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家有悍女不好惹> 第六百九十六章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第六百九十六章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說起這次事件的始作俑者,那個木錦繡也不是個好東西!


  蔣家在自己園子裏就種了十來棵桔子樹,據說今年掛了不少果子,怎麽也不可能缺她吃的,吃之前就不能先給老人剝一個,非要老太太開口,結果鬧出這麽大個事來,差點連肚子裏的孩子都不保,說起來就是個沒什麽孝心的!


  就算俞珠妹真的生氣想用拐杖搗木錦繡的肚子,她就不能躲?


  還有蔣玉貴,就算怕伸手拉開木錦繡會傷了她肚子裏的娃,他也不該伸手推老太太,他有時間對老太太伸手,就該有時間擋在木錦繡和老太太之間。


  說到底,還是沒什麽孝心,不把老太太當家人!


  難怪王秀英得知情況以後,會讓王興順直接取了錢去醫院,讓俞珠妹愛住多久住多久。


  可是正因為如此,鎮上傳出許多不好聽的話,矛頭全都指向出錢買安寧的王秀英。


  這些流言蜚語的起源在哪裏,張青楊不用想也知道不無非是王興菊、王興梅和王興有、俞滿芬這幾個人以及他們的兒女。


  總之張青楊對蔣家就是一百萬個的看不順,同時也替王秀英一百萬個不值。


  “青楊哥,你別替我不值,做人對得起天地,對得起良心即可。”王秀英真的不在乎。


  “總不能讓你奶一直住在醫院吧,興順叔這些日子愁得嘛直抓頭!”想起啟程之前張青楊去王興順家道別,王興順那苦瓜臉,張青楊不由又多了一句。


  王秀英雖然還沒有與王興順交底最終怎麽安置俞珠妹,卻並不準備繼續瞞著張青楊,很幹脆地將她的打算告訴張青楊。


  “你是說,準備送你奶去敬老院?這倒是個辦法,隻怕你奶還是不樂意。”張青楊的聲音明快了些,大概想起俞珠妹那難纏的性子又有些擔心。


  這次回去他也聽說過離清溪鎮大約十來裏地的雙橋鎮上有人辦了所敬老院。


  據說裏麵的居住條件相當不錯,老人們可以在裏麵看看電視、下下棋打打牌,最主要的還在於價格合適,包吃包住還有專人打掃雙人間一個月才收兩百塊。


  兩百塊錢要在幾年前肯定沒人願意送老人去,可是現在Y縣幾乎是全民辦廠經商,為了賺錢恨不得一個人掰成兩個用,哪有那多時間精力照顧老人?


  生意做得好的,一個月不知能掙多少個兩百塊呢!

  據說敬老院三月份才開業,現在已經有不少人預約了,還有老人是自己提出要去敬老院的。


  畢竟那裏都是老年人,大家在一起有更多的共同語言,也省得在家裏拖累兒女被兒女嫌棄。


  張青楊之所以知道那個敬老院,是因為他家老爹老娘都去那裏看過,看過回來還頗有些心動,為此張青楊還打趣過老倆口,問他們是不是也想去。


  老頭沒接話,老娘掃了他一眼有些氣惱地說道:“你還別說,我還真想去!我和你爸把你們一個個養大,又幫著你們把你們的孩子們帶大,難不成還要我們繼續給你們帶孫子不成?”


  那天張青楊在聽了老娘的話,覺得臉燒得不行。


  父母生了他們兄弟五個,如今個個結婚生子,作為長孫的張家明去年已經結婚,媳婦兒的預產期比木錦繡還要早一個來月,張家眼看著就要四世同堂,這本是件喜事,偏偏張青山的妻子也就是張家明的母親張青楊的大嫂卻琢磨著要將帶孫子的擔子交給家裏的老倆口。


  想想老子娘已經不年輕了,眨眼間都已經六十多往七十奔的人了,該是他們享福的時候了,難道真得還要讓他們繼續一把屎一把尿地帶重孫子重孫女?


  張家當年分家,父母沒跟任何人過,除了醫藥費均攤以外,他們兄弟五人每人每年必須給父母二百斤大米六百元零用,這樣算下來,就算父母沒有一點收入,每年雷打不動也有一千斤大米三千元錢。


  這些大米和錢如果老兩口隻在在家過日子應該是沒問題的,可是如果要去敬老院,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敬老院現在的價格是一個人一個月兩百元,那麽一年就是二千四,兩個人就是四千八,而他們兄弟幾個給老兩口的米和錢加在一起大概也就三千五,整整差了一千三的費用。


  再說老人真的住進敬老院,手上總不能還沒一分錢吧,這樣一算差距就更大。


  得知老兩口心裏的想法,除夕那天在家的兄弟四人聚在一起好好議了議,上麵幾個哥哥還好些,幾個嫂子的臉色就真的很不好看了。


  為了這件事張青楊特地給張青凡打過電話,張青凡表示隻要娘老子過得好,就算不足部分他一個人補足,他也是願意的,他到期向張青楊提議,幹脆將娘老子接京城來跟著他們兩兄弟過好了,上麵的哥哥嫂子願意出錢出米那就最好的,不願意他們兄弟倆也應該負擔得起。


  有了張青凡的這番話,張青楊心裏也就有了底,又與蘇琴商量了一番,這才在除夕那天挑起這個話題。


  雖然上麵幾個兄長聽說娘老子去敬老院的話還要另外加錢,臉色就不是那麽好看,身邊的婆娘又是使眼色又是拉衣裳,兄弟幾個總算還有點孝心,最終個個都表示,如果娘老子願意去住敬老院,除了每年需要孝敬父母的,住敬老院的錢大家另外平攤。


  隻是這樣一來,無端端地每家一個月要多支出四百塊,雖然對於現在的張家幾兄弟來說也不算是什麽大事,卻也引起家裏的大震動。


  盡管誰都沒鬧到明麵上來,一個年家裏的氣氛都顯得十分沉悶。


  最終還是張大伯和張伯娘親自發話,他們現在還幹得動,自然不需要去住什麽敬老院,家裏的氣氛才算緩和了些。


  張家沒有去預定敬老院的房間,依張青楊的意思,就是觀望觀望再說。


  事實如何王秀英心裏多少還是能猜出一些。


  張家明那個媽一向算盤打得精,現在張大伯和張伯娘還都是健健康康的,兩人又是閑不住的性子,別說替他們帶孩子,有這兩老的在家,幾家的自留地根本不需要他們去種,老兩口就給他們收拾得妥妥當當。


  他們忙的時候,回到家甚至還能吃上現成的熱飯菜,這也是幾家一定要留兩個老的在祖屋這邊居住的原因。


  所謂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當年張大伯和張伯娘到明溪農莊幫張青楊和張青凡帶孩子一直帶到張家昌和張家軒上學,兩位老人提出回家,張青楊和張青凡是反對的。


  不是因為少了父母沒人替他們幹活,而是希望兩老的就那樣跟著他們過過輕鬆的日子,就算以後隻由他們兄弟養老都無所謂。


  張大伯和張伯娘卻堅持要回清溪鎮,他們生了五個兒子,哪裏能讓最小的這兩個給他們養老送終呢?

  如果他們不回去,上麵那三個肯定做甩手掌櫃,還會編出不少閑話。


  張家早不是剛剛接了王秀英家承包田的那個張家了,王秀英不由地為張大伯和張伯娘歎息。


  兩老人在明溪農莊待的那幾年,張家上麵三個兒子是一分一厘都沒給張大伯和張伯娘,而張青楊和張青凡自從張家分家以後,從來沒少過該他們出的那份贍養。


  王秀英與張家其他幾個兄弟幾乎沒有多少交往,就算回清溪鎮也隻是做那麽一點表麵文章,連帶著王秀誠也與張家明漸行漸遠,現在幾乎已經不再聯係,但是他們姐弟卻一直願意將張青楊和張青凡當兄長對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