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李成棟
雖是北伐軍旅之中,但大孟氏仍然忙裡偷閒為大家增添一些氣氛。一大早她就與妹妹開始張羅著準備一起家宴。
「今日借這家宴機會,宴請監國前來,正好讓三妹四妹跟監國見個面,若是監國能瞧的上,這事接下來就順理成章了。」孟氏敲定好菜單,又開始來給兩個剛從紹興接來的妹妹敲邊鼓。
之前她與丈夫談到監國身邊乏人,想把妹妹薦舉,於是風風火火立馬派了家丁回紹興給父親送信,求問父親的態度,同時也給小妹們寫信,詢問她們的意願。
對於這樁事情,紹興家裡不論是孟老爺還是孟三妹四妹,都並不反對,甚至兩年少女,也因近來聽說了太多魯監國的英雄事迹,而不免心生崇拜。
得到那邊同意的回復后,孟氏便立馬派人把父親和妹妹都接了過來,今日宴會,就算是最後一關,若是魯監國也能瞧中妹妹們,那這事就成了。
孟三妹文靜,孟四妹卻有些跳脫,拿著把梳子對鏡鏡頭,卻嘰嘰喳喳不停,「聽說殿下是個神銃手,曾一銃打下兩隻大雁來,是嗎,姐姐。」
「那我可沒親眼見過,不過聽你姐夫說,殿下不僅騎射本領好,而且火槍也確實打的好,甚至還能操大炮呢,二十多歲,剛毅堅強,還身強體健,如今忙於中興大業,一心北伐,身邊乏人,不知道多少人盯著呢,這次機會難得,你們可得抓緊了。」
孟三妹卻托著腮問,「殿下不會是只知騎射征戰的武夫吧?」
「說什麼渾話呢,殿下詩詞文章也是極佳的,還曾當眾寫下好幾首壯懷激烈的詩詞呢,你姐夫都說有魏武唐宗的遺風。」
「姐姐你把殿下也說的太好了吧?聽著比四大公子都還厲害呢。」四妹道。
孟氏笑道,「四公子也僅是江南年輕士人追捧,甚至是秦淮河畔的名妓們喊出來的,一個個出身名門顯宦之家,確實也是文章高手,更喜流連青樓,是風流種子,但真要姐姐來說,他們一個都比不上殿下,甚至不如你們姐夫。」
「國家危亡,真正干實事救國的男人,才是真英雄。」
「對了,今日我也請了復社四公子,冒辟疆在海鹽舉義來朝,得殿下授職,並讓他舉薦賢才,冒公子便去信招復社諸好友等,侯方域、陳貞慧、方以智陸續抵達,另外黃宗炎、屠象美等不少復社名士也在,今日我都已經邀請了,一會你們親眼看到,就能知曉其實士林稱讚的四公子,其實真不如殿下多矣。」
孟三妹是個文藝女青年,喜歡詩詞愛好戲劇,在閨房之中也喜歡聽那些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什麼侯方域和李香君,冒辟疆與董小婉的愛情故事,甚至是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啊,這些都深深的打動著正懷春的少女。
其實他對於姐姐和父親想將她送入宮中一事,是並不太樂意的,但她卻又沒有足夠的勇氣反對。
「啊,四公子也會來嗎?」孟三妹眼睛都瞪大了一些。
而孟四妹卻明顯更喜歡李香君、董小婉這些天下有名的女子。「董姐姐跟李姐姐真的那麼美嗎?」
孟氏瞧著兩個年少的妹妹,只得輕搖頭,她也是從這個年紀過來的,「三妹今天只戴這副珍珠耳環就好,其它的金銀首飾摘下來,殿下如今提倡節儉,不喜奢華。」
三妹道,「我聽說殿下以前最喜奢華,光是指甲套都有八百副,金玉象牙玳瑁各種皆有啊。」
「那是從前,如今的殿下啊,與將士們同衣共食,非常樸素,身上連件金玉都見不到。」
這副珍珠耳環戴上好,既為三妹增添了氣質,卻又不顯俗氣。
她又給四妹挑了幾件銀飾,沒用一件金玉,四妹年少開朗,天真爛漫,幾件銀飾在身上,卻更顯天真可愛。
衣服也是盡量挑了顯得素雅一些的搭配。
「監國若是有問你們就答,不必過於拘束。」
「知道了。」四妹笑道。
······
御前會議結束后,陳潛夫過來邀請朱以海參加家宴,「家岳剛從紹興過來,拙荊便張羅著弄個家宴接風,臣斗膽來請殿下赴宴。」
朱以海笑著道,「好啊,你父親孟公是個忠義鄉紳,孤也想親自感謝他。」
孟老爺子是紹興財主,之前不僅拿錢給女婿招兵買馬舉義助防錢塘,而且此後又幾次掏了許多銀子充軍且餉,陳潛夫北上時,他又掏了一萬兩銀子。
而這次孟老爺子來,更是豪爽的拿了兩萬兩,雖然孟老爺子其實也有些私心,比如這次冒著危險北上,就是想來當監國老丈人的。同時,也想給幾個兒子和兄弟子侄們謀個出身。
不過對比下當初崇禎的老丈人周奎的小氣,皇帝女婿借錢都只借幾千兩,連皇后拿給他的銀子都要剋扣,這孟老爺子無疑是個很難得的人。
朱以海便又邀了鄧王和大學士徐石麒、沈宸荃,以及新來的四巡撫,並虞大復、沈文忠和朱成功等同往赴宴。
陳潛夫夫婦則又邀請了冒辟疆、黃宗炎等一眾復社等行在名士。
羽林總兵官楊伯興和金吾總兵官張名揚與旗手營總兵官張全分別帶了一隊精銳部下,護衛他們來到陳潛夫夫婦暫居的一座大宅。
孟氏張羅著宴席,仍在忙碌著。
時間還早,朱以海便與陳潛夫在庭院里納涼小坐。
「殿下,臣接到線報,韃子蘇松總兵李成棟正集結兵馬,準備攻打崇明。」
朱以海聽到這個消息,沒有太過驚訝。
崇明的義陽王一眾,其實就是從南京潰散下來的水師,加上地方文官武將,一起擁立的,雖然剛開始聲勢挺大,但本身就是烏七雜八的人馬,加上那位義陽王雖是周藩郡王,可既無能力也無膽識,被推到這個位置,也只是當時沒有其它宗室可擁。
本來清軍主力南下杭州,三吳空虛,正是他們發展的好時機,可這些人卻憑白浪費了寶貴時間,一面是內部的這些大將們窩裡鬥爭權奪勢,一面卻是縱兵劫掠百姓。
搞的這些義軍被百姓唾棄,還不如北兵的名聲。
之後在夏允彝陳子龍的建議下,勉強算是定了一個戰略,打算依湖沿海對付清軍,但夏允彝幾個本也只是文士,田仰等人也是文臣,荊本澈、沈廷揚等對軍事多不通,黃蜚吳志葵等這些武將,則全是些潰敗之將,並沒有幾多真心實意要抗清。
這戰略訂的不切實際,連家門口的三吳之地都還沒恢復控制,就已經開始想著要伸手控制浙閩、兩廣、江西、湖廣等地了。
而陳梧、王朝先、黃斌卿等實力大將,也都是藉機南下,說是去總督地方,其實就是想遠離三吳,遠離清軍,同時想搶佔地盤。
這樣一來,義陽王等的實力越發分散了。
這都是取死之道。
先前定下先取蘇松,再打杭州,然後收復南京的策略,結果遲遲沒有動靜,黃蜚等幾路人馬,也是拖拖拉拉,遲遲不能按計劃行事,到現在都還沒完成對蘇州的集結。
相比之下,清軍這邊反應還更快點。
蘇松總兵李成棟就根據他掌握的軍情,打算來個擒賊擒王,先破崇明賊巢,把義陽王這偽監國拿下,然後再將蘇松各地的明軍各個擊破。
甚至,他有意在等黃蜚等諸將集結圍攻蘇州,畢竟一個個去圍剿比較麻煩,而坐守堅城打明軍,更方便快捷。李成棟也是經驗豐富的戰將,知道以這些潰兵的實力,人馬越多,戰鬥力只會越弱,越容易擊敗。
現在李成棟要開啟換家戰術,讓黃蜚等圍攻蘇州,他卻帶精銳去打崇明,他很有自信,蘇州能夠堅守到他攻破崇明后挾勝利之威殺回來。
「這個李成棟實力如何?」朱以海對李成棟的大名也是知曉的,但主要是因為歷史上他曾經反正,成了永曆朝廷東勛集團的首領,控制著廣東地區,還一度打的清軍十分狼狽。
不過朱以海倒不覺得說李成棟有多厲害,因為他反正後打的清軍,其實主要也都是原明軍投降后的綠營。
「有人說李成棟原是高傑老部下?也是流賊出身?」
陳潛夫負責軍情,如今北伐軍悄悄進入蘇松地界,他對李成棟這個蘇松總兵倒也是多方打探收集情報。
他搖了搖頭,「李成棟原先確實是高傑部下,但並不是流賊出身,事實上,那只是一個謠言而已。李成棟原是寧夏的邊軍,後來調任河南鎮標游擊,還參加了開封之戰,因在開封之戰中有功,升副總兵,又調到了直隸。」
「烈皇殉國后,他從山西跑到南直,然後才劃到了高傑麾下,他跟高傑的關係一般,畢竟在他麾下僅一年多時間。」
「李成棟在高傑麾下時,也並不突出。在高傑被殺后,其部下地位最高,實力最強的是高傑的外甥李本深,被南京晉為太子少保,加左都督職。」
「不過高傑死後,朝廷並沒有維持高傑這一鎮,而是將高傑所部一分為七,李本深駐歸德,楊承祖駐夏邑,唐應虎駐虞城,苗順甫駐碭山,李翔雲駐雙溝,胡茂楨、郭虎駐泗州,李成棟駐徐州。」
朱以海聽出來,雖然弘光即位之初便設江北四鎮,但實際上對這不聽話的四鎮也很忌憚,高傑一死,南京便立馬趁機肢解了高傑這一鎮人馬,一分為七,互不統屬。
李成棟這個時候也分領本部,駐防徐州,算是自立門戶了。
造成高傑鎮瓦解的原因,除了高傑死後朝廷藉機肢解外,也是因為高傑的人馬本身很雜,他自己本身是李自成大將,後來卻投降大明,他麾下的主要大將,李本深是外甥,胡茂楨是他從李自成那帶出來的老兄弟,郭虎是秦軍將領,楊承祖甚至是羅汝才的舊部,這些人大多是陝西人,李成棟因為老家寧夏,所以他雖是官軍,但也能融進這個圈子。
不過相比起高傑部下大多來自陝甘寧地區,李成棟的心腹嫡系,就基本上都是來自河南了,他雖是寧夏人,但在河南真正起家,比如中軍杜永和是通許人,吳文獻也是通許人,殷之榮是商丘人,都是開封周邊的,楊大福也是河南人。
清軍南下后,李成棟率部獻徐州投降,仍為總兵,並不怎麼得清軍重視,畢竟他就算在高傑死後的七部中,也屬於邊緣旁系。
降清后李成棟在打揚州時表現的非常賣力,加了些分,然後過江南下,也是一直充當急先鋒的角色,對付起昔日大明的同袍來,非常能下狠心。
再之後又隨土國寶清剿常鎮等地反抗勢力,因賣力表現,被授予蘇松總兵,移鎮蘇松,要讓他繼續發揮作用。
歷史上,李成棟也正是在蘇松總兵任上,瘋狂鎮壓三吳起義軍民,製造了驚人的江陰大屠殺,嘉定屠殺、崑山屠山等,憑著無數同族的鮮血,染紅了自己的頂子,然後又隨博洛南下浙閩,再立新功,之後再攻入廣東,最後升授廣東提督。
結果最後因為覺得自己功勞大,清朝卻不讓他做總督,非常不滿意,於是又造了清朝的反。
當然,當時除了分贓不均,覺得清朝虧待他外,也跟當時嶺南局勢有關,江西的金聲恆反正後,江西湖南廣西廣東等地迅速爆發了一波反清大潮,許多地方都反正了,而魯王朱以海當時也在福建趁勢發起了一波攻勢大潮,攻佔了許多地方。
李成棟幾乎陷入包圍之中,廣東成了一座孤島,於是眼看自身難保,乾脆也反了。
不過雖然反了,其實李成棟歷史上的表現看,也不是什麼真正的改過自新,真心擁立南明,而只不過是另有打算。
雖然在南明頭幾年,李成棟似乎成了南明軍隊的剋星,所向披靡,無人可擋,但其實細究起來,李成棟不是在明朝時不能打,到了清朝就成了戰神,而是他從江南打到兩廣,對付的其實都是那些二線甚至是鄉勇、百姓而已。
也正是因為錯誤的高估了自己,所以後來他才兵敗戰死。
不過現在李成棟準備打崇明,卻肯定能贏,因為歷史上他就贏了,崇明義陽王那任命的浙直水師總督荊本澈根本就不會打仗,連兵都控制不住,他招募的兵軍紀最差,已經在崇明周邊爛透了。
後來他逃到舟山,就被黃斌卿以縱兵劫掠百姓為由殺了他,然後吞了他的船隻人馬。
「對了,之前陳梧部將張國柱,目前已經投到了李成棟麾下。」陳潛夫補充。
朱以海沉吟不語。
「我們要救崇明嗎?」陳潛夫問。
「你覺得呢?」朱以海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