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強國思維
在巴基斯坦赫魯出門之後,一旁的陸征祥很是不解,問道:「少帥,為什麼一定要這樣?難道不怕因此產生我國與巴基斯坦間的隔閡嗎?」
馮庸笑了笑,沒有開口說話,只是意味深長地看了看這位外交部長。
至於一旁的蔣百里和皇甫冷卻是心中有些明悟,這位中華的外交部長格局還是小了點,現在的強國難道需要以前的那種以中華為中心的藩屬體系?
當然不,強國之所以需要小弟,不是為了壓榨他們,而是為了在需要對付一些小目標的時候,有人幫忙出手,總不能平白為了一些小角色拉低國家檔次吧!
現在中華只有三個藩屬國,那就是日本、巴基斯坦、暹羅,但是未來,日本肯定會成為中華一個省,融入其中,到時候只剩下暹羅和巴基斯坦。
他們需要承擔昔日日本的責任,能夠成為中華強有力的幫手,而不是拖油瓶,試問傾注了這麼多心血培養出來的巴基斯坦如果連這區區殘雞都打不過,那未來又有何用?
馮庸不需要一個連原歷史都比不上的巴基斯坦,他需要一個能夠力壓一方,獨當一面的巴基斯坦。
中華的西部是中東,這裡不可能永遠是土耳其的地盤,這不符合大眾利益,當然,現在也不是,現在的土耳其本土地盤包括了後世的伊朗、敘利亞、約旦、沙烏地阿拉伯北部。
至於剩下的阿拉伯南部和葉門、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則是因為太乾旱,所以它們不要,如果不是為了控制紅海,恐怕土耳其連北部阿拉伯都不想要,誰想要一塊大半是內夫得沙漠的地方,鳥不拉屎。
至於後世的伊朗作為一個地區大國,矗立在中間,土耳其也沒狂妄到短時間內吞掉他們,再說了這裡是中華、巴基斯坦、白俄的分界線,怎麼可能消除,他們不傻。
中華的目標就是讓伊朗也成為藩屬國,並且培養成一個西亞大國,背靠巴基斯坦完全不懼土耳其,到時候中華的西部萬無一失。
這才是一個大目標,陸征祥還沒看明白,也怪不得他,畢竟中華強大的跟做夢一樣,那些官員哪個不是還保留著滿清末期的思想殘餘。
蔣百里不予餘力地跟陸征祥解釋道:「我中華需要一個強大的巴基斯坦,不管再強大都好,以我國的力量,完全能制住他,但是一味幫忙,只會偏離目標。
一柄刀,特別是一柄殺人的刀,必須要通過血與火的鍛造,才能擔當重任,巴基斯坦就是那柄刀,未來的國聯,它將成為我國最忠實的夥伴和下屬。」
這段中華高層之間緊張而認真的談話就這樣結束了,陸征祥經過這一次也將站到中華最頂尖那一批人裡面。
緊接著,馮庸沒有解散小團體,反而讓人通知了總理周世輔、財政部長王家儉、建設部長詹天佑、農業部長馬進彪、副部長李恩澤、民政部長葉大徵,警察部長臧致平、教育部長王述增過來。
幾乎是一次大規模的中華民國高官團體的合作,規模很是龐大,僅次於國家大會。
沒錯,這次會議的主要目的就是商討如何處理到手的東印度群島,這是一個嚴謹肅穆的工作。
「嗯哼!荷屬東印度,從1799年開始,就屬於荷蘭東印度公使管理,其內共有一萬七千多個島嶼,包括英屬馬來西亞在內,總面積超過200萬平方公里。
主要島嶼是加里曼丹、蘇門答臘、蘇拉威西、爪窪、西新幾內亞、東帝汶。
這些是我國主要的爭對目標,其下的各個小島可以暫時放在一邊,當然,一些海軍、空軍需要的島嶼全部歸屬軍事委員會名下。
眾所周知,整個東印度群島就是一塊寶地,單單說礦產資源吧,石油、錫、鋁、鐵、銅和煤等,品種五花八門,其石油儲量超過六億噸,煤儲量超過五十億噸。
至於生物資源,各種珍稀樹種就不用說了,上面大大小小上千個橡膠園就是不世出的財富,還有香料,茶葉。」周世輔笑一本正經的說道。
邊說邊讓他自己都有些忍不住了,好傢夥!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荷蘭人學習英國,在氣候條件優良的東印度種植了大量的茶樹,出產的茶葉遠銷世界各國,特別得到歐洲人的好評。
可見這是一筆什麼樣的橫財。在場所有人都忍俊不禁,大家都不是聖人,都是有需求的官員,牽涉到自己利益的關鍵時刻,當然忍不住。
東印度群島是個好地方,誰都知道,要不然民國早年,怎麼同盟會經嘗下南洋求援,就是這個道理,可誰也沒想到這裡居然有這麼多好東西,難怪南洋華人多富貴呀!
「少帥,各位大臣,我財政部初略的將東印度群島的礦產資源、茶葉、香料、橡膠以及一些國有資產做了一個統計,至少不會少於五千億華元。
我想這意味著什麼,大家都很清楚,中華第二次工業升級不到一年就可以完成了,諸位興奮嗎?
我們應該儘快將這些東西出手,集中財富,用於我國各項開支,特別是基礎建設和軍事投入,這將是未來我國的中心所在。」財政部長王家儉這麼一說,讓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氣。
沒錯,他們率先想到的是,把這些錢用於加速工業化建設,中華民國第二次工業化升級正在進行中,不僅僅需要大量資源,更需要錢,而國內雖然財大氣粗,但總有拮据的時候。
更何況軍隊方面現在主抓,無疑延緩了工業進度,所以工業部長每天為了這件事,著急忙慌,就差沒把馮庸人撕碎了。
這下好了,不用搶了,恐怕這些錢和資源實能夠讓中華再完成三個工業升級。
當然,這一次開會沒讓工業部長前來,因為國內軍工正在轉向戰爭體制的關鍵時刻,容不得些許掉鏈子,所以只能委屈他親自上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