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過去為什麼沒人說過
「5000噸級的聚酯裝置,這應當是國外已經淘汰的規格了吧?」鄭立農皺著眉頭說,「小高,你覺得我們還有必要開發這個規格的裝置嗎?」
高凡嘿嘿一笑,看看潘越,問道:「潘處長覺得呢?」
潘越有些看不懂這一老一少了。
老的這個,未免有些太過於禮賢下士了。小的那個, 則顯得過分張狂。
剛才這會,高凡也沒跟他商量,直接就給他安排起工作來了,說要讓他去化安公司當總工程師,又說要讓他牽頭開發5000噸級的裝置。
潘越一開始還以為這些話都是鄭立農讓高凡說的,心裡還在嘀咕,不知道鄭立農這樣一個副部長為什麼還要讓別人傳話,難道他直接說出來, 自己還敢炸刺嗎?
現在聽這二人的對話, 潘越才明白,鬧了半天,高凡還真的是在越俎代庖,自作主張地把他給安排了。
這特么算個什麼事啊!
潘越在心裡怒吼道。
可心裡有再多的羊駝,潘越也不便在鄭立農面前和高凡吵架。聽到高凡向他詢問,他說道:「5000噸級的裝置,的確是國外已經淘汰的。我們化工廳原先是想過要搞一兩套5000噸的裝置,但現在已經引進了黃化的6萬噸裝置,再搞5000噸的就沒必要了。」
「我倒是覺得,必要性很大呢。」高凡說。
鄭立農已經點起了一支煙,這是他打算聽別人講道理時的一個習慣性動作。這個舉動,可以給講述者製造一個心理暗示,那就是副部長此時正在休閑, 自己多說幾句,也不會耽誤副部長的工作。
反之,如果人家講話的時候, 你正襟危坐,顯得很認真的樣子, 對方就容易緊張,生怕說錯什麼,對不起領導如此重視。
高凡在來水南的火車上與鄭立農聊了一路,對他這個標誌性動作已經有所了解了,見狀微微一笑,說道:「鄭部長,您能不能回憶一下,您是怎麼形成5000噸級裝置不適合我國國情這樣一個印象的。」
「我說了不適合我國國情嗎?」鄭立農一愣,旋即便醒悟過來。
他的確沒說過5000噸級裝置不適合中國國情,但他說這個級別的裝置已經被淘汰,沒必要再開發,其實潛意識裡就是覺得它不適合中國國情了。
一旦反應過這一點,一個新的問題就出現了。5000噸級裝置被淘汰,是國外的潮流,自己怎麼會輕易地就把它當成國內的潮流了呢?
吳哲夫見鄭立農發愣,便替他回答道:「小高,咱們國家提出要在本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那麼技術上與國際接軌就是必然的選擇。
「國際上已經淘汰了5000噸級的聚酯裝置, 代之以5萬噸以上級別的裝置。大裝置具有規模效應,生產效率高, 能耗低,產品質量穩定,操作人員少,這都是眾所周知的。
「國家之所以拿出這麼多寶貴的外匯來引進大規模聚酯裝置,也正是看到了這些優點。
「在這個時候我們再花精力去開發5000噸級的裝置,相當於開歷史倒車了。」
「吳秘書剛才說的5萬噸級以上裝置的優點,都是對的。那麼,吳秘書認為,這個級別的裝置有什麼缺點呢?」高凡問道。
「缺點?一次性投入太大,對國家財政的壓力太大。主要就是這個缺點吧。」吳哲夫說。
高凡搖搖頭,說道:「吳秘書說的不完全。5萬噸級以上的裝置,最大的缺點在於它的單位投資大。如果使用5000噸級的裝置,每噸聚酯產能的投入,最多只相當於5萬噸級裝置的1/6,甚至壓到1/10也並非不可能。」
「有這麼大的差異!」鄭立農驚訝地問道。
高凡瞟了潘越一眼,潘越遲疑了一下,點點頭,說道:「鄭部長,小高說的這個情況,基本還是屬實的。我在研究所的時候,做過一個粗略的匡算,如果由我們自己設計、製造一套5000噸級的裝置,總投資大約是在800萬到1200萬之間,平均每噸產能的投資相當於1600至2400元。」
「小吳,黃化這套6萬噸裝置,投資是多少?」鄭立農臉色凝重地問道。
吳哲夫說:「大數是5億7000萬。」
「也就是每噸產能將近1萬元。」鄭立農說。
「南清、祁東的那兩套裝置,每噸產能的投資也差不多是這個數字。」吳哲夫補充道。
每噸聚酯產能的投資是1萬元,這是行業里的一個經驗數據,鄭立農也是知道的。他剛才向吳哲夫求證,只是為了確認一下自己的記憶有沒有差錯。
如果引進裝置的投資是每噸1萬元,而自行研製的裝置只需要1600元至2400元,那麼這二者之間的差價就大得驚人了。
吳哲夫剛才說了引進裝置的若干優點,與這樣一個缺點相比,所有的優點都沒有意義了。
同樣形成6萬噸的產能,引進裝置需要近6個億,國產裝置1個多億就足夠了。你說國產裝置效率低、能耗高,我節省下來的4個多億,夠買多少石油了?你的能耗再高,能耗掉價值4個多億的石油嗎?
「過去為什麼沒人說過這個問題?」鄭立農黑著臉問道。
他這話,是沖著吳哲夫、潘越二人說的,這倆人都是他的屬下,雖然潘越與他還有一些距離,但如果潘越把這個情況彙報給了水南省化工廳,而水南化工廳又彙報給了化工部,那麼鄭立農何至於到現在才知道這件事情?
「其實,我剛才算的成本,也只是一個匡算,實際製造的時候,也許成本還會更大一些的。」潘越訥訥地解釋道。
但這個解釋實在沒啥說服力,也就是領導發問了,你不管有用沒用,總得給個回答。
高凡說道:「鄭部長,這件事,您倒是別怪下面的同志。畢竟,咱們國家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獨立地製造過5000噸級的裝置。
「而且,這種小裝置一般採取的是間斷式生產方式,而引進的大規模裝置是連續生產的,二者的生產效率的確是有很大的差異。
「我現在建議開發5000噸級的裝置,估計過上20年,這些裝置都得被強行淘汰了,屆時也是一筆非常大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