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不蒸饅頭爭口氣
劉父雖然無奈,但知道自己這個兒媳婦的脾氣,所以隻得自己將藥給煎煮上了。
可沒想到就是這樣,張芙蓉也沒有放過他,連帶著劉老實一起狠狠地將他父子二人罵了個狗血臨頭。
劉父實在覺得有些聽不下去,就與她吵了兩句,漸漸地,兩個人就吵了起來,鬧到了不可開交的地步。
那張芙蓉平日蠻橫慣了,說話做事一向來是都得理不饒人,沒有道理更要罵人罵個痛快,所以借著這個機會就將自己平日的不滿都說了出來。
而劉父則是因為以前她磨搓劉母,對她很有怨念,所以也就跟著吵了起來。
隻是他一個傷號的戰鬥力又怎麽能比得過張芙蓉,所以被她罵的脊梁骨都快抬不起來了,手都開始哆嗦了起來。
最後這一口氣沒有喘上來,就直接一頭栽倒在地上了,原本還隻是昏厥了過去,隻要及時救治還不算什麽大事情。
但是那張芙蓉以為他這是在故意偽裝暈倒來氣自己,所以也就不在意,等過了一會兒依舊見他躺在地上紋絲不動,這才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剛好此時劉老實也已經將香油賣完回到了家中,一看到這個情況也顧不上其他的,就和她一起將劉父送到了福壽樓對麵的安仁堂裏。
結果那些個大夫看了之後俱是搖了搖頭,說人都已經不行了,讓他們趕緊去置辦東西準備喪事。
劉老實雖說是很聽自己婆娘的話,有些耙耳朵,但是對於自己親爹怎麽說還是有些真情實感的。
一聽到這個消息,就忍不住哭喊了起來。
說自己萬萬不該不注意他的身體,應該陪著他前一日一起去福壽樓看病的。
結果聽到他提及福壽樓,原本還對劉老實這夫妻二人很是冷淡的安仁堂大掌櫃立馬變得殷勤了起來。
他先是將兩個人給叫到了後院的雅間裏喝茶,然後就開始不動聲色的打聽起這件事情了。
張芙蓉為了自己的名聲,原本不欲將事情說明白,但架不住掌櫃的拿出了五兩銀子,說隻要交代清楚,這銀子就是他們的。
那張芙蓉一看到白花花的銀子,再也沒有什麽顧慮,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原原本本的和他說了個清楚。
最後那掌櫃的思索一番後,就與他們商議起了一件事情。
他願意出五十兩銀子,隻要劉老實夫婦兩人可以將劉父的死歸咎到福壽樓中的大夫身上,說是喝了他開出的藥,這人才忽然暴斃的。
不僅如此,還要將這件事情鬧到官府,那麽做好這一切之後,這五十兩銀子就歸他們兩個人所有。
他這個條件對兩個人來說甚是有誘惑力,畢竟五十兩銀子對他們來說可不算是個小數目。
他們每日在家中忙活,像頭驢一樣推著家中的磨盤磨出來的香油才隻有幾罐。
而一小罐隻能賣個幾十個銅板這樣的價錢,而且每天有沒有人買都是個未知數。
所以五十兩可能是他們夫妻二人一輩子都攢不到的一筆巨款,就衝這個,張芙蓉自是一口答應了。
劉老實雖然覺得這樣對於自己爹有些不孝順,但架不住張芙蓉的勸和銀子的誘惑,最後也是一口應下了。
兩個人悄悄的將劉父的屍體給帶回了家中,裝作什麽都沒有發生一樣。
然後等到周圍的鄰居都已經回到家中之後,這才大聲嚷嚷了起來,鬧出了不小的動靜。
等到別人都來他們家中看到底是發生什麽事情的時候,張芙蓉就開始按照先前打算好的那樣,演起戲,哭訴道自家公爹喝了無良大夫開出的藥,忽然暴斃了。
引得這些個看熱鬧的鄰居都是感慨唏噓的,痛罵這看病的大夫沒有良心。
還紛紛勸劉老實夫妻二人到官府報官,將那大夫給抓起來。
見到自己二人的目的已經達到,兩個人這才在一群人的簇擁之下,來到了官府,敲響了鳴冤鼓,和父母官說清楚了這件事情。
緊接著才有了接下來發生的這一切……
將事情聽了個徹頭徹尾的顧錦峰這時候哪裏還有什麽不明白。
要整他們的人與他之前所猜測的正是一樣的,不是別人,而是那安仁堂。
說起顧錦峰為什麽會忽然將此事與安仁堂聯係到一起,這還要說道當初他們找尋新鋪子時說起。
那個時候的孟環原本不打算要現在這個鋪麵的,盡管它不論是位置,或者是租金,什麽的都很合適,但是卻有一點很是不好。
那就是這間鋪子的斜對麵是一家名為安仁堂的醫館,而且不管名氣或者鋪麵都可以說是這城中最好的一家。
牙人更是打聽到些消息告訴了孟環,說這安仁堂是京城中一位貴人家中的產業,所以背後勢力不容小窺,是萬萬不能輕易得罪的。
孟環擔心到時候兩家離的這麽近,起了些生意上的糾葛,自己這邊無依無靠,反倒吃虧。
再加上覺得這樣自己店鋪中的生意也會受些影響,所以這才打算拒絕。
隻是那個時候城中閑置的鋪麵除此之外都不怎麽合適,加上兩個人等著開新店鋪又等了好久,等到下一個合適的還不知道是猴年馬月。
所以在顧錦峰的勸告和支持下,兩個人這才敲定了就將這家鋪麵租下來,當成他們的新鋪子。
可是令顧錦峰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先前孟環害怕的事情竟然就這麽發生了,不但發生了,還這麽早,讓他們都有些手足無措。
堂堂一個有背景的老字號安仁堂,為了打壓他們這個隻開張了兩天的小醫館,竟然不惜使出這樣卑鄙無恥的手段。
這可真叫顧錦峰真覺得是大開眼界!
不過這也變相說明了,他們確實對福壽樓的存在很是忌憚,不然也不會想出這樣的陰招來對付孟環,恨不得趕緊將他們給拉到髒水中。
而且有人忌憚就說明他們的醫館確實威脅到了他們,總比開了好久但是卻不被同行看在眼裏強上幾分。
更何況這些人不知道的是,他們越是打壓,有些事情就越是壓不住。
反而因為受到些磨礪,心中更是有一股不爭饅頭爭口氣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