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何為天命?
“如何,難不成祖父的死,母親拚死保下的我,還有青幫的存在,都是為了推翻今朝嗎?”宇文澈雙眼泛紅,嘲諷地說完話,呼吸也有些急促起來。
“放肆,你!”
賴老氣急敗壞地瞪著宇文澈,一時間氣氛劍拔弩張。
在場除了針鋒相對的兩人外,四人麵麵相視,大氣都不敢出,一時間場麵安靜得詭異。
賴老歎息,語氣低落:“你以為我們所守護的是什麽,又自以為我們要顛覆什麽?”
聞心攸緊張地看了看賴老,又回過頭小心翼翼地拉了拉宇文澈的袖擺,一臉擔心地看著他。
宇文澈安慰地看了聞心攸一眼表示自己沒事,然後又轉過臉執著地看著賴老,想要得到一個解釋。
“你以為青幫世世代代皆為楊家所候,候的是什麽?你以為我固守山洞內上百年又是在等待什麽?身為青幫幫主你可知青幫的來曆?又知我為何自見你後便離開山洞,幫扶於你?”賴老的語氣平緩地拋出一係列的問題。
感應到宇文澈心緒的起伏,聞心攸小手輕輕悄悄地握住宇文澈衣袖下緊握成拳的手,默默的用自己的方式給予他鼓勵。
“曆史會有自己的軌跡,每個朝代也會自己興衰更替,青幫自有規矩不可幹涉,一切直到我測算出天命之人,也就是你的出世,才有了改變。”
“何為天命?何為天命之人?”一直在宇文澈身側默默支持的聞心攸問道。
“可知道秦始皇?”賴老摸摸胡子,目光幽邃地看了聞心攸一眼。
“秦皇嬴政,著名的戰略家,改革家,十三歲時即王位,二十二歲開始親理朝政……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三十九歲時完成了華夏大一統的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集權的強大國家……也是,呃,曆史上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聞心攸努力回憶著腦海中的曆史知識。
“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中的皇五帝中的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曆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統概下來,秦始皇嬴政是個擁有鐵腕的人物。”
“不錯不錯。”
賴老慈愛地滿意地看著聞心攸,內心暗道真不愧是身負鳳命之人。
“小小女娃兒有此毒辣的見解可見其眼界寬闊,想必你應該也聽過‘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吧?”
“這八個字是秦始皇讓李斯刻在傳國玉璽上的文字。玉璽譜曰:傳國璽是秦始皇初定天下所刻,其玉出藍田山,丞相李斯所書,其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傳國玉璽貫穿中國曆史長達一千五百年,忽隱忽現,秦以後曆代帝王爭以得璽為符硬,確為天下所共傳之寶,國之重器。”
“不錯,秦始皇天命所授,而玉璽亦是自秦開始流傳。現在可否請青幫幫主王爺告知老朽青幫的由來?”賴老滿意地點點頭,複嚴肅地看向宇文澈問道。
“本王不知。”宇文澈坦然道。
經過剛剛聞心攸的一大段科普以及賴老一通亂問,宇文澈的心緒已經穩定下來,麵上情緒已經收斂,衣袖下的拳頭也已經鬆開,在小妻子侃侃而談的時候輕輕地反握在了一起。
不論什麽陰謀秘密阻擋在前,好在自己永遠不會是一個人。
“千年以前,始皇帝即位,後大刀闊斧,文韜武略,一統六國,可謂是叱吒風雲,風光無兩…然則到後期,始皇帝求仙夢長生,苛政虐民,扼殺民智……”
這些都是大家所知道的,沒有人打斷賴老,隱隱間眾人預感到接下來他們所要聽到的將是一個巨大的秘密。
“青幫祖師爺當年不過是個江湖方士,私下裏卻與丞相李斯是莫逆之交,兩人一個師門出身,皆是心係蒼生。隻是師兄弟二人,一人選擇入主朝堂,一人選擇了懸壺濟世。始皇帝後期的做法讓兩人皆感到了風雨欲來的壓迫,然而無論二人如何挽救,占星也罷,做法也罷,大秦仍是氣數已盡……李斯與青幫祖師為保大業,尋求拜訪了諸多能人異士,聚集在一起,以圖日後,青幫也是如此初見其形。”
“如果說是這樣的話,說句大逆不道的話,天下大位有能者擔之。而我聽您的語氣,似乎您就是認定了我家王爺,卻又是為何?”聞心攸微笑困惑道。
江山代代人才出,細觀曆史,有的是明君將才,青幫又何苦固守一個如今無意於朝堂沒有後台的王爺?僅僅是為了一個已經覆滅了的楊家嗎?聞心攸表示自己一點都不相信。
“我偌大青幫成立之初何嚐又不是如此想法,唉。”
賴老原本精明的眼眸提到這裏暗淡了下來。
“大秦以後,每每有明君現世,曆史伴隨的都有名仕相佐,可世人又怎知,這些流芳千古的名仕又都是如何出現的……”
提到這裏宇文澈眾人皆是內心一震,青幫的實力勢力已經強大到了這種程度……眾人甚至都開始推翻自己內心裏一直以來的認知。就連聞心攸自我都開始懷疑,自己曾經待過的那個二十一世紀的曆史究竟是怎麽樣的。
“酒樓裏還有些俗事沒有處理,我們夫婦二人在這裏也是添亂,便先告退了。”
柳安程自知今日已經知道不少駭人聽聞的事情,接下來的很多東西都不是他們應該接觸的領域了,便隨意扯了個借口拉著柳絮告辭離去了。
“我也不多提其他,你們可知漢時韓信,蜀漢臥龍?”
見二人點頭後,賴老又道。
“秦末,大勢已去,青幫出一人改頭換麵,化名韓信……後來的事你們度過史書都已知曉,青幫隱於江湖朝堂之下,多年以來眾人終於推演出了一個結論,星象百年後,即便有太平安康的盛世也是短暫如繁花一現,唯有天命之子可保我家土千年不再有戰亂紛爭。”
難怪,聞心攸隻是腹誹道,早在當初學楚漢相爭之時她就對韓信此人感到怪異,前期的韓信明明就像是個不學無術、貪生怕死又自命清高的地痞而已,後期又怎麽能做到用兵如神的。
當時隻道是人天賦異稟,如今才明白過來。
要知道一個人的眼見學時是從小開始累積的,並不是隨隨便便的放之任之就能有所成就的。也許真的有人能做到吧,但聞心攸更相信的是知識的累積。就好比她自己,如果不是這貫穿了上下五千年的知識塞進了肚子裏,她覺得自己就算放在了古代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花來。
“當時的幫眾對這個耗費了近百年推演出來的結果多是半信半疑,然而就在三國年間,蜀主劉備的堅持還是讓我幫當時地位崇高的長老動了心,思索猶豫後終究是出了山。”
“忠武侯,諸葛臥龍?”宇文澈驚訝道。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孫抗曹,於赤壁大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占荊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蜀章武元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前後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終因積勞成疾,於蜀建興十二年病逝於五丈原。”聞心攸一氣嗬成地背出了諸葛亮的生平,表情有些複雜。
讀書時老師讓背誦出師表的時候簡直讓她對這個作古已久的老者恨得牙癢癢,可細細觀察他的一生又叫人忍不住歎息遺憾。盡人事,聽天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到頭來,一切還不是一場空。
整個青幫的實力真的讓人有些難以想象,今天所聽到的這些事也讓她感到十分的難以置信,一個幫派勢力居然涵蓋了秦以後的全部曆史……恐怕自己身邊的人此刻內心的複雜程度要更多於自己吧。
“正是,臥龍先生出山後毅然決然地卸下幫主之任,並放出話來,若是其到最後未能功成身退,則幫眾內有心者日後所遇明君皆可出山輔佐,卻必須脫離青幫,在外閉口不再提青幫一切,違者舉全幫之力誅之滅之;而不願出山眾人隱於世俗間,各自為政,若非關於幫內生死存亡的大事不得出山現世……隻待天命安邦之子出世。”
賴老一氣講了許久的話,語氣裏的沉重讓兩人有些壓抑。
“楊家家主,也就是你的外祖父,前身也是我青幫之人。不忍看百姓苦於戰亂挺身而出……而今,楊家覆滅,千萬將士赴死,令母自絕,老朽苦守你楊家百年,這一切,你心中可有了答案?”
賴老眼中的暗淡慢慢褪去,雙眸明亮緊緊盯著宇文澈,守望著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