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三國:黃巾天下> 第一三零章劉焉之諫

第一三零章劉焉之諫

  李汗青喜歡夜襲,救波才、入宛城、攻西鄂、取涅陽、戰育陽、救涅陽……

  漸漸地,他麾下的將士們就習慣了夜襲,所以此刻才會以為今夜又會有行動了。

  不過,聽李汗青那口氣,他今晚根本就沒有打算採取什麼行動。

  「去城外看看俘虜,」

  李汗青倒也沒有繼續賣關子,「涅陽一敗之後,想來漢軍能消停一段時間了,所以,我軍的首要任務是收編益州軍戰俘……」

  趁漢軍立足未穩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潰漢軍的攻勢,讓漢軍這場來勢洶洶的圍剿戰提前進入相持階段,這就是他在戰前定下的戰略目標。

  從目前看來,這個目標已經基本達成了,所以,他必須抓緊時間為下一階段的作戰做好準備——收編益州軍!

  益州軍的戰俘本來也被押進了涅陽城,但得知城外的另外兩支漢軍人去營空之後,李汗青便將孫夏和夏行的兩個營調到了城外,而那些沒有受傷的益州軍戰俘也被分配到了孫夏和夏行的營中。

  只是,要讓這些俘虜死心塌地地跟著黃巾軍干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不親眼盯著總是有些不放心。

  老兵帶新兵是個不錯的教育方法,只有讓那些俘虜親身感受一下黃巾軍的氛圍,才能儘快地打動他們,當然,這兩個營的司徒也得把工作做到位才行……

  夜色中,李汗青帶著一隊親衛緩緩地朝南門駛去,心中卻在琢磨著收編事宜。

  與此同時,大漢京師燈火輝煌,一片安寧祥和,突然,南門外,一騎徑直朝城門狂奔而來,高聲打破了這寧靜祥和的夜,「育陽急報……」

  育陽急報:益州軍昨夜於涅陽城下遭到突襲,萬餘人馬僅三千殘兵得以倖免……

  短短三天,這已經是育陽方向傳來的第二封急報了,卻是一封更比一封糟糕!

  加急軍報一路暢通地傳進了皇城,不多時,皇城之中緹騎四齣直奔一眾王公重臣的府邸而去。

  「噹噹……噹噹……」

  當二更天的鐘聲響徹京城的夜空之時,金鑾殿上已是燭火通明,眾臣齊聚了。

  不過此刻,偌大個金鑾殿上雖然君臣齊聚,卻是一片死寂。

  御座上的劉宏身形佝僂、一臉疲態,殿下眾臣盡皆躬身而肅立、眉眼低垂,殿中氣氛壓抑得幾近窒息。

  良久,劉宏一聲長嘆,「區區一群南陽賊寇,城不過四座,口不足十萬……不想竟成了沉痾痼疾!」

  聞言,太常劉焉稍一猶豫,出班相奏,「陛下勿憂,正如陛下所言,南陽賊寇城不過四座,口不足十萬,而我大漢富有天下數千城,人口數千萬之眾,可募雄兵何止百萬?」

  說著,他突然話鋒一轉,「臣以為,眼下剿賊不利,前線將官難辭其咎!」

  聞言,不少大臣都是神色一凜:劉太常這是做什麼?他怎麼突然攻訐起了平叛的將官,這不是在滅我等士人的威風嗎?

  便有司徒袁隗連忙出班相奏,「陛下,剿賊便如滅火,如今南陽賊勢正熾……」

  不待袁隗把話說完,御座上的劉宏便不耐地一揮衣袖,望向了劉焉,「愛卿繼續說!」

  劉焉眼中閃過了一絲喜色,連忙又是一禮,「益州牧郗儉擁兵萬餘,卻被南陽賊寇偷襲以致於幾近全軍覆沒,何也?」

  說著,他聲音一沉,「唯才不配位也!」

  此言一出,眾臣默然。

  該刺史為州牧之後,原本品秩六百石的各州刺史一躍成為封疆大吏,著實爬得太快了些啊!

  劉宏也點了點頭,「朕也嘗聞:一將無能累死三軍……愛卿所言不無道理啊!」

  劉焉連忙又是一禮,「刺史本司監察之職,少有知兵者,所以,臣請陛下另選賢能出牧各州,安撫地方,共剿蛾賊!」

  劉宏頓時雙眸一亮,大讚一聲,「愛卿所言甚是!」

  贊罷,他一掃殿中群臣,「諸卿有何人選,但講無妨!」

  到了此刻,殿中一干大臣哪裡還不明白劉焉的意圖,一時間盡皆面露躊躇之色。

  州牧,那可是坐鎮一州的封疆大吏……這人選豈能輕易提得?

  這時,一員大臣突然眼前一亮,出班相奏,「陛下,太常大人老成謀國,足可託付大事!」

  聞言,幾個心思敏捷的連忙出班附和,「陛下,如今郗儉被擒,益州無首,太常大人正可以臨危受命,重整益州軍啊!」

  劉宏精神一振,望向了劉焉,劉焉卻連忙推脫,「臣以為,交……」

  他確實準備謀個州牧,卻是天高皇帝遠的交州牧!

  「報……」

  只是,他話剛出口,大殿外便響起了一聲高呼,「交州急報……」

  高呼聲中,兩個衛士扶著一個精神委頓的信使進了大殿,隨即將手一松,那信使便雙腿一軟,癱了下去,口中卻拚命地擠出了幾個字,「日南……占人反了……」

  說著,信使已是聲若蚊蠅了,但滿殿君臣卻已經聽得大驚失色了。

  日南郡在交州最南端,因為一年中有近兩個月的時間太陽從北面照射,日影在南面,故稱「日南」。

  日南下轄五縣,戶不足兩萬,口不到十萬,但當地多是深目高鼻、髮捲膚黑的占人,生性好鬥,時降時叛,極難教化。

  只是,不想他們竟在這個節骨眼上反了!

  眼見那信使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一個扶他進來的衛士連忙從他身上摸出了一個竹筒匆匆地遞到了丹陛下,侍立在御座旁的蹇碩連忙接過那竹筒,拆出一封信來遞給了面色陰沉的劉宏。

  劉宏卻無力地擺了擺手,蹇碩只得連忙看起了信,看罷連忙回稟,「陛下,是象林縣丞自稱天柱將軍,糾集縣中一夥亂民上了上官,分明是想效法那張角……」

  「張角!」

  不待蹇碩說完,劉宏便是咬牙切齒地一聲怒罵,「傳詔盧植:擊殺盧植者,封萬戶侯,賞千金!」

  蹇碩連忙躬身領了旨,「遵旨!」

  劉宏有一掃堂下眾臣,「諸卿,交州危急……」

  「陛下,」

  不待劉宏說完,殿下便有一位老臣出班請命,「臣願往!」

  劉宏一望出班之人,頓時精神一振,「好!愛卿能勇擔重任,實乃漢之肱骨,國之柱石!」

  說著,他聲音一揚,「擬旨:任賈琮為交州牧,即刻赴任……再傳旨給士燮:立刻率部返回交州……」

  眼見劉宏金口已開,劉焉連忙張了張嘴,旋即卻又無力地閉上了。

  且不說陛下金口已開,便是那象林之亂也不善哉……此時去往交州還不如去益州呢!

  但賈琮卻連忙又是一禮,「陛下,交州不過一縣之亂,而南陽平叛之事迫在眉睫,所以,臣以為不必勞動交州軍!」

  此言一出,滿殿君臣無不動容。

  劉宏微微一怔之後,不禁慨然長嘆,「若天下臣子皆如愛卿這般忠公體國,何至於有此亂!」

  說罷,他好像響起了什麼,突然眉頭一皺,「諸卿,士燮……該當如何處置?」

  眾臣也被問得一愣。

  是啊,賈琮當了交州牧,原本的交州牧士燮又當如何處置?

  那士燮出身蒼梧郡的豪族,家族在交州的影響力可不小,一個處置不好只怕又是個隱患啊!

  一時間,殿中再次陷入了沉默。

  這時,劉焉突然神色一動,「陛下,便以南陽情勢危急為由,改封那士燮為南中郎將如何?」

  聞言,劉宏眼眸一亮,「對對!以士燮為南中郎將,全力協助張溫平定南陽黃巾之亂!」

  交州之事算是定下來了,劉宏又話鋒一轉,「至於其餘各州州牧的人選……」

  說著,他一望劉焉,「愛卿可願去往益州?」

  劉焉精神一振,連忙又是一禮,「謝陛下!」

  此刻,他可不敢再挑挑撿撿了,否則,一個搞不好,今夜還真就為他人做了嫁衣!

  「好!」

  劉宏展顏而笑,「有愛卿,益州無憂矣!」

  自黃巾之亂以來,劉焉可沒少為他出謀劃策,對於這位皇室宗親,他著實十分倚仗。

  劉焉連忙又是一禮,「定不負陛下所託!臣明日一早便啟辰,三月之內定為陛下添一支精兵!」

  劉焉說得慷慨激昂,劉宏聽到精神大振,「好!好……若天下州牧皆能如愛卿,何愁黃巾之亂不定?」

  京師,劉焉一句諫言,劉宏信心滿滿地開始了調換各州州牧。

  涅陽,李汗青得了短暫的安寧,正在加緊收編益州軍降兵,忙得不可開交。

  過了三五日,收編工作已經初見成效,涅陽城西門外也豎起了第二次涅陽之戰的紀念碑……

  這天早上,李汗青親自主持了祭奠儀式,便是那些剛被收編不久的益州軍降兵也被一場莊嚴肅穆又不失慷慨激昂的祭奠儀式搞得激動不已,儀式結束之後還久久不能平靜,連之後的訓練也比往日賣力了許多。

  李汗青看在眼裡,喜在心裡,只覺這個時代的漢子著實淳樸得可愛啊!

  這天夜裡,李汗青一直忙到了二更天,才回到住處草草地吃了飯,正準備卸了甲胄上床睡覺,卻聽得門外親兵突然稟報,「大帥,降將張任求見!」

  正在解甲的李汗青不禁一愣,「張任……」

  但隨即卻是精神一振,連忙轉身朝門口去了,「將他領到書房裡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