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直言殺賊(5更)
0149、直言殺賊
夜色寧靜,月光幽柔。
劉辯與馬超站在營地的最高處。
望向點燃火把,亮如白晝,夜色中仍舊修築的塢堡。
負責監工的士卒們,時不時的揮動鞭子,抽打在百姓的身上。
起初,百姓對此敢怒不敢言,畢竟反抗則意味著被殺。
如今,百姓們面對監工們的毒打,已然麻木,唯有機械般的勞作。
「董賊無道,當真可恨!」劉辯怒道。
「董卓確實可恨!但……」馬超扭頭看向身邊的劉辯,「更可恨的是漢室,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劉辯不懂馬超的話中之意,是以扭頭看向對方。
馬超看出他的不解,繼而轉頭,繼續看向夜色中修建的塢堡
馬超道:「別以為我來自邊陲,就看不開這些事,實際漢室腐朽的根源,自桓帝時期便開始了。
桓帝之所以重視宦官,是因為他在宦官的幫助下親政。
宦官身體殘缺,卻對錢財異常熱情。
因此,他們騎在眾人的頭上作威作福,導致儒家的士大夫們,開始與之不死不休的鬥爭。
最終,即使爭端被桓帝平息,宦官們多半被殺,卻引發黨錮之獄。」
對於黨錮之獄,劉辯知道的很詳細。
楊秉死後,李膺和陳蕃成了儒家士大夫的領袖,繼續彈劾宦官。
由於桓帝是在宦官的幫助下,坐上的帝位,於是桓帝不想當一個忘恩負義之人。
故而,將李膺等人抓起來下獄,嚴刑拷打。
然並卵。
李膺是儒家領袖,朝中多數儒家官員紛紛上演「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戲碼,將桓帝折騰的夠嗆。
桓帝無奈,釋放李膺,並命他做司隸校尉。
但,出獄之後的李膺,並沒有改掉彈劾宦官的毛病,只要抓-住一點把柄,就上奏彈劾。
最先中槍的便是張讓(十常侍)的弟弟張朔,因貪婪殘暴,殺害孕婦,被李膺抓緊大牢,做過筆錄之後,就地正法。
張讓找到桓帝哭訴,結果桓帝也拿李膺沒辦法,並讓宦官們老實一點。
不久后,宦官們雖然懼怕李膺,反而上奏說盡其壞話,使得桓帝意識到李膺對他產生的威脅。
原因是,桓帝下令大赦天下,李膺卻在這個節骨眼上,殺了一個叫張成的人,此人與宦官關係極好。
桓帝怒了,下令逮捕儒家黨人,不管有罪沒罪,直接抓起來,扔進監獄,進行勞動改造。
最後,還是皇后竇妙的老爹竇武,跑到皇上面前去幫李膺說了句話。
桓帝不想把事情做絕,只想打壓一下,別老是跟宦官死磕,給自己添麻煩。
雖然儒家黨人被釋放,但仕途算是沒希望了。
事件過後,宦官的地位得到提升,他們不好色,就喜歡錢,這就導致了從上到下大規模的貪污。
不久之後,羌胡開始滋擾邊疆,朝廷準備派兵鎮壓,卻沒有錢。
問題來了,國庫空虛,桓帝該怎麼辦呢?
公元161年,漢桓帝下令:倒賣官爵。
比如——
各種爵位關內侯等。
各種官職如虎賁郎、羽林郎、緹騎營士和五大夫等。
一律都明碼標價,誰出得起錢,給誰當官。
雖然官職價格不菲,但買官之人卻認為非常值得。
畢竟,回到地方,在百姓身上狠狠的搜刮一遍。
百姓貧苦?
飯都吃不上?
別鬧!
就算是蚊子腿,也得榨出二兩油!
於是,百姓因為官員的搜刮,開始出現搶糧食事件,逐漸引發農民起義,也就是黃巾軍。
桓帝死後,靈帝時期的黃巾之亂徹底爆發。
再之後,就是十常侍之亂,何進被殺,董卓入京,廢劉辯立劉協,擾亂朝綱。
……
經過馬超的一番提示,劉辯也認為,根源確實出在帝王身上。
「按照孟起所言,眼下的漢室可還有救?」劉辯問。
「救?漢室如此腐朽不堪,你還指望他什麼?」馬超反問。
劉辯聞言,轉頭看向遠處閃動的火把光亮,嘴上喃喃道:「話雖如此,但,挽漢祚於將傾,是我、是你、是所有漢室子民的責任!」
馬超極為詫異的看向劉辯,疑惑道:「就憑你我,還有所謂的漢室子民?哼……」
馬超冷笑。
旋即,馬超指向遠處勞作中的百姓,「他們都是漢室子民,正在飽受苦難,你能救得了他們一時,能保的了他們一世嗎?」
劉辯反問:「不試試,怎會知道不行?」
劉辯話音落下,轉身離去。
馬超看著漸去漸遠的劉辯,雙眼不由得微眯,嘴上喃喃:「龍戰,看來是我低估你了!」
……
一刻鐘后。
「溫侯麾下龍戰,有要事稟報樊校尉。」劉辯站在中軍大帳前,向衛士拱手作揖。
樊稠的衛士見過劉辯,故而漫不經心地說:「等著。」
旋即,衛士轉身走進帳內。
不多時,衛士折身返回,讓劉辯進去。
很快,帳門帘布被掀開,劉辯走了進去。
帳內不過八平米,『矮冬瓜』樊稠居中而坐,下首坐著一位身披簡易盔甲的武將。
劉辯上前,拱手作揖,卻並未直言前來所為何事。
然,樊稠看了一眼那武將。
緊接著,武將也看了一眼劉辯,繼而起身向樊稠作揖,轉身與劉辯擦肩之際,本能的發出一道不屑冷哼。
雖然劉辯自稱是溫侯麾下,但樊稠本屬於牛輔舊部,即使牛輔死了,樊稠依舊不將呂布放在眼裡。
呂布雖貴為溫侯,是董卓的義子,但在董卓麾下六大中郎將之中,卻是排名最後。
原因是什麼?
呂布殺丁原,投靠董卓。
典型的賣主求榮!
此等賊子,委實該殺!
只有董卓瞧得上,若換了別人,早就一刀宰了!
武將前腳離開軍帳,樊稠緊接著問:「何事?說吧!」
「實不相瞞,龍戰至此,有一件要緊事告知校尉。」劉辯說著,腳下已然湊上近前。
樊稠清楚,之所以避開那武將,必然是有重要之事。
於是,對於劉辯此時湊上近前,樊稠並沒有疑惑。
不消三息,劉辯來到距離樊稠兩尺之外,極為鄭重地說:「龍戰若此時殺你,校尉有幾成把握能逃脫?」
樊稠聞言,瞳孔不由得微張,大驚道:「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