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最強主宰> 第377章 締結秦晉,直取豫州

第377章 締結秦晉,直取豫州

  0377、締結秦晉,直取豫州

  半柱香后。


  衛士帶著前來送禮的軍卒,來到軍帳內。


  軍卒手中捧著一尺見方的黑色木盒,躬身行禮,「見過主公!」


  「哼……他紀靈奪了我的武平,此時送禮,是何居心?」曹操怒道。


  曹操話音落下,示意衛士接過那木盒。


  當即,衛士接過木盒,送到曹操面前,並打開。


  「他紀靈只是送禮,沒有什麼要……」曹操不等說完,剛好看見盒中之物。


  赫然間,只見是一顆血淋淋的首級。


  準確地說,是他的堂侄,夏侯衡的首級!

  頃刻間,曹操面色鐵青,冷眼看向那軍卒,「這,就是他紀靈送來的禮物?」


  那軍卒只管送禮,不知盒中具體為何物,是以拱手道:「是的曹……」


  咔嚓!


  曹操憤怒至極,轉身取來兵器架上的青釭劍,猛然砍向那軍卒。


  礙於事出突然,那軍卒尚未來的及發出慘呼,濺出一股醒目的血線。


  噗嗤!!!


  旋即,軍卒帶著滿面驚恐,倒在了血泊里。


  夏侯淵站的比較遠,沒有發現盒中之物,僅以為斬殺軍卒,是為了泄奪城之憤!


  「主公,您……」


  夏侯淵話音未落,曹操抬眉望向帳外,一字一頓地說:「叫曹純來此議事。」


  曹純,是橫掃天下的『虎豹騎』統帥。


  隨著劉辯重返漢末改變歷史,導致如今的虎豹騎不足兩千兵馬,且,分別由兗州騎兵、青州騎兵所組成。


  虎豹騎共有兩營,其一為虎騎營,其二為豹騎營【出土的豹騎司馬印和《三國志》記載得出的結論】。


  豹騎主要負責守衛,統領是曹休,曹操的族子,官至大司馬。


  虎騎主要負責征伐,統領則是曹真,曹操的養子,官至大將軍,代曹休為大司馬。


  虎豹騎是曹軍騎兵隊中的精銳,一百人中只有一人能進入虎豹騎,虎豹騎的裝備也非常精良,造價非常昂貴。


  所以,一般只有在關鍵時刻,虎豹騎才會出手。


  「諾。」衛士應聲,合上盒子,轉交到夏侯淵手中。


  夏侯淵聞言,已然意識到,曹操準備向袁術發兵。


  然而,此時的夏侯淵並不知紀靈送來的是何物,於是帶著好奇心,打開了盒子。


  「……」看見盒中之物,夏侯淵不由得愣住了。


  旋即——


  「是……是伯權!?」這一刻,夏侯淵雙手顫抖,大腦一片空白。


  「伯權!我的兒啊!!」夏侯淵雙-腿一軟,跪在了地上,聲淚俱下,嚎啕痛哭。


  曹操見此,命人將他帶下去。


  夏侯淵是曹操的堂弟,而夏侯衡只比曹昂小一歲。


  雖然智謀、勇武不及曹昂一半,但也博得曹操的喜歡。


  否則,只是區區的武平被奪,曹操當真沒必要立即叫曹純議事。


  半個時辰后。


  虎豹騎統帥曹純聞訊趕來。


  曹純身披盔甲,腰間懸挂寶劍,面色偏黑且剛毅。


  不過,此刻卻神情凝重,向曹操拱手作揖:「主公!」


  「武平失守,伯權被殺,我曹孟德咽不下這口氣!」曹操冷聲道。


  曹純已然知曉夏侯衡被殺,武平失守一事,卻道:「曹公想幾時發兵?」


  曹操發兵鎮壓袁術——


  他與曹純據守南線潁上,夏侯淵守著中部譙郡武平,大將曹仁則在北線陳留,三股兵力以弧形包圍豫州。


  再有,曹操據守南線,主要因為駐守袁術的大後方——淮南孫策。


  袁術麾下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大將,唯有他紀靈!

  孫策一方則不同,不僅有大將程普、黃蓋、韓當,如今更有周瑜、蔣欽、周泰等人加入。


  袁術戰敗返回汝南期間,命孫策據淮南而守,孫策總結戰敗原因的同時,在周瑜的幫助下,安撫附近的百姓。


  因此,歷史上的『江表十二虎臣』的蔣欽、周泰深受感動,這才加入帳下。


  至於唐瑁雖被擢升揚州牧,卻與揚州刺史劉繇,據守建業。


  北線由平寇中郎將褚英鎮守臨淮(盱眙),西北方面則由蕩寇中郎將太史慈據守合肥,雙線拱衛揚州,抵禦孫策。


  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後續糧草難以補充,否則斷不會允許孫策守在淮南。


  同樣,袁術也清楚孫策的強大,這才讓他據守淮南,可保豫州汝南等地的安全。


  但是——


  眼下紀靈殺了夏侯衡,奪取武平,促使曹操不得不放棄淮南孫策。


  再有,曹操與在世時的孫堅關係良好,著實不想與孫策交手。


  「淮南還有個孫伯符,若此時發兵汝南,他必會斷了我等後路!」


  曹操道:「加上與子孝相距甚遠,倘若發生意外,難以支援,屆時必有敗北的可能。」


  「孫策小兒身邊,若無程、黃、韓三人,末將隨時都可取了淮南!」曹純鄭重道。


  曹操知道他有那份自信,也相信他能夠做到,可現實不是假如,偏偏三位大將分別抵禦太史慈、褚英和他曹操三方。


  孫策趁此時機,在周瑜的幫助下鞏固內政,有了百姓的支持,才能將淮南守的如鐵桶一般。


  然而,曹純話音稍落,轉念道:「主公,不如暫時穩住孫策,少去後顧之憂,再取汝南豈不是更好?」


  曹操身為全軍統帥,不能心生怯意,可他著實擔憂孫策斷了後路。


  只是,眼下曹純這般說,著實正中他曹操的下懷。


  不過,曹操並未表現出來,仍舊面色陰沉。


  曹純繼續說道:「聽聞他孫策有一個妹妹,與子桓年紀相仿,不如兩家結秦晉之好,方便穩住孫策這個勁敵!」


  曹丕曹子桓,現年七歲,與那孫小妹著實年紀相仿。


  不消半柱香,曹純眼見曹操不答話,忙道:「主公,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您就應了吧!」


  曹操聞言,抬頭看向曹純。


  當即,兩人對視足足有半柱香的時間,曹操沒有言語,反而轉過身去。


  曹純會意,作揖道:「末將這就去辦。」


  然而,隨著曹純前腳離開軍帳,背對著帳外的曹操,則將手掌握緊成拳。


  ……


  潁上相距淮南不算遠,往返剛好五天。


  孫策面對曹操提出的結親,他是拒絕的。


  壽春,郡守府。


  身披盔甲、英武不凡、留有些許鬍鬚的孫策,坐在几案後面,正一臉凝重,拿不定主意。


  此時,即使一身儒衫,卻也仍舊難以遮掩精悍身姿的周瑜,面帶笑意的拱手道:「主公,淮南處於夾縫,南有揚州唐瑁、劉繇,北有虎狼之師的曹操,加上面和心不和的袁術,結親曹操乃是不二之選!」


  孫策明白周瑜的好意,但也存在顧慮,於是看向周瑜,「公瑾,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我與他袁術之間……倘若當真結親,天下人將如何看我?」


  雖然孫策與袁術貌合神離,早就有脫離的打算,但,不得不考慮身份、名望,以及世人看待他的眼光。


  孫堅孫猛虎一世英名,他孫策可不想敗光。


  「主公所慮,不無道理。」


  心思縝密的周瑜道:「可倘若拒絕,又有幾分把握戰勝曹操?

  眼下我軍中糧草不濟,又是新年歲首,本就難以籌措糧草。


  如果我方斷了曹操的後路,揚州唐瑁、劉繇必將對我方趕緊殺絕!


  屆時,縱使主公、袁術、曹操三方懼傷,勝的不僅是唐瑁、劉繇,這淮南也將拱手讓人啊!」


  「公瑾所言,我豈會不懂?」孫策道。


  孫策明白,倘若與曹操結親,若不與之聯手對抗袁術,將來他與唐瑁、劉繇開戰,曹操定然也不會出手幫助。


  可話又說回來,淮南本就糧草不濟,哪裡還會與曹操聯手抗敵?

  於是,孫策選擇退一步,道出心中顧慮。


  「哈哈哈……」


  周瑜大笑,繼而道:「這有何難?他曹操不過是顧慮主公,與他魚死網破!


  大可直接挑明,可以結親,但要提防揚州唐瑁、劉繇,不便出兵相助。


  他曹操縱使惱怒,也不敢說主公的不是,反而會笑著答應。」


  「如此,當真可以?」孫策試問。


  「可以與否,則要看主公是否捨得小妹。」周瑜道。


  孫策思慮片刻,沒有給出答案,反而起身去尋母親。


  周瑜見此,仍舊面帶笑意,他相信,孫策會答應。


  事實上,孫策確實心動了。


  可是,若拿自家小妹的婚姻大事做賭注,還是要詢問母親大人。


  即便他孫策留守淮南主政,可依舊要聽母親的話,畢竟這是聯姻。


  ******

  片刻后。


  孫策來到郡守府後院。


  剛巧,衣著簡樸、儀態端莊的吳老夫人,在兩個下人的攙扶著,站在門口走廊下。


  「母親,天氣寒冷,為何不進去?」孫策疾步上前,滿是關切地問。


  吳老夫人道:「策兒,我明白你來此何意。


  既然你父親將江東交託給你,你就要做到、做好身為主公該做的事。


  為了江東,也算為了你父親,只管放手去做,母親永遠支持你。」


  「母親……」孫策欲言又止,卻見母親向他鄭重的行禮。


  「母親,您這是作甚?」孫策急忙上前攙扶,可話音落下,便明白了母親的用意,「好,孩兒答應母親便是。」


  「好,去吧,莫讓人家等急了。」吳老夫人道。


  當即,孫策後退一步,極其鄭重的向母親行禮、作揖。


  旋即,孫策轉身離去。


  吳老夫人看著離去的長子,面上仍舊帶有笑意。


  女人沒有權利決定什麼,反而為了成就大業,願意犧牲自我。


  所以,吳老夫人願意為了兒子,為了江東,決定女兒的婚姻。


  ******

  不多時,孫策折身而返。


  「主公,可有了決定?」周瑜作揖道。


  孫策並未急著回答,而是在地上來回踱步。


  不消一炷香,孫策看向周瑜,「罷了,此事就交給公瑾去辦。」


  「諾。」周瑜面帶笑意,拱手作揖,轉身離去。


  先前,孫策並未急著給曹操答覆,而是想著考慮一番,便將信使遣了回去。


  信使回到曹營,將孫策的態度表明,曹操大怒,不懂他孫策為何不應。


  殊不知,曹操同意曹純的提議之前,已然將其中的利害關係想透徹,便是周瑜所說的那些。


  可曹操當真沒有想到,對他孫策百利而無一害的事,竟然還要考慮?


  ……


  次日,午時稍過。


  曹操正為是否發兵一事拿不定注意,一位斥候來到了帳外。


  斥候道:「稟主公,徐州城傳來消息,陶謙廣發求救信,試圖讓天下諸侯相助,抵擋主公再次攻伐徐州。」


  曹操聞言,眉頭不由得微皺,繼而望向那斥候,「哼……陶謙老兒這是怕了!只可惜,洛陽王為了解了圍,否則真該蕩平徐州城!」


  曹操話音落下,命那斥候進來,查閱信件的詳細內容。


  殊不知,秋收時節,縱使劉辯嘴上安慰,可陶謙當真不敢相信,畢竟他親眼見識了曹操攻伐徐州的氣勢。


  故而,陶謙認為指望不上洛陽王,只好自己想辦法救助徐州。


  ***

  ***

  不多時,孫策折身而返。


  「主公,可有了決定?」周瑜作揖道。


  孫策並未急著回答,而是在地上來回踱步。


  不消一炷香,孫策看向周瑜,「罷了,此事就交給公瑾去辦。」


  「諾。」周瑜面帶笑意,拱手作揖,轉身離去。


  先前,孫策並未急著給曹操答覆,而是想著考慮一番,便將信使遣了回去。


  信使回到曹營,將孫策的態度表明,曹操大怒,不懂他孫策為何不應。


  殊不知,曹操同意曹純的提議之前,已然將其中的利害關係想透徹,便是周瑜所說的那些。


  可曹操當真沒有想到,對他孫策百利而無一害的事,竟然還要考慮?


  ……


  次日,午時稍過。


  曹操正為是否發兵一事拿不定注意,一位斥候來到了帳外。


  斥候道:「稟主公,徐州城傳來消息,陶謙廣發求救信,試圖讓天下諸侯相助,抵擋主公再次攻伐徐州。」


  曹操聞言,眉頭不由得微皺,繼而望向那斥候,「哼……陶謙老兒這是怕了!只可惜,洛陽王為了解了圍,否則真該蕩平徐州城!」


  曹操話音落下,命那斥候進來,查閱信件的詳細內容。


  陶謙廣發求救信,試圖讓天下諸侯相助,抵擋主公再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