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賞花
顧顯榮想著,這世上大抵再找不出比許氏,比顧家二房更不要臉的人了,有好處的時候跑的比誰都快,沒好處的時候還能反咬你一口,狗都比她有良心。
??對著這樣的人,就需得這樣震懾,不然她還會覷著她好蒙騙,便堂而皇之的作威作福起來了。
??許氏在顧顯榮這裏碰了一鼻子灰,轉頭就去尋了蘇華彩。
??“這新來的三姑娘似不是個善茬。”許氏萬分無奈的與蘇華彩抱怨說:“我原是好心想去看望她的,不想她竟是半分不留情麵的將我罵了出來,不過是怨怪曦姐兒來到了你這兒。”
??蘇華彩對許氏去了顧顯榮那裏其實也有頗多怨言,但深知許氏為人最是見風使舵,眼下她相比於顧顯榮在顧府中毫無任何優勢,也難怪許氏會去顧顯榮那裏獻殷勤。
??她麵上就待了幾分憂心說:“二嬸母沒事罷,顯榮姐姐也真是的,便當真對我有不滿,盡管衝著我來也就是了,卻殃及二嬸母,究竟是為的什麽。”
??又說:“二嬸母究竟是她長輩,她就這樣將二嬸母給趕了出來,未免也太不講禮數了嗎,二嬸母難不成就這樣與她算了?”
??但許氏又並非是顧華昭那等單純的,自然不會被蘇華彩三言兩語便當了槍使,更知如今顧顯榮風頭更盛,觸不得黴頭,若不然當時她便去與顧顯榮理論了,畢竟許氏又不是個能吃虧的性子。
??因此許氏聞言就也“嘿嘿”笑了兩聲,並說:“三姑娘年紀小,這麽多年流落在外頭,沒教養也是有的,我不和她一般計較。”
??蘇華彩的笑意就有些淡了些。
??顧華曦就在其中打圓場道:“這鄉巴佬雖上不得台麵,但這個時候在府裏當真對她做些什麽,怕是祖母第一個不答應。”
??她這句話倒是格外的提醒了蘇華彩,蘇華彩想呀想,就突然想到說:“二嬸母,我記得你娘家有個侄子如今還未曾婚配,如今顯榮姐姐回來,若是湊成一對.……顯榮姐姐雖是我們顧家的嫡出女,但終究在鄉野間長大,行為粗鄙,若是婚配高門貴子,去了夫家難免受氣,但倘若到了我們自己家裏卻不一定。”
??許氏聞言心下也一動,她娘家是有個侄子,樣貌還不錯,匹配顧顯榮應該也是可以了,誠如蘇華彩所說,顧顯榮是在鄉野間長大的,她不嫌棄顧顯榮的出身也就好了。
??“那我尋個間隙去與大嫂說說這事?”
??蘇華彩卻連忙搖頭。
??“二嬸母覺著這事要問到了母親跟前,母親會答應嗎?”
??許氏看著自家的侄子,總覺著是最好的,因此竟大言不慚的道了“是”。
??但蘇華彩卻沒她那麽天真,“雖說顯榮姐姐出身鄉野,但為人父母的,誰不覺得自家孩子是香餑餑,故此大抵母親不會這樣想,所以要想這事能成……”
??“去尋大哥說?”許氏接口道。
??蘇華彩頗為無語,“當然是先生米煮成熟飯的好。”
??許氏登時醒悟,心思轉了又轉,終是有些心動,“就是這事,實行起來有些麻煩,倘若順利還好,倘若不順利了,被人發現了,那我們.……”
??蘇華彩不肯接這茬了,“即便被人發現,又與我何幹,我不過是給二嬸母出出主意罷了,真正拿主意的人,是你。”
??許氏幹幹笑了,自然明了蘇華彩是不會肯沾染上這事,但她又著實心動,轉頭就與娘家修了一封書信,又和顧老夫人打了聲招呼,不過第三日,許氏的娘家侄子許世佳便“借病”暫居在了忠勇侯府裏頭,並常借故前來探望顧顯榮,欲與顧顯榮搭上話,但無奈一直被顧顯榮避而不見。
??月餘後,忠勇侯府特地舉辦了賞花宴,主要是為了給京都各個夫人小姐介紹介紹顧顯榮,順便也讓顧顯榮認認人,因此往來者眾多,包括但不限於素來與忠勇侯府關係密切的人家,就是尋常不怎麽來往的也都受到了邀請,一時間忠勇侯府賓客滿門。
??這其中身份最高,最受著眾人逢迎的,當屬信王繼妃小陳氏了,小陳氏的姐姐在宮中是深受今上寵愛的陳貴妃,陳貴妃同顧華瑛這等純靠著父親軍功上位的貴妃卻不同,是實打實的得聖心。
??小陳氏自己也是很得信王的喜歡。
??又因忠勇侯府同信王府素來往來密切,鄒氏和小陳氏就也很能說得上話,因此乍看這屋子裏頭的人許多,但其實鄒氏主要是和小陳氏說話的。
??小陳氏著縞素衣裳,臉上不過略施脂粉,卻顯嬌豔欲滴,眼角眉梢,皆是春意,一雙如水般的眸子望著顧顯榮,似笑非笑,“怪道丟失了十幾年還能尋過來,這三姑娘的麵容隻一瞧便同前朝那位長公主有七分相似,神情氣韻雖差了些,但和長公主少年時還是很相同的。”
??她這樣說了,鄒氏卻很是忌諱,拽了拽小陳氏的衣擺,並頗有些告誡的說:“家母去世已有十三年了,這十三年間人們覷著今上,到底沒人敢提起過家母,雖說陳貴妃獨得聖心,但需知天子最是喜怒無常,信王妃還是忌言的好。”
??小陳氏一時也噤聲了,到底平常爭強好勝慣了,又說:“是呀,即便長公主當年再怎麽的驚才豔豔,但到底如今已改朝換代,如今龍椅上坐的人姓‘謝’,而非是‘楚’了。”
??鄒氏隻笑笑,並不接這茬。
??小陳氏也覺得沒意思,悠忽轉口道:“顧夫人可知道不,就在前幾日,我們家那個病秧子回來了,我聽說他和三姑娘可是有著婚約的。”
??一聽與自己有關,原與各個貴婦人並同齡的小姑娘們搭話的顧顯榮便往這邊分了三分心神。
??“柏哥兒回來了.……”鄒氏聞言身子也略有些僵硬,“這孩子命苦,小小年紀便離家許多年,回來也好。”
??小陳氏見她這模樣,一下子便樂了,“瞧顧夫人這樣子,是不想認這門婚事了?”
??鄒氏望著自己眼跟前的顧顯榮,神思一下子就飛遠了,是想著十二年前,顧顯榮還在她腹中五個多月的時候,經婦科聖手張太醫一探脈,便把出了她腹中這一胎是個女孩子。
??那時是北朝末年,她與柏哥兒的母親尤氏都是北朝貴女,又是閨中好友,柏哥兒當年已兩歲,能走會跳了,於是鄒氏就與尤氏一合計,將來兩個人做兒女親家。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