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猖狂王爺> 第一百五十一章和諧局麵積極善後

第一百五十一章和諧局麵積極善後

  “準備強攻!”老四站在倭人王庭外苑的大門對麵。過了護城河就可以衝進王宮。“勝敗在此一舉了。”郭金心裏盤算到。此時回船上取跳板的兵勇還沒有回來,趁此機會他們可以稍事休息下。等取來了跳板便要強過護城河。


  雖然王宮外牆上有倭人弓弩,但是他們有炮,估計兵勇損失不會很大。


  “準備戰鬥!”聽到王宮外苑大門外的炮聲停止了。老三知道外麵的人該到了強渡護城河的時候了。隻要外麵的一進攻,他這邊便會衝擊城牆上的倭人。


  王宮外苑內的倭人正後悔著呢,早就該解決這些大清儀仗。因為對方沒有反抗,而自己又沒有得到消滅這些儀仗的命令,所以隻能將其包圍,而不是剿滅。此時,外苑大門已經被大清的兵勇堵得死死的,此時在想進攻這些儀仗,肯定是已經錯過了最佳時間。


  就在裏外所有人都到最緊張的時候。王宮的大門緩緩的打開了。


  老三正在王宮的大門旁邊與倭人對峙。就在他緊張的時候,聽到旁邊的王宮大門在“吱嘎嘎”的聲音下打開了。而胤禌正站在打開的大門前。


  就見倭國皇帝站在胤禌的旁邊,一擺手做了一個“請”的姿勢。胤禌笑笑,“唰”的一下打開手中的折扇。對倭國皇帝也做了一個“請”的姿勢。


  胤禌和倭國皇帝並排從王宮內走了出來。有倭人武士對那些與老三對峙的武士喊了幾句什麽,就見那些武士便全都退下了。


  老三見對麵的倭人武士退下了,便朝大家笑笑。“貝勒出門,儀仗隨行!”這些兵勇聽見要儀仗隨行。“哪有儀仗了!”幡、旗、牌,扔的扔,收的收。聽見老三要整理儀仗。趕忙到處找牌子找幡子。剛剛對峙的時候都已經扔到一邊,把出腰刀來準備拚命了。現在突然間卻要儀仗,大家是一通手忙腳亂。


  “你去外苑大門前,告訴他們先不要開炮,也不要過護城河,快去。”老三剛忙叫來一個傳令兵,讓他去大門外通知大門外的大清兵勇。老三是怕大門外的兵勇強行進攻,會打破現在的“和諧”局麵。


  好在胤禌邁著四方步,走的並不快,而倭人皇帝也隻能隨著胤禌的速度往前行。


  當胤禌和倭人皇帝同時出現在王庭外苑的“大門”的時候,護城河對麵的大清兵勇開始歡呼起來。“貝勒威武!貝勒威武!”


  “貝勒大人,我隻能送你到這裏了。按我們剛剛的約定,我們將會送一位公主去大清和親,以結百年隻好。”說罷這倭人皇帝朝胤禌鞠了一躬。


  “皇帝陛下,我大清乃是孔孟之鄉、禮儀之邦。來而不往非禮也,陛下豈能不到我的船上坐坐?”胤禌說完搖著折扇一臉奸詐的笑容看著靈元天皇。


  “這……”靈元天皇一愣。我怎麽可能跟他去他的船上呢?這不是如同綁架嗎?想到這,他剛想退後。


  卻不想,他和胤禌的距離太近了。胤禌一伸手便攬過天皇的肩膀,另一隻手手中的扇子抵著靈元天皇的腰。


  靈元天皇看著胤禌不知道他想幹什麽,可就在此時靈元天皇的腰覺得有什麽東西頂著。他低頭一看,卻是胤禌手中的折扇。可是折扇下卻露出一點點錚亮的東西-是刀尖。胤禌在折扇下藏著一把刀,此時胤禌正用刀尖頂著他的腰。


  “你們都回去吧!靈元天皇要到我的船上坐坐。”胤禌回頭對跟在後麵的幕府將軍們說道。說完又轉回頭來看著靈元天皇笑笑。


  靈元天皇不知所措的轉頭看了一眼後麵的幕府將軍們,知道他們對他這個可有可無的天皇根本就不在乎。轉而看了一眼身旁的鷹司房子皇後。而此時鷹司房子也看出他的異樣。一雙驚恐的眼睛瞪的得老大,用手捂住嘴,差點就要喊出聲音來了。


  “走。”胤禌朝老三一歪頭。


  “貝勒出行,路人回避!”老三剛喊完,就聽見“噹”的一聲鑼響。


  胤禌帶著靈元天皇及皇後在儀仗的簇擁下浩浩蕩蕩的向江戶碼頭走去。


  江戶灣內一片狼藉,沉船隻露出一根長長的桅杆,擱淺的船,歪著船身趴在海麵上。被打穿的船,可以看到船工在用水桶不停在往船外撩著水,以確保船不會沉到海底。整個海麵上都漂浮著大大小小的船板,還有臉朝下的屍體。


  靈元天皇蹬上胤禌的戰船,看到上層甲板上的炮工正在擦炮。“天啊!”靈元天皇心裏一陣驚呼。這炮也太大了,他們居然讓一個瘦小的炮工穿著棉衣鑽到炮筒裏,不停的旋轉身子,用身上的棉衣來擦炮管。“幸好談和了,否則這樣的炮可以在江戶灣內將王宮夷為平地。”


  老四將一條戰船舵樓下最大的幾間艙室打掃幹淨以供胤禌和靈元天皇休息。


  胤禌登船後,寫了一份奏折和一封信。奏折是押著火簽的,是直接呈給康熙的密奏,他人不得查閱的。而一封信則是要交給返回大清的他之前乘坐的那條商戰船。是讓那條商戰船接到這封信後返回日本江戶的命令。


  因為一條商戰船返回的大清,而這條商戰船一旦靠港,就必然會將胤禌在日本的情況上報朝廷,那時必然會在朝廷內引起軒然大波。所以,胤禌的信裏特意交代要追回上奏的折子。而這封信則必須找條快船迅速返回大清,而商戰船最可能停靠的就是南京港。所以這條船也必須要開往南京港。


  胤禌的折子是十萬火急的,所以由靈元天皇安排,騎馬走陸路至下關,在由下關乘船至朝鮮,在由朝鮮騎馬過鴨綠江到安東,在從安東饒渤海灣進關到直隸。這是胤禌和靈元天皇議定的最快的一條路。


  此時靈元天皇是大力配合,他知道,如果回大清的那條商戰船將胤禌在日本的情況上報大清朝廷,那大清朝廷必會因為日本囚禁大清阿哥,而傾全國之力來征討日本。勝敗暫且不說,單單是黎民百姓得有多少死於戰火。而此時幕府將軍門也會利用戰爭來爭取日本所以國民的同仇敵愾。本來他就不被允許參與政治,而這種情況出現後,恐怕不止是不允許參與政治,恐怕是取消天皇也未必不可能。所以他也希望胤禌的奏折能盡快送交康熙手中。


  隨胤禌的奏折送給康熙的還有靈元天皇寫給大清皇帝康熙的一份國書。國書內首先闡述了兩國友好的曆史。之後也表達了靈元天皇願意與大清和平共處,共同通商的意願。最後還說為了與大清國消除嫌隙達到百年隻好,會在近期送公主到大清,與大清的皇族通婚。


  乾清宮南書房內,康熙手中拿著胤禌呈上來的密奏,臉色由陰變晴。“讓托碩大人來一下。”康熙對旁邊侍候的小太監說道。


  時間不長,托碩走到南書房門口,將腰上的佩刀摘下來,交給門口候著的小太監代為保管。走進書房後,撣撣袖子跪倒康熙麵前聽旨。


  康熙將胤禌的密折遞給托碩,托碩也是大吃一驚。心道:“這種事不可外傳!”


  果然,康熙在看到托碩看完後,說道:“你親自去南京找到並攔下那條返回大清的船上的奏折,切記不可讓那奏折進朝廷。你可明白?

  “奴才明白。”托碩磕了頭退出後,他沒有先拿刀,而是先擦擦自己額頭的汗。


  對於損壞的船隻在幕府將軍的配合下,安排了最好的修船工匠,給胤禌所有損壞的船隻進行了修複。對於沉沒的船隻也都進行了打撈,特別是船上的物品。雖然經過一次大戰,船上有些沒有損壞的如瓷器火炮之類的還是可以再用。


  對於船上帶來的貨物進行了清點,包括損壞的和沉到海底的。為了修船方便,便便將帶來的商品全都移到了碼頭上的倉庫內安放。對於這些帶來的商品不能出售對於胤禌來說則是非常頭疼的事。


  “請靈元天皇及皇後。”胤禌整理安排好了一切後,他在自己的房間內,看著岸上的倉庫,想了想便對賈興說道。


  “天皇陛下,對於我帶來的貨物,日本國是否可以接收?還有因為你們造成我們商品及人員的損失,不知道皇帝陛下該如何賠償?”胤禌沒有繞彎子,看著所有的船都在修複,戰死的兵勇也都抬到了岸上安葬。胤禌很直接的說道。


  “這個……。”


  倭國的皇帝很為難,因為在日本,天皇隻是一個擺設,所有的一切都是幕府將軍來管理,皇帝基本上沒有任何的行政權力。但是看著這些船上的大炮,也不得不讓他盡力而為。“我會慎重考慮的,並且竭盡全力來減少貝勒大人的損失。”


  “那好吧,我要見見德川綱吉。”胤禌知道跟著天皇講什麽都解決不了實際問題,也隻好直接找德川綱吉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