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我…我,」容王爺汗水直流,他全身哆嗦著一句完整的話也說不出來。
「怎麼了?容愛卿?嗯?」軒轅澈如獵鷹般的眼緊緊的盯著容王爺,嚇得容王爺撲通一聲跪了下去。
「啟稟皇上,微臣要稟告得也是關於皇後娘娘之事。」容王爺從未有如此膽怯過,上首坐著的年輕時帝王,自己心中的花花繞繞在他那雙眼睛下無處遁形。
「哦?也是有關皇后的?」軒轅澈的眼神銳利了起來。
「是…是,」容王爺吞咽了一下,隨即說道,「微臣昨日在鬧市聽聞有關皇後娘娘不好的謠言,驚覺此事茲事體大,皇後娘娘鳳儀豈可如此被誣衊。所以微臣嚴查此次謠言,逮捕造謠者,以便還給皇後娘娘一個清白。」容王爺現在知道怕了,所以話里話外沒有一句有關皇後娘娘不好的話。
「嗯,難得愛卿對皇后的一片赤誠之心.」軒轅澈點點頭,似乎很認可的樣子。「不過謠言終究是謠言,朕在登基之時,天凈寺的緣法大師就為皇后給卜了卦,說她是天命鳳主,這點小謠言對她沒啥影響的!」
軒轅澈好似並不把這件事放在心裡,讓容王爺退下。
「是…」容王爺戰戰兢兢的入列,以為自己僥倖逃過了一劫。
在場的官員聽到皇上的話都變了臉色,緣法大師可是得道高僧,他看的命相十分准,皇上這是在借大師的話警告他們休得肖想皇后之位嗎?
冷殤很快的領命回來,「啟稟陛下,屬下帶人去京城打聽了一圈,確實有一小部分人在議論皇後娘娘身世有疑之事。不過皇後娘娘的義父義母出面澄清得及時,所以現在京都大部分的百姓都未再輕信此謠言。」
「嗯,」軒轅澈點點頭表示知曉了此事,「可有查清楚是誰在背後造皇後娘娘的謠?」
「啟稟皇上,小的查到了最初散播謠言的者,並且讓畫師給描繪了出來。」冷殤雙手呈上了畫像。
陳公公把畫像在軒轅澈的眼前展開,軒轅澈看了幾眼,對畫像上的此人並未有印象,「拿去給各位大臣認認,看看這究竟是何人在這背後作妖!」
容王爺有些不敢看那畫像,生怕畫像上的人是自己的親衛。
只是在場的文武百官都說不認識這人,容王爺才壯著膽子看了一眼。呼~還好不是自己的親衛。容王爺的心稍為放下了一些。
軒轅澈自然是沒有錯過容王爺的表情,「沒有人知道嗎?」
文武百官都紛紛搖頭,表示從未見過。
「皇上,時辰不早了,前方來信,漠國太子快要進城了。」陳公公在軒轅澈的耳邊提醒道。
「哎呀,朕差點兒把這事給忘了!」軒轅澈站了起來,「眾愛卿,跟朕去迎接漠國太子吧!」
雖然百官不理解皇上為何對漠國太子的態度比對洛國太子的態度要好,上次洛國太子來使皇上也只帶了禮部的部分官員去迎接,而這次卻帶了文武百官。明明洛國的國力要比漠國強得多。
只是看皇上的心情不太好,沒有人敢出言上諫此事。
顧雲薇在上書房用完早膳后,宮裡各個掌事都受了皇上的吩咐前來拜見皇後娘娘了。
她們都是皇上精心挑選的人,準確而言,是忠於皇上並且十分有能力之人。
當然,她們也同樣知道皇後娘娘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所以沒有人敢糊弄皇后。
「奴婢,小的拜見皇後娘娘。」一大批的宮人擠在狹窄上書房跟顧雲薇請安。
「平身吧。」顧雲薇端坐在上首,面帶微笑的望著給自己行禮的人。「本宮初掌宮務,對各位還不熟悉,大家可否做個自我介紹,讓本宮了解一下?」雖然顧雲薇看完了紅蓮給的那一疊的宮中人員資料,可她畢竟從未接觸過,所以很難對的上號。
為了讓自己能更快的掌握宮中的事務,顧雲薇就只好麻煩她們了。
好在這些個管事都很靈性,聽到顧雲薇這麼說,就依次排開的逐一跟顧雲薇彙報自己的情況。
「啟稟皇後娘娘,奴才全福,是內務府的總管事,在宮中伺候已有四十餘年.……」
「啟稟皇後娘娘,奴婢董氏,嶺北人士,是尚衣局的管事,進宮已有二十五年有餘……」
每個管事都把自己介紹得很仔細,生怕自己說的不夠多,讓皇後娘娘不滿。
「啟稟皇後娘娘,奴婢楊氏,是洗掖庭的管事,自有記憶以來都在宮中.……」
聽到洗掖庭,顧雲薇給了一個暫停的手勢,「楊嬤嬤,你管洗掖庭有多久了?」
「回稟皇後娘娘,已有十年有餘,承蒙皇上看重,皇上登基后並未撤了老奴的職位。」楊嬤嬤說道。
「十年?」怪不得了,十年沒變動崗位,難免就有些飄飄然了。「楊嬤嬤。你是宮中的老人了,自然是清楚宮中的宮規了?」
楊嬤嬤一驚,「是,老奴早已把宮規背得爛熟於心。」
「那你可知宮規第三章第二十四條第一百五十二列上面講的什麼?」顧雲薇面無表情的望著眼前的老嬤嬤。宮中的歲月讓她的臉上多了幾分傲氣,倒是讓顧雲薇有些吃驚的。
楊嬤嬤沒想到皇後娘娘居然要拿自己當筏子,「做殺雞儆猴」的「雞」,她是不在怕的,「回稟皇後娘娘,宮規第三章第二十四條第一百五十二列上說的是,宮人不可再背後非議主子,違者受割舌之刑。」
顧雲薇笑著點點頭,「楊嬤嬤的記性不錯,來人吶,去把楊嬤嬤的舌頭給本宮給拔下來!」
楊嬤嬤一驚,立馬跪下,「啟稟皇後娘娘,不知道老奴犯了什麼宮規,就要受割舌之刑?」楊嬤嬤的話看似在為自己伸冤,實則也在提醒在場所以的管事,皇後娘娘是個賞罰不分之人。
「倒是會煽動人心,」顧雲薇面不改色,嘴角一直上揚著,「全公公,你來告訴楊嬤嬤,她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犯了什麼宮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