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秦家別院
第二百一十章 秦家別院
朝陽府城外三十里的山中有幾處天然溫泉,秦家在老太爺那輩,便開始在這兒興建山莊別院,後來趙政到了幽州,秦道遠便將此地作為秦清的落腳所在,雖然是在城外,但有重兵護衛,倒比城內還要安全。
三輛馬車出了朝陽府,一路往秦家別院而來。隨行的除了秦家護衛之外,還有部分軍伍中人,在初冬天氣仍是身披鐵甲,絲毫不懼寒意,顯然是身懷不俗修為。
進山之後,有兩人專門迎接,分別是補天宗的北辰堂堂主景修和一位文雅儒士,看那儒士的裝束打扮,應是總督府的幕僚一類,這類人物,雖然沒有明面上的官職,但是身為總督的謀主,卻是大權在握,可以影響總督決策,不可小覷。此人自稱姓嚴,守軍將領和補天宗弟子都稱他嚴先生。在江湖上,女子能被尊稱夫人,男子能被尊稱先生,都是極為了不起的人物。
來到秦家別院,三輛馬車停下,分別走下三人,兩男一女,其中一名男子年長,正是秦家二老爺秦道遠,剩下的年輕男女不是旁人,正是李玄都和秦素。
秦道遠和秦素對於此地頗為熟悉,可李玄都卻是第一次來,忍不住打量四周。
他雖然不懂風水一道,但也能看出此地山水靈秀,再加上剛剛落了一場雪的緣故,滿山皆白,這山上又多是松樹,松針也被染白,放眼望去,少有雜色,讓人賞心悅目。至於秦家別院,也落了一層白,只能依稀看出個輪廓,卧在此間,有些不甚起眼。
在嚴先生和景修的引領下,三人進了別院,卻是別有洞天,進門是典型地北方建築風格,極是敞亮寬闊的大庭院,顯得甚為大氣。過了垂花門,沿著游廊拐進去,卻又漸次轉成江南的風格,亭台樓閣池塘水榭都精緻起來,兩者之間的轉換並不突兀,顯然是出自大家手筆。
別院中既有溫泉,也有人造湖泊,當李玄都隨著嚴先生來到一處湖畔亭台時,幾乎第一眼就看到了那位遼東總督。
亭台不似正堂,並無什麼高下主次之別,不過是石桌石凳而已,又在四角放了火盆,有些圍爐賞雪的意思,此時趙政身披帶毛出鋒的鶴氅,並不如何名貴,只能算是尋常人家,頭上未曾戴冠,以一支烏木簪子束髮,髮髻整整齊齊,沒有一根髮絲掙脫束縛。
見李玄都起來,趙政主動上前相迎:「小李先生,幸會幸會,老夫趙政,久仰小李先生大名。」
李玄都趕忙還禮道:「幸會,李玄都久仰趙部堂大名,如雷貫耳,亦是仰慕已久。部堂不要稱呼我小李先生,稱我表字紫府便是。」
「既然如此,先生也不要稱我部堂,同樣稱我表字就是」趙政笑著伸手側身:「紫府,請亭中說話。望紫府勿怪老夫心血來潮之下,也附庸風雅一回。」
李玄都道:「不敢。」
在趙政身旁還立著一個女子,正好奇地打量著李玄都。李玄都不用猜也知道此女的身份,正是趙政的獨女趙玉。
遼東有兩大實權人物,一個是秦家家主、遼東五宗盟主、補天宗宗主秦清,另一個就是遼東總督趙政,兩人相互配合,也是相互成就,方能整合遼東內外,有了今日之氣象。巧合的是,兩人都沒有兒子,只有女兒,秦清的女兒便是秦素,江湖人稱秦大小姐,趙政的女兒名叫趙玉,不是江湖人,所以在江湖中沒有那麼大的名氣,但是與秦素、陸雁冰等人都熟識交好,分別從兩人口中聽過李玄都的大名。當然,陸雁冰口中的李玄都與秦素口中的李玄都,除了名字一樣,完全就是兩個人,難免讓趙玉好奇真正的李玄都到底是怎樣的人物,這次聽聞爹爹要邀請李玄都做客,便死纏著要來見上一見。趙政無奈,想到秦素也會陪同李玄都一起過來,便答應了她的請求。
趙玉不住打量著李玄都,李玄都倒是不在意這種審視目光,只是不想視而不見以免顯得太過傲慢,便在此時,趙政臉色微沉:「玉兒,不得無禮!」
雖然趙政臉色頗為嚴厲,但眼神中卻無甚怒意,可見平日里對於這位女兒頗為寵溺。呵斥了女兒之後,趙政又對李玄都解釋道:「這是小女趙玉,也是早就聽聞紫府的大名,所以非要鬧著來見一見紫府劍仙,她被我驕縱慣了,有什麼失禮之處,還望紫府多加擔待。」
李玄都微微一笑:「部堂言重,依我看來,趙姑娘乃是性情中人。」
趙政笑了笑,對趙玉說道:「如今見也見了,為父與紫府還有其他事情要談,你陪你秦姐姐去莊子里轉轉。」
趙玉眼珠子轉了轉,拉起秦素,道:「那好,我與秦姐姐泡溫泉去。」
秦素與李玄都一個眼神交匯,李玄都提醒她不要忘記早已準備好的禮物,秦素示意他放心就是,然後秦素便被趙玉拉著走遠了。
待到兩女離去,趙政、李玄都、秦道遠、景修、嚴先生等人才進了亭子,圍著石桌分而落座。
趙政雖然是廟堂中人,但行事頗為雷厲風行,不喜歡兜圈子,所以只是略作寒暄,便直入主題:「想來紫府已經知道,自入秋以來,金帳鐵騎南下,不過被辟帥率軍所阻。」
秦襄單名一個「襄」字,闢地有功為襄,故而秦襄表字辟疆,按照時下慣例,以表字或自號的第一個字加之「公」、「帥」之稱,秦襄是武官,自然稱之為「辟帥」。趙政名為「政」,政,正也,政者,有所改更匡正。趙政表字是「正己」,故又被稱作「正公」。
李玄都點頭道:「有所耳聞。」
趙政道:「最近辟帥從傳來消息,說金帳汗國有軍心不穩的跡象,我在遼東多年,在金帳王庭中也伏有暗子,最近從金帳王庭那邊傳來消息,王庭內部暗流涌動,似是汗王身體抱恙。」
李玄都一驚:「正公的意思是,金帳王庭將有大變。」
趙政道:「金帳老汗年事已高,麾下諸子又各有兵馬心腹,若是老汗駕崩離世,那麼諸位王子為了汗王大位定然要大起刀兵,此乃天賜良機。」
李玄都不清楚趙政為什麼會向自己透露如此機密之事,沒有貿然開口說話。
嚴先生接著說道:「如今天下大亂,朝政敗壞,關內又屢有流民起事,而遼東鐵騎卻無法入關平叛,致使西北偽周和青陽教等坐大,根本原因便在於金帳王庭連年南下,這才使得遼東鐵騎動彈不得,若是金帳王庭困於內亂……」
話未說盡,李玄都已是心中明了:「儒門的擔心並不是毫無根據、道理,遼東豪強也的確存了逐鹿天下的心思,不過這正是我來遼東的目的,張相新政,沒能從內而外、從上而下地扭轉朝廷頹勢,那便乾脆由外而內、由下及上地將其毀去,再造大魏。」
李玄都又想起了宋政,自從玉虛斗劍敗給師父李道虛之後,宋政便失去了蹤跡,使得無道宗陷入內亂之中,直到澹臺雲踏足長生境,以武力震懾各方,強行整合無道宗。有人說宋政已經死了,或是死於自己屬下的背叛,或是被地師出手除去,也有人說宋政離開了中原,或是前往海外的婆娑州、鳳鱗州,或是前往金帳汗國。在各種說法中,李玄都因為參與過奪刀一戰的緣故,更傾向於宋政逃往金帳汗國。因為那裡是中原江湖唯一觸及不到的地方,而宋政起家,正是依靠了金帳汗國的鼎力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