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在華夏叫足智多謀
“喲!實在不好意思,剛才在上麵練習槍法,把這打掉了實在不好意思,不過槍法還是有長進。”奧卡說道。
雖然是在道歉,但是完全沒有道歉的姿態,完全就是赤裸裸的嘲諷。
林三看到後,也不生氣,而是笑著說道:“既然你們是鷹國軍區的,那這樣,我們來打個賭如何?”
“哦?賭什麽?”奧卡問道。
“伏擊戰,我們作為入侵者,將你們全部捕獲,這樣我們方為贏,與此同時,我們不使用槍械。如果我們贏了,你們則跪在我們國旗下懺悔三天,每天和我們一般,做升旗儀式,你們要贏了,願憑處置。”林三說道。
“林教官,這會不會有些危險?”司馬軍問道。
“我既然說了,那就是有把握。你們信不過我嗎?”林三問道。
“沒有!”司馬軍說道。他不是對林三沒有信心,而是對自己沒信心,他也是知道鷹國軍區到底有什麽水平。
“好,我們答應了。”奧卡說道。因為奧卡知道,就這種二流軍區,跟本不必害怕的。至於輸贏,那也隻會是他們鷹國的。
隨後便是來到了菱市軍區旁的山上。
“有沒有什麽規則?”奧卡說道。
“沒有規則。”林三說道。
“那就好,就是不要到時候哭鼻子就好了。”奧卡嘲笑的說道。
緊接著,兩隊便是做好了準備。
獨鷹則是輕裝上陣,反觀鷹國軍區,就有些複雜了,隻見各種武器全部拿了出來。在外人看來,這完全就是一麵倒的地步,完全沒有什麽可比性。
獨鷹隊員也是有些失落,畢竟這一戰,對他們挺重要的,畢竟這可以洗刷在各個軍區眼中的看法。但是林三卻隻是一人配了一把匕首,剩下的什麽都沒有。
林三看著士氣低落的獨鷹,於是開導的說道:“好了,其實我們這樣不是更能體現威力嗎?”
隨後林三便是不再說話了。
司馬軍這時站了出來說道:“獨鷹隊員,我們之前不也是輕裝上陣,直接殺到了第一?那我們這次為什麽不可以呢?大家都要相信自己,這不,還有林教官在這裏嗎?”
你們還記得第一次嗎?
我們便是全軍都被林教官給擒了下來。
有林教官在,我們還怕什麽?
隨後獨鷹士氣也是起來了,對啊,還有林教官的,他們怕什麽?
林教官所向無敵。
林三看著司馬軍,果然,司馬軍領導能力是無可厚非的。
緊接著,隻見獨鷹直接拿起了匕首,使用著林三所交給的步伐,在草叢中左右竄乎不定。
隨後便是直接來到了另一座山上。
獨鷹對員眾心擰成一股繩,打算逐個擊破。
而這時,在山上的奧卡卻是一定也沒有感覺到危險的來臨,反而還是和自己的部下聊了起來。
“奧卡隊長,你覺得這獨鷹怎麽樣?”一位隊員問道。
“怎麽樣?他們那麽菜,你問我?給我一隻手便可以全部擊殺了。”奧卡自信的說道。
“嘿嘿,沒錯,你看看現在,獨鷹戰隊,我們都沒聽過,我們也隻聽說京城軍區,但是京城軍區不還是敗在了我們手裏?”另一位隊員說道。
緊接著,獨鷹便是直接殺了上來,而鷹國軍區卻是一陣慌亂。
“作戰準備。”奧卡大聲說道。
可是結局去不是很理想,隻見司馬軍直接將奧卡給大昏了過去,隨後,可以這麽說,鷹國軍區還沒有展示真正的實力,便是直接被拿下了。
隻見獨鷹隊員眾誌成城,直接將鷹國軍區給包圍了。
而場上隻剩下三名鷹國軍區的人也是直接繳械投降了。獨鷹宛如一個所向睥睨的戰隊一般,直接首戰告捷。
說到底,還是因為鷹國軍區小看了獨鷹,如果當初能夠有人觀察,緊張備戰,而不是稀疏如初,那麽鷹國軍區也不至於輸得這麽徹底。
隨後,獨鷹隊員學著之前林三綁他們的樣子,也給鷹國軍區綁了起來。
下山後,這時奧卡也才醒了過來,看到自己被綁的五花大綁,大罵了起來。
“你們這群不要臉的,竟然偷襲我們,你們太變態了。fuck。”
“林教官,他在說什麽鳥語?為什麽我們聽不懂?”司馬軍問道。
“呃,他在祝福我們華夏。說華夏很好,他不配來這裏。”林三說道。
“哦哦。那就好。”
林三用流利的鷹國話說道:“你可服氣?”
“我不服!你們耍奸計。”奧卡說道。
“那你們不也是輸了?還有,在華夏,這是計謀。華夏有個成語叫做足智多謀,同時也有個叫願者服輸。”林三笑著說道。
不過這笑容著實有些嚇人。
頓時,奧卡不由得打了一個寒顫。
“那,那我們。”
“你們怎麽?”了;林三問道。
“我,我們願賭願輸。”奧卡不情願的說道。
林三臉上摸出一臉笑容,說道:“那是願賭服輸。”
“是是是,我們願賭服輸。”奧卡說道。
現在奧卡真的想逃離華夏了,這些人真的是詭計多多。怎麽玩?
隨後,林三作為升旗手,而由奧卡等十幾人作為了護旗手。
國歌響了起來,獨鷹則是一臉嚴肅,微微的奏起了國歌。
而鷹國軍區的人臉上卻是一臉鬱悶,這太難了!自己家國旗還沒這麽做過,竟然來華夏卻被這麽對待了。
誰受過啊?
隨後,鷹國軍區則是按照之前的約定,在華夏國旗下麵反省了三天,不過林三看在表現好,便是讓站著,而不再是跪在地上。
而鷹國軍區首次被打敗,這卻是引發了高層的關注。
分分關注下來,全是一個名叫林三的少年帶領著的。
看著林三的資料,竟然錢二十年來,竟然一點資料都沒有,而是從二十一歲的時候,宛如憑空出現一般,來到了菱市。
這不由得引發了高層的興趣,但是想起來有可能是那些家族的人,也是放棄了追查,在華夏可謂是有這一批人,掌握著整個華夏的命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