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權柄
這當然不是說,雷遠從此獲取在南郡的方面之任。
南郡郡土沃水豐,物產富饒。雖然屢經水火戰亂之災,卻始終堪稱荊州雄城、水陸交會。
在陸路,此地為秦代以來荊襄道的起點;在水路,則是江漢船運的樞紐。
數百年來,此地或為楚國國都,或為荊州州治,幾乎是天下屈指可數的重鎮。某種角度來說,擁有了南郡,才算真正控制荊州。
所以諸葛亮說得很明白,在劉備大軍回師之前,暫由雷遠負責對南郡方向事宜,主要的任務便是此番交代的兩項。
待到劉備返回公安,南郡方向毫無疑問將會由左將軍府直接應對。到時,會對雷遠另有任用。
即使如此,這也是雷遠來到荊州以後,掌握到的最大權柄。而雷遠的職位,也由偏將軍到奮威將軍,上了一個台階。
雖然仍是二千石,卻能夠統領諸將、總攝前敵,不再是帶著自家部曲作戰的偏師首領了。
「本該有個封拜的儀式,然而軍情緊急,姑且如此。旗幟、儀仗等等,日後再補上。」諸葛亮微笑著,將手中的印章、文書舉了舉。
雷遠慌忙躬身行禮。
行禮已畢,他接過裝著將軍印章的錦囊,先確認無誤,隨即將這青綬銀章收回錦囊,鄭重地懸在腰間。他再打開文書,文書上寫道:「偏將軍雷遠,開爽忠亮,有文武才幹,歷位外內,精練戎事,威略之聲,著於江漢,宜表為奮威將軍。」
因為漢帝在許昌的緣故,這些年來地方政權封拜職位,都是如此。
在任命中掛上「表為」二字,意思是向皇帝上表,舉薦某人擔任某職。其實並不真的上表,皆因就算上了表,也到不了皇帝面前;到了皇帝面前,皇帝也批不了半個字。
這樣的任命,其實很有些沐猴而冠的意思,倒是和急就章的將軍印很般配。只不過大家都已經習慣了,歸根到底,玄德公再怎麼言必稱尊奉漢室,其實所尊奉的,也未必是許昌的那個漢室。
這樣的拔擢,當然是因為雷遠在公安的赫赫軍功,但又不止如此。
在長沙和武陵,荊州軍與吳軍以對峙為主,並沒有大規模的戰鬥,但黃忠和陳到也獲得了主掌一郡軍務的地位。
在荊州諸將之中,此前唯有關、張、趙三人有這樣的權力:關羽素來獨擋一面,張飛出掌宜都,趙雲曾為長沙太守。
此番對雷遠、黃忠、陳到的提拔,使得第一線的將領增加到六人,顯然是為了大範圍擴張領地所做的準備。
看起來,這一次玄德公竟然已經下定了決心,要趁著東吳新喪元戎、進退失據的機會狠敲一筆了。
在雷遠前世的記憶里,孫劉兩家在這時候,並沒有發生如此劇烈的衝突。孫劉兩家之間因為荊州、因為益州而產生的矛盾,每一次都被控制在了戰爭邊緣。或許正因為此,才使劉備和諸葛亮都對江東的政治節操產生了誤解,從而一步步走向那場摧毀性的失利。
現在這樣,或許才是最好的局面。雙方名為聯盟,實則把利益攤在明面上考慮,全靠北方曹公的威勢才把兩家捏合在一起。
既然彼此忌憚、互相防備,反而彼此都沒有背刺的可能。
這種大人物之間的周旋折衝,自然有大人物去操心,如雷遠這樣的將領,只需要完成該完成的任務就行了。
當然,取得更高的地位以後,就得承擔更重的責任,執行更複雜的任務。
樂進?文聘?
江陵?呂蒙?
還有猇亭?夷陵?秭歸?
戰場廝殺破敵是一回事,要用盡量少的力量穩定南郡局面,還要尋機鯨吞南郡西面江峽諸城,需要的可就不只是勇猛善戰。
雷遠想了想,慢慢將文書收起,躬身道:「必不負主公厚望。」
如此重要的任務,具體的行動步驟當然不是兩人寥寥數語可以確定。
這一日里,雷遠和諸葛亮談了很久,就連吃飯都不出偏廳。待到雷遠走出左將軍府,已經是黃昏時分了。
隨他進入公安城的扈從們,這時候大部分都回到家中待命。等在左將軍府的只有李貞和叱李寧塔。
李貞向僕役們借了條氈毯,正在耳房裡睡得昏天黑地。而叱李寧塔坐在門口的石闕下,不知從哪裡搞來一大盆桑葚干,一把接一把地撈著猛吃。就連混在其中的一些枝條和葉子,也被他嚼著嚼著咽了下去,因為吃相難看,滿臉都是黑紫色。
雷遠把李貞叫醒:「含章,我們得走了。」
【看書福利】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李貞興沖沖地跳起來,卻聽雷遠繼續道:「你去叫上李齊等人,我們先回樂鄉。」
李貞猶豫道:「宗主,既然戰事已經結束,我們何不在公安住一晚,休息休息?」
雷遠知道他的意思。並非李貞本人要在公安,而是希望宗主能與鄰里有個往來的機會。
他微笑著搖了搖頭:「主公頒下任務,一時不好耽擱。」
李貞露出失望的表情。
雷遠抓著他的胳臂,一直拉他到馬匹邊上:「休得如此作態……快去!」
李貞雖然還是一副不情不願的樣子,卻知道輕重,飛馬離去。
雷遠站在耳房門口等待。
叱李寧塔看到雷遠來了,瘋狂地加快了咀嚼的速度。雷遠連忙向他揮手,示意不必著急。
而左將軍府中,忽然有脈脈如水的琴聲傳了出來。
這琴聲低沉而悠揚,時斷時續,而帶著某種特別的情緒。雷遠不通音律,聽不懂這是什麼曲子,也分辨不出技藝高低。他只是依稀感覺到,琴曲中蘊含著的,似乎是猶豫?似乎是悲憂?又似乎帶著毅然決然的勁頭。
「是軍師在彈琴么?」雷遠問道。
一名老卒側耳聽了聽,猶豫道:「想是軍師在彈吧?」
偏廳以外,馬良本來想求見,卻停住了腳步。
他半閉著眼,隨著琴聲微微搖動身軀,直到餘音顫抖著漸漸停歇,才輕咳一聲,抬手叩門。聽到裡面應了一聲,他才輕輕步入房裡。
「尊兄所奏琴音,意蘊甚深,彷彿有愁緒難以消解。」馬良把手中的卷宗輕輕擺放在側面牆角,問道:「難道,適才和續之談論方略的時候,不太順利?」
諸葛亮搖了搖頭:「續之精明幹練,極有決斷,哪裡會有什麼不順利的地方。只是……」
他起身在堂中踱了兩步,面上顯出戚戚的神色:「本以為,孫劉兩家能齊心協力,匡扶宇內,為漢家除殘去穢。如今周郎一去,兩家之間卻彼此傾軋攻訐,互爭雄長,再也回不到赤壁之戰時同仇敵愾的狀態了。」
馬良道:「周郎素來咄咄逼人,此君亡故,對江東是損失,對我們來說,卻是少了對手。或許此人去后,繼任者將會有利於兩家盟好,亦未可知也。」
諸葛亮用扇柄輕輕撥了撥琴弦,發出輕微的錚錚之響:「話雖如此,周郎逝世,真是天妒英才。孫劉兩家仍是聯盟,該有聯盟的樣子。季常,我打算去巴丘一次,為周郎、程德謀,以及此番作戰中死去的東吳將士們弔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