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海盜傳奇 1、殷地安
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六月,滿載著來自印度的香料、明朝的絲綢和瓷器等商品大帆船,在耶穌會神父烏爾達內塔的率領下,藉助起源於巴士海峽的黑潮、乘西南季風北上日本列島東部,歷經半年的顛簸跋涉,最終抵達新大陸的阿卡普爾科,就此拉開大洋兩岸貿易往來的序幕。
自此以後,每年西洋曆法的十一月,是新大陸的商人們喜迎大帆船的季節,來自新西班牙總督轄區各地的人們,手舉著神像,唱著「德-德烏恩」的聖歌,爭相湧進碼頭祝福大帆船的平安抵達,由於船上的貨物大多是產自於中國,因此,他們把這樣的商船稱之為「唐船」,並將十一月十七日這天被定為「唐船節」,煞是熱鬧非凡。
當年,西班牙殖民軍打敗阿茲特克帝國,將其首都特諾奇提特蘭夷為平地,在廢墟之上,重新興建西班牙總督轄區的首府,也就是今天的墨西哥城,總督由國王信任的貴族充任,是大西班牙帝國在殖民地的全權代表,根據國王的訓令掌管殖民地的行政、軍事、財政和宗教事宜,有權任命管區內的官吏和教會負責人。
新西班牙總督管轄的範圍,包括今天的墨西哥、中美洲(不包括巴拿馬)、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內華達、猶他州、科羅拉多、亞利桑那、新墨西哥、得克薩斯、佛羅里達以及亞洲東南部的菲律賓,由於所轄區域太過遼闊,在新西班牙下另設有省級行政區和都督轄區。
費利佩出生在「新西班牙」的豪商巨賈之家,其父在波多西(今玻利維亞南部)開辦銀礦,和歷任總督都有很深厚的交情,出於望子成龍的心切,在他很小的時候,就被其父送到都督轄區的菲律賓,在當地總督的關照下學習經商。
十年之後,費利佩果然不孚眾望,帶領「唐船」艦隊回到阿卡普爾科,此時正是萬曆六年(公元1578年)的二月,不是商人迎接唐船到來的季節。
商團登岸后,只見高高燈塔之下的碼頭顯得冷冷清清,這座天然良港除了西洋人的戰艦之外,並無大型的商船停泊,儘管長滿棕櫚樹的海灣風光顯得分外迷人,卻並非想象中的繁華都市,見此情形,沈琦不免有些失望。
前來迎接商團是費利佩的好朋友、胡安-岡薩雷斯-德-門多薩神父,他出生在西班牙的多萊西亞-德加麥羅斯,自幼受過良好的教育,精通神學和藝術,在他十七歲的那年來到新大陸,足跡踏遍除菲律賓之外的新西班牙總督轄區,十年後(公元1564年),他在墨西哥城參與創辦奧古斯丁教會,對神秘的印第安文化了如指掌,並對瑪雅人的傳說有著濃厚的興趣。
在家千般好、出門萬事難。
沈氏商團五千多人來到阿卡普爾科,千頭萬緒、一切從零開始,暫時在聖迭戈村安頓下來,由費利佩出面經辦,從當地的長官手中買下一片荒地,開始建設自己的村莊和工廠。
雖然沈氏商團的生意有費利佩的一份,他卻沒有興趣管這些雜務,急於想回波多西去看望他的父母,倒也是人之常情。
於是,費利佩委託馬克來給沈琦、湯景等人擔當翻譯,有關本地事務的料理,請好朋友門多薩神父幫忙,在臨出發之前,單獨會晤護法大澳主朱輝,贈送他一個神秘禮物。
由於當地的治安很差,朱輝及眾澳主排班執勤,率領明軍士兵日夜巡邏。一千二百多名水手和有三千多名織工巧匠,不分男女老幼,一齊動手興建自己的家園,就這樣,阿卡普爾科城的郊外,成了中國人熱火朝天的大工地。
與此同時,在門多薩神父和馬克的幫助下,商團開始做買賣,沒過幾天,沈琦吃驚地發現:同樣的雷阿爾銀幣,在馬尼拉的購買力,要比在阿卡普爾科高三倍之多,和福州、南京等地相比,那利差就更大了,此地的生意簡直是暴利!怪不得西洋人冒著如此巨大的風險,而從事海上貿易。
三個多月過去了,一座東方風采的小鎮落成,商團有了棲身之地,經過大家共同商討,將其命名為「建業村」,一者是因為大家都十分懷念故鄉南京,二來表示此地虎踞龍蟠、地勢險要,大有一番「建功立業」的決心與寓意。
在建業村后的高崗上,左邊是為月空長老興建的普渡寺,有宣化四海、普度眾生之意,右邊是為玄德真人建造的玉虛宮,吳襄在山腳下開辦一家「應天書院」,由來自金陵的儒生們充當先生,在此傳授四書五經,編撰經史子集以流傳後世。
絲綢織坊建在村外,湯景協助沈琦經營本地生意,何氏夫人和羅阿敏帶領數百名女工負責生產,數百名工匠開設燒窯、制陶、木器、造紙、打鐵、煉製銀器等手工作坊,建業村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當然,也經常招致竊賊的光顧。
吳襄出任應天書院的山長,首先把工匠召集起來,給他們講授詩書禮儀。眾儒生身穿光滑細膩的絲綢,手持玲瓏剔透的瓷器,喝著沁人心脾的香茗,招致門多薩神父的好奇之心,儘管他一個字也聽不懂,仍帶著僕人每天來書院聽課,對東方文化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儒家那優雅儀式活動,更讓他流連忘返。
門多薩神父的僕人是個本地的印第安人,有著令人震驚的語言天賦,像三字經、百家姓這樣的簡單文字,他一學就會,不久,神父也開始會念「人之初、性本善」了。
雖然阿卡普爾科的氣候非常宜人,不過,轉眼就到了仲夏雨季。負責海外尋寶的田有才,可不想在這「蠻夷之地」住一輩子,這好幾個月來,他曾多次找過老船長白海山和沈琦,想儘快展開尋寶行動,沈琦有心幫忙,但每次都被白海山給一口回絕。
白海山知道,本地有很多高產的農作物,勸沈琦派人去鄉下收購,準備把這些高產的玉米、番薯、土豆、花生等物種引進中國,必將能解決東南沿海人多地少之苦。
朝廷派給田有才的三百名士兵,基本上全是貧苦家庭出身,但凡有一絲辦法,誰也不想到海上去送死,難能可貴的是,他們全都跟隨商船來到新大陸,有人開始在織坊女工里找對象,準備在此地成家立業;有人跟著白海山等人忙於農作物的收購,準備在秋季裝船運回國;整個建業村無人對海上尋寶有任何響應,讓這位有家難回的朝廷四品大員頗為無奈。
田有才閑來無事,不是在劉謙家裡喝酒消愁,就是到普渡寺和太虛宮找兩位長老聊天,把自己的苦悶發泄出來。
在門多薩神父的勸說下,吳襄準備在書院開設一門算術,想請賬房先生出身的劉謙幫忙,這一日,他帶著神父剛踏進劉家的院門,正好和田有才迎個照面。
進士出身的田有才十分鄙視吳襄,開口問道:「吳公子,你這書院的名字取得不錯!但不知公子可曾在應天書院念過書?」
「巡海按察使大人見笑了,俺吳某雖然沒有考取過功名,卻在應天府大大小小的數十家書院里留下過墨跡。」
見吳襄的態度還挺認真,田有才忍不住放聲大笑,直笑得彎下腰,都快踹不過氣了,帶著嘲諷的口吻講道:「吳公子啊、吳公子,難道說你連八大書院都沒有聽說過?」
吳襄頓時一愣,他只聽說過四大書院,分別是應天書院、嶽麓書院、嵩陽書院和白鹿洞書院,至於還有哪四大?他確實不知道。
這時,田有才突然綳起臉,矜持地講道:「古之八大書院分別是應天書院、嶽麓書院、嵩陽書院、白鹿洞書院、石鼓書院、茅山書院、龍門書院和徂徠書院。其中應天書院為之首。只不過這應天,乃是指宋之應天,非金陵也!應天書院在今日河南歸德府(今河南商丘),也被稱之為睢陽書院。本官進京趕考時,曾在書院的南湖之畔,得恩師萬先生的指點,才得以高中三甲進士。」
吳襄聞聽並不生氣,對著田有才宛然一笑。
「在下學識淺薄、孤陋寡聞,看來這書院的山長當不得了,請你田大人來當吧,以免在下誤人子弟。」
「你這無知的白丁,竟敢與本官頂嘴!」
有當地頗有勢力的神父在場,劉謙連忙規勸,把眾人請進家中上座,給每個人都泡上一杯香茗。
吳襄知道田有才的底細,對他的人品頗為不屑,喝上一口茶,慢悠悠地講道:「田大人,聽說你和白老前輩打賭,讓我那妹夫來給你們作證,你要恢復人之初的本性,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為何還時時刻刻不忘到海上尋寶?」
「海上尋寶是奉聖旨所差,本官實乃迫不得已。」
「聽白老前輩所言,海盜王直的財寶被人施加過魔咒,你不可能找到的,死掉這份心吧。」
「本官倒無所謂,可我、我的家眷都還在漳州府……」
講到此處,田有才忽然發現,那個印第安僕人正在給神父當翻譯,於是,他便瞪大眼睛,吃驚地問道:「吳公子,這麼快你就把我們的語言教會給他了?」
吳襄頗為自信地點點頭,高聲答道:「不錯,這位名叫切-羅伊的後生,已經學會我們的語言,正在教他讀書認字。」
此刻,印第安小伙兒切-羅伊閃著清澈的晶眸,講道:「你們的語言非常好學,我聽一遍就會。」
聽他說話的語氣,和南方客家方言差不多,田有才仔細一品味,差點蹦起來,瞪大眼睛問道:「這、這怎麼可能?」
「通過這些天的學習,我發現,我們部落的方言,和你們說的話有很多相似之處……」
未等切-羅伊把話講完,三甲進士出身的田有才連喊三聲「印第安」,只見他猛地站起身,把腦門一拍、眼前突然一亮,似乎找到了答案。
「印第安,其實應該稱作『殷-地-安』,來於自我中華殷地之安——陽!」
**********************************************
胡安-岡薩雷斯-德-門多薩:自幼受過良好的教育,在墨西哥城加入奧斯丁會,成為一名修道士,潛心研究神學、語法和藝術,在當地熱心傳教,奉教皇之命,於公元1585年出版《大中華帝國史》,問世后引起很大反響,是西方第一部詳細介紹中國歷史文化的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