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大地春回> 第243章 累積的效應

第243章 累積的效應

  盡管妹子死的很令人氣憤,並且如果米倉沒有能力去較真上告的話,估計大概率就那麽無聲無息的白白冤死了。


  但這並不是米倉想要叛逃的原因。


  而那些米倉親眼見到和聽說的農民軍在戰爭過程中犯下的種種暴行和各種敗壞性行為,也是不原因。


  當然他也的確很有些失望,但仍覺得還算正常。


  見過些世麵並且腦袋活泛的米倉沒那麽單純,也沒那麽幼稚。


  如果讓他做評價,米倉現在仍然認為農民軍控製區內的法度與秩序遠遠好於官府控製區,農民軍也比官軍和官府強多了。


  至少他妹子的事還有地方去告,農民軍的高層也沒有官官相護並且總體上嫉惡如仇。


  其實真正對米倉產生的第一個刺激是農民軍任用他在宜城見到的那個連妻子被辱都還陪笑的書生張聯奎為承天府的知州。


  這時候米倉還沒有上調襄京。


  親眼目睹張聯奎居然成了新政權的知州,米倉既感到非常滑稽可笑也難以理解,他覺得張聯奎給原來官府的湖廣巡撫宋一鶴和鍾祥知縣蕭漢提鞋都不配,更別說相提並論了。


  官府裏的官雖然大部分都不好,但承天府的幾個頭頭還是不錯的,也像個爺們。


  尤其是承天府府治鍾祥縣的知縣蕭漢,據說官聲極好,老百姓也皆稱頌,李自成甚至將受傷被俘的蕭漢單獨關押在寺廟中用管仲為例來進行極力勸降,並下達了“殺蕭漢者死”和“蕭漢若死則殺光整個寺廟內和尚”的命令。


  但蕭漢還是乘人不備自殺了。


  米倉也對蕭漢很敬重,他覺得那樣的人才是一個父母官該有的樣子。


  但他怎麽也沒想到,才剛令他仰望起來的李自成轉手卻又將張聯奎推上了一府之長如此重要的寶座。


  張聯奎算什麽?

  張聯奎這種人堂而皇之的當政與官府那些普遍令人憎惡的官員又能有什麽區別?

  米倉非常失望!

  然後對米倉更大的刺激來自於農民軍對顯陵的挖掘。


  米倉覺得打歸打、殺歸殺,但挖人祖墳這種事就有些太下三濫和過於喪失底線了,也是他所不能接受的,更是會遭到天譴的。


  然後果然,那個剛剛平步登天急於表忠心的張聯奎做這事時不僅衝到了最前麵,還成了具體的執行者和組織者。


  可能是不放心或者為了確保死心塌地,米倉他們這些從官軍叛逃過來的人也被李自成勒令參與挖掘。


  這更讓米倉無比惡心。


  但這也讓米倉親眼看到了張聯奎被雷劈死,並受到更強烈的震撼。


  因為真的會遭天譴!


  而隨著心中已起了漣漪的米倉被調入襄京並接觸到農民軍上層,善於觀察的他所看到的卻又是一個相互傾紮和具有極強地域排他性的農民軍上層組織。


  那是一個以陝西人和鄉村宗族為基礎緊密抱團的封閉式集團,鄉族觀念極重,外人不能說沒有,但很難靠近和隔入其中。


  那些少數能夠也身居高位的外人要麽與這個集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要麽是長時間跟隨李自成而結下特殊情誼的人。


  在這種情況下,盡管各級地方政府已經建立,盡管一些有名望的文人已經加入進了政府,但這些政府和那些文人卻基本完全沒有權力,所有的權力仍然集中在原來的農民軍將領手中,集中在陝西人手中。


  而接著,李自成殺同為陝西人的羅汝才也讓米倉更加失望。


  一個連對自己有恩的人都可以擅殺,這樣的人怎能值得追隨,這樣人帶出的隊伍又怎麽可能是一群善類。


  米倉根本不相信羅汝才有反意。


  至於陳生所告發的羅汝才所部有部分馬匹上烙有“左”字乃為通左良玉之言,在米倉看來也是胡扯。


  米倉知道陳生,也見過陳生,那是一個才學過人且能言善辯之人,極得李自成和羅汝才兩人的賞識。


  在米倉看來,陳生的告發不過就是個誣告。


  但李自成還是用連他都能看出來的蹩腳誣告把毫無防備的羅汝才給殺了。


  羅汝才沒有異心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否則也不可能讓李自成僅帶著20人就在他自己的大營裏給殺了。


  如此人品的李自成即使再艱苦樸素,也實在讓米倉難以接受。


  而且米倉知道,持他這種看法的人肯定不在少數,羅汝才死後,其所部多散亡(《明史紀事本末》卷七十五)就是最好的明證。


  再結合李自成部隊以往在河南陝西時種種駭然聽聞的傳說,米倉越來越覺得李自成宣布的那些與民為善的嚴令不過是為了其實現爭霸天下和騙取民心的伎倆。


  他妹子的死也因而其實意外,也不意外。


  不過,這還不是米倉想跑的原因。


  他還是覺得農民軍再爛,也遠遠比官軍更好。李自成的目的對他也不重要,他和小民們更看重結果。


  但是失望和不想愚忠的種子也確實在他的心裏發了芽,哪怕是他被升為了哨總也沒有絲毫減滅,並最終引發了之後一係列他完全沒有想過的後果。


  其實對於有些事物的看法,雖然有些見識但一直處於底層的米倉其實也沒那麽通透,他實際上是受到了一個人潛移默化的影響。


  這個人就是米倉在兵政府任侍衛小頭目時需要護衛的目標之一。


  兵政府侍郎丘之陶。


  那個在宜城爺爺慷慨赴死後選擇苟活很讓米倉看不起的懦弱華服年輕男子。


  不知道是不是對農民軍不斷失望產生的累積,米倉有一次無意間撞破了正偷偷與他人發大逆不道之言的丘之陶,然後他自己都不明白為什麽就那麽鬼使神差的選擇了裝聾作啞。


  雖然受到了驚嚇,但丘之陶還是發現了米倉的異樣。


  而後不久,丘之陶不斷通過越來越多和越來越大膽看似不小心說漏嘴的言論來對米倉進行試探。


  丘之陶急需同盟,也急需幫助,並且還很不沉穩。


  反正已經有了一,也就不在乎二和三了,米倉輕易就說服了自己對丘之陶的逆言視若無睹。


  他並不清楚,這其實是有些東西在他心中不斷累積產生的效應。


  心中竊喜的丘之陶很快開始試圖拉攏米倉。


  但遭到了米倉的嚴詞拒絕。


  不過丘之陶對此並不介意,並還讓米倉知道了他正在與大明三邊總督孫傳庭聯係。


  丘之陶並不甘心從賊,他雖膽小,但始終心係大明,而且經曆了一係列巨變的他也正變得越來越堅強。


  丘之陶以密信的方式成功聯係上了孫傳庭。


  他在信中表示自己願意做官軍的內應,為李自成傳遞錯誤軍情。


  不過,得知此事的米倉卻心中大駭。


  他對此十分不看好和憂慮。


  丘之陶與孫傳庭之間相距上千裏,並且中間還全是李自成所部的控製區,密信的傳輸保證不出意外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


  米倉開始後悔沒有去告發丘之陶。


  但經過了痛苦的糾結,米倉卻再次鬼使神差的隻選擇了對丘之陶進行提醒。


  可丘之陶卻滿不在乎的認為米倉想多了,當然也開始對米倉更加不設防。


  米倉覺得自己一定是瘋了,丘之陶也瘋了。


  他意識到自己最好跑路。


  但決心很難下!


  直到孫傳庭的回信抵達襄陽。


  孫傳庭在回信中不僅大力肯定了丘之陶,並直言已上報朝廷關於他的忠義,而且為了為防止丘之陶和官軍之間聯係不暢而貽誤戰機,孫傳庭在信中還大致寫了官軍出關後的進軍時間線以及丘之陶該如何和孫傳庭本人加強聯絡的內容。


  丘之陶當然大喜過望,但米倉卻一臉灰暗。


  這也太容易了,這信的內容也太炸裂了吧!

  丘之陶不靠譜,怎麽大總督孫傳庭也不靠譜,把自己的作戰計劃都寫在信裏,這是真把農民軍全當成廢物。


  當再了解到送信人裏居然沒有丘之陶之前派去的人,全是陌生人,而丘之陶竟還是不以為意並輕易就相信了送信人的解釋後,米倉意識到自己不能再猶豫了。


  他必須立即走。


  雖然他始終沒有參與丘之陶的計劃,也沒有表現出與丘之陶過於親密。但丘之陶出事是早晚的,他被挖出來或被連累也不過是早晚,他不能抱僥幸心理。


  這時候,恰巧李自成突然著急派人出使武昌,並且米倉還在被推薦的護衛備選名單裏。


  因為米倉曾經是官軍,曾經與李平的部隊同在趙進的一軍之中,送信人需要安全的通過李平的控製區,也需要安全和順利的找上左良玉。


  米倉決定抓住並利用這個機會。


  他立即去找那個在宜城挖城牆時問他名字的老兵來確保他進入最後的名單。


  而且他不僅要自己能走,也要能帶上何老頭。


  米倉被推薦進入襄京和報仇時能找上袁宗第,都多虧了這個被留在襄陽守衛的老兵。


  在離開襄陽之前,米倉得到丘之陶已經向正在河南前線的李自成報告說其得到消息,官軍左良玉所部打算趁此機會從東麵進攻襄陽,大軍後方局勢緊急,求李自成派兵馳援。


  米倉本能的慶幸他要離開了,也慶幸他始終沒有參與丘之陶的計劃而終究是個圈外人。


  到達武昌的兩天後,在一個有大風的漆黑夜晚。


  長江邊上一條不起眼的船邊突然傳來有重物落水的聲音,然後水中很快傳出“救命!救命!”的喊聲。


  “是何老頭!我得去救他。”第一個衝出船艙查看的米倉在大喊一聲後毫不猶豫的直接跳進了湍急的江水之中,然後兩人就永遠的消失在了夜色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