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橫掃
段增親自帶著軍隊一口氣跑了三十里路程,直到與叛軍主力遭遇后才停下來。
而這時賈詡也帶著他們抓到的韓遂匆匆趕來面見段增。
見到韓遂后,段增忍不住仔細打量起來,只見韓遂此時面黃枯瘦,神情憔悴,雙目緊閉,看上去完全沒有一點叛軍首領的氣度,反而像個閉目待死的囚徒,頓時心中感嘆,所謂英雄末路,不過如此。
同時,他也在心中想著,自己已經走上了一條爭奪天下的道路,這條路一旦走上就無法回頭,只是不知自己將來是不是也會有一天落到像韓遂一樣的下場。
不過隨即,他就把這種喪氣念頭驅逐出腦海。
「這不是韓將軍嗎,本將段增,見過韓將軍!」
聽到段增的聲音,韓遂睜開眼睛看了一眼,隨即又閉上,冷哼一聲,沒有說話。
他當初被北宮伯玉、李文侯等人脅迫加入叛軍時,一開始並沒有太大的野心,而且出於對朝廷的羞愧,擔心連累到祖上的名聲,還故意將名字從「韓約」改成了現在的「韓遂」。
不過,人生的際遇總是超出人們的想象,他一開始只是被迫加入叛軍,但後來看到叛軍發展興旺,而他自己更是得到金城郡一些大族的支持,實力迅速發展壯大,這讓他有了更大的野心。
一開始他的計劃進展得很順利,他很快就成為叛軍中最大的首領,便是北宮伯玉、李文侯等人都不得不屈從於他。
上一次朝廷五路大軍出兵涼州,都被他們給擊敗了,這一刻他在涼州的威名也達到了最頂峰。
然而沒想到的是,就在這個時候,段增卻橫空出世,僅僅半年時間,就一舉扭轉涼州的局勢,將叛軍主力打得大敗,如今他本人更是成了段增的俘虜。
落到這個境地,他自然心中不服,對段增也沒什麼好臉色。
段增也不介意,笑著說道:「怎麼,韓將軍看上去還有些不服氣啊?」
韓遂冷聲道:「若非你使出離間計,導致本將與邊將軍他們反目,以至於被你們漁翁得利,本將豈會輸?這一次引水灌城也是一樣,用奸計取勝,本將心中難免不服!」
段增微微一笑道:「本將固然使用了離間計,不過若是你們四人間沒有嫌隙,即便本將用離間計又安能讓你們反目?至於此次水攻允吾,這也只是戰術而已。如今你已經落到本將手中,還有什麼好說的?」
「哼,本將落到你們手中,要殺要剮,稀有尊便。」
段增笑道:「是殺是剮,這個本將可做不了主,能做主的,也只有朝廷了,所以你還是好好休息,等本將擊敗了你的麾下大軍后,便送你去洛陽。」
韓遂冷哼一聲,不再開口。
……
允吾城東南方二十餘里處,湟水之畔,兩支大軍在此展開對峙。
其中漢軍一方兵力為七千騎兵,他們接連取得大勝,如今士氣正旺,戰意濤天;而叛軍一方雖然兵力多達一萬五千人,其中步騎兵各佔一半,兵力遠超漢軍,但他們卻神情沮喪,士氣低迷。
張橫、梁興二人經過商議后決定,不能貿然主動出擊,他們以步兵組成中間力量,以騎兵護衛著側翼,與漢軍展開對峙,想要引誘漢軍主動來攻。
可惜,他的這種做法反而正中段增的下懷。
當得知叛軍沒有急於進攻后,段增立即笑著對荀攸等人道:「本將原本還擔心叛軍一上來就主動進攻,但他卻採取守勢,這真是天助我也!」
當即派出幾個嗓門大的士卒,壓著被俘虜的韓遂出陣,對叛軍士卒喊話說,叛軍的首領韓遂已經落在他們手中了,叛軍大勢已去,勸他們立即投降。
「若是普通軍官士卒來投,不問其罪;若願助我軍反擊叛軍者,朝廷必有重賞,殺一叛軍士卒,賞百錢;殺一個叛軍軍官,賞千錢;若能取叛軍主將張橫、梁興二人首級前來,賞百金,官升二級……」
連叛軍首領韓遂居然都被漢軍俘虜了,再加上這個賞格令一出,頓時就引得叛軍一片大亂,士卒們人心惶惶,鬥志全失。
許多人更是在心裏面認真考慮起接下來是不是要投降漢軍。
張橫、梁興二人連忙對麾下將士說,漢軍弄出來的韓遂是假冒的,是漢軍故意用來擾亂他們軍心的,真正的韓遂早已經安然回到金城,如今正帶領著三萬大軍趕來支援。
可惜,他們的這番說法雖然稍稍穩住了軍心,但還遠遠不夠。
那些普通士卒或許認不出韓遂來,但那些有一定身份地位的軍官將領,哪裡能認不出,那個被漢軍推到陣前來的,正是他們的首領韓遂。
就在叛軍將士人心惶惶之時,段增又命龐德率領一千騎兵衝擊叛軍軍陣。
龐德的驍勇如今在漢軍之中也算赫赫有名,乃是僅次於典韋的猛將,他率領著一千騎兵奮勇衝擊,在叛軍軍陣中來回衝殺,勢不可擋,將叛軍的軍陣沖得七零八落。
見叛軍軍陣被衝擊得動搖,段增立即抓住機會,下令全軍出擊,頓時整個叛軍大潰,被漢軍打得一敗塗地。
梁興、張橫帶著殘留騎兵逃離戰場,朝金城撤離,漢軍依舊窮追不捨,一日一夜追擊了六十餘里,最終在距離金城縣還有二十多里的地方追上叛軍,並且再次將其擊敗。
這一次,所有的叛軍完全崩潰,士卒們四散而逃,便是叛軍的兩個主將之一的梁興也當場戰死,而另一個主將張橫則在幾十個侍衛的保護下繼續亡命奔逃。
他們到了金城后,不敢停留,直接帶著城中剩餘的軍隊出城,繼續向東面的榆中縣而去,準備投靠閻行。
十二月初,段增率領漢軍收復金城,取金城的糧草為己用,接著率領大軍繼續向東,再次包圍榆中縣。
至此,段增採取的行險計劃大獲成功,韓遂的叛軍主力幾乎被全殲,唯有榆中城中的閻行依舊在負隅頑抗。
不過,閻行的頑抗也沒有持續多久,榆中縣城原本就被漢軍圍攻了許久,如今又得知叛軍大敗和韓遂被俘的消息,城中守軍士氣衰微,毫無鬥志。
再加上閻行本身也沒有多大的野心,所以在段增抵達榆中后不久,他便做出決定,將張橫綁縛起來,出城投降。
而金城郡其他各縣在得知韓遂敗亡的消息后,紛紛派遣使者前來上表投降,許多原本起兵造反的羌人部族也都紛紛遣使前來請求歸附。
漢軍大獲全勝的消息,就如同一陣狂風一般席捲整個涼州。
漢軍軍威大振,段增的威名更是傳遍涼州各地,那些大大小小的羌人部族一聽到他的名號,都會感到震顫,讓他們回想起當初段熲橫掃涼州時的那種恐懼。
唯一讓他們感到心安的是,段增雖然在率軍打仗方面不下於其父,但段增的殺心似乎沒有他父親那麼重。
若是當初的段熲,對於那些造反的羌人部族肯定不會手軟;但是現在的段增,卻沒有這麼重的殺心。
當然,段增也不會讓這些羌人部族好過,基本上每個來投降的羌人部族,都被段增下令徵召大批糧草和戰馬,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不小的負擔,不過攝於漢軍的軍威,他們也只能乖乖的忍受。
……
略陽縣北面,叛軍的營地連綿數里,一眼望不到盡頭。
這裡是隴西叛軍的主力所在,前段時間隴西叛軍大舉進攻漢陽郡,分兵圍攻漢陽各縣,而負責給段增主力運送糧草的軍隊更是遭到叛軍的圍攻。
好在關鍵時刻,楊洪下令將運糧車隊環繞成車陣,並且佔據有利地形,這才打退了叛軍的第一輪進攻。
接下來,楊洪又下令大軍原地修築營地,堅守待援。
面對堅守不出的漢軍,隴西叛軍並不願強攻,以免付出太大代價。
在他們看來,只要斷絕漢軍的糧道,讓段增的大軍陷入無糧境地,就能迫使段增退兵,如此就能達成他們的目的,根本沒必要和漢軍硬拼。
然而,最近傳來的消息卻讓他們感到驚駭欲絕。
在面臨糧草斷絕的困境時,段增居然沒有撤兵,反而選擇了孤注一擲,率領大軍長驅直入進攻允吾,這簡直是膽大包天。
而更讓他們想不到的是,段增的冒險舉動居然還成功了,漢軍繞過有重兵防守的金城,三天內就趕到允吾,兩天內攻破允吾,俘虜了韓遂。
接著,漢軍又馬不停蹄,一舉擊潰張橫、梁興二人率領的叛軍主力,並且迫使閻行投降,整個金城郡全部落入漢軍的手中。
這一切,若不是斥候信誓旦旦的保證消息無誤,在場的馬騰等人還以為這些都是訛傳。
一想到曾經威名赫赫的韓遂如今都被段增徹底擊敗俘虜,便是如今隴西叛軍同樣實力強勁,也難免會感到恐懼。
「諸位將軍都說說吧,如今段增威名震動涼州,將士們都有些恐慌,咱們該怎麼辦?」馬騰的聲音不疾不徐,至少在表面上看去還是很鎮定的。
「要我說,咱們不如先退回隴西吧?」宋建當即就答道。
他是真的有些怕了,這次前來圍攻漢陽郡,他原本就只是想來佔佔便宜,如今一看漢軍如此強大,頓時心生怯意,想要退回老巢。
「退回去?此時若是後退,只會讓漢軍威名更盛,而我軍士氣也會受到更多影響。以後大家一遇到段增,或許就會感到畏懼,這樣的仗還怎麼打?」馬騰忍不住皺眉道。
「那你說怎麼辦吧?」另一個叛軍首領王國沉聲問道。
「以本將之見,咱們應該立即消滅楊洪,然後與漢軍決一死戰;漢軍如今看上去聲威赫赫,但他們接連長途奔襲,士卒們早就疲憊到極點,如今已是強弩之末。咱們集中兵力奮力一擊,定能取得勝利。」
李文侯遲疑道:「這個有些武斷了吧?漢軍的確很疲憊,但是他們如今奪取了金城郡,有金城郡的糧草作為供給,根本不必急著與我軍決戰,若是他們像平襄之戰時一樣,堅壁清野,堅守不戰,到時我軍該怎麼辦?」
李文侯對漢軍的深溝壁壘戰術可謂記憶猶新,當初段增第一次領軍出征時,就是與李文侯對陣,那時李文侯就領教了段增的這種戰術,深知這種戰術不好對付。
馬騰也有些皺眉,沉聲道:「但除了主動出擊外,咱們也沒別的辦法,若是任由漢軍休整的話,咱們很可能被其各個擊破啊!」
馬騰的擔憂是有道理的,若是不趁著現在與漢軍決戰,等到漢軍恢復過來后,誰能打得過他們?
那些羌人部族首領們聽了也都道:「難得我軍匯聚在此,若是此時不集中兵力擊敗漢軍,等將來咱們都要被漢軍各個擊破。」
一時間,在場的眾將也都同意了這個觀點,必須趁著現在的時機,徹底擊潰漢軍,決不能坐以待斃。
不過在具體戰術方面,大家卻不贊同主動出擊,而是想要以逸待勞,讓漢軍主動來攻他們。
馬騰提議道:「上次漢軍圍攻平襄時,採取圍而不攻的戰術,誘使我軍主動來援;不如咱們也效仿他們,來個圍點打援,迫使漢軍主動前來,大家覺得如何?」
「圍點打援?」李文侯點了點頭:「這個主意不錯,上次咱們就是用此辦法對付耿鄙的。」
王國卻問道:「圍點打援是不錯,但問題是咱們圍攻哪個點?若是圍攻楊洪的話,大家可別忘了,楊洪乃是運糧隊,他們的糧草充足,足以堅守很長時間。若是段增根本不理會,又該如何?」
馬騰冷漠道:「那就強攻!只要咱們打得楊洪無法堅守下去,段增自然不能再坐視不管。等到他率軍來救援,咱們再奮力進攻,定能取勝!」
「這,這要付出多大代價啊?」宋建有些膽戰心驚的問道。
「都到這個時候了,豈能還畏手畏腳?只要能取得最後勝利,哪怕付出再大代價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