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動用窖裏“儲備菜
河興村屬於典型的旱作農業區,過去,廣大村民基本上是靠天吃飯。風調雨順便會五穀豐登,如果是一年中雨水不調和,或是有個蟲災雹災霜災什麽的,就會減產減收。
麵朝黃土背朝天,日未出即作、日落也不一定能息,汗珠子掉地摔八瓣兒地順壟溝討生活,是河興村人的真實寫照,也磨煉了村裏人吃苦耐勞、節儉勤快的品格。這些年政策好了,“皇糧國稅”也免了,不但種地有了補貼,而且還實行退耕還林、土地整理、水澆地改造等惠民項目,受製於天的境況有了很大改善。特別是脫貧攻堅戰打響後,受益的不僅僅是貧困戶,全體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農家的日子一天一個樣。
農村人有著自己獨特的“農村生活方式”。就以河興村為例,除了大米白麵,日常的吃糧能夠自給自足而且是純綠色。關於吃菜方麵,夏秋季節自不必說,各家園子都能滿足,而且還能儲存下大白菜、大蘿卜、大土豆供冬春吃,還有醃製的酸菜、鹹菜作為補充。所以,隻要過年能殺口大肥豬保證肉食和油水供應,一正月裏不出門買東西也能生活得很不錯。
當然,以上所說皆為過去。生活水平往上坡走時人們是越走越高興,可一旦要往下坡出溜滑兒,沒有多少人受得了。這幾年,人們的口味吃高了,嘴巴吃刁了,冬季也講究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再拿大酸菜、大凍梨可唬弄不了嘍。
河興村現在的狀態相當於整村被隔離,各家春節前買回的青菜、水果都已所剩無幾。特別是王廣海家,又無形中增添了三張嘴,年前的儲備早已見了底兒,必須動用窖裏儲存的“秋菜”了。
其實,如今在東北的鄉村,有地窖的人家真的不多了,如果說是鳳毛麟角也不誇張。
王廣海家就是河興村裏為數不多有“鳳毛”的、會過日子的家庭。
張淑琴從倉房裏找部門一個塑料水桶,進屋對王廣海說:走啊,下窖裏取些蘿卜、土豆。
“啊?”王廣海不由自主地出一聲驚歎。
“啊啥啊?讓你下地窖又不是讓你下地獄!”
王廣海邊穿鞋邊說:哼,那也差不多,憋憋屈屈的,下一次一身臭汗。
張淑琴:誰讓你把你兒子派給馮元了?對不起,他的活兒就得你幹!
王廣海斜眼瞅了張淑琴一下,晃了晃腦袋,有了一種忍氣吞聲的無奈。
呂笛雅看到這一幕,就捅了張沐一下。
張沐這才放下筆記本電腦,說:要不,我去吧?
呂笛雅這個氣啊,說道:還“要不”啥?你直接去不就完了嗎?你也太肉了,真能愁死個人啦!
王廣海上一眼下一眼地打量一番張沐,然後說:你啊——還是算了吧,就這滿是學問的大肚子卡在窖門兒,上不來下不去的,我們還吃不吃菜了?
張沐被逗樂了,又說:要不——不是,我去幫你在窖口兒接著吧。
張淑琴:算了吧,別把你衣服弄埋汰嘍。還是老實在屋整你的材料吧,我和你大姐夫去就行。
呂笛雅:正好有衣服泡在盆兒裏呢,我去洗……
王家的地窖挖在了園子的一角,窖口用幾捆玉米秸稈壓著,搬開秸稈後,是一個方方正正的小門兒,是用小木板外加破麻袋片兒做的。掀開小門兒,裏層掛著厚厚的、潔白的霜,地窖裏一股參雜著泥土和菜味兒的氣息暖暖地撲麵而來。
敞開小門兒讓空氣流動了一會兒,王廣海才鑽了進去。為了保溫,窖門兒設計得很小,張沐的壯碩身材恐怕真的進不來。
王廣海順著梯子下到了窖底,邊往桶裏撿著菜邊說:這菜吃得可夠快的了。
張淑琴趴在窖門兒往裏看著,問:你說這話是什麽意思?是嫌人家吃你家東西了唄?王廣海,我告訴你,說話可不要喪良心!
王廣海知道自己說錯了,讓張淑琴“聽者多心”了,趕緊解釋:不是。我巴不得他們多呆些日子呢,多熱鬧啊。
張淑琴:我真應該把窖門兒一鎖,把你這老小子悶裏得了!
“別的啊?那不成了謀害親夫了嗎?再說,現在是什麽社會,政府也不會饒過你的。”
“我就說你傳染上病毒了,必須強製隔離!”
王廣海一激靈,小聲兒嘀咕:這老娘們兒,真狠啊!我還得小心防著啊。
張淑琴:你嘟囔啥呢?
王廣海回頭笑著說:我說,這蘿卜埋得真深啊,挖出來好好嚐嚐啊。
“算你這小腦袋瓜子轉得快,不然我真給你整隔離嘍!”
…………
從一戶村民家出來,包百歲說:大衛,如果你實在渴得不行了,咱們可以先去你大姑家量體溫。反正誰家都得去,早一會兒晚一會兒問題都不大。
張大衛看了一眼手機,說:不用,我不渴。要不,咱們就最後到我大姑家,測量完了我就不用再動了。您看……
“也行。那麽,咱們加快點進度吧,你也早些回去。”
“消毒液不夠了吧?”張大衛看著包百歲背著噴壺說。
“你這一提醒我才想起來,怪不得這麽輕了呢。一會兒我回衛生室取一些就行。那兒也不多了,不知道村裏領導整沒整到啊。”
“包醫生,我和你一起去吧,我也看看咱們的衛生室是什麽樣的。”
包百歲:那就再量一家——就這戶,陳玉寶家——過去是村裏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政策扶持和各級的幫助,如今已經脫貧了。
張大衛:這小院兒收拾得真幹淨。
包百歲:主要是陳玉寶是個勤快人,貧困也是因為有病,不是懶。現在醫療報銷的比例又提高了不少,他們家這方麵的支出已經算不上是負擔了。
包百歲和張大衛進屋時,陳玉寶正在打電話,趕緊戴上了口罩,對電話裏說:我不說了,你定的事兒,我跟著。窮的時候,村裏沒少照顧我,現在村裏有困難了,我必須盡一把力。
包百歲搭話道:老陳,這是和誰打電話呢?認識挺到位嘛。
陳玉寶笑著說:和金紅亮。他發起的,我們這些脫貧戶也要有點兒行動,為村裏的防疫做點兒事兒,不能啥都享受現成的。這不,一直通過手機商量和聯係呢。
“真好啊。咱們村的老百姓就是樸實、善良。當然,也有個別的——那畢竟是少數嘛。”
“我呢,左右不了別人,但能管住自己。我們這麽做,也算是帶個頭兒吧。現在這工具——這就量完啦?太快啦。”
張大衛:量完了,也就幾秒鍾,特別快,也特別準。您和家人的體溫都正常,沒事兒。
離開陳玉寶家後,包百歲和張大衛快步走向村裏的衛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