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珠讓陸紀與坐在了小凳子上,自己則蹲下與他平時。
她伸手揉了揉自己兒子的頭發,又輕輕地捏了捏他的臉頰,笑著問道:“我家寶貝兒今天怎麽這麽早放學呀?”
要是在這時候去看夏明珠的眼睛,你一定能夠看到,裏麵盛滿了寵愛之意,幾乎要化為實質,進而滿溢出來。
陸紀與晃頭晃腦地跟夏明珠一板一眼地匯報:
“老師說,今天下午幼兒園裏麵有人要來做全麵的消毒,所以讓小朋友們都先回去了。”
若是有外人在場,興許是要為一個僅僅四歲的孩童如此出色的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驚歎的!
許多四歲的孩子其實還不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更別說是去原樣複述出比較長的一段話了。
不過,於夏明珠而言,對於發生在自己兒子身上的事情,她早就已經習以為常了——
陸紀與的聰明和飛快成長,依舊常常讓她驚歎。夏明珠對於陸紀與出乎她意料之外的優秀和清晰表達,充滿了驕傲和自豪。
聽到兒子的回答,她才想起自己似乎今天的確受到了園方的短信,是告知家長這件事情的。
夏明珠懊惱地用力拍了下自己的腦袋,她怎麽可以把這件事情給忙忘了啊!
要是陸紀與因為自己的疏忽而出現了什麽意外……她該怎麽辦?!
夏明珠用力抱住了小小的陸紀與,“魚魚,對不起,媽媽不小心忘了這件事……竟然沒有去接你……”
魚魚是陸紀與的小名,是夏明珠給他起的名字。
因為,在陸紀與還是個牙牙學語的小嬰兒的時候,夏明珠有一次帶他去水族館,在走到小金魚的展館時,這個孩子突然咯咯地笑了起來,手舞足蹈的,看起來可高興了。
其實這也沒有什麽特別,但是令夏明珠驚歎的是,這個孩子居然無師自通地發出了幾個音節:“魚……魚……”
並不是那麽字正腔圓,但也能聽得出來是什麽音節。
夏明珠當時可謂是既驚喜又遺憾,孩子開口的第一句話居然不是媽媽,而是“魚”,這可不得讓媽媽吃醋嗎?但是才沒有滿一周歲的孩子,已經可以自己說出有意義的字音了,這又怎麽能不讓人感到驚喜。
於是作為紀念,夏明珠便給這個孩子起了個小名“魚魚”。至於大名還起了個諧音的“與”字,也算是一個奇妙的巧合了。
夏明珠說著說著突然意識到自己似乎遺漏了一個很重要的點,“不對啊寶貝,媽媽今天沒有去接你,也沒有讓阿姨去接你,你是怎麽過來這裏的呢?”
小小的陸紀與似是看出了媽媽的自責和焦急,伸長了粉嫩如藕節一般的小手,摟住了夏明珠的脖子。
“媽媽,你不要擔心我啦,也不要怪你自己。拍腦袋會痛,還會變笨的!”陸紀與顯然是對夏明珠剛剛拍自己腦袋的舉動很是擔心。
夏明珠看著貼心的兒子,心裏感到無比熨帖。
陸紀與掛在夏明珠的脖子上,接著說:“我知道媽媽不是故意不來接我的,沒有怪媽媽哦!”
“今天中午,我吃完了飯的時候還沒有看到媽媽過來,想要自己坐輕軌過來……”
夏明珠臉色大變,這孩子該不會真的是自己坐車過來的吧?這太驚險了!
還好陸紀與接下來的話終於讓她心頭寬慰了一些。
“我走到門口的時候,碰到了園子老師,她問我要去哪裏,我就告訴她我,我要到這裏來找媽媽,園子老師說她也要來這附近,就讓我跟著她一起走。”
夏明珠的印象中,園子老師並不住這邊,多半是專程送小紀與過來的吧。回頭一定要去多謝她。
陸紀與的年齡其實對於大部分上幼兒園的年齡來說還是偏小的,但勝在早慧,所以夏明珠才舍得讓他在這時候讓他到幼兒園。
畢竟,自己的工作的的確確比較忙,又沒有什麽規律,可能讓孩子在家反而會對他的成長產生一定的負麵影響。
夏明珠雖然一直知道陸紀與十分聰明,但出於一個母親對孩子慣常的思慮,認為陸紀與也許就算跟不上幼兒園的課程腳步也是正常的,也沒關係,到時候可以讓他在小班多呆一年。
可是陸紀與卻給了夏明珠大大的驚喜。幼兒園的老師在見到夏明珠的時候,幾乎就沒有控製住自己,不特地過來誇獎陸紀與的。
無論是課堂表現還是課外活動的表現,這孩子都令人驚歎。
但無論他有多聰慧,夏明珠身為母親總還是放心不下的。
夏明珠掰下兒子的手臂,捧住兒子的小臉蛋,嚴肅地說道:“寶貝兒,媽媽知道你可以自己獨立回家、獨自上幼兒園,但是呢,有很多危險的事情,是再聰明的小孩都不能自己一個人避開的。”
“所以,我們魚魚,以後無論怎麽樣,都不可以想著自己走這麽遠的距離或者搭乘交通工具好不好?等你大一點兒了再自己乘車,自己行動。”
陸紀與感受到了媽媽的擔憂,所以盡管依然認為自己走是沒問題的,卻也不再固執地說還是會這麽做了。
陸紀與順從地點了點頭,再次摟住夏明珠的脖子蹭了蹭。
夏明珠這才抱住了自家兒子,拍了拍他的背,隻覺心都軟成一攤水。
接下來的時間,母子二人,分坐辦公室兩個角落。
一大一小。
大的那個在大大的辦公桌旁伏案畫設計圖,
小的那個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掏出了一本臨摹畫冊,在矮桌麵前認認真真地臨摹著。
有幾分相像兩張臉上,浮現出了一模一樣的認真神情。
兩個人臉上的神情都無比專注**,並沒有過多的交流,而一室的溫情脈脈流淌,卻讓氣氛**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