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血獒顯威(2更)
0171、血獒顯威
唏律律!!!
兩匹戰馬相距不足兩丈。
薩獒胯下的戰馬,發出一陣嘶鳴。
旋即,曲義出於本能的扭頭看去,只見一匹戰馬襲來。
是的,獨一匹馬,馬上無人。
薩獒呢?
殊不知,戰馬之所以發出嘶鳴,正是薩獒所為。
薩獒見曲義近在眼前,雙腳脫離單邊馬鐙(劉辯提出的雙邊馬鐙尚未推廣),借力打擊,致使渾-圓的身子凌空而起。
正是借力的瞬間,戰馬難以承受薩獒的力道,這才發出陣陣嘶鳴。
然,曲義扭頭看見戰馬的瞬間,薩獒已然手執宣花板斧,落向對方頭頂。
就在曲義滿心不解之際,真切的感受到,頭頂襲來一陣鈍器破空之音。
當即,曲義下意識的抬頭看去,只見——
陽光下,自沾染血跡的斧身,閃動充滿無邊血色的寒光,正向他頭頂襲來。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曲義獨自殺傷近兩百敵軍!
加上被成千上萬的敵軍包圍,力氣幾乎殆盡,難以再戰薩獒這般的猛人。
是以,曲義震驚之餘,提起所有力氣,致使身子瞬間跌落馬下。
同一秒。
薩獒手中的宣花板斧,緊貼曲義身側划落,砍在戰馬的背上。
咔嚓!!!
宣花板斧大如磨盤,薩獒又力氣驚人,生生將戰馬砍成兩半。
不及眨眼間,一匹完好無損的戰馬,瞬間屍體分離,變作兩半。
旋即,身體渾-圓的薩獒,被馬血淋濕全身,恍似一個血人!
剎那間,在場眾人見此無不倒吸一口涼氣。
就連那兩個想要殺了曲義的草頭將軍,此時別說誅殺曲義,就連靠近薩獒的心,都沒有。
是的,此時薩獒給眾人的感覺,是震撼人心!
然,同樣被噴濺馬血的曲義,用盡最後的力氣,以鯉魚打挺、挺身而起,繼而奔向最近的戰馬,試圖逃跑。
曲義雖驍勇異常,可此時已然無力再戰,再傻傻的留在此處,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條。
儼然,那匹戰馬,將成為他的榜樣!
可惜,不等曲義奔出兩丈,薩獒不僅擲出宣花板斧,腳下三步並作一步,追了上去。
咔嚓!!!
宣花板斧砍中曲義的後背,深深的嵌入骨髓。
與其認為是意料之外,在薩獒看來,反而是情理之中。
「呃啊……」
面對斧子入體,曲義極其不敢相信的睜大了眼睛,口中發出一絲難以忍受的劇痛。
「你、你殺不了我,殺不了……」
曲義道出滿心不甘。
砰!
可不等說出後面的話,反被來到身後的薩獒,祭出重拳擊向戴有盔帽的後腦勺。
是的,即使曲義戴著帽子,薩獒仍舊無所畏懼。
剎那間,一陣金屬輕吟之音,回蕩在曲義耳畔。
砰!!
又一道猛砸盔帽的聲音響起,落在曲義耳中,那聲音反倒小了許多。
砰!!!
薩獒再次祭出一記重拳,砸在曲義的盔帽。
然,這一道聲音落在曲義的耳中,反倒比剛剛更小。
砰砰砰……
隨著雨打芭蕉一般的拳頭,落在曲義的盔帽之上,他反而渾然未覺,七竅卻開始流血。
可正是這一拳又一拳,彷彿敲擊著周圍所有軍卒的心,使他們不敢造次,不敢產生絲毫逾越。
在眾人看來,除去震撼人心,已然是驚世駭俗。
殊不知,曲義之所以渾然未覺,正是因為耳膜受損,導致聽力受阻。
不多時,隨著薩獒停止擊打,恍如一灘爛泥的曲義,一頭栽倒在地。
「威武!」
「威武!!」
「威武!!!」
頃刻間,隨著一個士卒發出呼喊,在場眾人無不開始回應,且,聲音一浪高過一浪。
大有震撼山嶽,響徹雲霄之意。
這一刻,薩獒是英雄,是在場所有人真心崇拜的偶像。
可薩獒卻真切的知道,如果沒有弘農王特別囑咐,絕對不會讓這些人誠服。
劉辯臨時改變策略,走懷柔路線,不用強悍手段征服,反而用心去征服。
但,即使張饒出於為了『屯田制』考慮,可除去土地問題,一樣不會誠服在韓馥的腳下。
所以,既然是在戰場上,就要用男人或者軍人的手段,去征服每一個動搖本心的人。
薩獒以絕對強橫的手段,不僅震懾人心,還使他們誠心拜服,這便是凝聚人心的另一種途徑。
軍中,強者為尊!
哪個敢不服?
於是,薩獒面對周圍所有人無比崇拜的呼喊聲,雙手緊握成拳,舉過頭頂,與眾人一同呼喊。
凝聚人心固然重要,可比這更加重要的則是,互動。
蓋世強者,不僅會令人產生恐懼,還會產生距離感。
當然,劉辯提出並奉行的距離感,並不知拉進彼此的關係,而是該近則近,該疏則疏。
假使一味鐵腕治下,縱使有人服你,絕對不是一世,而是一時。
劉辯重返漢末,人際關係這一方面,比任何人看的都要透徹,尤其是掌權之人。
……
隨著草頭將軍掌控界橋營盤,另外兩位草頭將軍,也已經掌控磐河的營盤。
同時,雙方均派遣斥候,將這一勝利的消息,彙報給守在陽平的韓馥。
陽平,中軍大帳。
原本隨著雙方軍報送達,獲得糧草、裝備無數,本應該是高興的事,韓馥反而高興不起來。
此時的韓馥居中而坐,神情異常凝重。
「公子,公孫瓚一路向南,卻沒有返回北邊,他應該去哪兒?」韓馥看向身側的楊修。
按照原定的計劃,公孫瓚勢必向北敗退,兩員禁衛已經帶領麾下潛伏在路上,便可一舉拿下。
如今,公孫瓚竟然向南,顯然是南轅北轍,背道而馳。
楊修也不知道,他公孫瓚的葫蘆里賣的什麼葯。
還有,劉關張以及趙雲等數十人,並沒有向南,而是向東奔去。
他們都是聰明之人,絕不會是暈頭轉向,迷路那麼簡單。
至於返回渤海的袁紹一行,反而在劉辯的意料之中,兩員禁衛各自率領的五百麾下,剛好埋伏在必經之路上。
對於禁衛們的埋伏,劉辯倒不指望他們擒拿袁紹,而是另有用意。
然,就在韓馥與楊修一頭莫展之際,劉辯身邊的禁衛卻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