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大地春回> 第68章 利器鳥銃

第68章 利器鳥銃

  “按汴梁乃豫州之分野,天地之中樞,八方之衝要,腹心之重地,其名曰大梁、曰梁州、曰汴京、曰汴梁,曆代更改不一,可謂鞏固金湯億萬年不拔之地。”——《如夢錄》(明)

  ??韓九幾乎不能相信開封會被攻被,一個月前的張清也不相信。


  ??他還清晰的記得當時有一天,在陰雨中,他獨身一人站在開封北城牆上眺望著遠處一道參差不齊的低矮土堤以及更遠處一道幾乎與開封城牆等高的影子久久發愣的情景,清晰的記得而後一樁樁永生難忘的匪夷所思。


  ??那天,城牆上的守兵們都躲在了窩鋪裏,躲在了城樓裏,隻有他站在陰雨中。


  ??雨水早已打透了他的衣服,視線也早已模糊,但張清就像沒了感覺一樣。他的心很亂,他的思緒很亂。不知道為什麽,那道土堤就像橫在他心中的一堵牆,壓得他很不舒服。


  ??隻是當時,他還沒有明白那意味著什麽。


  ??要不是手下兄弟不停的叫他,張清都不知道自己還要在那裏站多久。


  ??他也不知道自己當時在想什麽,反正就是心煩意亂,就是就總感覺哪兒不對勁兒。這種強烈的預感已經籠罩在他心頭很長時間了,那天尤其強烈。


  ??他知道將要發生什麽不好的事情了,他的右眼這段時間也老跟著跳,多年不曾出錯的異樣感覺讓他很清楚一定有什麽事會發生。


  ??但再不好還能差到哪兒去呢?他卻一時還想不明白。


  ??被圍了快五個月的開封城中已經開始出現人吃人了,還能有什麽比這更令人糟心的麽?


  ??他們沒吃的,圍困他們的賊軍們估計也沒什麽吃的了。河南周邊打了這幾年仗,糧食早打空了,也就開封因著王府和漕運能補上些糧食,其他的地方哪來的餘糧。


  ??而且朝廷不救別的地方,開封卻總是要救的。因為除了京師和南京外,開封恐怕就是大明最重要的城鎮了,這裏都不救,豈不是要坐等氣數耗盡?


  ??就算真有什麽變數,隻要再咬咬牙,賊軍們也總會退去。賊軍號百萬,糧食耗費更加巨大,日久更難堅持,又怎麽能挺得過這曾號“北京”的開封城。


  ??至於開封會被攻破,張清連想都沒想過。


  ??開封是他這個也算見過不少世麵的人這輩子除北京城外見過的最雄壯的城池了,“八省通衢,勢若兩京”絕不是一句玩笑,更不僅僅是指它的商貿和道路之要。


  ??張清為會如此去想?決非是他見識短,而實在是開封在有明一代都是真正的雄城。


  ??畢竟開封稱“北京”可是整整叫了十年!

  ??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朱元璋定汴梁為北京,並準備在此建立都城,後雖最終於當年在應天府(南京)稱帝,但也開始了明代兩京製的先河。但“北京”還是做為陪都一直到洪武十一年(1378)因周王在此就藩才被撤銷,並稱開封府。


  ??因為開封曾被定為北京,所以明代的開封城從裏到外都是按皇城的標準建的,開封的城牆也因此包了磚,成為堅固的磚城(以前為土製)。


  ??開封城有紫禁城、蕭牆、磚城和土城共四層城垣,總體布局類似於南京城的宮城、皇城、內城和外城四層形製。後來,迫於黃河水患的威脅,又在四重城垣外圍增築了護城大堤,最終弄成了五重城垣層層圍護的新格局。


  ??那麽,開封城到底有多雄大呢?

  ??開封磚城周長20裏190步,高3丈5尺,廣2丈1尺。護城河深1丈,闊5丈。共有5個城門,每門各建甕城三重。全城共敵樓五座,俱有箭炮眼,三方四下,十六邪;大城樓五座,角樓4座,星樓二十四座,俱按二十八宿布置;窩鋪五十四座,炮樓十座,敵台84,警鋪81,甚稱嚴密。(明朝的一裏等於三百六十步,也等於一百八十丈,一丈=3.33米,因而一裏大約為600米)

  ??此時的開封土城因主要是建於後周和宋時的外城牆,大都已基本廢棄,很多地方隻餘城基,殘存的城門也全被土填死,成為了防備河患的一條土基(就是一條土坡子)。土城的周長大約在四十多裏,張清眺望的破敗土堤就是此牆。


  ??而開封的蕭牆,也就是周王府(紫禁城)的外城牆為9裏13步,王城(周王府)的周長約2520米(無古代記錄,為現代考古測量)。王城的範圍在今龍亭公園一帶,公園大道為其中軸線,大抵為宋宮城的範圍。


  ??如果還是無法估算開封城在當時的規模,可用同時期河南其他城池與其比較。


  ??古都洛陽,明清時期的河南府城周長僅八裏三百四十五步,整個府城還比不上周王府(按蕭牆計)的麵積大。河南其他王府的所在城市,南陽城周長六裏二十七步,彰德城周長九裏一百一十三步,衛輝城周長六裏一百三十步,鈞州城周長九裏,懷慶城周長九裏一百四十八步,汝寧城周長五裏三十步。


  ??開封光周王府的周長就九裏十三步,周王府就已經和河南的幾個重要城市的規模相當甚至還要大!而周王府在開封城內卻僅約占全城麵積(以磚城內計,土城不計)的五分之一。


  ??開封城之廣、建築規模之大可見一斑。


  ??開封五門(宋、元共十二門)外的道路,分別通往開封周圍各縣。其中曹門通蘭陽(今蘭考),宋門通陳留,南門通尉縣、通許,西門通中牟,北門通延津,謂之為“五門六路,八省通衢”。


  ??古人稱開封為豫州之分野、天地之中樞、八方之要衝、腹心之地,決非什麽誇張之言。否則也不會自宋在此平原之地建都之後,元、明、清幾代仍不斷重建、完善、修繕如此雄城。(幾代的開封從地下到地上層層疊疊,一城壓著一城,每代基本都在重建)


  ??而除此之外,開封還富足的令周圍均黯然失色。“滿城街市,不可計數。各色生意,牽連不斷。”可不是說著玩兒的。


  ??僅從開封城中“有梳子店三巷,每巷有三二十家,俱賣四川黃楊、福建荔枝、鬆根淨齒精致梳攏”就可管中窺豹。


  ??甚至於五門城關外,也是商鋪林立,“過客店排門挨戶,生意不亞城內”。宋門外有過往客店、飯店、竹竿行、羊毛行等。南門外有酒店、雜貨鋪、紙張鋪等。曹門外有棉花市、鮮果行。西門外緊挨開封城牆建有一座小城,也建有五門,小城內有各種生意。西門外還有“馬市街,早晨牛驢上市,午間騾馬上市”,建有三五十座大店,專住買賣騾馬的客商。北門外是旅店和堿店。


  ??以上這些,湊一塊兒,正是李自成魔障似的三打開封的主因。他不僅要勢,也要財。


  ??而對明廷,就如當時人周騰蛟所說:“汴城不守是無河南,河南不保是無中原,中原不保則河北之咽喉斷,而天下之大勢甚可憂危也。”正因此,崇禎皇帝也是不惜血本,將一支支部隊調往河南,拚命要解開封危局。


  ??隻不過這些,對張清而言卻又太遙遠了。他既看不到,也想不到,但他有他的眼界。


  ??“張頭,張頭……”那是張清的好兄弟瘦猴兒再次的呼叫聲。


  ??張清迷茫的又看了一眼北方,然後掃視了一眼陰暗中城牆上連綿不斷的高大敵台,最終還是下了城牆。


  ??早過了換崗的時辰,又下起了雨,的確沒必要在這牢不可破的城上白白受罪。


  ??張清是協守曹門(偏北的門)的社兵中的一個隊長,因為社兵隻是義勇,也就沒有通常的官軍結構編組,他的隊內也沒有下層編設,完全是靠親近來掌控隊伍。


  ??在李自成第一次攻開封時,祥符知縣(祥符縣位開封城內)王燮就與城內官紳合謀,於城內八十四坊,每坊議立二社,每社抽門兵組織社兵(民兵)協守五門,然後這協守方法就沿襲了下來。


  ??張清的手下本應有五十人,但現在卻已不足四十人。


  ??長期的圍困,城中早就開始缺糧,就是他們這些協助守城的社兵也每日隻能得到一碗稀粥,其餘隻能靠在自家就食。有些人家中無糧就隻能餓死、病死,這時也不會有人去找,大家都知道怎麽回事,因為死的人已經太多了。


  ??下城的時候,張清看著在陰雨中看不到邊際的街巷,一時又有些心堵。這麽大的城市,如此的繁華所在,現在竟然安靜的讓人可怕,缺少食物的人們都在減少著一切不必要的活動。


  ??因為其他人早已都先跑了,下了城後,下著雨的空寂街道上隻有張清和他的兄弟馬小天兩個人。


  ??馬小天是瘦猴兒的大號。


  ??“大哥,你說這朝廷不會放棄開封了吧?”瘦猴兒縮著脖子冷不丁的問。


  ??“放棄開封!怎麽可能?世人皆知:天下藩封數汴中(開封)。周王子嗣繁盛,據說光郡王就封了200多個,居於這開封城中的就有70餘位。我們來這城中也有快一年了,眼見這城中連著各位大王以及將軍們的府邸怕不是有數千所。這麽多的顯貴,朝廷怎麽能放棄,又怎敢放棄?”張清皺著眉頭反問。


  ??“那怎不見援軍們拚命來救?北岸的山東官軍過來又退回去,也不像拚命的樣子啊!糧食也運不進來。再這麽下去,賊人不用打,我們就全被餓死了。”瘦猴兒恨恨道。(左良玉大敗的消息,他們是得不到的,因為層次太低,也因為怕影響軍心)

  ??“我家中不是還有糧麽?你今日可遇了什麽煩事?”張清疑惑的問,今天瘦猴兒的情緒很反常。


  ??“也沒什麽,就是成天看死人心裏頭不舒服。光守城的兵每日都上百的餓死,你說百姓得死多少啊!官兒們我看也都不當回事了,怕有了別樣心思。”瘦猴兒抽了抽鼻子說。


  ??“怎麽說?”張清奇怪的扭頭順著問。


  ??注釋:


  ??注1:窩鋪是建在城牆上用於隱藏士兵的洞穴,它不漏雨,擋風保暖,並有木地鋪,一麵坡。


  ??強調一點,窩鋪不是開在城牆裏的“藏兵洞”,而是專門建在城牆上的。它大約高不會超過2.2米,寬4米以內,這是山西大同城牆上的窩鋪數據,因各城不一樣兒,形製大小可能也不一樣。


  ??注2:明朝曆代周王位下分封郡王70餘府,合計追封郡王共270餘位,僅開封城中就有72家。除此外,開封還有一些開國元勳後代的王府,如徐達後代的徐府。各種將軍、中尉、儀賓府更是遍布城內各主要地段。這些顯貴之府最多時達四千餘所。


  ??注3:開封城數據主要以明晚期的《如夢錄》和現代各論文及考古資料為主,它們彼此間有一些差別,不能說非常準確。


  書屋小說首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