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難民
“唉,已經是第四個了。”
??胖嬸和朱國忠參加完葬禮從外麵回到大院後,兩人相對而坐,心情十分沉重。
??煉瑤撫摸小威的手微微一頓,臉上有片刻不自在。卻也隻是斂下雙目,並未出聲。
??自這場大雪後,這已經是第四個莫名死去的人。別人不知道原因,煉瑤心裏卻十分明白。
??這些人並非病死,也不是因雪染上毒素而死,而是因為天地間突然濃鬱起來的靈氣。
??其實一開始她也沒往這方麵想,直到朱大力和朱偉家那一場最後牽連到林寶的鬥毆,她才隱約發現其中的問題。
??她和師兄修真,自然是靈氣越充沛越好,但普通人卻不然。他們的身體已經習慣在沒有靈氣的環境裏生存,當靈氣突然而至,普通的肉體凡胎又怎承受得住這突來的壓力?所以這段時間的焦躁、易怒、紛爭,皆是身體承受不住而導致的。
??隻是普通人不明真相,隻當是這一場大雪帶來的陰影超出一些人的心理承受範圍。
??因此,在發覺這些後,煉瑤第一個想到的,便是要為大家調理身體,使大家的身體強度能夠適應如今靈氣充沛的生存環境。
??因這場大雪範圍太大,即使時刻注意,人類還是難以完全避免大雪帶來的侵害,身體中不知不覺就積累下毒素,導致身體以不為人知的速度衰弱下來。
??清靈酒能溫和地驅除體內毒素,加上煉瑤泡酒時灌注的靈力可以很好地滋養身體。大院的人在飲用一段時間的清靈酒後,之前出現的種種負麵影響便漸漸消失。
??但清靈酒隻有大院的人能喝到,其他人,甚至連村長家,煉瑤都沒有送去。
??她感謝村長這麽長時間以來,對大院的關照。但並不表示她真的一點也不介意香葉嬸算計著師兄去淌那趟混水的事。
??況且,隻要平時身體好,自己多注意一點,雖然會有些影響,但並不會出太大問題。
??隻是,若本身身體就孱弱的人,身體的承受能力低,影響自然也會更大。
??村裏死去的四人,無一不是年老體弱的老人。
??麵對死亡,煉瑤不是不動容,隻是她不是救世主,不可能將所有人的性命都攬到自己身上。她承認自己是個自私的人,比起他人的性命,她更重視身旁親近之人的感情。師兄不讓她做的事,她就堅決不會去做。
??那些人又和她有什麽關係呢?她更不因為那些人的死而心存愧疚。
??如果可以,她完全可以將手中的清靈酒拿出來,不管別的,至少千歲村村民的性命,她是能夠保下來的。
??可是以前那些事的經驗,讓她知道一味無私付出並不是好事。所以她在等,等師兄安排一個適合的機會,再將清靈酒拿出來。
??朱國忠“吧嗒吧嗒”抽幾口煙,長歎一聲,似乎在自言自語:“雪已經開始化了,春耕準備該做起來了。”
??胖嬸怔怔地點頭:“是啊,要準備春耕了。”
??不管生活多麽艱難,日子總要過下去。
??“今年種什麽?”
??去年的天氣讓人心有餘悸,胖嬸不由自主將目光投向巫慶峰。畢竟去年下半年要不是巫慶峰,他們家跟村裏其他人家也會一樣,怎麽也不可能做到災年不欠收,勞累一年,還要為過冬的糧食擔憂。
??巫慶峰手上反複捏著一團泥,別人看在眼中隻以為是閑得沒事好玩,其實是在修煉法術的控製力。
??聽了胖嬸的話,巫慶峰手上的泥團飛快地變化一個形狀,頭都沒抬,啟唇答道:“我已經準備好旱稻種子。今年種旱稻。再種一些麥子和玉米。”
??朱國忠定定地看著巫慶峰,臉上閃過一抹複雜。最後都化為眉間高高隆起的皺紋。
??都是抗旱抗高溫的作物,難道今年又和去年一樣?明明下了兩場這麽大的雪,怎麽可能缺水?
??這些問題朱國忠都憋在心裏沒問出來。因為去年巫慶峰的表現,他潛意識裏已經覺得巫慶峰說的話肯定都是對的。自然也就沒有反對的理由。
??外麵還要等積雪全部融化才能動手,溫棚裏卻不需要等。朱國忠挑了些菜籽,便扛起鋤頭往溫棚裏去。
??見到他動手,雷鵬帶著梁超四人也跟著進了溫棚。
??雷鵬帶的四個人,梁超家裏本來就是農村的,從小做慣農活,雖然自打當兵後就沒摸過鋤頭,但適應一下,很快就撿起原來的手藝,做起來又快又好。
??其他幾人雖然沒做過農活,但有朱國忠和梁超手把手帶著,很快就掌握鋤地的竅門,看上去像模像樣。
??等他們進棚沒多久,巫三叔公帶著巫慶繁,還有小院的幾個人也跟著進了棚。
??朱國忠也沒多說,隨他們去,反動不讓他們做他們也不會聽。況且都是熟手,要怎麽做根本不用他說一個字。
??十幾畝溫棚翻完土,還要漚肥。等天一暖,就能直接下種了。
??等田裏雪差不多都化了,千歲村的村民們也陸續下到田裏開始犁地。朱國忠繼續帶人翻剩下的十二畝地。
??當他們正忙著地裏農活的時候,村口出現一群衣衫襤褸、麵黃肌瘦宛若難民的人。
??這些人大約二十多個,一個個步履蹣跚,眼神麻木,以老人孩子和婦女為主。
??村民們看著這些人心裏不免起了警惕之心。
??村長上前一問,方知道他們是從鎮上過來的。鎮上的情況很不好,他們這些人省吃儉用好不容易熬過這場雪,但也真正是彈盡糧絕,所以不得不結伴出門,到村裏來找些活幹,換點活命的口糧。
??他們一起出來的有上百人,一路經過好幾個村子,身體好點的,有點力氣的都被挑選下來,剩下這些老弱婦孺沒人要,隻好繼續往前麵走。再找不到肯讓他們幹活的地方,隻怕他們連鎮子也不用回,直接餓死在路上。
??村裏人聽得戚戚然。他們守著土地都過不好,更別說那些沒地種糧的人。以前隻說城裏好,現在他們卻無比慶幸自己是農村人。
??但他們雖然不會餓死,但家裏存糧也不是很多。所以雖然他們很同情這些人,卻沒打算雇傭這些人幹活。一則家裏就這麽點地,自己家裏人就能幹完。二則這些人一看就沒什麽力氣,而且還不一定會幹,雇傭他們這糧食跟送出去差不多。
??現在這種時候,誰還會這麽慷慨大方?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