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討要和氏璧,爭論
武會諸天最新章節
寇仲步入小廳,扮作儒生的師妃暄默默坐在一角,容色恬靜,澄明清澈的目光瞧著寇仲的來臨,似連他最微細的舉動都不肯放過。她的仙駕像有種能把所處之地轉化作仙境聖地的異力,平凡的小廳亦因她的存在而沾上超塵脫俗的氣氛。
寇仲來到她右旁坐下,雙方隻隔了個小幾,微笑道:“師仙子是否把我寇仲和徐子陵掉亂了,心中想找小陵,卻一時錯口報了小弟的賤名。“
師妃暄芳心湧起異樣的感受。自離開師門踏足塵世後,尚是初次有人敢向她調侃說笑。
在她的絕世仙姿之前,誰不為她超凡的氣度所懾,惶恐不及地怕有失態之舉,致召她的輕視。師妃暄淡淡道:“寇兄定是天生愛說笑玩世不恭之人,妃暄此來是專誠拜訪,是有事想要請寇兄幫忙,而且妃暄更非是什麽仙子。“
寇仲輕鬆地靠到椅背去,舒出一口氣油然道:“寇仲一介無名小卒,怎麽能夠幫的上鼎鼎大名的師仙子,更何況妃暄你若是有事,隻需要一聲招呼,恐怕無數人都會前撲後擁而上,為何要找小弟呢?而且小弟或會令妃暄失望。“
師妃暄黛眉輕蹙地奇道:“寇兄尚未知妃暄欲問何事,為何已嚴陣以待,滿懷敵意?“
寇仲笑而不語,玩味的看著師妃暄。
師妃暄卻是麵色不變的開口道:“妃暄想要請寇兄引薦一下那位蘇將軍,慈航靜齋有一件東西丟失。”
猛然聽到師妃暄提起蘇白,寇仲心神一震,臉上雖然神色不變但是內心震驚不已。
蘇白出現在洛陽之事,這幾天來各方人馬都沒有識破蘇白的身份,可謂是身在此山不識人。但是師妃暄到底是從哪來來的消息得到蘇白的行蹤,竟然直接的來找自己,看起來似乎十分篤定。
蘇白正要矢口否認,卻聽到師妃暄道:“寇兄莫要急著否認,妃暄來到這裏,自然是有著必定的消息。”
可是寇仲的臉皮多厚,即便是聽到師妃暄的話,他還是依舊毫不猶豫的真被開口拒絕。
不過就在這時候卻聽到蘇白的身影傳出來:“慈航靜齋的聖女,蘇某倒是耳聞已久了。”
話音剛落,蘇白的身影就出現在這間偏廳中。
“蘇先生。”寇仲出聲。
蘇白製止了寇仲,目光看向師妃暄:“你便是慈航靜齋這一代的傳人?”
“妃暄見過先生。”師妃暄對著蘇白開口。
蘇白道:“你不是要見我嗎?現在我出來了,有什麽事情。”
說話間,蘇白身上不經意間散發出淡淡的威勢朝著師妃暄壓去,想要見識一下這位當代慈航靜齋傳人的本事。
感覺到蘇白身上散發出來的威勢,師妃暄眉頭微微一蹙,當做不存在似得,說出自己的來意:“妃暄此次是有兩件事情與先生相關。”
“說。”蘇白開口、
師妃暄點點頭:“慈航靜齋有一樣東西寄存在淨念禪院,被先生借去,不知道今日可否歸還?”
她說的很委婉,很隱晦,但是在場寇仲和蘇白都是心知肚明,對方說的那樣東西是傳國玉璽和氏璧。
“慈航靜齋的東西?”蘇白玩味的說道。
他麵色一冷:“這樣東西且不說他沒有主人,就算是有主人,普天之下許多人都有資格,但是唯獨你慈航靜齋這群人沒有資格。”
一群當bz還要立牌坊的交際花罷了,還膽敢妄稱是和氏璧的主人,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膽大妄為。
師妃暄還要說些什麽,卻被蘇白直接打斷:“再說了,這件事情你師父不是已經找了寧道奇來問我要東西嗎?如果真的要的話,還是讓寧道奇來問我要吧!”
師妃暄的武功雖然在年輕一代已經算是頂級,但是比起那些宗師級別的高手來說還要差一些,自然不被蘇白放在眼中。
若是換做平常,蘇白或許還有興趣見識一下這位據說是最有可能完成劍典劍心通明那一步的傳人的本事。但是眼下,寧道奇即將到來,有這個對手擺在眼前,蘇白對於和他交手其實沒有任何的興趣。
師妃暄也知道兩人之間的差距,出來之前師尊也叮嚀過她,所以她也不會和蘇白硬頂,見到蘇白拒絕,她便很快不提這件事情,轉而開口說向另一件事情。
師妃暄道:“如今天下大亂,蘇先生既然有了那樣東西,為何不將其交予一位明主,拯救萬民與水火之中呢?”
蘇白淡淡一笑:“這種事情你們慈航靜齋也管得著?”
師妃暄道:“慈航靜齋雖為方外之人,但是卻依然有拯救萬民之心。”
蘇白道:“如此說來,你慈航靜齋已經有了認可的人了。“
師妃暄小小不說話,蘇白對著一旁的寇仲說道:“寇仲,你怎麽看,你不是有爭雄天下之心嗎?”
寇仲隻是笑笑搖搖頭,並不說話。
師妃暄黛眉輕蹙地奇道:“寇兄為何如此?“
寇仲苦笑道:“因為我怕仙子你想給小弟一個表麵看似公平其實卻絕不公平的機會,看看我寇仲是否像李小子般乃統治天下的人才。一旦證實你心中的定見後,以後就算全力助李小子來對付我也可無愧於心了。“
師妃暄微笑道:“寇兄才思之迅捷,實妃暄生平僅見,難怪能在此亂世中叱風雲。不過請恕妃暄愚魯,寇兄憑什麽說我心中早有成見,認為寇兄及不上李世民呢?“
寇仲哈哈笑道:“這根本不是成見,而是事實。現在小弟才是剛起步,對如何治好國家仍一竅不通,隻會給你問得啞口無言,落得尷尬收場。所以情願不答,尚可留點神秘感給仙子你想象一下,閑來也會……嘻嘻……想想小弟為何如此狂妄。“
師妃暄沒好氣的道:“你倒有自知之明。不過隻是這點,已沒有多少人可及得上你。但既是如此,寇兄何不選出心中明主,助他一統天下,以解萬民之困?“
寇仲冷哼道:“我寇仲豈是肯作人隨從跟班之輩。亂世爭雄是一套,一統後治天下則是另外一套。你若要問,不若問我如何可得天下吧!其它說來仍是言之過早。“
師妃暄興趣盎然的道:“寇兄信也好不信也好,妃暄此來並不是要與寇兄談論治國之道。現在寇兄既主動提出,妃暄不由生出好奇之心,想請教憑你現下的情況,如何能在群雄割據局麵已成的形勢中,脫穎而出?“
寇仲瀟灑地聳肩道:“我是見步行步,若事不可為,便返揚州開間小菜館。嘿!我和小陵的廚藝都是出色當行,若仙子路過敝館,我們便弄兩道小齋菜你嚐嚐。哈!我根本就是個隨遇而安的人。仙子以後再不須為小弟費神,你若歡喜便去助李小子好了!“
師妃暄“噗哧“嬌笑,其嬌姿美態瞧得寇仲目瞪口呆時,始油然道:“薑太公得黃帝〈陰符〉之謀,演〈六韜〉之略,輔武王滅商立國。蘇秦得鬼穀子之法,以合縱之術遊說諸侯而掛六國相印。大漢張良精研〈素書〉、〈三略〉,為劉邦平定天下。現在寇兄所得的〈長生訣〉雖是道家瑰寶,可使寇兄晉身天下頂尖武學宗師的行列,卻與爭天下治天下沒有任何關係。既是如此,何不早點引退,嘯傲江湖,使盛名永垂,豈非勝過卷入政治權力永無休止的爭鬥中。“
寇仲苦笑道:“難怪你會欣賞徐子陵那家夥,因為你後來的幾句話,正是給他最好的寫照。否則若他肯全力助我,肯定我不會以開菜館收場。“
以師妃暄恬淡無為的修養,也不由黛眉輕蹙地苦惱道:“你若再顧左右而言他,妃暄隻好告辭而去,更不再視你為一個可交談的朋友。“
寇仲忙道:“仙子息怒,事實上我對你是非常愛慕。隻不過心知肚明終有一天你會與我拔劍相向,才苦苦壓下心內真正的感受。現在小弟知錯哩,仙子請隨便下問,小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師妃暄自出道以來,還是首次有年輕男子向她明宣愛意,偏又知這宣愛者隻是信口開河,不盡不實。本應心中不悅,不知為何卻發覺很難真的惱怪他。而這亦正是寇仲無人能及之處,即使敵人也很難恨他。
自寇仲踏入此廳後,兩人便一直針鋒相對。而寇仲最高明的地方,是根本不給對手掌握到他的弱點破綻。以師妃暄的智能,對他亦要生出無從入手的感覺。
其實寇仲亦是有苦自己知。若論識見詞鋒,他可肯定自己及不上這清麗如仙女下凡的絕世嬌嬈。而她擺明是要來勸自己在一是輔助明主,一是退出爭鬥二者中選擇其一。
假設自己是在理屈詞窮的形勢下嚴詞峻拒她的“好意“,加上和氏璧的前科,隻會結下這個誰都不願招惹的美麗勁敵。所以隻能以旁門左道的市井之法,配上坦率直接的態度,教她隻能大發嬌嗔,但又不會真的與他反目成仇。其中微妙處,確是難以言諭。
師妃暄美目凝注地瞧了他好半晌後,唇角逸出一絲僅可覺察的微笑,淡淡道:“好吧!道、德、仁、義、禮五者究為何事,寇兄可否逐一道來?“
寇仲聞之愕然,心叫厲害。他本意是想把她氣走,豈知她不但毫不動怒,還開出空泛抽象的題目來考較他,目的自是要他自暴其醜。
這等若迫他出招,再在其中尋找破綻,動搖他爭天下的信心。假如自己仍采先前言詞飄忽的方法,隻會令她心生鄙視。
一旁的蘇白插話道:“這像是科舉場中的題目,師妃暄可否問些較和現實有關的問題?例如如何做個好皇帝?如何蕩平天下群雄?如何令萬民生活幸福諸如此類。寇仲出身市井,自問比之高門大閥出身的公子哥兒,更懂回答最後那條問題。但若要他去應科舉試,保證連榜尾都不會入。“
師妃暄瞿然動容,蘇白這一番話卻是令她驚醒,更知他巧妙地拿寇仲和李世民作出比較,令她感到如若以這種方式選取李世民,根本是不公平的一件事。等若能高中科舉的,並不代表可以做一個萬民愛戴的官兒。當然她自問非是隻從別人的答話便作出定論那麽草率,而是通過長期的觀察來判斷。
原本以為有蘇白打岔,寇仲不會答她的問題時,寇仲卻正容道:“仙子所提出這道、德、仁、義、禮,實五者為一體也。嘻!小弟有說錯嗎?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乃天地萬物所應遵循的法則;道立後而德成,能堅持正道者便是德;所以道德常拉在一起說。仁義則是發自內心的行為,來自惻隱惠他之心。至於禮嘛?則是以前四者為根基發展出來所有凡人都便須遵從的規範,以維護人與人間的倫理道德仁義的關係。“
這番話本是魯妙子兵法書第一章開宗明義的序言,指出治兵之要,必須先明白天人之道,其詞曰:“天人之道未嚐不相為用,古之聖賢皆盡心焉。堯欽若昊天,舜齊七政,禹敘九疇,文王以八卦陳天道,周公定四時盡陰陽。孔子欲無有,老聃建之以常無有。兵道至此則鬼神變化,皆不逃吾術,況於征戰爭雄之法乎?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放天有仁、義、禮、智、信五德,見之者昌,棄之者敗。“寇仲聰明絕世,從之而發揮,成為自己的理論。
師妃暄再次動容道:“寇兄這番話微言大義,令妃暄不得不刮目相看。隻想再請問寇兄一句,寇兄是為一己之私,還是抱著為萬民請命之心,道出這番話來?“寇仲灑然笑道:“若否認不是為一己之私,我便是有違道德;但隻為己而不為人,就是欠仁義。所以都說道德仁義,本為一體哩!“
師妃暄首次感到自己拿這真小人沒辦法,因他的答案如說是為萬民的幸福而去爭天下,她便可由此入手,說動他以萬民的利益為依歸,去幹最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