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反其道而行之(4更)
0178、反其道而行之
「盞茶前。」
「一炷香前。」
兩人的答案仍舊不一樣。
咔嚓、咔嚓!!!
去卑手起刀落,再次砍掉兩人的另一隻腳。
「呃啊……」兩人稍一發出撕心裂肺的慘嚎,緊接著便暈了過去。
「找!八萬人,我就不信找不到一個袁紹!」韓馥冷聲說完,轉身離開院子。
去卑看著兩個暈死過去的士卒,再次手起刀落,砍了兩人的首級。
旋即,院內眾人紛紛離去,尋找袁紹的蹤跡。
……
一刻鐘后。
張饒、薩獒、陳榮三部,皆得到袁紹逃離的消息。
然,在得到消息之前,三部均有抓到自城內跑出來的敵軍,可不等發問,無不自殺而死。
於是,三部將這一消息,彙報給韓馥。
韓馥聞訊大怒。
沒想到,袁紹竟然魚目混珠,騙過他們所有人!
韓馥怒極,下令全軍將士,就算挖地三尺,也要找到袁紹的蹤跡!
……
半個時辰后。
袁紹失蹤的消息,傳到劉辯的耳中。
劉辯望向平原方向,並未惱怒,而是對身後的太史慈揮了揮手。
太史慈會意,策馬向北,直奔渤海。
雖然此間有八萬人追擊,又有禁衛率領的五千將士埋伏,但劉辯為了萬一,謹防袁紹逃脫,特命太史慈往渤海守著。
無論袁紹逃到哪裡去,最終都會返回渤海。
老話常說,智者一慮必有一失,愚人一慮必有一得。
劉辯此舉,實屬為了萬全。
……
時間飛逝,很快到了第二天。
現實並未因為韓馥的捲土重來,而對他有半點憐憫。
方圓二十里,八萬人搜了一夜,幾乎挖地三尺,仍舊沒有搜到袁紹的蹤跡。
此刻,韓馥靜靜的凝望渤海方向,腦海中一片空白。
他不敢相信,八萬人竟沒有搜到袁紹的蹤跡!
就在這時,劉辯身邊的禁衛來到關上,將一封書信交於韓馥手中。
韓馥展信,只見信上說——
「派出兩萬人往渤海,餘下眾人若在日落前還搜不到,可以停止大面積搜尋,聚攏民心方為上策。」
「我韓馥,愧對大王的信任,我有罪,我有罪啊!」韓馥滿心愧疚,淚水幾乎跌落眼眶。
幾在同時,楊修取過書信查看。
不多時,楊修嘴上喃喃:「我等當真是愚蠢。」
韓馥聞言,滿心不解,疑惑的看向楊修。
楊修望向遠處搜尋的將士們,再次說道:「我等的目光,均放在平原周邊,無論哪個方向,他袁紹都不會跑遠,更不會逃向渤海方向。我們能想到,他袁紹定然也能想到。」
「那大王的意思是……?」韓馥道。
「反其道而行之。」
楊修話音落下,扭頭看向韓馥,「韓馥不可能返回渤海,反而會效仿公孫瓚,向南逃跑,至少躲過風頭,再回渤海。」
韓馥聞言,若有所思,「公子是說,大王此令,是讓我等不必糾結尋找袁紹的蹤跡,卻也不放棄尋找,反而將重心放在百姓的身上?」
「沒錯。」楊修道。
韓馥恍然大悟,「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做到掩人耳目,還可以悄無聲息的搜尋袁紹的蹤跡。」
轉眼,楊修看向那禁衛,作揖道:「勞煩轉告,此次我等辦事不利,請大王恕罪。」
「大王早有交代,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禁衛說完,施了一禮,轉身離去。
「大王如此寬宏大量,這讓我韓馥,哎……」韓馥嘆息之餘,忍不住握拳砸了一下胸口,以視滿心慚愧。
然,楊修不言語,腦海中卻思緒翻湧。
雖然猜到大王的用意,但總感覺,並不是全部。
……
依照弘農王的命令,韓馥派遣去卑,率領兩萬兵馬往渤海。
原本韓馥認為,往渤海尋找不過是虛張聲勢。
可又想到,渤海還有一個顏良。
若是發生衝突,張饒、陳榮絕對不是其對手。
薩獒雖勇猛,頭腦方面卻沒有去卑轉的快。
是以,命去卑前去,最為穩妥。
……
轉眼便日落西山。
韓馥經過一番合理的『演技』,命餘下六萬將士停止搜尋。
韓馥依照弘農王的命令,開始對百姓進行安撫。
同時,對於韓馥搜尋不到袁紹的態度,恰巧也傳了出去。
另外,關於公孫瓚與袁紹之間的大戰,隨著韓馥的加入,消息也一併傳揚了出去。
遠在青州的曹操,正與另一支黃巾軍打的如火如荼。
曹操聽聞此消息,暗感慶幸,幸好沒有與韓馥正面衝突,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此時曹操的兵馬不多,尚未組建虎豹騎,是以,縱使嘴上不懼公孫瓚、袁紹,可心裡仍舊忌憚白馬義從、先登營。
如今公孫瓚、袁紹不僅戰敗,雙雙丟盔棄甲、逃亡在外,促使曹操更加慶幸,沒有為了一時義氣,為張邈報仇。
不過,恰恰經歷韓馥崛起一事,反而促使曹操戰勝、並收降此前黃巾軍的決心。
於是,一場充滿陰謀詭計的策略,在曹操心底產生,即將對戰這伙十餘萬人的黃巾軍。
……
再有,一路向東躲避的劉關張、趙雲一伙人,得不到公孫瓚半點消息,反而聽聞韓馥追殺袁紹至平原的消息。
一時間,劉備沒了半點主意,而此時,他們一行剛好進入青州地界。
不巧,聽聞十餘裡外的曹操,在與黃巾軍對戰。
更加不巧的是,劉備一行被運送糧草的夏侯惇遇見,並將他們帶到曹操的身邊。
曹操與劉備是舊相識。
即使劉備曾在公孫瓚軍中效命,可曹操並不嫌棄那些。
於曹操而言,若能籠絡劉備等人,對戰黃巾軍無疑是如虎添翼!
再有,曹操也知道,公孫瓚與袁紹一戰,即使出現必敗之局,可若沒有韓馥的加入,絕不會敗的這麼慘。
於是,曹操再三挽留,希望劉備等人留下,幫他的同時,也會命人尋找公孫瓚的下落,且,伺機找韓馥報仇。
關羽、張飛自然沒的說,主要聽大哥的安排。
趙雲與主公公孫瓚失去聯繫,暫時只能與劉備等人在一塊。
劉備礙於四處逃離,一時間尋不到落腳點,只好從了曹操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