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海上升明帝> 第172章 倒戈相向陣前驚

第172章 倒戈相向陣前驚

  對於接下來該可去何從,其實就算是御營的這些文臣武將們也沒統一。


  如徐石麒雖年老持重,希望朱以海返回紹興,可自己卻想留下來,他希望能夠跟隨北伐軍一路打到南京城下去,不說打下南京,起碼也希望能在城下祭祀孝陵。


  若是真找到機會攻進南京,不管守不守的住,這意義都是非常深遠的。


  陳潛夫則想著一路打穿常州,然後進入崇明靖江,以此天險為據點,憑藉水師之利,立足江南,然後還要對江北的淮揚等地作戰。


  袁宗第倒是沒多說什麼,他其實是想早點交還馬軍提督之職,趕回湖廣去,荊州武昌之戰即將打響,他這個湖北提督總兵官,當然想早點回去,畢竟監國可是答應過他,等收復湖北,到時荊州交給他駐防。


  若是自己不回去,荊州打下來后,大家也未必會留給他啊。


  張名振已經獲得了新的任命,他被任命為兩江提督,去江西協張國維鎮守贛州,收復江西,甚至是支援湖廣和安徽兩翼。


  對這個任命他欣然接受,從石浦游擊到浙江總兵再到浙江提督,再到如今的兩江提督,不管授何職,去何地,他都堅決遵從監國的旨意。


  所以此時他一心已經開始放到江西,正忙著按監國旨意,挑選五千人做為駐贛骨幹準備南下。


  北伐八鎮,接下來必然要拆分,不可能再長聚江南。


  朱以海也有比較清醒的認識,現在說趁勝攻打南京,或者說就跟清軍在江南爭奪大城,這是不現實的。


  先前趁空子奪了幾座城,但現階段不可能守的住,所以只能主動棄守,能夠弄些錢糧物資,清除些漢奸國賊,打擊下投降的綠營就不錯了,更進一步的不能奢望幻想。


  差不多到散兵的時候了,不過這次散,也是為了下一階段的大棋。


  湖廣荊襄,江西安徽,這兩個新的戰場,需要在三吳歷練過的禁衛御營前去支援,以他們為骨幹在那邊建立大明新軍,需要已經在戰場上證明了自己忠心的王之仁、張名振、袁宗第這些大將前去統領,戰場將變的更大。


  禁軍分散,不是壞處,也不是削弱,而是散播火種。


  以禁軍為火種,點燃各地義紳忠士,團結抗虜,更是要讓韃子疲於奔命,只要這樣調動他們,分散他們,明軍才能夠有更多機會殲滅削弱他們。


  「這次我們將暫時偃旗息鼓,但這只是從明面轉入地下,仍然會繼續抗虜奮戰的,所以希望大家能夠跟各地的士紳百姓們能夠好好宣傳,讓他們明白我們的戰略,不跟韃子爭一時長短。」


  為了避免如歷史上的江南大屠殺再次發生,朱以海希望各地都不要據城反抗,此時北伐禁軍都守不住城扛不住清軍的主力,各地義民百姓如何守的住。


  所以得暫時表面放棄。


  嚴我公會是一個很好的棋子,接下來他希望各地義軍能夠轉入地下,部份人則向嚴我公投降。


  這樣一來,讓江南各地,一夜變綠,重歸韃子控制假像,也就有很大機率避免韃子的亂屠殺。


  朱以海的這種戰略,因為北伐以來在不斷的強調,所以如今在軍中倒也能得到將領們的理解支持,畢竟也確實挺有成效的。


  ······

  太倉州。


  義陽王所授總兵官張士儀、張鵬翼各領兵五千,從崇明渡江至七丫港登岸,往攻太倉。按計劃,黃蜚、吳志葵攻蘇州,張士儀、張鵬翼攻太倉。


  而東閣大學士田仰率兵攻江北的泰州,威脅揚州。


  水師總督荊本澈留守崇明。


  戶部左侍郎兼兵部右侍郎沈廷揚則往攻靖江。


  若各路攻勢順利,到時再齊聚鎮江會師,奪取鎮江后,收復南京。


  張士儀等此次進攻並不順利,七丫港口的劉河堡中所屯有清軍,拒守不降,他們圍攻不下,於是商議后,派一些兵圍住,其餘兵沿河而進,準備去打太倉州,可仍攻之不下。


  此時守太倉州城的是張士儀的一個熟人張國柱,當年同在劉澤清麾下,不過他們因為都不是劉澤清的嫡系,所以倒也惺惺相惜,甚至結過拜把子兄弟。兩人其實都是那種比較能打的人,當年張士儀還在朱大典麾下當過游擊將軍。


  昔日同袍兄弟,如今卻刀兵相見。


  本來劉澤清降清時,張士儀和張國柱都是不肯降,各帶兵馬出走,後來張士儀與巡撫田仰一起擁立義陽王監國,拜為提督總兵官。


  張士儀去信招來自己好兄弟張國柱,可因他手下沒多少兵,便只得了個參將銜。再後來,張國柱隨陳梧南下,結果在寧波翻了船,好不容易逃脫,最後乾股降了清,現在隸屬蘇松提督吳勝兆麾下為副將。


  被吳勝兆派來守太倉州,手下除了幾百江淮弓手老兄弟,就是新募的兵,千餘人守著太倉州,可硬是扛住了張士儀和張鵬翼兩員大將的猛攻。


  久攻不下,二張損失不小。


  今晚張國柱派人悄悄來見張士儀,送上一封密信。


  「黃提督和吳總兵皆兵潰如山倒,七八萬人一夕散盡,如今黃提督被擒后自殺,吳總兵歸則附大清,博洛貝勒已統數萬大軍北上,隨時將至。我家將軍說與張公乃是結義兄弟,所以特來相勸,識時務者為俊傑,朱明大勢早去,無力回天,此時再死保也無用矣,倒不如改換門庭,投奔新朝,以張公之能力,加上我家將軍舉薦,至少也是一個總兵之職啊。」


  來人一通勸說,張士儀已經有些意動。


  他的幾個親信也都勸說他降清,因為此時確實看不到希望了,當年他們在淮北劉澤清麾下時,兵馬比現在強多了,可面對清軍仍然連一戰之力都沒有。現在二張號稱萬人,可都是些什麼烏合他們很清楚,流民乞丐和強拉的壯丁,既沒訓練又缺甲械,更別說鬥志,上萬人圍張國柱千把人,怎麼都打不下。


  「想不到黃提督大軍居然如此潰敗。」張士儀感嘆著,義陽王監國小朝廷,就靠黃蜚的這支兵馬撐場面了,想不到居然在蘇州城下一仗未打就被嚇潰了,黃蜚都死了。


  「降吧,將軍。」


  張士儀見手下諸將都請降,也只能感嘆時也命也。


  「若要降清,張鵬翼兄弟只怕不允。」


  「那就騙來殺了,然後裹脅其部一起投降。」有人喊道。


  張鵬翼字效先,浙江紹興人,崇禎末,為山海關總兵吳三桂的副將,吳三桂向清軍投降,引韃虜入關,張鵬翼與弟張繼榮不恥,帶領一些部份南下,弘光授淮安總兵。


  後來與淮安巡撫擁義陽王崇明監國,其部眾雖少,但紀律嚴明,張鵬翼兄弟更是有萬夫不當之勇。


  他的兵不管到哪,從不入私宅,晚上入城,寧肯站一晚上,都會闖民宅,更別說搶掠百姓。


  只可惜這支曾經的關寧精銳此時太少,僅幾百人,否則十個張國柱也頂不住張鵬翼兄弟倆。


  「好!」張士儀陰著臉沉聲道。


  張鵬翼半夜見到張士儀派來的家丁請他過去議事,不由皺眉。


  「哥,張士儀要反。」張繼榮直接道。


  張鵬翼其實也早看出苗頭不對了,張士儀跟張國柱的關係他是清楚的,這兩天攻城,張士儀明顯是出工不出力,而且他也發現他在跟張國柱私下聯繫。


  「大哥,黃帥兵敗自殺,吳志葵投降是真的嗎?」


  「大概是吧。」張鵬翼道。


  「我這就喚起兄弟們,打進張賊營中,將他砍了。」


  張鵬翼叫住兄弟,「張士儀既已降賊,只怕早有準備,況且現在殺了他也沒什麼用,叫上弟兄們,我們走。」


  「去哪?」


  「不是傳說魯監國九弟江南提督朱武剛攻下了蘇州嗎,我們去投他。」


  張鵬翼手底下號稱五千兵,但在劉河堡留下了兩千人圍困,這些天打太倉折了不少,突然傳來的黃吳二將大敗的消息,又讓手下新兵跑了不少。


  兄弟二人真正能打的,也就那五百關寧舊部了,其它的大多是招募的流民、百姓,根本沒什麼戰鬥力。


  在這裡跟張士儀張國柱打,沒什麼意義,反而有可能被他們拖住,到時被趕來的韃子圍住。


  仔細思考了一會後,張鵬翼決定去投魯監國,也不回崇明了,他對自己曾經擁立的義陽王早失望透頂。


  但他更不願意降韃子。


  如果他願降,當初隨吳三桂降虜,現在估計浙江總督就不是張存仁而是他了,畢竟張存仁當年也是吳三桂的副將。


  兄弟倆砍了張士儀的家丁,召集了手下五百關寧舊部,也不要其它的新兵,收拾了東西便離趁夜離營。


  張士儀接到消息時,部下要去追殺,被他攔住了。


  「窮寇勿追,不要管他。」


  其實張士儀也很清楚,以他手下那些慫兵,真要強行追擊張鵬翼兄弟,只怕他不僅留不下他們,還可能要吃大虧。


  張鵬翼不肯降,要走隨他走,只要不妨礙他就行。


  「把張鵬翼的人馬都收編了,再派人去把劉河堡下的那兩千人也收編了。」


  天亮時,張士儀帶著近萬人,向太倉城中千把人的張國柱投降。


  張國柱大喜,趕緊奏捷,稱自己面對義陽王數萬賊逆圍攻數日,率千餘將士拚命反擊,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率敢死隊五百出城夜襲敵營,大敗張鵬翼兄弟,殺其數千,並成功勸降總兵張士儀率部歸降。


  為了湊夠他謊稱的斬首張鵬翼部數千,張國柱派兵出城,到鄉下屠殺百姓,提著首級回城,然後稱是斬殺的張鵬翼兄弟部眾。


  張士儀投降后也識趣,把原張鵬翼留下的這幾千人馬,二一添作五,哥倆一人一半,各得兩千。


  在嘉定的博洛很快得到張國柱太倉大捷的塘報,他的桌上還有一封捷報,是江寧巡撫土國寶奏報,稱他在嚴我公李遇春等部綠營的支援下,夜襲偽軍,成功奪回了李率泰丟失的蘇州城,蘇州的偽軍大潰,正四下逃散潰走,偽提督朱武倉惶敗走,不少部眾紛紛請降歸附。


  江南再次安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