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中原王朝有許多的至聖先師,比如三皇五帝,顓頊、堯、舜等等,比如諸子百家。
但是至聖先師里,被罵的最狠的絕對是墨翟。
墨翟南遊楚國,楚獻惠王嫌棄墨翟出身卑賤,就讓手下的大臣穆賀去見墨翟,穆賀就把墨翟的學說罵作賤人之所為,墨翟和穆賀爭辯。
墨翟是一個很善辯的人,他舉了許多例子,比如負責商湯伐桀的丞相伊尹,他父親是庖廚,母親是桑女,都是奴隸,但是依舊成為了丞相。
墨翟被罵的最凶的是他定下的墨者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
這種法令是約束墨者的,並不約束其他人,但是還是讓有些人害怕了。
諸子百家幾乎都主張法無偏私,但是又有不同,更多的講究親親相隱,尤其是儒家,即便是法家,也僅僅到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刑其師。
法家已經足夠嚴厲了,但也說「君嗣也,不可施刑」,商鞅以暴著稱,秦惠文王犯錯,商鞅也僅僅處罰了太子的師傅公子虔和公孫賈。
墨家鉅子腹?以墨者之法殺子,讓孟子直接罵作:「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無君無父,不就是不忠不孝嗎?所以就是禽獸也。
最嚴苛的法家都講究君嗣也,不可施加刑罰,墨者們殺人者死,傷人者刑,法無偏私,這一下子就讓所有人都變得警惕起來。
因為,墨者們,真的是這麼做的!
最怕的就是這種,大家都是口頭上說說,但是他們真的在做。
墨子的認為天下喪亂的根源,便是一人一義,不僅只知自愛,人人為私,甚至導致:厚者有斗,而薄者有爭。
兼相愛、交相利的思想,即「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墨子兼愛中》)。
天下人如都能按照這種精神行事,愛別人如同愛自己一樣,萬禍皆消。
所以,墨者沒了,是幾乎所有食肉食者共同的選擇。
墨者,是一群理想主義者,墨子的思維是跨越時代的,即便是到了大明,于謙理國家之制,也只是說,天下人人為私,陛下一人公耳。
即便是到現在,于謙也從未說過,要廢除八辟八議。
朱祁鈺都做不到視人之國,若視其國,他現在看著倭國的銀礦眼饞的很。
朱祁鈺點頭說道。"去蕪存菁吧,好好集校。"
"十大曆局,隸屬於欽天監,那就暫時這麼辦吧。"
"陳循完成了寰宇通志之後,立刻開始集校諸子百家吧,這都是中原王朝的文化瑰寶。"
胡濙正打算告退,本來都要站起來,忽然開口說道:"陛下,今年內閣大學士**和東閣大學士陳循的兒子,都要參加秋闈。"
朱祁鈺眉頭一皺,胡濙單獨說這件事,顯然有點不正常。
胡濙這很像是打小報告,只見他繼續說道:"戶科給事中李侃,刑部右侍郎羅綺,大理寺左卿李奎最近可能會上書言科舉事。"
"想幹嘛?"朱祁鈺平靜的問道。
胡濙猶豫了下說道:"大理寺左卿李奎等人想要廢除南北榜,以永樂舊例八科,所取進士不分南北。"
"永樂年間的科舉不分南北榜、南北卷嗎?"朱祁鈺這才有些驚訝的問道。
胡濙面色為難的說道:"陛下,永樂共二十二年,開八科,皆為三場文字合格者,不舉多寡,庶有學之士,不為定額所拘束。"
"戶科給事中李侃,刑部右侍郎羅綺都是北人,肯定要反對大理寺左卿李奎的諫言,怕是又要鬧起來了,畢竟南北榜也是洪武年間的祖制,都是祖制。"
朱祁鈺坐直了身子,科舉,國朝選仕的大事。
"朕聽明白了,大理寺卿李奎要奉太宗文皇帝的祖宗之法,廢除南北榜。"
"戶科給事中李侃、刑部右侍郎羅綺,要奉太祖高皇帝的祖宗之法,支持南北中分榜,南北中分卷考試,是這樣吧?"
這涉及到了考試公平的問題。
尤其是分卷考試,其實北方卷的難度低於南方卷,而中卷的難度又遠低於北方卷,這是因為教育資源不公平導致。
大明為此費盡心機,從洪熙年間開始,就一直在做南北分榜分卷,到了宣德年間,又增加中榜中卷,佔總人數一成。
"然也。"胡濙為難的說道:"陛下啊,這分榜分卷之事,廢不廢?"
胡濙這位為皇帝洗地多年的人,首先要得到陛下的首肯,才能夠動手去做。
如果要廢南北榜南北分卷,就奉太宗文皇帝的祖宗之法,對宣德年間和正統年間的弊政全面革除,廢南北榜卷,大家考一張卷,同台競技,這是公平。
如果不廢南北榜南北分卷,那就奉太祖高皇帝的南北榜案,不對宣德年間和正統年間的弊政全面革除。
大家依舊是分三張捲去考,這看起來不公平,但是教育資源本身就不公平。
擱以前胡濙要猜上意,猜出來的時候,朝中黨爭已經起來了。
但是現在,胡濙乾脆直接問了。
朱祁鈺思考良久說道:"依舊為南北中三榜,按宣德年間舊制即是,分卷亦同理。"
胡濙俯首說道:"永樂十三年二月,三百四十九名進士之中,只有二十一人為北榜。"
"永樂十九年三月會試,山西、陝西有四百舉人入京參考,無一人中榜。"
"永樂二十二年二月,河南近五百舉人入京,只有一人中進士。"
朱祁鈺忽然開口問道:"那朕要是說,廢南北榜呢?你待如何?"
胡濙知道陛下在問什麼,關於南北是否分榜,陛下已經給出了極為明確的指導意見,沒什麼疑惑的地方,禮部可以開始洗地了。
胡濙停頓了片刻說道:"那也有的說,永樂十九年遷都之後,會試北衙中進士六十餘人,幾乎與南衙相當,永樂二十二年不分南北榜,南北榜人數相同。"
朱祁鈺點頭,果然是一如既往專業的胡濙,洗地的角度極為清奇。
在遷都之後,不分南北榜,人數相同,是革除南北榜的重要依據。
胡濙看陛下還不滿意才感慨的說道:"陛下,東閣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陳循、**的兒子參加科舉,都算在了北榜。"
胡濙說的是京師的虹吸現象,永樂年間,京師國子監有近九千人,這些學子考中舉人都算是北榜之人,但是國子監太學生,幾乎來自****。
朱祁鈺忽然靈光一閃的問道:"那要是朕既不說廢南北榜,也不說不廢南北榜,左右橫跳,胡尚書,該當如何?"
胡濙一愣,隨即笑了起來,整個講武堂聚賢閣充滿了歡樂的空氣。
胡濙無奈的說道:"若是陛下不說,臣自然也是左右橫跳,哪邊的風力大,就倒向哪邊,臣誠無德也。"
朱祁鈺繼續追問道:"那胡尚書自己以為應當如何呢?廢和不廢,胡尚書站在哪一邊呢?"
胡濙長揖俯首說道:"自然是不廢。"
朱祁鈺喝了口茶,這個胡濙果然是個老狐狸,若是朱祁鈺說廢南北榜,胡濙此時必然會說:「自然是廢」。
這就是胡濙的誠無德。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胡尚書總是站在勝的那一方,果然是大明朝堂的**樹。"朱祁鈺笑著說道。
"但是朕總覺的這件事不是這麼簡單,否則胡尚書就會突然單獨拿出來說了。"
胡濙看了眼興安,今天的奏對,可能前面墨子的部分,興安不太了解,所以雲里霧裡,但是接來下要說的內容,興安絕對能夠聽得懂了。
胡濙探了探身子,看著皇帝十分鄭重的說道:"其實,他們想試探下陛下,看陛下對宣德、正統年間的朝政是什麼態度。"
"若是陛下廢南北榜,那麼下面要廢的東西,就海了去了。"
"他們的目標可不僅僅是南北中分榜,還有其他的東西。"
"陛下,兩宋時候,不都是這樣嗎?你方唱罷我登台。"
"革故鼎新剛唱完,立刻就是祖宗之法上台,革新派的所有政令,悉數廢除。"
"祖宗之法剛全面恢復祖宗之法,革故鼎新又登台,廢除舊法,全面推行新政。"
"陛下,這就是**之害。"
胡濙是能說的,不能說的全都說了,他的意思很明白,警惕全面反攻倒算,警惕全面反對。
這樣就把皇帝從規則之上,拉入了他們熟悉的規則之中,然後用豐富的經驗把皇帝拖入政斗的泥潭之中,不可自拔。
朱祁鈺不由的想起了蘇穗宗對蘇慈宗的全盤否定。
蘇穗宗甚至連蘇慈宗在二戰之中,胖揍三德的事,都要否定,這種否定不可謂不全面。
連美煙宗都對這一事件表示難以理解,他曾經和身邊的人問道:"穗宗難道是瘋了嗎?那可是慈父。當然,他(穗宗)幫了我們的大忙。"
朱祁鈺點頭,胡濙說的已經很透徹了,這是文官的另外一個手段,那就是擴大化。
這和贊之、倍之又所不同。
贊是誇上天去,**皇帝自己犯錯誤。
但是皇帝給百官加薪這麼好的事兒,金濂都要反對,可想而知,哪怕是陛下犯錯誤,忠誠於陛下的臣子,也會規勸。
倍之,則是一種偽裝成絕對忠誠的絕對不忠誠,看似奉皇命行事,皇帝說一,他們做十,無論何事,何種政令,通通都是不管就亂,一管就死。
而擴大化,則是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皇帝放鬆警惕,情緒化的做出了決定,他們立刻馬上,就把皇帝拉下規則之上。
比如廢南北榜之後,那麼是不是藩禁制度也要廢除?那麼是不是文淵閣制度也要廢除?那麼宦官制度是不是要廢除?鈔關制度要不要廢除?督撫制度要不要廢除?巡河總督要不要廢除?
胡濙的意思很明確,廢除南北榜,哪裡是要考試公平?
他們分明是要試探下皇帝是不是明白這些招數,如果不明白,擴大打擊面之後,把水攪的一團糟,然後渾水摸魚,怡然自得。
朱祁鈺點頭笑著說道:"胡尚書整日里說自己誠無德,朕卻不以為如此。"
"濟兒最近學業可還好?"
胡濙站了起來說道:"很好,尤其是算學一道,很有天賦。"
"臣告退。"
胡濙滿是笑意的離開了講武堂聚賢閣,他在樓梯前停頓了很久。
陛下其實對自己人真的很好,上次他上樓的時候,在樓梯停頓了一下,被興安看到,陛下為了方便朝中年邁的重臣,就把幾個議事廳和御書房搬到了一樓。
胡濙端了端手,攏了攏袖子,哼著小曲,搖頭晃腦的離開了講武堂。
這幾年是他做官最輕鬆的幾年,自從承認自己誠無德之後,胡濙不再糾結自己的名聲,發現自己做官越來越輕鬆了。
陛下手中永樂劍的方向十分明確,胡濙也不用向無頭蒼蠅一樣慌張。
陛下說什麼做什麼,指到哪裡,他就給陛下洒水洗地,這個活兒很輕便。
國子監的學子們,對街正對面的欽天監衙門,非常的不滿,最近的動作很多,先是各種天文儀器入欽天監,隨後是陛下蒞臨。
要知道陛下至今都沒有蒞臨過國子監,對他們的不理不睬。
而欽天監突然加了是個歷局,張榜公告,若是有特長,可以參加這個欽天監的考試,他們有二十個博士的名額。
最過分的是他們那邊的稟米,比國子監的稟生還要多四斗!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此時的翰林院、國子監的翰林和太學生們,一片喧囂,無數的學子義憤填膺。
"我們必須提筆上諫,與陛下痛陳利害,君王,天下之主也,毋乃賤人之所為!我們怎麼可以和賤人為伍!"
"孟子嘗言: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陛下不尊儒學,是要做什麼?!"
"合於三代聖王堯、舜、禹、湯、文、武者,為之。凡言凡動,合於三代暴王桀、紂、幽、厲者,舍之。同去,同去!"
吳敬看著學子們的模樣,大聲咳嗽了一聲喊道:"你們的算學卷子都寫完了嗎?在這裡嘯聚?"
"還是覺得自己的功名來的太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