拖掛底盤,射程遠,根本不需要太高的通場能力。
東風-5那種屬於發射井發射,對於底盤更是沒有多少要求。
第二代的東風-22,才剛開始立項……
國內對於載車的需求很大,可因為沒有項目,所以並么有任務。
2135這樣的廠,生產能力倒是不差,可技術研發能力卻不強。
現在2186廠要求的新式發射載車,雖不需要搭載重達數十噸的東風-3那樣笨重的導彈進行轉移,機動發射,要求卻更高。
「人手不足是事實,這個可以打報告向總部機關申請……不能因為人手不足就不展開設計。我這裡有一份草圖,當然,這是我從非專業角度,根據需求來畫的……」
劉躍清楚想要快速拿出符合要求的設計並不是容易的事。
僅僅是8X8底盤,都不是短時間能開發出來的。
各種技術需要論證,實驗。
273毫米多管火箭炮系統時間太緊,如果沒有新底盤,火箭炮他們搞出來,也會因為沒有載車而無法完展開各種試驗。
履帶式?
考慮都不需要考慮。
履帶式確實通場能力高,什麼地形都能進入。
可速度高不起來,連維修也麻煩得多。
隨著國內基礎建設越來越快,以後高速公路里程將會全球第一,履帶式,不會被允許上高速,還需要有專門的拖車,那才是麻煩事兒。
未雨綢繆,現在就應該考慮到以後。
273毫米多管火箭炮瞄準的市場並不是國內部隊,國內最多也就進行一系列的性能實驗,而不會裝備多少。
這玩意兒,威力不錯,但是價格貴,根本就不是沒錢的部隊的選擇。
真正的用途,是進軍國際市場!
對於一些小國,射程可以達到120公里的273毫米多管火箭炮,直接可以當成戰略裝備使用。
價格比同等射程的導彈便宜了不知道多少倍,威力更強,而且可以形成火力覆蓋……
「航天系統有好幾家專門生產導彈載車的企業,泰安的技術實力相對較強,可以跟他們合作嘛。」
對於尚未開發出可以運載巨型原木的底盤的泰安,劉躍還是非常熟悉的。
這是未來國內特種車輛的主要研發生產單位。
如果能弄到明斯克的底盤,他自然什麼都不用擔心。
明斯克,全球特種車輛製造業的扛把子。這家特種車輛廠,向蘇聯及俄羅斯提供的各種導彈運載車,可以馱著笨重的白楊-M及亞爾斯洲際導彈,在西伯利亞的泥濘荒野中玩越野的!
而且這家單位在二十年後,也會跟航天這邊合資,成立合資公司,開發特種車輛。
這對劉躍來說,是歷史,可這段歷史,他是清楚的。
國與國之間,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恆的友誼。
明斯克進入中國,就是為了掙錢。
而俄羅斯軍方,是明斯克最大的採購商,為了自身的戰略利益,俄羅斯一直反對明斯克將重型跟超重型TEL底盤技術提供給與航天合資的萬山廠。
先進的技術不會提供,一開始因為有明斯克技術支持的萬山,最終被國內特種車輛製造商泰安干翻!
東風-31這種尚未開始立項,數十噸重的導彈,要想進行全域部署,對底盤要求非常苛刻。
最開始的時候,就由於長時間沒有合適的TEL底盤可用,這使得東風-31這款國家最強大的快遞投送裝置只能湊合著用拖掛式底盤。
這也導致通場性能差,只能在路況較好的地區部署。
根本沒法跟擁有明斯克底盤的蘇聯機動發射朕略導彈比。
還好,泰安搞出來了,比明斯克的還好用,甚至因為吸取了明斯克底盤過高容易導致翻車的經驗,改進了很多的設計……
劉躍沒有可以選擇的底盤,也沒法等明斯克跟中國建立合資廠,還不如趁早讓泰安提前進入這方面的研究。
8X8的新式底盤,對國內特種車輛製造來說,已經是一個極高的挑戰。
一旦完成,將會為後面研發更強的底盤積累經驗。
「他們那邊技術不比咱們好多少……」衛宏濤皺起眉頭,提醒劉躍。
他們並不願意跟其他單位合作。
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軍工生產計劃,被砍掉了絕大部分,軍工系統中的各個單位,任務本來就少。
誰願意分給別的單位?
「要不,找總部機關領導,從那邊借調一批技術人員?」書記楊起夢試探著劉躍的想法。
劉躍知道衛宏濤幾人的想法。
基地內部的競爭都激烈無比,更不要說跟外面的單位了。
對這些,劉躍並不在意,有競爭,才有動力。
之前那種吃大鍋飯,技術發展反而慢。
他不管以後泰安還在不在,反正只要有先進的、合適的底盤用就好。
「無論借調還是合作,我只要能滿足需求的底盤。時間上越短越好,底盤性能越強越好,必須有高通場能力……」
劉躍態度明確。
挖人也罷,吞併其他廠也好,反正我只要符合要求的底盤。
沒有合適的底盤,難道直接如同拖拽式大炮那樣,用汽車拖著跑?
那是不行的。
見劉躍不反對,衛宏濤幾人開始盤算起來,借著這機會多從國內同行中搞點技術能力強的人過來。
技術實力越強,未來的前途才更加光明,同時錢途也更好。
沒有技術,只能死路一條。
褚興元看完劉躍給的草圖,臉上滿是為難:「劉副總,這方案非常好,可要完成,非常困難,一年時間不容易啊……無論是動力系統還是驅動等方面,都需要從頭開始……」
他說的是事實。
「總部機關會給予足夠的支持,當初他們保證過,要人給人,要錢給錢……反正我只要結果,如果晚了,這項目的投資可能就打水漂了……」
劉躍平靜地說到。
反正這是總部機關領導們需要操心的事情。
八百萬的火箭炮研發經費,已經撥付了400萬給2186,總部機關不可能因為沒有載車系統就放棄的。
衛宏濤幾人倒也不懷疑。
總部機關領導們在這事情上非常重視。
既然這樣,他們只能拿著劉躍給的總成設計草圖往總部機關而去。
「褚總,技術上能解決?」去總部機關的路上,衛宏濤問褚興元。
要是不能解決,就麻煩了。
「技術難度確實不小,如果搞出來,我們在這方面可以超越所有同行,成為國內特種車輛廠第一!而且,總部機關不是說了要人給人,要錢給錢?咱們就借著機會多搞點人,到時候直接開發別的車輛,要不然,廠子只能給其他單位生產零配件……」
褚興元從劉躍給的草圖中看到了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