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慈善

  原先很多人都是抱著觀望甚至是看笑話的態度來的,可到了最後似乎每個人都拍了什麽走,就算是沒有拍到東西的也都是笑意盈盈地乘興而歸。


  凡事都是開頭最難,但好在聞心攸給自己的拍賣會開了個好頭。宇文海雖不能親自到場,但有泰王宇文澈的親自坐鎮另外還有來自皇宮內院的各種珍藏,更不提還有皇帝的禦筆題書,綜上種種都標明了皇家對於聞心攸作為的肯定,往深了想,是不是這也是皇家對於聞心攸這個未來國母的一種肯定。


  大家都說不好皇家對聞心攸這個泰王妃究竟是個什麽態度,一些隱蔽的小心思、小動作也不得不暫時收斂下來。


  朝臣們暫時的觀望態度給了聞心攸不少的喘,息時間,也給了遠在青門郡的宇文澈不少的時間。然而隻要聞心攸借著這段時間見好就收,相信過不了多久,所有人的目光又會聚集在宇文澈的身上,這對於宇文澈這邊陣營的眾人來說都是大家不願意看到的。


  聞心攸不得已,隻能加快自己的動作,繼續高調地吸引朝臣們的目光,把所有的炮火集中到自己的身上,拚勁全力地給宇文澈打掩護。


  銀行的建設其實一直都有碰到阻力,宇文海不好公開表麵自己支持聞心攸的做法,於是聞心攸隻能強咬著牙自己堅持著跟柳絮一起,不停地跟各個錢莊溝通交涉。


  好在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聞心攸跟柳絮的國家銀行已經開始慢慢步入正軌。銀行的選址建設還在繼續,但銀行的很多規劃跟一些使用方式都已經開始投入各大錢莊的運營中了。關於國家銀行的一些基本的規定跟運營方式也已經招貼在了各地的布告欄上。


  每到了這種宣傳或者是一些需要宣告給百姓消息的時候,聞心攸就會開始痛恨時代影響下造成文盲的這種情況。


  聞心攸給自己列了一張表格,上麵明確標明了自己接下來所要做的一些大事。變法是比較不切實際的一種想法,聞心攸現在所能做的隻能是一點點地改變眾人,再慢慢地使自己所在的國家一點點的完善先進起來。


  銀行的建設是為了加強國家對於貨幣的管理流通更好掌控,也能更加鼓舞推動國家的經濟發展;養老金和保險金的開設,不僅僅是對百姓們生活的一種保障,也是幫助國家對於賦稅外的另外一種收入,能更好地加強民,主間的凝聚力。


  對於聞心攸現在一手在抓的慈善事業也是,不僅僅隻是為了保證流離失所的百姓們能在國內好好地生存,也是希望國內的所有人都能重視這一塊,一邊使百姓們的生活更和諧,一邊還能促進百姓的生活質量。潛移默化之下,眾人也能開始注意重視教育這一塊。


  聞心攸跟柳絮其實想做公益教育這一塊不是一天兩天了,但兩人都很明白,世家勳貴在朝中勢力根枝盤錯,平日裏你來我往,誰也不服氣誰,針鋒相對。可隻要一遇到損害他們利益的事情,所有的世家勳貴就會聯合起來一致對外。

  聞心攸現在自認沒有撼動世家的能力,隻能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地改變這一切。


  自古以來世家勳貴跟寒門學子都是洋涇分明,自成一派的。世家會打壓出自寒門的學子們,而寒門學子為了在朝堂上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不是投靠了各個勳貴勢力,就是直接表明立場站到皇帝的陣營裏。朝堂這個暗流洶湧的地方,既是寒門學子出人頭地向往的天堂,也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地獄。寒門學子們被打壓得厲害,想要在朝堂裏獨善其身實在太難,人人都是在夾縫裏求生存。


  而自古以來,皇帝都是偏愛這種沒有根基家事清白的寒門學子,這也是曆代皇帝重視科舉的緣由,也是朝中的世家勳貴打壓寒門學子的原因。


  可想而知,聞心攸如果要弄出一個義務、慈善教育的機構出來的話,今後的科舉路上又會多出多少的競爭者,又會向朝堂輸送多少的寒門學子進來,這絕對是大大損害了眾人的利益。


  “或許,我們可以試著弄一個慈善學堂,先試試水,看看眾人的反應。”聞心攸嚐試著問。


  “就怕你這個舉動一做出來,明麵上的彈劾就要變成暗殺了。”柳絮有些無奈地苦笑道。


  “我也知道現在還不是明麵對上世家的好時候,若我們把招收的學生年齡放低呢?”聞心攸有些苦惱,“隻招收五歲到十歲的孩童,這樣朝中應該就沒有那麽多的人反對了吧?”


  “明麵上絕對不會有人說反對的話,那些人都是人精老狐狸了,朝廷需要人才。你這樣的舉動是好事,誰都能猜到皇帝對於此事的看好,但背地裏就說不準了。”柳絮還是有些不讚同,“現在等著糾我們錯處的人太多了,你已經在風尖浪口上了,若這個時候還做出這檔子損害世家利益的事情,隻怕……”


  柳絮未盡的話語聞心攸心裏很明白,若是她真的這麽做了,接下來的生活隻怕就不是現在這麽容易了。


  “不試試的話,誰也不知道後麵會怎麽樣。”聞心攸咬了咬牙,還是覺得可以嚐試一下。


  若是能成最好,若是不成的話,也隻是多給自己拉點仇恨,多吸引一些目光在自己身上而已。何況義務教育前期她也隻是打算試試水,招生的範圍也隻是一些年級小的孩子。


  “我們招生對象都是一些孩童,現在的孩子們都早熟,五歲到十歲頂多隻能幫家裏做些微不住道的小事,我相信還是有很多人家願意給孩子們這個機會學點東西的。”掃盲的事情在聞心攸這裏實在是一件放不下的大事,聞心攸覺得自己應該嚐試著去試試。


  於是接下來的日子裏,聞心攸開始派人光明正大地招收一些閑賦在家的,有點墨水的書生。另一邊又派人在鎮子裏找一些合適的地方選址,修建私塾。

  “啟稟陛下,臣有事要奏!”金鑾殿上禦史又開始彈劾。


  聞心攸那邊才部署吩咐下去,私塾的地址都還沒有選好,朝堂裏的眾人就聽到了風聲,這不就開始彈劾了。


  “愛卿所奏的事,朕已聽泰王跟朕提過了。”宇文海麵上慈祥地笑笑,“泰王妃雖說事先沒有跟朕商量過,但這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情,眾位不必想得太多了。”


  宇文海風輕雲淡地看著朝堂裏因為聞心攸一個義務教育,就跪得整整齊齊彈劾聞心攸的官員們。這些世家勳貴們永遠都是這樣,明麵上各種針鋒相對你來我往的,一旦遇到了損害自己利益的事情就會直接擰成一股繩,一致對外,團結得不行。


  早先時候,聞心攸跟宇文澈夫妻兩個都有跟他提到過義務教育這件事情。宇文海早有這個想法,他也知道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卻礙於世家的存在束手束腳,無法實行。甚至早年他剛登基時,還有比這更多的想法跟報複,都是因為這些糟心的人,沒有辦法展開手腳。


  “愛卿們何必緊張,泰王妃這麽做都是為了咱們這個國家,為了百姓們好。”宇文海看著世家們一個個著急上火的樣子,怒火難當又不想直接戳破這些人的小心思,“怎地?你們對這種利國利民的好事也看不過眼了嗎?”


  朝廷裏現在是路徑分明,世家勳貴們跪了一地,而寒門學子一派卻默默低頭站在一旁,默不出聲。


  “周大人,李大人,朕怎麽記得,你們倆當初也是寒門出身的?”宇文海從跪著的人頭裏點出兩個人來,看似感歎地說了句,“做人啊,最怕的就是忘本!”


  被點到名字的兩個官員,原本也是科考出身的寒門子弟,後麵投靠到了世家的陣營,此刻也是跟風才跟著跪著的,一聽到皇帝點了他們的名字,忍不住就有些顫抖。


  “人泰王妃也還沒做什麽表示呢,甚至這私塾都還沒建起來呢,你們就收到消息趕緊來彈劾了嗎?”宇文海坐在高位,看著朝堂下跪著的眾人,嘲諷地說道,“朕明白你們心裏那點小九九,也懶得跟你們計較。但是,愛卿們凡事先還是要打聽清楚了再出來,泰王妃那學院,隻招收五歲到十歲的孩童,最多到十三歲之後就不可再入。”


  皇帝嘲諷地語氣讓眾人狠狠捏了一把汗,但其中透漏的消息又讓眾人狠狠鬆了一口氣。不免暗自又恨泰王妃聞心攸事多,偏偏要搞出這麽一出來。如今既然確定是誤會一場,那看來那些要派出去暗殺的人倒是可以撤回來了。


  朝堂上的事情很快就借著小五的嘴傳到了聞心攸的耳朵裏。


  聞心攸不用想也知道朝堂裏那群老狐狸臉上該有多精彩,慈善會拍賣會上籌措的錢財有部分還是來自他們的腰包,而如今卻被聞心攸用來做對自己不利的事情,想都知道那些人該會有多生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