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海上升明帝> 第693章 子弟

第693章 子弟

  拂曉。


  天將亮未亮。


  村莊朦朦朧朧,遠山欲隱欲見。


  田間地頭的麥苗上,都是晶瑩的露珠。


  雲山下的雲山營,是明初所建,原是保護第二代魯王陵的兵營所在,因處雲山下故名雲山營,如今兵營不見,只留一個村莊,還有山上的王陵。


  這裡有一千七百多畝耕地,八百多畝林地,三百多戶村民,原來都是魯王府屯庄的佃戶,如今也每戶分到了六畝耕地,皇帝置雲山莊,留地九百畝,餘地八百多畝,又從周邊原王莊劃地一千六百多畝,變價售給村民。


  四百多村民與雲山皇莊結成一個公社,下面有四個大社,二十個小社。


  孫麥子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今年五十多歲,有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由於以前家裡窮,三兄弟只有他找到了媳婦,還是那年外出給人收麥子,在河灘邊撿到的一個逃荒女人,還是個頭腦不太靈活的女人。


  他把女人帶回家好好伺候著,一年後傻女人為他生下了一個兒子,此後又接連生了七個孩子,三兒四女。


  三兄弟一起當爹又當娘的辛苦拉扯大了五個,

  孫麥子把二兒子過繼到大哥名下,三兒子過繼到三弟名下,他大哥三弟有了后,也就絕了再找老婆的心思,一起幫忙養孩子。日子是辛苦的,轉眼十幾年過去,大兒子都已經二十了,最小的女兒也都快十歲了。


  傻媳婦依然傻呵呵的,連飯也不會做。


  不過孫老漢卻也不嫌棄,下雨知道往家跑就行了,起碼也給他們這個家帶來了希望。


  天沒亮,他便如往前一樣早早醒來。


  多年來養成的習慣,總是起早貪黑。


  過去是給人幫工,端人家的碗,就得給人干好活,這是他最純樸的思想,而現在皇帝聖恩,給他家六畝地,買地的錢可以慢慢還,但收益卻提高了許多,這可是自個的地,不用交佃租,只交地丁而已。


  那六畝分到的地他跟寶貝一樣。


  出門,便看到大哥和三弟也扛著鋤頭出來了。


  「去把那個花生鋤鋤草,」大哥六十多歲,花須皆白,腰也句著,他打了一輩子光棍,其實若不是要幫襯著養孩子,大哥本也有機會去鄰村一個寡婦家撐門戶的。後來大哥說,給別人養娃,還不如就幫自家養,何況二強也是過繼自己名下了。


  三兄弟一直沒有分家,乾脆就一個鍋里生活。


  「皇莊劉把頭說這花生到時他們收去榨油,價格還按先前約定的收,真能行?」老三也五十多歲了。


  「這有啥不信的,咱們家幾代人都在這雲山營,二百多年前,那就是這裡守陵的魯王府護衛,後來解散了,成了王府佃戶,一直傳到咱兄弟,快三百年了。


  何況,皇帝就是原來的魯王,他之前還給咱們分地,這麼仁厚的天子,有啥不信的。」


  「我聽說,前些天皇上在白塔寺的一莊戶人家吃了頓飯,就小米稀粥然後蒸的土豆子老玉米,結果皇上走時,就賞了他們一頭小母牛,聽說都一歲口了,馬上就可以教犁耕地了,臨了,還把他家兩個男女娃帶走了,說是一月給二塊銀元呢。」


  「還有這事?那這家祖墳上冒青煙了啊。」


  三兄弟邊走邊聊著,話里都是羨慕。


  現在牛多金貴啊,有錢都不一定買的到,有頭牛不僅能夠下崽賣錢,而且農忙時耕地翻土省大力了,自家的耕完,不能去給別人耕地賺糧呢。


  至於說被帶走一月能給二塊銀元,那更是不敢想的事,年輕娃到皇莊的作坊里幹活,白天黑地的拚命,一月也就能拿一塊銀元左右,雖風吹不著雨淋不著,但時間長,也累的很。


  跟著皇上,一月工錢就能買中田一畝了。


  孫麥子看到路邊幾粒羊糞,趕緊撿筐里,一會帶地里去做肥。


  「大娃二十了,咱是不是該給大娃找個媳婦了?」老大突然說道。


  「現如今說親也不好說,咱這雖然安穩了,可成親條件也高了。」


  老大卻道,「咱家現在有六畝地,幾個大的娃娃也在皇莊作坊里苦力賺錢,一月也有一塊銀元,大強子都二十了,再不找,年紀越大就越難了,家裡錢不夠,就借。那個縣上不是新開了個銀行嗎,聽說咱老百姓可以找保長開條子,過去借,利息不高,咱們先把大強子老婆娶下,也省樁心事,他們三兄弟,咱們一個個來。」


  老三則道,「借錢那得利息,說利息低,但我總覺得不踏實。要我說,這大姑娘先前也是耽誤了,如今可以找個好點條件的人家相了,到時要些彩禮,少給點陪嫁,剩下的就做大強子的彩禮錢,咱再借點貼些。」


  這雖不是換親,卻也類似。


  窮人家有時沒辦法,便只好拿女兒的彩禮錢,做兒子娶妻的本。


  不過這樣做也有壞處,就是女兒收了彩禮卻沒什麼陪嫁,過了門總免不了要被婆家記掛甚至低看的。


  三兄弟說起這事,也是愁容滿面。


  下了花生地里,便一聲不吭的鋤草鬆土干起活來。


  正鋤著草,幾個年輕人跑了過來,卻正是孫家的強子三兄弟,名字就叫大強二強三強,小名則叫狗蛋二狗狗剩,賤名好養活。


  要說來也是厲害,他們母親是個傻女人,什麼活都不會幹,但孩子生下來卻都很健康,她別的不會,但卻知道孩子生下來要奶,她生了七個孩子,居然就兩個夭折的,如今大的二十,小的也十歲。


  「爹,大爺、三爺。」


  狗蛋孫大強過來,手裡還抓了把路上撿的羊糞,一邊打招呼,一邊把糞揉碎了花生地里,「咱家花生苗都長這麼高了。」


  「你們不是在作坊里作事嘛,怎麼回來了?」


  作坊里干一個月雖然也就只能賺一塊銀元,但對他們來說,這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活路,包吃包住還能有一塊銀元,這可是天大的皇恩,要擱早些年,狗蛋這樣的年輕人,到地主家幫工,一月最多三四百錢。


  三兄弟加上一個大姑娘,一月能賺到四塊錢回來,要是能夠一直做下去,蓋房娶媳婦還買地錢那都不用愁。


  「你個狗日的不是又在作坊里惹事了?我錘死你個狗日的。」孫二爺見兒子笑嘻嘻的,以為他又惹事了,這傢伙二十歲了,還打著光棍,平時也喜歡摸魚捉蝦上山設陷阱捕獵,力氣是有兩膀子,但也喜歡打架鬥毆脾氣很壞。


  這作坊里的事可也是好不容易才弄來的,一個月有一塊銀元呢,就算累,可幹什麼不累。這差事要丟了,哪裡再找去。


  「你個狗日的,把差事弄丟了,你就打一輩子光棍去吧,我錘死你······」


  大爺一邊拉老二,一邊問繼子二強子,「二狗,咋回事,這大早上的咋都家來了?」


  「又惹什麼禍了?」


  十八歲的二狗趕緊解釋,「爹,沒惹事,是好事。」


  「啥好事?」


  狗蛋也趕緊邊逃邊解釋,「真是好事,就是萬歲爺不是現在咱兗州這邊巡視嘛,要從咱這裡招些兗州鄉親子弟······」


  大夏天,狗蛋打著赤腳,身上是洗的發白的短褂短褲,還打著補丁摞補丁,不過人倒是挺結實的,雖然有些瘦,但個子挺高,是精瘦的那種。


  在他努力解釋下,孫麥子三兄弟倒也聽明白了。


  皇帝要從兗州招些鄉親子女,據說是給大皇子秦王和二皇子漢王的,做他們的隨從侍女。


  「秦王漢王那是天子兒,要啥護衛沒有,還看的上你們這樣的?」


  「是真的,我們現在回來就是來找村長和保甲開保書的,作坊今天還特意放一天假呢,還不扣工錢。」


  孫二爺三兄弟半信半疑,不過也不敢大意,要真有這好事,那可不能錯過,趕緊扛了鋤頭拉著三人回家。


  一熘煙小跑回到家,水都不及喝一口,就趕緊先去找村長。


  在如今保甲制下,村長其實相當於大明開國之初設的老人,朝廷要求各個村子,由村民推選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這老人既要年高更要有德,一般是由五十歲以上者,而且多是有功名的,有名望的士紳、族長等充任,按村子的大小,一般是小村三五人,大村八九人。


  這種鄉老制度,其實早在秦漢時期就有了。


  明初也曾大力推行。


  明初的老人,有舉薦賢才,處理一般訴訟,協助戶籍管理、徵收稅賦等權力,甚至還有對地方官員官府的監督權。


  比如朱元章明確規定,老人可以搭乘官員的車進京告狀進奏,地方官不得阻攔。


  甚至有過老人直接授任松江知府,以及監察御史的這種情況。


  不過後來這種老人制度也廢了,朱以海稱帝后,對鄉村治理,是推行保甲制度,同時恢復了老人,稱為鄉老。


  在各村設公約堂或老人亭,讓村民們推選鄉老,制訂村民公約,村民的民事糾紛,由他們先調解,比如田地、房產、婚姻、打架鬥毆、債務、偷盜、私宰耕牛、損壞農具莊稼等等這些村民間的民事糾紛,本就複雜,一縣之廣這樣的糾紛太多,縣衙也管不過來。


  所以由鄉老來風規民俗來調節處置先,事情鬧太大,或對鄉老處置不服的,也可以再上告縣衙。


  鄉老另一大職責就是監察地方官吏,他們是有權直接越級上報,甚至直接上省城上京城告狀的。


  普通百姓沒這種上告權力,也不能民告官,但鄉老可以。


  鄉老們成為事實上的村長,還要勸課農桑甚至宣講諭旨等,配合保甲制度,大在增強了對地方上的管理,增加了鄉村穩定。


  雲山營有近四百戶,就有四個鄉老,平時各分管一個大社,要是遇一些重要的糾紛,則是四個鄉老一同開鄉約公堂處理。


  今天,四位鄉老很忙,因為許多年輕後山都來找他們開證明,出保書。證明是本村人,身家清白,三代內沒有犯罪等情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