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極品金鍾罩防禦體係
趙桓之所以有此一問,就是因為當初種師道曾經和童貫一起,攻打過大同府。
雖然以失敗告終。
但是趙桓更相信種師道已經從失敗中汲取了教訓。
種師道在大同城戰之前,一輩子屢戰屢勝,何曾吃過那麽大的敗仗,沒有點總結,怎麽可能?
種師道自然知道新帝指的什麽。
他搖了搖頭,道:“拿下大同就意味著外九州不攻自破。”
“不管是契丹人也好,還是金人也罷,不可能繞過大同府,進攻其他各州府,否則大同府出兵幾千精兵騷擾其糧草補給,北夷就不戰自亂。”
“沒有了食物的獅子極為凶殘,但是沒有糧草的軍隊,隻會做鳥獸散。所以大同府勢在必得。”
“下九塞,太行八徑啊,巍巍萬裏長城啊!”種師道感慨。
趙桓知道種師道在感慨什麽,下九塞,太行八徑,萬裏長城是漢人無數代人打造的極品金鍾罩一般的防禦體係。
隻要能夠稍微上點心,打磨一下這套防禦體係,北夷在內地沒有內亂之時,想要進關?
那是在癡人夢!
但是趙桓也很無奈,沒有燕雲十六州,自己打磨個屁金鍾罩啊!
萬裏長城大半段都在燕雲十六州內,而抵抗遊牧民族最重要的燕山山脈,都不在大宋國境之內,他怎麽打磨!
趙桓每次看大宋堪輿圖,都想把石敬瑭的祖墳給刨了,他倒是獻了燕雲十六州,一時爽了坐了皇帝。
然後呢?!
這一兒皇帝的行為,給石晉、劉漢、郭周、趙宋帶來了怎麽樣的滅頂之災?
石敬瑭的侄子石重貴推翻了石敬瑭給契丹做兒子的決定,決定不再當契丹兒子,契丹怎麽可能失去自己的兒子呢?
那可是稅賦的重要來源!
契丹從燕雲南下!不到三年就滅了石敬瑭的石晉。
劉漢也是和契丹打來打去,最後打的國破人亡,精兵不在。
郭周更不必,趙匡胤怎麽在陳橋驛黃袍加身,不就是領兵打契丹嗎?
大宋一朝,更是有趙光義雙股中箭得名驢車皇帝,真宗城下之盟締結澶淵之盟。
還有現在的危局!
失去燕雲十六州,想想就讓人頭皮發麻,中原王朝岌岌可危啊。
種師道看著新帝,道:“官家,實話實,大同府靠人力,根本無法攻克。”
恩?
趙桓一愣,這個這麽半,大同府這裏重要,那裏重要,你給我一個無法攻克的答案?
這……
種師道歎氣的道:“遼太祖與李克用會盟雲州。遼太宗在大同詔諭降服吳巒,大同府正式歸遼。”
“遼景宗三巡雲州,崩於焦山附近,依舊在加固雲州。遼聖宗常年駐紮在得勝口。遼興宗升雲州為遼國西京,遼道宗八次巡幸西京大同府。祚帝多次被迫逃亡大同府。”
“遼國自拿到雲州,也就是大同府之後,沒有一日懈怠鞏固城防。”
“無時,更無地利,也無人和。”
“大同府周五十餘裏,二十四道城門,高三丈有餘,甕城無數。精兵悍將更是高達十萬之眾。”
“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守之,不若則能避之。”
“我大宋軍隻有區區二十餘萬,還算上了不少禁軍、捷勝軍之兵,圍城力有未逮。攻城更是不可能拿下。”
“完顏宗翰驟逢大敗,安能出城應敵?”
趙桓沉默……
他現在和當初的完顏宗望麵對汴京城的時候,一樣的局麵。
這點兵馬,打不下舊遼西京,就是靠人數堆疊,也拿不下。
完顏宗翰剛剛吃下完顏宗敏出雁門關被攻破城關的惡果。
他怎麽可能會出城作戰?
憑借李綱給他造的新式投石機?
大同府又不是沒有投石機,而且還是城防投石機,射程更遠,現在猛火油洗地這種簡單易懂的招數,完顏宗翰沒道理學不會。
這大同府真的如種師道所言,真的是光手抓刺蝟,無從下手啊。
君臣沉默良久,大同府無疑是極為重要的,是保障大宋的國門,家門都在別人手裏,他趙桓怎麽可能睡得著?
也不知道曆代大宋官家,是怎麽睡得著的。趙桓自問沒那麽大的心髒。
側臥之榻豈容他人安睡?
可是能怎麽辦?據守雁門關?也隻是權宜之計。
金人還可以兵發大同,繞道朔州、過寧武、婁煩再次兵逼太原府。就是多走幾步路而已。
麻煩啊!
種師道臉上掛著高深莫測的笑容。
當初廟算之時,他是新帝奏對的時候,同意了種師中率領三萬秦鳳軍、七萬捷勝軍兵逼太原城。謀取大同府。
如果他心裏沒有辦法,怎麽可能同意?
如果他沒有辦法,怎麽會反複強調大同府的重要性?
如果他沒有辦法,怎麽會不斷提及收複燕雲十六州呢?
吊起君王的胃口,而最終無法實現,最後的結果,絕對好不到哪裏去。
他之所以不,是希望官家能夠成長。
當然他不是希望,官家能在軍事上能有什麽建樹,軍事是需要賦的,沒有這個賦,再多的培養,也是白瞎。
比如宗澤,就是很有賦之人。領軍至今,進退有據。
但是官家,顯然不是一個有軍事賦之人。
種師道更多的是想要官家心性的成長。
兩國交兵,生死之際,不過多麽陰險的詭計都要想到。
官家為人太正,做事太過循規蹈矩,又太過寬仁。
出格的事,就是砍了個李擢和吳敏的腦袋。
這還是李擢為四萬人命擔責,吳敏意圖謀反之下做的決定。
如果放在下太平之時,比如仁宗朝一代,那絕對是下期盼已久的明君,但是現在國破之際,官家的種種寬仁,在有些事上,就會力不從心。
比如太上皇趙佶。
比如皇弟趙構。
比如這注定拿不下的大同府。
種師道是正經進士第出身,文官轉的武官,其思維,豈是年輕的趙桓,所能對抗的?
大忽悠之名,又豈是白叫的?
與王重陽談為官之道,訓沈從義子,和現在忽悠趙桓,都是一個路數。
在趙桓沒有防備的情況下,果然上套了。
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