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新戰術體系
第一百九十章 新戰術體系
「大汗召見臣,不知道有何要事,還請大汗示下。」術兒烈向忽必烈行行禮。術兒忽是旭列兀派來大都的使者,他的使命是打聽中原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南宋的艦隊為什麼會出現在中東。
對於這個問題,忽必烈也是不清楚,無法回答。至於這邊的情況,忽必烈是個心氣極高的人,自然是不會把實際情況說給他知道,道:「朕召你前來,沒有別的事,你在大都也有些時間了,該回去向三弟交差了。」
「遵旨。」術兒烈應一聲。
忽必烈接著道:「你回去給三弟說,朕這裡的情況很好,朕不會讓成吉思汗的威名受損,要他不要挂念。要是他有空的話,到大都來看看朕,朕這些年無時無刻不在想著他,想起我們倆小時候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臣一定把大汗的話傳到。」術兒烈忙著表白。
忽必烈道:「朕現在就封三弟為伊兒汗,他打下來的地方就是他的汗國。」歷史上的伊兒汗國的確是忽必烈所封,蒙古的四大汗國中,唯有伊兒汗國和元朝最是親近,教科書上的色目人主要是來自於伊兒汗國。
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術兒烈忙跪下謝恩,道:「大汗,臣代伊兒汗謝過大汗。」
「你起來吧。」忽必烈下逐客令了,道:「你回去把這一喜訊告訴三弟吧。」術兒忽謝過恩,喜滋滋地出去了。
桑哥一下站起來,道:「皇上,你就這樣讓他走了?皇上,臣以為要術兒烈給伊兒汗帶信去,要他帶兵趕來中原助戰。」
忽必烈並沒有說話,看著貼木兒,貼木兒明白忽必烈是在考他,他知道忽必烈這樣心氣很高的人怎麼會直接說三弟,你快派兵來幫我,我頂不住了。忽必烈如此做,已經把他的意圖包括在其中了,貼木兒道:「桑哥,你不知道,皇上如此處置,說與不說都一個樣。伊兒汗自會明白其中的意思,不日,朝廷就會得到伊兒汗百萬大軍的增援,中原這一仗就會穩贏。」
「皇上所言極是有理,兵法有雲將合一處,兵打一家,方是取勝之道。從整體來說,朝廷處於優勢,朝廷的總兵力比韃子多,經過戰火歷練的精銳士卒比韃子多,裝備也比韃子精良,軍事理論也比韃子先進。」張世傑分析著道:「更重要的是,朝廷擁有數量眾多的火炮,現在更是大量增加了騎兵,使得朝廷的優勢更加明顯。但是,臣以為,朝廷所擁有的優勢還沒有到佔壓倒性的程度,朝廷三路出兵是必要的,臣對此無異議。在朝廷大軍壓境的情況下,韃子最好的應對之策就是集中優勢兵力圍殲我之一路,或是一部,採取蠶食之策,方能在弱勢中取得優勢。」
他的話很的道理,是深思熟慮之言,與會眾人無不點頭稱是,李雋問道:「張將軍,你說說要怎麼應對忽必烈的這一手。」
「臣以為,一方面各路大軍之間的聯繫和協調很是重要,可以說關係到這次北伐的成敗,因而臣建議各部之間加強溝通,把軍情以最快的速度傳遞給其他幾路。」張世傑分析說:「第二,要加強情報工作,儘可能在第一時間探知韃子的動向,做好準備。」
情報工作對於戰爭有多麼的重要,這點是不言而喻的,眾人盡皆點頭贊成。
「張將軍所言實為至理名言,各部之間的聯繫非常重要,朕相信你們公忠體國,會很好地相互協調。至於情報工作,朕給你們交個底,我們的情報部門運行得很良好。」李雋笑著道:「朕現在就通報一個最新的消息給你們,忽必烈已經重組了統帥部,史天澤,郭侃,張弘范,阿術之輩已經出局,沒有進入最高統帥部。韃子最高統帥部的成員有巴布爾,貼木兒,桑哥,賽音諾,賽典赤,不魯迷失,張惠,忽辛。這些人都很年輕,他們都是在大都一戰中表現很傑出的年輕軍官,給忽必烈委以重任。其中,巴布爾已經掌管了五衛禁軍,貼木兒已經掌管了怯薛兵團。」
忽必烈此舉的用意非常清楚,那就是他不滿意以前的那些將領,才決定對統帥部全面換血,他啟用這些年輕軍官,擺明了是想革新。大都一戰才過去沒多少時間,他就有這麼大的動作,其氣魄真的是非同小可,眾人不得不嘆服。
「巴布爾,貼木兒這兩人個都是歷史上的大英雄,一代梟雄之材,要是真給忽必烈委以重任的話,倒是挺麻煩。不過,我這個曾經的歷史學家對他們的事情是瞭若指掌,要對付他們也不難。」李雋在心裡如是想,道:「忽必烈啟用了大批年輕軍官,重組了統帥部,韃子的戰法將與以往大不相同,對於這一點,我們要下些功夫。」
廖勝功很是贊成李雋的話,道:「皇上,臣以為經過忽必烈革新之後的韃子軍隊在戰術上將與以往大不相同,這一點可以肯定。韃子軍隊將採用哪一種模式呢?臣以為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向我們的打法靠攏。忽必烈想依靠大量的火炮,騎兵的機動性對我造成有效殺傷。要真的是這樣,韃子的勝算就少了許多,我們的軍隊已經很好地掌握了我們的戰術體系,而韃子才採取這種打法,還不太適應,效果有限。」
從現在開始,到決戰的時間也不過幾個月,忽必烈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做到把所有的軍隊都打造成適應新戰術體系的軍隊,解晉點頭贊同,道:「廖將軍所言有理。不過,臣以為忽必烈完全可以仿效我朝的作法,不能把所有的軍隊改變,他們可以改變部分軍隊。」
「解將軍此言極是有理。」鄭靜和發表看法,道:「臣以為忽必烈最有可能改變的就是五衛禁軍和怯薛兵團。這兩支軍隊是韃子的總預備隊,給他一改變后,其實力會倍增。」
李庭芝點頭道:「對對對,鄭將軍之言太有道理了。所以,朝廷一定要加大對五衛禁軍和怯薛兵團情況的收集工作。」
氣氛越來越熱烈。柳河子沉思著道:「皇上,臣有一策,可以使韃子很是顧忌。」
柳河子冷靜沉著,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戰略家,他提出的主意肯定是非同一般,眾人馬上把目光投向他,靜等他說出高見。
李雋也是很感興趣地道:「柳將軍,請講。」
柳河子走到地圖前,道:「皇上,大都一戰,讓韃子朝野震動,心驚膽跳。在中原大戰時,鄭將軍的海軍擺出在直沽寨再次登陸的態勢,以此來牽制韃子,不能把所有的兵力集結在中原,中原決戰的壓力就會小很多。」
陳興道不無興奮地道:「柳將軍此言不錯。實者虛之,虛者實之,虛實可以互變,必要時可以把佯動變成行動,在直沽寨再來一次登陸,直逼大都。」
「這主意不錯。」清風道長摸著鬍子,道:「皇上,貧道以為為了更好地達到目的,海軍應該在渤海灣附近游弋,要給韃了造成一種錯覺,要韃子以為朝廷將會在大都附近開闢第二戰場。」
高達撫掌稱妙道:「妙計,妙計。陳將軍說得有道理,虛實可以互變,必要時朝廷就在渤海灣來一個規模更大的登陸戰,開闢第二戰場。」
李雋也來了精神,道:「還有一點,你們沒有說。那就是利用我們的海軍優勢,給忽必烈造成極大的壓力。中原之地雖然不是江南這樣的水鄉之地,但是仍有不少河流,海軍完全可以游弋其中,把必要的兵力投送到必要的地點,可以加強兵力投入,如此一來,韃子想聚殲我之一路,我之一部的想法就會不攻自破。」
「太好了。」黃漢興奮得差點站起來,道:「黃河,惠濟河,渦河都可以用。特別是步兵,就有更大的機動性,可以更大規模地投入。」
歐軍行也來一句:「黃將軍,你不要只想著步兵,騎兵也可以。」他的話立即得到解晉,趙僉這兩位騎兵指揮官的贊同,道:「是啊。」
朱瑞祥馬上不服氣了,道:「你們倒想得挺美的,有腳就自己走,有馬就騎,我說啊,鄭將軍就不給你們提供幫助了,要運就運炮兵。把八百上千門火炮運到戰場上,那效果我不說,你們也想得到吧?」
他這話乍聽起來是來『找場子』,卻得到眾人的一致認可,道:「對,是該優先運送炮兵。」炮兵是宋軍的最愛, 是宋軍最為犀利的武器之一,但是由於太過笨重,缺少牽引機械,其機動性很不能令人滿意,江南之戰時是靠將士們抬上戰場的。特別是翻越秦嶺一事,更是朱瑞祥心中的痛,關中打得火熱,他卻在秦嶺山中遷延時日,不能投入戰場。
中原決戰,真要如他所言,由海軍運輸,把大量的火炮投入到指定的地方,即使還沒有到達戰場,也是離戰場不會太遠了,這就有了更大的靈活性,對宋軍的幫助就非常之大。同時,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後果,那就是出其不意,會給蒙古軍隊送上「驚喜」的禮炮。
鄭靜和他們都是明智之士,一聞朱瑞祥之言,馬上明白其中的好處,還有不贊成的道理。
「我們還是靠我們的雙腿走路。」黃漢不無遺憾地道。
「騎馬的感覺也不錯。」解晉自我吹噓地禮讓了。
朱瑞祥一臉的興奮,道:「那就多謝了。」
李庭芝也來打趣,道:「朱將軍,你別謝得太早了。哪裡有硬骨頭,哪裡就會有你,到時,你是忙都忙不過來。」
「李大人放心,再硬的骨頭,也會在火炮的怒吼中變成一掬細沙。」朱瑞祥信心滿滿。
陳宜中這個一向不懂軍事的人也跟著發表看法,道:「有了海軍的幫助,韃子想聚殲我之一路的設想就不可能實現了。當韃子擺好架勢,牙齒露出來,就要下手的時候,卻突然發現背後多出三萬,五萬的軍隊,更有可能更多的軍隊,那還不是撞南牆嗎?肯定是頭破血流!」
陸秀夫接著道:「陳大人所言有理,在運用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以正面部隊為餌,吸引住韃子的注意力,再把兵力投送到韃子的背後,來個前後夾擊,包準一個也跑不了。」
「陳大人,陸大人,高見啊。」文天祥很是感慨地道:「你們二位什麼時間這麼精通軍事了?」在他的印象中,這兩人是不懂軍事的,沒想到居然說出如此有道理的話,由不得他不好奇了。
「履善過獎了。一得之愚,不敢言高見。」陳陸二人馬上謙遜。
李雋笑道:「有道是,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聽了你們的發言,讓人耳目一新,忽必烈要是知道了,不知道他會作何感想?杜將軍,你說說你的看法。你一直沒有說話,肯定是有很好的主意。」
「皇上過獎了,臣年輕識淺,不敢僭越於諸位長輩之前。」杜大用很是謙遜。
杜大用是那種不輕易發言,言則必中的人,他如此說必然是他已經想好了,他說出來的話必然是精闢之言,李庭芝他們打起十二分精神細聽他的發言。
略一謙遜后,杜大用走到地圖前,拿起竹節鞭,指著地圖,道:「柳將軍提出借海軍優勢威懾韃子,必要時開闢第二戰場的構想,是一個很不錯的主意。不過,臣以為,目前暫時不需要。」
要是別人發言,廖勝功他們肯定是會馬上就會為什麼,他們知道杜大用馬上就會給出答案,都沒有發問,靜靜聽他道出原委。
果然,杜大用接著道:「臣以為,中原之戰,朝廷不愁韃子的集結的兵力過多,而是集結得太少。」
廖勝功點頭道:「畢其功於一役!收復燕雲之地的壓力就減輕很多,固然是好事,但是,要是韃子的兵力集結過多的話,朝廷要吃下去,還有些困難。」
這的確是個問題,清風道長他們盡皆點頭贊同。
杜大用卻說:「不妨。朝廷完全可以把中原做成一個囚籠,韃子的軍隊一到中原,就別想退回去。」
陳宜中有點迷糊了,問道:「請問杜將軍,要是韃子兵力集結過多,朝廷不能一舉吃掉,殘部自然會縮回黃河以北。」輕輕扇了自己一個耳光,道:「我真是老糊塗了,黃河天險自會阻止韃子殘部退回去。」
「這一重任又要鄭將軍來肩負了。」李雋笑言道:「鄭將軍在焦山一戰打敗韃子水軍,取得水上優勢,才有江南之戰的勝利。現在,鄭將軍就在黃河上發威,讓韃子不能越雷池一步。」
南宋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只要蒙古軍隊過了黃河,就別想退回去。要是蒙古軍隊敢進河,鄭靜和的艦隊可不是吃素的,還有不把他們打到黃河裡去喂王八的道理。
如此一來,整個中原之地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囚籠,蒙古軍隊就會給關在這裡,退不得的進不得,只能等著給圍殲了。
「好主意,好主意。」眾人不得不佩服杜大用的主意。
當然,這必須建立在一個前提之上,那就是南宋一定要在中原取勝,要不然的話,一切都是空談。李雋笑道:「杜將軍,把你的這盤大棋說出來,讓我們研究研究。」
「皇上聖明!皇上成竹大胸,即使臣不說,皇上也明白。」杜大用很是恭敬地道。
李雋笑言:「你又在拍馬屁了。你說說,看我們的主意是不是相同。」
「遵旨。」杜大用領旨道:「臣以為,敵我雙方最後的爭奪目標必然是汴京,韃子一定會把重兵集結在汴京附近等待戰機的出現。臣以為,朝廷可以從此下手,利用韃子這種心理,故作不知,讓韃子的軍隊向我之一路撲去。等咬住了敵人,我軍就實施登陸,把火炮,步兵,騎兵,投入到韃子的背後,圍而殲之。」
清風道長點頭贊同道:「只要吃掉五衛禁軍或是怯薛兵團的一部,這仗就好打多了,就可以集中兵力直撲汴京,進行最後的決戰。」
「道長所言極是有理。」李庭芝深表贊同,道:「到時,這中原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囚籠,韃子是進退兩難,只有被殲的份了。」
杜大用皺著眉頭,道:「不過,這有一個難處,這是對我軍機動能力的一大挑戰,能不能按時把軍隊投入到預定的戰場,將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如此大規模的機動作戰,在歷史上還沒有出現過,廖勝功他們心裡開始打鼓了,誰也不敢保證能夠實現。
李雋掃視他們一眼,道:「杜將軍所言正是朕所想。我們各路大軍就好象三個點,這些機動部隊就是線,有點有線就構成了面,就成了一個巨大的打擊範圍。杜將軍的建議歸結到一點:需要一個新的戰術體系來支撐!朕這裡有一個戰術體系,朕說出來,我們一起來研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