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流洶湧
「夫人為何要答應他?這人與錢都是我們出,他憑什麼拿走六成利潤。」
待姬定離開之後,那老婦立刻向荊夫人說道。
她對此非常不理解。
荊夫人慵懶地斜躺下去,衣領微張,一道深不見底的溝,若隱若現,只聽得她幽幽嘆道:「其實他能給我們四成,已經是非常不錯了。」
老婦疑惑地看著她。
荊夫人微微搓著額頭,道:「如果真如他所言,他的那種榻能夠受到大家的喜愛,那麼這將會改變許多人的習慣,一旦這些習慣發生改變,那麼許多起居之物,就全都得重新設計,而我們若是慢人一步,可能失去的就不止是六成的利潤,而是如今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老婦問道:「夫人以為他真的能夠成功嗎?」
荊夫人道:「如果不成功,我們也不會損失什麼,但如果成功了,而我們又沒有先人一步,這後果就不堪設想啊。」
她在買賣上一直都有著敏銳的嗅覺,她非常清楚這個坐姿的改變,將會影響到方方面面,很多日常用品都得重新設計,比如說桌子就得跟著改變,衣服也得跟著變,甚至於房屋格局的設計,等等。
而她一直以來就是在做這方面的買賣,而且已經將這一切已經做到非常極致,可在預見的未來內,是很難有人能夠撼動她的地位。
但如果推倒這一切重來,那她也得跟著重新開始。
她認為今日這個抉擇,對她而言,是至關重要。
人是如此,國家亦是如此。
如今每天都有不少統治者在做出可能決定以後命運的抉擇。
比如說韓國。
之前韓國已經漸漸倒向秦國,因為韓國方面知道,秦國已經拿下河西地區,穩定住關內,下一步極有可能是要出關,那麼韓國是秦國出關的必經之路,若不跟秦國結盟,秦國必然是會攻打韓國,故此當時韓國決定與秦國結盟。
但是在相邦大會上面,楚國的表態,令韓國覺得還是要重新審視與秦國的盟約。
道理還是那個道理,秦國要出關,必經韓國,但是別人要攻打秦國,也是必經韓國,一旦韓國與秦國結盟,同時又與諸侯國發生衝突,諸侯國必然是先攻打他們韓國。
就在這時,魏國突然站出來,認為如今秦、齊、楚三國勢力強大,他們三晉該重新聯合起來,抗衡三大國。
導致韓國又漸漸靠向趙、魏二國。
但是三晉之間亦是矛盾重重,相互之間,並不是那麼信任。
當韓國得知魏國接受了秦國的河東三鎮,氣得是直跳腳,他們認為自己被出賣了,於是那公仲侈又拉上趙國相邦大戊午,前往大梁,與惠施會談。
「你們知不知道,我們韓國為了鞏固我們三晉聯盟,前不久拒絕了秦國給予我國的崤山數百里地,若非如此,秦國又豈會主動還給你們魏國河東三鎮,我懷疑你們大梁是在利用我們韓國與趙國。」
公仲侈是吹鬍子瞪眼,怒斥惠施。
惠施愣得半響,道:「若是我未記錯的話,我可還是一次聽說秦國要贈送你們崤山數百里地。」
公仲侈聞言,當即是暴跳如雷,心中亦覺萬般委屈,有一種被人過河拆橋的感覺,道:「怎麼?你認為我是在說謊,那你可以去打聽一下,看看張儀去你們大梁之前,是不是先去了一趟我們韓國,其實我本也想來跟你們說得,又豈知道你們魏國竟然這麼快就接受了秦國好處。」
趙國相邦大戊午也道:「我相信韓相在此等大事上面,不可能故意造謠生事。而當時可是你惠施主動來找我們,說要團結三晉,與秦、齊、楚抗衡,但是自己轉背卻與秦國修好,可真是豈有此理,此事你們若不解釋清楚,也休怪我們翻臉不認人。」
惠施激動道:「他秦國主動贈還我們河東三鎮,這可都是白送的,難道你們要我拒之門外嗎?」
公仲侈道:「我們韓國為了我們之間的聯盟,便拒絕了,你們為何不能拒絕。」
惠施反問道:「那崤山數百里險隘,寸土寸金,你們韓國為何要拒絕?」
公仲侈哼道:「這還用問嗎?自然是因為我們韓君不希望貴國與趙國誤會。」
惠施笑道:「如果貴國掌握著崤山數百里土地,對於我們可是有利的,我國一定會支持的,除非秦國有別得要求。」
公仲侈眼中閃過一抹心虛,嘴上卻道:「難道秦國又是白送你們河東三鎮嗎?」
惠施道:「雖談不上白送,但也差不多,其目的是希望與我國不與楚國結盟,以便於他們能夠專心對付楚國。」
公仲侈道:「這不就結了,我們為何結盟,不就是大家都不希望捲入秦楚之爭中。」
惠施道:「我這麼做,正是因為我不想捲入秦楚之爭中,我可沒有答應與秦國一塊對付楚國。」
大戊午道:「話可不能這麼說,在相邦大會,楚國如此支持你們魏國,如果讓楚國得知你們魏國與秦國修好,那麼楚國還會否支持你們,這極有可能是秦國的離間之計,一旦你們失去楚國的支持,秦國萬一轉背出兵河東,我們勢必還是會捲入其中。」
惠施道:「這你大可放心,那楚相可也佩戴著我們魏國相印,我們已經與楚國溝通過了,楚國方面的意思是,只要我們魏國不與秦國結盟,那麼楚國將會繼續支持我們魏國對河東地區的掌控。」
大戊午稍稍皺眉,狐疑地看著惠施。
這麼好的事,就讓你魏國給撞上了?
不可思議啊!
正當這時,一個中年男子快步入得屋內,在公仲侈耳邊小聲嘀咕了幾句。
公仲侈聽得一驚,道:「當真?」
「千真萬確。」
「我知道了。」
待那人下去之後,公仲侈便激動道:「我相信魏相所言,有楚國支持你們魏國,秦國自然也不敢妄動,故此秦國已經從河西抽調出主力,來到我們宜陽前面駐紮。」
惠施一怔,問道:「這是什麼時候的事?」
公仲侈道:「就是在我來的路上,而且是公子疾親自率兵。我們韓國為了鞏固我們三晉的盟約,拒絕秦國的好意,卻不曾想卻是引火燒身,早知如此,我們韓國就不應該答應與你們魏國結盟。」
惠施眉頭緊鎖,道:「如果秦國真的進攻貴國,我們魏國也絕不會坐視不理。」
公仲侈一揮袍袖,怒哼道:「我們韓國付出這麼大的代價,魏相就打算以一句坐視不理,敷衍我們韓國嗎?」
泥菩薩也有三分脾氣,惠施豈不知公仲侈是何打算,無非就是想從魏國這裡撈點好處,他點頭道:「好好好!我知道不管我說什麼,二位都不會相信,不如這樣,如今秦國大軍壓境,那我們三國就聯合一塊主動出擊,攻伐秦國,如此總可以證明我們魏國絕無背叛你們吧。」
大戊午一聽,趕忙道:「魏相還請息怒,這萬不可意氣用事啊!」
趙國之所以答應三晉重修舊好,乃是因為趙肅侯認為中原局勢非常複雜,不願意趟這渾水,打算先趁機解決北患,主力目前都在往北調,萬不想南下與秦國作戰。
惠施道:「那你們說該怎麼辦?」
公仲侈見惠施還有脾氣了,也是怒了,道:「你們也休想讓我韓國來承擔這一切,如果今日談不妥,那我們韓國將立刻與秦國結盟。」
惠施心裡咯噔一下,心中是叫苦不迭,唬不住這傢伙啊!
如果韓國倒向秦國,那惠施如意算盤又得落空了。
大戊午瞥了眼惠施,道:「魏相,我覺得韓相說得也不無道理,我們理應給予韓國支持啊!」
惠施道:「我從未說過不願意給予韓國支持,如果秦國出兵,我們魏國必當全力以赴,決不能讓韓國獨自面對秦國。」
公仲侈道:「話誰不會說,我只知道我們韓國拒絕了秦國的示好,而你們魏國卻接受了。」
大戊午心想,韓國若是倒向秦國,對於趙國也非常不利,但是他又覺得讓魏國退還河東三鎮,這就更加不合理,魏國也不可能答應,他思索半響,道:「乾脆這樣,我們三國共同遣派使臣前往秦國,告訴秦君,如果秦國攻打宜陽,我們是絕不會坐視不理。
另外,不管怎麼說,你們魏國因為我們的支持,而不費一兵一卒,就得到河東三鎮,同時也使得秦國主力轉移到宜陽,魏國方面理應給予韓國支持,幫韓國分擔一些軍費。」
惠施點點頭道:「就算你不說,我們也會給予韓國一些支持的。」
公仲侈哼道:「就僅是如此嗎?」
惠施慍道:「那你究竟想怎樣?」
公仲侈道:「我要你們魏國和趙國,立刻出兵協助我們防守宜陽,如此我們韓國才會相信你們是真心支持我們的。」
惠施道:「這秦國又沒有進攻宜陽,如果我們現在就派兵前去協助你們,來回要耗費多少糧草,那何不將這些糧草贈予貴國,豈不更好。」
大戊午也點頭道:「魏相言之有理,如今秦國只是從河西轉移部分兵馬過去,還不至於讓我們大動干戈啊!」
公仲侈油鹽不進,直搖頭道:「那可不行,你們若不出兵,只是嘴上承諾,你讓我們韓國如何相信,一旦秦國出兵,你們真的會來救援我們嗎,我沒法回去復命。」
惠施與大戊午相覷一眼。
大戊午道:「這樣吧!我們二國都派一些兵過去,同時由魏國幫助貴國分擔一些糧草,以表示我們三國共患難的決心,但如果真的調派主力前往,這麼多人在宜陽吃吃喝喝,誰負擔得起啊!」
惠施知道總得割一塊肉給韓國,畢竟趙國啥也沒有得到,自然不會願意出這錢,只能由他們魏國出,於是點頭道:「我贊成趙相的意思。」
公仲侈心裡也在盤算著,這時候秦國正在集中精力對付楚國,只要魏國與趙國站在韓國這一邊,秦國不太可能會同時與楚國和三晉為敵,那就可以白白得到魏國的糧草,要知道韓國如今糧食確實比較吃緊。
各種權衡之後,公仲侈最終還是答應了下來。
三國約定,首先,一塊派使臣前往咸陽,告訴嬴駟,他們三國的軍事同盟。
其次,魏國、趙國將遣派部分兵馬駐紮宜陽,不過對外可要虛張聲勢,表示三國同盟的決心。
最後,魏國幫助韓國分擔宜陽駐兵的軍費,這一筆錢可真是不少,惠施也知道秦國不大可能此時進攻韓國,但是沒有辦法,畢竟魏國得到了河東三鎮,而這其中的確有韓國和趙國的功勞。
雖然最終還是解決了分歧,但是此事也在三國盟約上,留下一道只怕是難以恢復的傷痕。
另外,公仲侈料想的也沒有錯,秦國並不打算在這時候發兵攻打韓國,張儀演這麼一出,一來是嚇唬韓國,離間他們三晉的關係;二來也是防止韓國與楚國聯盟,從函谷關進攻秦國。
而此時張儀已經前往蜀國,為秦軍進入蜀地做準備。
消息也很快傳到楚國來。
楚威王立刻召開會議,商議如何應對。
「這與臣料想的一樣。」姬定道:「張儀肯定會藉助我國入侵巴國一事,來嚇唬蜀國,從而與蜀國結盟,如此一來,秦軍才能夠順利進入蜀地。」
昭陽點頭道:「臣與周客卿想得一樣。」
畢竟那蜀道難走,如果秦國沒有爭取到與蜀國的同盟,那秦軍是很難進入蜀地的。
楚威王問道:「那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姬定道:「臣以為我們應該加快攻伐巴國,趁著秦軍未到之前,先拿下巴國。」
高固皺眉道:「如果我們此時加快攻伐巴國,那麼無疑會令蜀國堅定不移的與秦國結盟。」
姬定道:「首先,基於目前的局勢,只怕很難阻止秦軍進入蜀地,畢竟我們楚國已經佔領巴國三大鹽池,除非我們楚國主動退出來,否則的話,蜀國必然會感覺到威脅。其次,放秦軍進入巴蜀,也符合我們楚國的戰略。」
昭陽略感疑慮道:「但是就這麼放秦軍入蜀,我始終覺得有些不妥。」
他並不反對姬定化整為零的戰略方針,但是他對於是否放秦軍進入蜀地,還是有所保留的。
如果秦軍在蜀地站穩腳跟,等於又多一處可以直接進攻楚國的地點,同時秦軍要撤走,楚國最多也就是拿下巴蜀,不可能從蜀道去進攻秦國。
姬定笑道:「自然不能這麼就放秦軍入蜀,我們還是要阻止秦國,提高秦國入蜀的代價。」
楚威王問道:「如何阻止?」
姬定道:「據臣所知,巴蜀二國的關係一直就不太好,兩國經常相互攻伐,臣願意親自前往蜀國,與蜀君談判,表示我們楚國願意與蜀平分巴國,也許競爭不過秦國,但如果蜀君不傻的話,他肯定會借我們的條件,去跟張儀談判,張儀必將要付出更多的代價。而同時,亦可為我們爭取到攻取巴國的時日。」
楚威王又瞧了眼高固和昭陽。
昭陽回答道:「臣支持周客卿的建議,但是臣以為周客卿已經提出變法,且引起極大的爭議,若是朝廷遲遲沒有動作,就怕遲則生變啊!」
高固瞧了眼昭陽,並未做聲。
楚威王點點頭,道:「卿與寡人想得一樣,既然放與不放秦軍進來,都對於我國有利,就不需要客卿親自前往,客卿還是該以變法為先啊!至於蜀地那邊,寡人會派司馬太宰前往。」
這事有輕重緩急,蜀地那邊畢竟比較偏遠,秦軍在那邊的動作,暫時不會影響到大局,但變法可就不同,時隔多年,再度開啟變法,對於楚國而言,是至關重要。
攘外必先安內啊!
其實不管是楚威王,還是昭陽他們,都對於變法有所保留,讓姬定去昭陽的封地變法,只是做個實驗,看看能不能行,楚威王希望能夠在生前,決定是否變法,不要將這事遺留給後代去做。
姬定倒也沒有強求,此事確實也不需要他親自前往,變法對於他而言,也是更為關鍵,而他之所以主動要求前往,純屬職業習慣,他認為這就是他的事。
在會議結束之後,昭陽悄悄找到高固,問道:「令尹,你覺得周客卿那戰略到底能不能行?」
高固猶豫道:「能行是能行,關鍵在於在哪裡拖住秦國,若是在巴蜀,於我國不利,如果是宋國、鄭國等地,那倒無所謂。」
昭陽點點頭,道:「我也是這麼想的,關鍵我軍在拿下巴國的那些鹽池之後,恰逢與秦國結盟攻伐魏國,於是停止繼續進軍,駐守巴國的士兵早已無心念戰,故此我打算讓太宰全力阻止秦軍與蜀國聯盟。」
高固點點頭,道:「我也贊成這麼做,那麼首先我們得與巴國緩和關係,如此才能夠減少蜀國對於我們的恐懼。」
說到這裡,他稍微頓了下,道:「將軍既然反對,為何之前不提出來?」
昭陽嘆道:「相比起蜀地,國內變法更為重要,我不想在這關鍵時候,讓周客卿分心。」
高固欣慰地笑道:「有將軍在,那我便可放心的離開了。」
……
而如今最為舒服的無疑是齊國。
如果齊國如今想要變法,那真的是天賜良機。
然而,齊威王可也是一代雄主,且身邊是人才濟濟,他可不會跟以後的齊王一樣,就只知道吃喝玩樂,坐以待對手弊。
鄒忌道:「張儀已經前往蜀地,看來秦國要南下的消息是真的。」
田嬰道:「如果秦楚真的在蜀地打起來,這對於我們而言,可真是天賜良機,我們可趁機攻伐三晉,亦可南下進攻楚國。」
鄒忌立刻道:「此舉萬萬不可!一來,秦軍在蜀地難以牽制住楚軍主力,在東邊楚國依舊擁有強大的實力與我們抗衡,同時楚國亦可藉此聯合三晉。如果我國趁機攻伐三晉,秦楚都不會願意見到,這可能引起眾怒。
當初相邦會議,我們可是做出過承諾得,如今背棄承諾,失信於眾諸侯,只怕會得不償失啊!」
田嬰道:「這天賜良機,我們總不能白白放過吧。」
鄒忌道:「自然不能。」
齊威王問道:「但不知相邦有何良策?」
鄒忌道:「就我們齊國周邊來看,楚國對我們的威脅無疑是最大的,但是楚國畢竟受到秦國牽制,相比較而言,燕國才是我們齊國的心腹大患,一旦消滅燕國,我們齊國就無後果之憂,到時再攻伐三晉,亦或者南下攻楚,都將遊刃有餘。」
田嬰立刻道:「但是在相邦大會,相邦也做出過承諾,如今攻伐燕國,不也是背信棄義么。」
鄒忌笑道:「我們自然不能主動去攻伐燕國,我們可以先誘使燕國與中山國攻伐趙國,然後再以救援趙國為名,出兵燕國。」
齊威王問道:「如何誘使燕國攻伐趙國?」
鄒忌道:「據臣所知,那趙侯已經將主力調集到北方,顯然是打算趁著秦楚之爭,去解決胡人之患,近年來,與趙國交戰最多的,並非是我們中原各諸侯國,而是胡人,一旦趙國與胡人打起來,東面必將空虛。
而中山國一直都想擺脫趙國的控制,同時中山國也一直都受我們保護,我們可以暗中命中山國去聯繫燕國,共同攻伐趙國。
而我們只需要將兵力秘密轉移到南邊,但同時又讓燕國知道,讓燕國誤以為我們可能會趁虛而入,攻伐楚國,等到他們與趙國損耗過半時,我們再出兵支援趙國,趁機一舉攻佔燕國,亦可趁勢攻打虛弱的趙國。」
齊威王眼中一亮,欣喜道:「相邦之策,寡人認為大為可行啊!」
如果能夠一舉解決燕國,同時削弱趙國,甚至於攻佔趙國,那麼將徹底解決齊國北方之患,無疑奠定齊國霸主地位,在與秦楚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啊!
這時,坐在末端的一人突然道:「一直以來,秦國都與燕國有著盟友關係,且對燕國支持甚多,秦國不會坐視我們消滅燕國的。」
此人正是蘇秦。
齊威王笑道:「秦國就算想救,只怕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啊!」
蘇秦道:「那楚國呢?」
齊威王不禁皺了下眉頭。
蘇秦道:「臣以為最不願意見到齊國消滅燕國的,還不是秦國,而是楚國,一旦我們消滅燕國,楚國將會面臨多大的壓力啊!」
鄒忌問道:「那蘇客卿有何建議?」
蘇秦道:「我非常支持相邦的計策,此計若成,不但能夠削弱燕國,還能夠削弱趙國,我只是不認為可以一舉消滅燕國,故此我以為可做兩手準備。一方面以消滅燕國為目的,但同時臣亦可藉此進入燕國,取得燕君的信任。」
關於派遣蘇秦入燕當卧底,齊威王與鄒忌他們也都是非常支持的,而且這一招,各國都經常使用。
只不過這得找個合適機會。
齊威王問道:「卿如何藉此進入燕國?」
蘇秦就道:「臣可以以受到相邦排擠唯由,前往燕國,最初自然是難以受到燕國國君的信任。
可一旦相邦的計劃取得初步成功,那麼臣便會建議燕君,不要去攻伐趙國。」
「嗯?」
齊威王不禁狐疑地看向蘇秦。
蘇秦忙道:「大王且聽臣說完,如果那燕君真的動心了,必然是不會聽臣的,畢竟他不信任臣。
待我國出兵之後,燕君必然就會想起臣的建議,到時臣便可視情況而定,如果秦楚並不打算出兵相助,那麼臣便與大王裡應外合,一舉消滅燕國。
但如果秦楚將直接干預,臣便可順水推舟,幫助燕君解決這困境,如此一來,臣便可獲得燕君的信任,即便拿不下燕國,臣亦可保證,燕國將不會對齊國再造成任何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