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秦工程兵> 第三百五十四章 學習

第三百五十四章 學習

  在河內兵趕到前,沈兵就詳細的向楊端和介紹了秦軍與匈奴的優缺點。


  其中當然包括新弩及「霹靂火球」的使用。


  這些東西都還是其次,最主要的其實還是三弓床弩……


  確切的說,對於擔負糧草保護任務的河內兵而言最重要的是三弓床弩。


  與其它秦軍一般,楊端和置下的十萬大軍也多是步卒,騎軍加上車兵也不過一萬。


  且這些騎軍還是使用臂張弩的「初代騎軍」,再加上他們又沒有藤甲護身,在草原與匈奴正面作戰幾乎就是找死。


  不過當然,他們的任務不是與匈奴作戰而是保護糧草。


  那麼河內兵完全可以帶上三弓床弩並以其發射「霹靂火球」威攝匈奴。


  楊端和是越聽越心驚,越聽越慚愧……


  他完全沒想到與匈奴對陣還有如此多的門道和危險,枉自己還想以十萬大軍為主力攻五原。


  若當真如此,只怕這十萬大軍都要全軍覆沒了。


  又過了二十餘日,當河內兵一趕到九原,沈兵馬上就將已訓練好的三弓床弩及弩手按北地軍的編製分配下去。


  接著又準備了些糧草,就將探子派往五原偵察。


  冒頓那邊很快就收到了風聲。


  這倒不是因為沈兵派出的探子,而是楊端和那十萬大軍趕到九原鬧出的風聲太大了。


  冒頓一聽說又有十萬秦軍趕到九原,他一看地圖就皺起了眉頭。


  冒頓成為單于之後,左賢王自然就由他兒子攣鞮稽粥接任……稽粥就是後來繼冒頓單于之後的老上單于。


  老上單于可以說是完成了冒頓單于未完成的鴻願:攻伐月氏殺了月氏王平定西域。


  此時的稽粥不過十餘歲,初生牛犢不畏虎的他想也不想就說道:

  「單于,給我五千人馬,我去把那沈兵的人頭拿來!」


  冒頓兩眼一瞪,說道:


  「如果你以為自己現在已經能打敗猛虎,那麼還沒等你長到打敗猛虎的時候,就已經成為它的食物了!」


  稽粥反問:


  「沈兵是猛虎嗎?」


  冒頓點了點頭:


  「它是比東胡王還要兇猛得多的猛虎。」


  「你還想帶五千人馬去拿他的人頭嗎?」


  稽粥搖了搖頭,回答:

  「等我長大,總有一天會打敗他!」


  冒頓點了點頭。


  右賢王熏狁[yǔn]原是冒頓的部將,在冒頓任單于后他就升任右賢王統領匈奴大軍。


  熏狁問冒頓:

  「東胡如此強大且步步進逼,單于都沒有皺一下眉頭。」


  「為什麼秦軍只是增援了十萬軍隊到九原,單于就如此擔憂?」


  「單于是擔心秦軍會到草原來殺死我們的勇士搶走我們的牛羊嗎?」


  冒頓搖了搖頭。


  熏狁又問:


  「單于是擔心秦軍會奪走我們的領地嗎?」


  冒頓又搖了搖頭。


  熏狁奇道:


  「那單于擔心的是……」


  冒頓指著羊皮地圖說道:


  「五原,我擔心的他們奪走五原。」


  這才是正常反應,秦軍打下九原當然是繼續以九原擴大戰果佔領黃河上游的后套,而像嬴政那樣直接下令北擊匈奴要將其連根拔起……這只是痴人說夢而已。


  熏狁是個典型的匈奴勇士,他當然不知道五原的價值,於是只望著地圖上那個圈發愣。


  倒還是稽粥看出了些名堂:

  「如果秦軍奪了五原,我們在河西的勇士就沒了退路!」


  冒頓欣慰的點了點頭,他一直以中原的兵法教導稽粥,此時看來已有些成效。


  「所以!」冒頓下了結論:「我們要麼撤出河西,要麼守五原。」


  稽粥回答:


  「土地是國之根本,哪能輕易撤出?」


  熏狁遲疑著說道:

  「那就是……守五原?」


  「可那是一座中原的城,我們不知該怎麼守!」


  頓了下,熏狁就說道:

  「我們可以用騎兵把他們打退!」


  冒頓搖了搖頭,說道:

  「還記得九原一戰么?」


  「秦人還會像那場戰鬥一樣進攻五原。」


  冒頓這話一說熏狁就不敢再說話了。


  「震天雷」的響聲至今還讓熏狁心驚膽寒,他左腿甚至還留有一道疤,那是從「震天雷」里飛出的尖刺劃開的……匈奴人不知道「霹靂火球」是何物,就稱之為「震天雷」。


  遲疑了一會兒,熏狁才問了聲:

  「那麼,我們該如何守住五原?」


  冒頓將目光投向帳蓬外的草原,若有所思的說道:


  「我聽說……秦人正學我們一樣騎馬射箭,他們試圖在騎射方面超過我們。」


  「也許,我們也應該像秦人一樣學習守城。」


  「這樣才有可能打敗他們!」


  不得不說冒頓的想法確是有過人之處。


  首先是后套雖說也是塊地形平坦的平原適合騎戰,問題是它周圍群山環繞南面又有黃河所阻,不像北面蒙古高原一樣開闊空曠可以進行遠距離機動作戰。


  在這種地形情況下與秦軍作戰,而秦軍手裡又有「震天雷」,想要守住五原可以說是難上加難。


  其次,就是五原有個現成的城池。


  如果像放棄九原一樣連守都不守就放棄,那豈不是太浪費了?

  再次,就是「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秦軍與匈奴騎軍各有長處。


  此時秦軍在學習匈奴的長處以彌補自己的短處,匈奴為何不能學習秦軍的長處?


  當然,冒頓不會天真的以為從沒守過城的他們頭一回守城就能將五原守住。


  冒頓為此制定了一個計劃,那就是五原城內的守與城外騎兵的機動作戰相結合,另外再持續攻擊騷擾秦軍的補給線。


  於是冒頓當即下令一萬匈奴騎兵進駐五原並修復城門及城牆,另外再在城內儲備一定的食物及箭矢。


  另兩萬騎兵則在雲中、九原一帶實施騷擾並尋找戰機。


  而冒頓自己,則帶三萬騎兵在五原城外與五原配合。


  凡事都有其兩面性,就連戰爭也不例外。


  它的確有許多消極影響,比如生命、財產、破壞……但同時它也有積極作用,甚至可以說是戰爭推動著社會的發展和變革,也可以說是人類社會的「適者生存」法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