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退而求其次
便是擅長言論的言官御史們,也做不出這樣的事情來。
「父皇!兒臣愚鈍,萬不敢做出這樣的事情來!既然父皇覺得九弟可以當次大任,兒臣甘願不爭。」燕子寧膝行幾步,也跪在燕凌城的腳邊:「九弟,你莫要再說什麼不做皇子的事。父皇最疼愛的就是你,你怎麼如此戳他心窩子?太子之位,做兄長的讓與你就是了。!」
這話說的懇切,儼然一個孝順的兒子,友愛的哥哥,大度的皇子。
臣子們自然不會允許,吏部尚書萬豐,也就是萬婧媛的二伯上前:「陛下!臣等不敢做出逼迫陛下逼迫皇子的事。皇三子大度孝順,正是太子人選。九皇子固然也是聰慧果決,可是太子只有一個。歷來大胤皇子立下太子一日,皇子們也都有各自的爵位。」
萬家主也就是萬婧媛的爺爺,此時並未有實權,不過也是世襲罔替的侯爵,他看了一眼宋太后,見她首肯,便接了萬豐的話道:「九皇子雖然做不得太子,但是九皇子殿下也是文武雙全,人品貴重。親王還是做得的。陛下要是擔憂九皇子殿下的長久安危,也可退一步。雖然咱們大胤朝幾朝都不再有藩王制度了,但是有一個燕王比著,也不是不能有。陛下擇一處富庶之地,九皇子殿下去做個逍遙王爺有什麼不好?」
對於大臣們,這是退出一大步了,畢竟也不能真的和陛下魚死網破。
三皇子也是認可的,俗話說得好,也成夢多。如今形勢是都在他這邊了。可是一旦時間久了,不一定出什麼亂子,人心最是易變,一日不坐上那個位子,就一日不得安寧。
文貴妃始終沒抬頭,她心裡嘆息,時至今日,她才看清楚陛下的心思,用心良苦啊。
實在是陛下素來沒有什麼主見,誰知道他本就不是想叫老九繼位,而是為了退而求其次。
太子不讓做還說的過去。如今要是再連藩王都不許做,那還如何說的過去?
九皇子連不做皇子的話都說了,再逼迫,不就是要他去死?
文貴妃心裡搖頭,陛下這一輩子做的所有大事,都是為了一個燕子歸。可惜她這回還是失算了。一個藩王,那是無盡的隱患!燕王還在那戳著呢,如今要給燕子歸哪裡做封地呢?依著陛下的心思,只怕差了也不行。
「正是如此,遠遠地離了燕京城。山高水遠的做藩王吧。老九這些年,子嗣都沒有一個,也得顧著開枝散葉。」宋太后明著是贊成,實則是說九皇子沒有子嗣。這也是角逐太子之位一個不利的條件了。
燕子歸抬起頭,認真的看著燕凌城道:「父皇,兒臣無心太子之位。」我要的,是帝位。
「兒臣也可不要藩王,甚至不要郡王親王任何爵位。然,兒臣並無過錯,兒臣貪生。兒臣尚無子嗣,可是妻妾都是兒臣的親人。兒臣不忍她們為了兒臣殉葬。」
今日逼死九皇子,府里還能好?
「唉……是父皇無能啊!」燕凌城不看燕子寧一眼,只是扶起了燕子歸。
「既然母后如此說,朕一己之力,如何力挽狂瀾?朕今日就下旨,封九皇子燕子歸為親王,封號:烈。賜鹽城,衛城,豐城三城及周邊二十七縣,為烈王封地。於太子冊立之日起程。烈王封地不進貢,不納稅,烈王管束即可。」
「皇帝!那不是自成一國?」宋太后急道。
「太後娘娘!臣等都是支持陛下決議的。」安相忙道。
就這樣吧,鹽城衛城豐城都是窮山惡水出刁民的地方,無非就是鹽城是個通商的落腳處。幾年後要是烈王堵了路,繞路就是了。商人們比官員們更活絡。
今日已經是大獲全勝,再逼迫,要是陛下堅持立九皇子為太子呢?又要如何處置?
血流成河的事,發生一次就好了,再來一次,誰保證自己能不受波及?
藩王是什麼?那就是國中國。是要年年上貢,歲歲交稅的。說白了就是你還是我的臣子,可是你管的那塊地方由你做主。
這包括訓練軍隊,官員罷免,任用。甚至可以科舉獨立。可以擁有自己的錢幣。
那是帝皇一統天下之前的王制度。
古時候,大胤也如同我中華一般,有幾個國家並立的時候。
再往後,弱小的國家便依附強國,逐漸天下一統之後,諸侯國便是皇家子弟們分割。
這樣的國中國,對一個國家來說,意味著分裂。
藩王們都是父傳子的,便是一代不反,下一代呢?在下一代呢?
所以漸漸的,從前朝起,就取消了藩王制度。
可以說大胤立朝之後,藩王制度就已經消失了。可是燕王還是由先帝力排眾議放在了江南。
今時今日,九皇子燕子歸倒不是因陛下力排眾議。而是因做太子不得,而退而求其次。
對於燕子歸,這是最好的結果。本來他最壞的打算是佔據一方。
最多就是求得燕凌城給他一道不必回京的聖旨罷了。
到底不是名正言順。如今好了,他只要離開了燕京城,便是山高水遠,威震一方。這天下,晚幾年也是他的!
「兒臣謝父皇!」燕子歸無比真誠的跪謝。
「臣等見過烈王殿下!烈王殿下安好!」臣子們誰不知道這是埋下了隱患?
可是此時,這是最好的結果了,所以根本無人反對。
「既然你們都支持老三,那麼朕就儘快下旨,立太子。禮部,準備吧。先準備好烈王的冊封禮。畢竟他就要離京了。太子的也備著吧。早日了了你們的心愿,你們也就安心了。」燕凌城笑著道。
只是這笑容里,全是諷刺。
臣子們想恭祝三皇子,可是一個個都像是嗓子啞了一般,誰也說不出來。
旨意沒下,他們恭喜什麼呢?難道恭喜今日終於說通了么?
是贏了,贏的可真是憋屈啊!
「既然事情定了,哀家就走了,皇后,貴妃,走吧。」宋太后更是糟心的一眼也不想看這父子幾個,起身便走。(.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