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恩盡義絕
這樣的圈地運動,孔家歷朝搞過不少次,經常趁亂上下勾結,圈地兼并。
所以才有了這萬多頃的田地,各朝賜給的才三千多頃,他們侵佔、兼并的過萬頃。
現在孔家又來要爵要地,甚至還又指了幾塊不屬於他們的地, 硬說是以前大明天子欽賜的,要皇帝下旨給他。
「朕有副對聯倒是要送給孔衍植,
上聯:昨降元蒙,今降滿清,何足道哉,方明白,善勸進家有餘慶。
下聯: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全都忘了。只記得,識時務者為俊傑。
橫批:世修降表1
黃宗羲、阮大鋮二人聽到這話,都愣在當常
雖然孔家後人乾的都是些狗屁事,不僅誰來降誰,還經常內訌,好幾次上奏爭繼承人,甚至攻擊對方不是孔家人。
而民間也有傳說,說其實當年孔家南遷,元朝滅金后,立了個聽話的衍聖公,其實這人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孔家人,甚至有傳言說, 那人其實就是元帝私生子。
所以以血統奉孔家千餘年,但未必就奉的是真血統。
孔家世封衍聖公, 甚至還世授曲阜知縣,還是個跟京縣一樣的品級, 另外還有世封翰林院五經博士等。
他們家的地,一樣不納稅賦。
一點不比朱明宗藩對國家吸血危害輕。
而之前孔家給李自成勸進,給多爾袞勸進,帶頭剃髮修表,太他娘的噁心人了。
現在還有臉來找朱以海要回衍聖公爵,還想趁機圈地。
真是以為自己血統高貴了?
「當年隨宋高宗南渡的南宗子弟應當還有吧,從中找一個出來,授至聖先師奉祀官,從七品,許世襲。
另孔廟四配十二哲,各擇一嫡子孫後人授翰林院五經博士,從八品,許世襲。」
「賜奉禮官田地兩千畝,十六位五經博士各二百畝地。」
阮大鋮還在為剛才皇帝給孔家的對聯而震驚,此時倒對皇帝把孔家衍聖公降為從七品奉祀官不驚訝了。
大明嘉靖朝有官員上奏,說孔子稱王名不正言不順,所以嘉靖去王號及大成文宣之稱,改謚至聖先師。
宋代衍聖公其實也就是八品官,但道統關係,身份超然, 倍受尊崇。
有明一代, 有十位孔子後裔承襲衍聖公爵, 有兩個嫡長子早死, 死後追贈。
當代孔衍植(胤植),是天啟年承襲,他伯父二子早亡,無孫,於是將弟弟兒子過繼給自己。
在明朝,衍聖公屬於比較特殊的公爵,有誥無券。
朱元璋賜孔家田兩千頃(大頃,七百二十步大畝,一畝當三畝。),歲收以供祭祀之用,其餘為衍聖公俸祿。
衍聖公班列文官之首,授光祿大夫,賜誥與一品官同,給三台銀櫻
不僅在曲阜為孔家敕建衍聖公府,在北京還賜了兩座大宅,供其入京朝見居祝嘉靖年間,曲阜孔府還全面擴建,東西司房有一百三十多間房,至於后宅內院的樓閣房屋就更是不能具數。
「衍聖公」長子15歲冠帶后即可使用二品服色,次子15歲便可承襲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主持子思(孔伋字子思,孔子之孫)祀事,三子15歲承襲太常寺博士,主持汶上縣聖澤書院祀事。其二三子之博士每隨一代「衍聖公」遞為更授。
「陛下,是給孔家增賜兩千畝地嗎?」
朱以海搖頭。
「這兩千畝地,是給至聖先師奉祀官的,用以祭祀,其餘為俸祿。」
「那原孔家之地?」
朱以海瞧了眼阮大鋮,「太祖雖曾賜孔家兩千頃地,但太祖不也賜給諸宗藩田地?同樣給勛臣賜地,朕是如何處置宗藩莊田的,是如何處置魏國公家田地的?」
阮大鋮雖然想到,但也沒料到皇帝真的直接這麼剛。
公爵待遇變成八品官。
這一百三十多萬畝地,還是一當三大畝,這要全都收沒入官?
這可是孔家埃
不過想想皇帝剛才給孔家的這對聯,也知道皇帝對孔有怨氣有多大。
「以後孔家嫡長子承襲奉祀官,嫡次子則襲翰林院五經博士,沒有其它什麼特別優待。至聖先師,是朕尊崇聖人,但其子孫歷經兩千餘年,表現的太差了,不配再這般享受。」
「兩千畝地,祭祀足夠了。」
一百三十多萬畝地,要全部收回。
朱以海連大明宗藩諸王的莊田都收了,爵位都奪了,還會給孔家特意保留個公爵嗎?
憑什麼?
之前的徐國公等那些投降的勛戚公侯伯們,朱以海可沒慣著,不僅奪爵而且田地也奪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
徐達等人確實開國有功,但享受了二百多年國恩,也足夠了。後人沒出息,那怪誰?
如劉伯溫的後人劉孔昭,不就以從龍有功,而都晉封為青田縣公了嗎?
黃宗羲也沒說話。
雖然這位還沒經歷明清易代,沒經歷那天下動蕩,民間疾苦,所以沒有如歷史上那般到老了后,有了嚴重的輕皇權思想,他招募鄉民建世忠營起兵從龍,仕途很順利,如今年紀輕輕就是一省巡撫,深得聖意,一心也都撲在地方上,倒沒去想著說皇權太重要不得什麼的,反而覺得當今聖人乾綱獨斷,真正聖君大帝。
其實天下士人尊孔,但對孔有後人有意見的多了去了。
畢竟孔家其實行事跟一般的公侯家沒什麼區別,免不得仗勢欺人,特別是他們家還是世襲的曲阜知縣,在那一畝三分地,他們家是真正的太上皇。
孔家給韃子修降表,上進勸表,韃子也承認衍聖公在明代的全部特權,六十五代衍聖公孔胤植仍任衍聖公,加太子太傅,朝見時仍列內閣大臣之上。
去年,韃子還在北京太僕寺街又賜給衍聖公府一座。
可朱以海不會再給他們那些恩賞特權。
大明曾經給了他們家二百多年的特權,是他們不珍惜。
如今朱以海仍是大明太祖子孫,國號仍是大明,又豈會對這個給李自成和韃子都上降表上勸進表的傢伙恩賞?
憑什麼?
「曲阜孔府的宅子他們可以繼續居住,但其頭門、二門、儀門等都要按七品官階對應,超出規格的該拆就拆,
除曲阜大宅保留,其餘宅院、商鋪,以及佔有的山林湖泊草場全都清查收回。」
對這種世修降表的絲毫沒必要客氣。
孔家的地有廟田、祭田、私田幾種,廟田不交租,出勞役,祭田交租。孔家的田,連私田都是不交稅賦的。
孔家祭田收租是與佃戶對半分成,朝廷收糧的斗是方斗,口小底大,一斗麥子一百二十斤,但他們孔家收租用的卻是長方形斗,裝滿麥子后是七十五斤,用木板刮平,斗內只剩五十斤,刮下來的叫斗尖糧,分給庄頭等,卻只計收租五十斤。
孔家除收田租,還在曲阜各廟書院前集市、以及佃戶村莊內舉辦的集市收稅。
孔家還有學田五十大頃,折一萬五千畝,用以幾大書院開銷。
祭田學田廟田是朝廷規定的免賦役田,而私田其實是要交稅賦的,只不過優待孔家,大量私田也僅需繳三分之一稅賦,是為輕糧地。
另外歷代衍聖公夫人等嫁入孔家時帶來的田地,稱為脂粉地,歷代累積也有萬畝,基本上無稅。
可就連只繳三分之一的輕糧地,其實孔家也早就想盡辦法不繳或少繳了。
衍聖公做為二品官,還有不錯的俸祿。
一年僅田地進項,輕鬆過萬兩,然後再搞放貸經商開礦建作坊等,其利潤更豐厚,所以大明朱家的宗藩二百多年後,許多底層宗藩過的不如叫花子,但人家衍聖公府,哪怕經歷兩千多年,依然過的非常滋潤,這就是區別。
天啟年間,孔家就把各宗族支派劃分為五十七個宗戶,孔氏後裔已經超過兩萬丁了。
衍聖公這支,是大宗戶,其餘還有五十六個宗戶。
朱以海發了通火。
阮大鋮等要退下,他又叫住了他們。
「朕話還沒說完。」
「朕聽說孔家發展到如今,有幾十宗戶,男丁就超過兩萬,這麼多人口家庭,如果一下子把地全收走了,也過於苛刻了。」
「這樣,孔家收上來的這一百三十萬多畝地,可以再優先分給孔家各宗戶人丁,十六以上至六十以下孔氏男丁,每丁可分地十畝。」
「如果家裡名下還有地的,超出一丁十畝的不用再分,如不足十畝,可補齊。」
這次收的一百多萬畝地,其實主要就是衍聖公府名下的,孔家族人名下的一些私田,妻子帶來嫁妝的脂粉地等也並不在列。
朱以海給孔氏族人一丁補夠十畝,就能保證他們能成為小自耕農,自給自足還是可以的。
如果他們本身名下有不少地,也不需要皇帝這十畝地。
主要還是照顧那些宗族裡地位低,沒什麼產業的。
主要針對的還是衍聖公這大宗。
「聖人仁慈1黃宗羲也不由稱頌道,既打壓又還不忘記基本保障。
朱以海擺擺手,「先就這樣辦吧。」收走一百三十萬畝,再分下去個一二十萬畝,也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