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征戰星辰> 第八十三章 中子射束武器

第八十三章 中子射束武器

  秦旭沒有立即下令去追趕「冒頓」號,而是讓AI給「冒頓」號發了一道命令,讓其保持現在的航向與加速度。


  什麼意思?

  還沒到登陸與控制「冒頓」號的時候。


  幾十萬千米外,另外一場戰鬥已經開始了。


  這次,首先開火的是「蘭芳」號。


  其實,用「打響」形容並不准確,即「蘭芳」號在用中子炮向敵艦開火的時候,並沒有發出任何聲響。


  不要忘了,太空是真空,沒有可以傳遞聲音的介質。


  關鍵就是,「蘭芳」號的主武器是一門中子炮,而中子炮開火的時候,不會產生任何能觀察到的跡象。


  既沒聲音,也沒有光亮。


  其實,這也正是火星聯邦在穀神星戰爭期間大力發展中子炮,並且依靠中子炮擊敗了地球艦隊的關鍵所在。


  什麼意思?

  因為不產生可以被探測到的輻射信號,所以中子炮在開火的時候非常隱蔽,也就有很高的突然性。


  換句話說,在發現遭到中子炮攻擊的時候,就已經晚了。


  在穀神星戰爭期間,地球聯盟損失的大型戰艦裡面,有三分之一被中子炮摧毀,而且這些戰艦裡面的官兵幾乎無一逃脫。


  只是,中子炮並非沒有缺點。


  首先,中子炮不是光速武器。


  雖然火星聯邦投入了大量資金研製中子加速器,以此來增強中子炮的威力,但是到目前也只能讓中子達到三分之二光速。就算能夠賦予中子更快的速度,也只能在實驗室進行,根本沒法武器化。


  因為不是光速武器,所以中子炮的命中率比其他射束武器低得多。


  其次,中子並不是無法防禦。


  火星艦隊能夠在穀神星戰爭期間用中子炮重創地球艦隊,有一個關鍵因素,即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到位。


  直到戰爭爆發,地球聯盟都不知道火星聯邦已經製造出了中子炮。


  當時,地球聯盟一直認為火星戰艦的主要武器還是高能激光。


  此外,地球聯盟一直在研究高能離子射束武器,因此地球聯盟的科學家並不相信火星聯邦能夠研製出中子射束武器。


  正是如此,地球聯盟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只是,這不能改變中子炮自身的缺陷。


  說得簡單一點,只需要給戰艦塗上足夠厚的防中子塗層,就能夠大幅度降低中子射束武器造成的傷害。雖然沒辦法完全吸收高能中子,也不可能完全抵消高能中子產生的影響,畢竟中子射束武器的毀傷原理更像動能武器,但是只要讓戰艦及時進行機動規避,離開中子射束照射區,就能夠避免遭到嚴重傷害。


  從這個角度看,應付中子射束武器其實並不是什麼難事。


  其實,也正是如此,在穀神星戰爭結束后,火星聯邦開始限制本土的硼礦出口,地球聯盟則把硼礦定為A級戰略資源,而且加大從硼礦產地,也就是火星聯邦與小行星帶殖民的進口規模。


  不要忘了,硼10是製造防中子塗層必須用到的關鍵原材料。


  此外,中子射束武器還有一個極為嚴重的缺陷。


  指向性不夠好,散射角很難縮小,因此在輸出能量相當的情況下,有效射程比高能激光短了許多。


  通常僅高能激光的十分之一。


  只是,沒有人敢否認中子射束武器的威力。


  在遭到強中子射束照射的情況下,人員會立即喪生,幾乎所有的微電子設備都會被徹底損壞。


  此外,至今沒有能夠有效防禦中子射束武器的手段。


  防中子塗層?

  那隻能吸收一部分中子,為戰艦爭取到進行機動規避的時間。


  對任何的戰艦來說,在遭到中子射束武器攻擊之後,最為有效的應付手段,其實就是進行大範圍的無規律機動。


  正是如此,火星艦隊沒有淘汰中子炮,而是改變了中子炮的用途。


  在艦隊交戰中,中子炮不再是主要的殺傷武器,而是用來驅趕對方的戰艦,打亂對方的陣容。


  此外,單艦作戰的時候,中子炮還能夠起到破壞敵艦敏感設備的作用。


  什麼意思?

  就是用來對付敵艦上那些沒有得到有效保護的電子設備,比如雷達的天線。


  此外,中子炮還往往用來攔截敵艦發射的魚雷。


  現在,「蘭芳」號就是這麼做的。


  在那艘合眾國的巡洋艦,即「巴拿馬」號越過軌道中線的外側邊界后,「蘭芳」號立即開火,用中子炮發起了攻擊。


  因為在此之前,「巴拿馬」號已經發射幾十條魚雷,所以「蘭芳」號提前讓中子炮做好發射準備,試圖用中子炮攔截逼近的魚雷。雖然那些魚雷沒有射向「蘭芳」號,但是並不影響繼續使用中子炮。


  中子炮的開火時間還不到十秒鐘,效果卻非常理想。


  遭到中子射束照射之後,「巴拿馬」號立即就轉向規避,還在轉向的同時開始加速。


  只是,依然沒有能夠及時飛出中子射束的攻擊區域。


  雖然在廣角攻擊模式下,中子射束的強度無法達到立即燒穿防中子塗層的程度,也就是無法立即幹掉敵艦里的官兵,但是足夠對敵艦外部設備,特別是各種脆弱的感測器構成嚴重損傷。


  沒有雷達、光電設備這些感測器,戰艦就變成了瞎子與聾子。


  大概擔心遭到攻擊,隨行的五艘驅逐艦也已經開始減速。


  此後,遭到攻擊的「巴拿馬」號也在完成轉向之後開始加速逃離,也就是向著軌道內側加速飛行。


  因為最高統帥部下達了命令,所以「蘭芳」號沒有追擊。


  最高統帥部的命令非常清楚,只是攔截越過了軌道中線,進入火星聯邦實際控制區域的地球戰艦。


  合眾國的戰艦已經轉向撤退,就沒必要窮追不捨了。


  何況,對方有六艘戰艦,協助「蘭芳」號的只有兩艘戰術偵察艦。


  關鍵還有,那艘共和國的驅逐艦,也就是「冒頓」號已經攔截了所有魚雷,而且再一次關閉了聚變發動機。


  什麼意思?

  除了緊隨其後的兩艘偵察艦之外,其他戰艦都離得很遠,無法用探測設備發現那艘處於隱蔽狀態的驅逐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