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最強主宰> 第72章 集結大軍,發兵函谷

第72章 集結大軍,發兵函谷

  0072、集結大軍,發兵函谷

  十八路諸侯分別為——


  第一鎮,后將軍南陽太守袁術。


  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


  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


  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


  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


  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


  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


  第九鎮,濟北相鮑信。


  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


  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


  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


  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


  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


  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第十八鎮,奮武將軍的曹操。


  各鎮兵馬參差不齊,多則三萬,少則一萬。


  史料記載,聯軍共計三十餘萬將士。


  實際不足二十萬!

  尤其是以騎兵為主的公孫瓚,其麾下『白馬義從』不過兩千。


  故而,北平處於邊陲,公孫瓚不可能將兵馬全部帶在身邊。


  【另:西涼馬騰在趕來的路上,並未抵達酸棗。】


  劉辯本以為,『討董』聯軍會按照史實,孔融,陶謙,馬騰,公孫瓚都不會參加,發起者也不是曹操,而是喬瑁。


  結果竟是按照《三國演義》出現,除去馬騰在趕來的路上,其他各路諸侯均有參加,且,發起者是曹操,而非喬瑁。


  ……


  劉辯之沒有儘快追擊董卓,正是在等諸侯們來見他。


  劉辯雖是廢帝,可大小也是漢室唯一的正統王侯,豈有前去面見諸侯的道理?

  更何況,劉辯目前兵馬不濟,只能在關東諸侯的軍中抽調兵馬,對戰強大的董卓。


  不多時,由陳到領路,將眾位太守、刺史引入議事堂。


  雖然如今的劉辯本事見長,但相貌並沒有明顯變化,故而眾人以袁紹為首,紛紛屈膝跪拜,山呼:「我等拜見陛下!」


  對於眾人稱呼『陛下』,劉辯仍舊解釋了一遍。


  故而,眾人起身後,無不改口稱呼『大王』。


  然,受到大將軍何進恩惠的王匡、肱骨老臣孔融、韓馥等人,反倒連連痛哭,聲稱愧對陛下,沒有及早破關救助陛下。


  受到何進恩惠的王匡、肱骨老臣孔融自然不用多說,愧疚之意出於本心,摻不得假。


  至於冀州刺史韓馥——應該稱他是冀州牧韓馥,畢竟是董卓命他做的州牧。


  再有,就在前幾日,即使劉辯做出種種『壯舉』,仍舊沒有人相信的情況下,韓馥、袁紹竟生出推舉幽州牧劉虞為帝的想法。


  袁紹、韓馥以為旁人不知,卻難逃重回漢末的劉辯。


  不過,好在他們只是生出想法,並沒有付出行動,何況眼下戰事吃緊,劉辯也就暫時不與他一般計較。


  更何況,別看此時的韓馥與袁紹狼狽為奸,有他跪下來叫劉辯是爸爸的時候。


  不消片刻,眾人與劉辯一問一答,很快便了解眼下的局面。


  然,劉辯沒有想到,袁術那隻老狐狸竟然提前返回汝南!

  雖與歷史吻合,但畢竟迴避的是董卓,眼下迴避的卻是他劉辯。


  更何況,十八路諸侯當中,只有他袁術帶兵最多,反倒聲稱人少地少,沒有餘糧支撐而返回汝南。


  沒有餘糧?


  旁人不知實情,劉辯還不知道嗎?


  好,很好!


  劉辯處於危難之際,他袁術竟率先跑路。


  媽了個×,早晚辦了他!

  ……


  劉辯開門見山,「此時,陛下在西遷的路上,本王希望諸位調配兵馬,將董賊攔在函谷關前。」


  眾人聞言,均是不由得互相看了看。


  很快,眾人無不將目光落在袁紹的身上。


  雖說廢帝出現扭轉大局,但袁紹畢竟是盟主,站在聯軍的角度,規矩始終不能亂。


  由於袁紹身居眾人前方,看不見他人的目光,故而不知他們的想法。


  不多時,待劉辯的目光掃過眾人臉上,最終落在袁紹的臉上,「車騎將軍?」


  袁紹聞言,下意識的看了一眼身後,轉眼向劉辯拱手作揖,「末將在。」


  「說說你的想法。」


  「大王說的極是,眼下理應救出陛下,可董卓的西涼兵馬甚是厲害,我方……」


  不等袁紹說完,劉辯急忙打斷:「曹孟德幾乎全軍覆沒,仍舊帶領殘餘兵馬出戰。你,出多少兵馬?」


  袁紹抬眉望向劉辯,忽然發覺這位昔日的小皇帝,當真是變了。


  然,袁紹雖然尊他、敬他,只是不想丟了『汝南袁氏』的名聲。


  反之,劉辯區區一介廢帝,袁紹不會給他如此說話的機會!

  更何況,當初何進與袁紹謀划對戰十常侍,劉辯不過是個會嚇到身子顫抖的小娃娃,而已。


  是的,諸侯們表面尊敬劉辯,可心底,無不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即使劉辯擁有一定的能力、重獲民心,卻從未個別諸侯放在眼裡。


  袁術,就是那個膽子最大的人!

  此刻,袁紹在心底對曹操好一番痛罵,繼而道:「回大王,我袁紹願帶領全部兵馬,截殺董卓!」


  撲通!

  鬚髮灰白的孔融屈膝跪地,拱手道:「孔融兵馬不足,糧草不濟,願為救回陛下出一份力!」


  旋即,在場其餘太守、刺史紛紛躬身作揖,表明願意舉全軍之力殺敵。


  不過,眾人同樣表明實際情況,那就是糧草不濟。


  雖然袁術沒有給孫堅補充足夠的糧草,但是,諸侯們糧草的實際情況,劉辯還是清楚的。


  只是,截殺董卓、救回劉協固然重要,可奪回的糧草只顧救助洛陽百姓。


  50萬洛陽百姓,可不是小數目。


  劉辯道:「董卓西遷帶走大量糧草,只要將其截殺、救回陛下,何愁沒有糧草?」


  「大王所言極是。」劉辯都這樣說了,眾人只好應和。


  隨後,劉辯命王匡、孔融、張邈、喬瑁、袁遺、陶謙留守關東,抵禦駐紮在滎陽中郎將徐榮,以及白波賊郭太的友軍——南匈奴於夫羅。


  其餘八位太守、刺史修整一夜,明晨率領八萬大軍,隨弘農王直奔函谷關。


  劉關張三人,自然也會隨公孫瓚前往函谷關。


  只是,劉備本想道明身份,可劉辯根本沒給他機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