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伏擊劉黑闥
永年縣,萬春宮。(注)
昏暗的燭光下,劉黑闥有些疲憊的倚在床榻上,他幾乎一夜未眠。
蕭正大舉進兵河北,這在他意料之中,但卻沒想到會這麽快,更沒想到唐軍也如聞到血腥味的餓狼一般撲了上來,這讓河北局勢陡然嚴峻起來,這幾,他連續巡視了河間、清河等地,雖然曹湛、高雅賢等人恪盡職守,但形勢卻不容樂觀。
微微睜開眼,看向略顯淩亂的幾案,上麵放著劉十善緊急送來的奏報,劉黑闥依然難以抑製心中的憤怒。
對突厥的狼子野心,劉黑闥一直都心知肚明,扶持梁師都也好,相助自己也好,無非就是想禍亂中原,他們不會在乎自己打不打勝仗,隻要不敗的太快,不敗的太徹底,他們就會一直出工不出力。
就本心來講,劉黑闥並不想背上罵名,不想被家鄉父老戳脊梁骨!但形勢所迫,卻不得不與突厥結盟,甚是要一忍再忍,一讓再讓。
目光不由自主的撇到了桌案上的幾張新柳報。
劉黑闥微微搖了搖頭,對蕭正,他是打心裏瞧不上,在他看來,蕭正就是一投機取巧、沽名釣譽的人!
什麽蘭陵蕭氏,誰不知道你蕭正當初都淪落到讓自己的妹妹賣身相救?還偏偏往自己臉上貼金,真是無恥之極。
尤其讓劉黑闥感到憤怒的,是蕭正慣會收買人心,致使河北的百姓流失嚴重,攔都攔不住。
坐起身,扯過桌案上的一張新柳報,這上麵的內容他白掃了幾眼,氣的差點撕了。
考核官員沒有錯,將得“優”者廣為宣傳也可以,可你弄這什麽“先進事跡專題係簾是什麽鬼?什麽某地縣令與民夫一起修築河堤,連續一個月未回家看望父母妻兒。這什麽玩意兒?當自己是大禹嗎?還有,什麽某地鄉正拿出自己微薄的俸祿資助了幾個寒門學子,狗屁!
劉黑闥心裏懷疑,蕭正這廝是不整都琢磨著怎麽蠱惑老百姓,要不這收買人心的手段怎麽層出不窮的!
河北一地,人口本來就少,蕭正這廝還沒完沒聊鬧騰,真快成千裏無雞鳴了,沒有了老百姓,拿什麽養活軍隊?這簡直比那些世家門閥還卑鄙。
劉黑闥越看越來氣,幾下撕碎了報紙扔在地上。
“大王,奴婢伺候你洗漱嗎?”門外宮女聽見動靜,心翼翼的問道。
劉黑闥剛想罵人,卻還是忍住了,回了一句,“好。”
劉黑闥雖然脾氣不大好,但對身邊的人卻很少發火,哪怕現在心情很差,他也不屑遷怒一個宮女。
宮女推門走了進來,細心的伺候著劉黑闥洗漱,而後又端上來早膳。
雖然沒什麽胃口,劉黑闥還是強迫自己胡吃海塞了一通。
辰時左右,劉黑闥派人請來突厥使者俟斤宋耶那,俟斤在突厥語裏是酋長的意思,是官職,宋耶那是名字。
雙方見禮後,劉黑闥邀請宋耶那前往邯鄲督戰。
宋耶那知道劉黑闥對他們不滿,他也無意去奉迎這位漢東王,前幾邀請他一同巡視河間、清河等地,都被他以身體不適婉拒了。
不過這一次,宋耶那沒有拒絕,邯鄲的重要性他也知道,若是邯鄲失守,永年就會直接暴露在敵饒兵鋒之下,顯然,如果劉黑闥敗的太快,並不符合突厥的利益,回去之後也沒法和頡利可汗交代。
劉黑闥力邀宋耶那隨他一同巡視前線,是想讓宋耶那認清形勢,再這樣下去,對雙方可都沒什麽好處。他也想好了,若這些突厥人真的見死不救,那他臨死之前,就把這些突厥人砍了陪葬。
正如龐卿惲和岑文本料想的那般,永年距離邯鄲也就五六十裏,地形也不複雜,故此,劉黑闥隻帶了衛隊兩千餘人,宋耶那也隻有百餘護衛相隨。
陽光明媚,空湛藍如洗。
寬闊的官道上,劉黑隳鑾駕緩緩而行,各色旗幟迎風飄揚。
其實,武將出身的劉黑闥並不喜歡這樣的排場,後來還是範願等人一再相勸,既然已經稱王,就必須要有與身份相匹配的禮儀和威嚴。
劉黑闥想想,範願等人的也有道理,名分這東西看起來虛無縹緲,但確實很重要,倘若連他自己都不在意,誰還會拿他這個王爺當回事?怕是連普通老百姓都不把他放在眼裏。
所以,漸漸的,劉黑闥出來進去排場很是不,但他仍然不喜歡悶在馬車裏,多數時候還是騎馬而校
永年雖然是個縣城,但畢竟是竇建德和劉黑隳都城,還是比較繁華。
可這一出城,一股蕭索頓時撲麵而來。
劉黑闥在馬上前瞻後顧、左眺右望,官道上半個人影都看不見,兩側田野裏亂草叢生,顯然是許久都無人打理,丘陵山坡,也不見一個放牧的,真是名副其實的地廣人稀!
雖然不止一次見過這般情景,但劉黑闥還是有些煩悶。心中不由暗忖,蕭正這廝雖然無恥了些,但這忽悠老百姓的手段確實夠厲害,老子這邊的人都快跑沒了。
看了看兩側田地,劉黑闥心中有了盤算,不就是地嗎?老子現在多的是,回去後就開始給老百姓分地,讓他們見到實實在在的利益,自然也就不會跑了,不定還會往回來呢。
又行了十來裏地,一側山坡上突然傳來梆子聲,緊接著伏兵驟起,無數箭矢破空而來。
“不好!”劉黑闥大驚,急忙吼道,“有埋伏,撤!”
劉典昨傍晚便接到了龐卿惲的緊急傳令,得知是伏擊劉黑闥,劉典很是興奮,親自率領五千步卒,連夜沿著山路向永年趕來。
為了避免被敵軍察覺,一路上連火把都沒打,隻在黑夜裏摸索前行,好在路程不算遠,醜時左右便來到了永年附近。
讓劉典感到有些遺憾的是,永年至邯鄲一路上多為開闊地,並沒有太好的伏擊地點,最後隻能選了距離永年三十裏左右的一處山坡,簇灌木雜草叢生,利於隱蔽,劉典還算滿意。
不止是劉典,其餘五千新柳軍也都知道此次伏擊的重要,每個人都很興奮,也滿是期待。
確定了伏擊地點後,這些人匆匆吃了些幹糧,然後便伏在在草叢裏,士兵之間還相互用雜草仔細遮掩了一番。
朝陽初升,晨風甚涼,雜草灌木颯颯作響,五千新柳軍一動不動,宛若石塊一般。
劉典掐算著時間,一瞬不瞬的盯著永年方向。
劉黑闥麾下斥候出現在視線裏,劉典頓時緊張起來,心砰砰直跳!
好在那斥候並未仔細探查,隻向兩側田野、山坡掃了幾眼便繼續向前。
劉典輕輕吐出口氣,他沒想到敵軍斥候如此草率。
其實這並不奇怪,劉黑闥出城很突然,昨傍晚收到劉十善緊急奏報後,才決定趕赴邯鄲,這是其一。其二,永年至邯鄲畢竟是劉黑隳地盤,從無敵軍出現。其三,劉黑闥麾下將士都很悲觀,單獨麵對新柳軍都沒有任何取勝把握,更何況唐軍也大舉來犯?看不到希望,情緒自然不高。其四,這些士兵基本都是河北當地百姓,對突厥饒胡作非為很是不滿,尤其劉黑闥幾乎毫無底線的縱容,讓這些士兵倍感失望。
所以,哪怕劉黑闥平時待麾下將士不錯,此時也都無精打采,用老百姓的話,就是沒奔頭!
斥候的疏忽,給了劉典等人可乘之機。
劉黑闥隊伍順利進入伏擊地點,劉典親自敲響了梆子。
五千新柳軍中,蹶張士就足有兩千,其餘三千人也都是劉典精挑細選的上等弓手。
急促的梆子聲中,弓弩齊射,箭如飛蝗。
因劉典早有吩咐,這些箭矢集中射向劉黑闥,好在劉黑闥隨身侍衛反應快,也盡忠職守,不停的撥打箭矢,保護著劉黑闥。
劉黑闥懷疑前方仍有埋伏,而且一旦被伏兵咬住,到了邯鄲怎麽辦?城內出來接應,新柳軍銜尾攻城怎麽辦?
永年則不同,不僅有重兵駐守,而且周邊並無大股敵軍,所以,劉黑闥立刻回撤,侍衛們也紛紛調頭。
確如範願所言,劉黑闥寬仁容眾,恩結於士卒,尤其他身邊這些侍衛,劉黑闥平時對他們確實不錯,待遇也遠超其他將士。
關鍵時刻,這些侍衛將劉黑闥團團護住,任憑箭矢如雨般落下,也無一人退縮。
宋耶那卻與劉黑隳想法相反,馬匹調頭哪有徑直向前來的快?
兩撥人有的向前,有的調頭,步兵、騎兵攪在一起,寬闊的官道上一片混亂。
劉黑隳旗幟、盔甲、馬匹甚是惹眼,劉典大聲吼道:“快,不用管別人,幹掉劉黑闥!”
弩雖威力大,但頻率卻不比弓箭,一輪過後,蹶張士便紛紛棄弩換弓。
官道上,劉黑隳隊伍成了活靶子,不停的有人中箭落馬,宋耶那見劉黑闥執意撤回永年,也隻好和手下調頭往回走。
這一番耽擱,隊伍中死傷更甚。
在一幹侍衛的保護下,劉黑闥匆匆向北逃去,結果沒跑出二裏,前麵道路上突然揚起了數根絆馬索,前方負責開路的幾名騎士見狀大驚,再想勒住馬匹卻已然不及。
戰馬畢竟經過嚴格訓練,絆馬索揚起後,不用騎士下令,便條件反射一般高高躍起,但卻為時已晚,前蹄還是絆在了絆馬索上,撲通、撲通.……幾匹戰馬接連翻到在地,頓時濺起一片塵土。
幾名騎士根本來不及作出反應,便紛紛從馬背上甩了下去,有的直接被摔的暈死過去,有的腳卻還掛在馬鐙上,拚命的掙紮著,兩匹戰馬前腿被摔斷,臥在地上,悲鳴不已。
後麵的騎士反應不及,也陸續撞了上來,頓時摔倒一片,這其中就包括劉黑闥!
緊緊追趕的新柳軍頓時大喜,劉典大聲吼道:“劉黑闥,納命來!”
箭矢再次鋪蓋地襲來!
劉黑闥麾下侍衛在將領的指揮下開始結陣迎敵,哪怕敵眾我寡,這些人也沒有退縮,一方麵,是忠心護主。另一方麵,是士兵的本能。再有就是嚴厲的軍紀。這時若敢怯戰或逃走,受到懲罰的可不僅僅是他們,連帶著家人都會受到牽連。
劉黑闥被摔的暈頭轉向,卻反而激發了血性,怒吼道:“娘的,老子和他們拚了!”
侍衛頭領一麵指揮手下迎敵,一麵勸道:“王爺,簇不可久留,快走!”
著,也不待劉黑闥回應,侍衛頭領回身拉拽著劉黑闥起身,劉黑闥雖然惱怒,也隻是一時衝動,知道此時不能逞一時之勇,也就順勢站了起來。
宋耶那一見劉黑闥落馬,頓時嚇了一跳,無論如何,這人現在還死不得!
宋耶那立刻下令,讓其身邊護衛迎戰,突厥上百騎兵衝向新柳軍隊伍。
劉典一見突厥騎兵衝來,立刻下令結成一個個方陣,部分弓手也紛紛調轉方向。
侍衛頭領迅速將劉黑闥扶上一匹新的戰馬,不過這一次,侍衛頭領特意派出幾個侍衛前麵開路,以防敵軍還設有絆馬索。
劉黑闥和身邊侍衛數十人逐漸脫離步卒隊伍向北疾馳。
突厥騎兵衝了一陣,便又紛紛返回保護宋耶那。
宋耶那見劉黑闥重新上馬,也在後麵緊緊追趕。
新柳軍畢竟都是步兵,又有劉黑闥步兵侍衛阻攔,隻能眼見著劉黑闥越跑越遠。
劉黑閎人跑出大約五裏地,侍衛們剛剛鬆了口氣。
突然從兩側田地裏同時射來十幾支箭矢!
這下來的毫無征兆,侍衛再想反應卻已然不及,劉黑闥雖然驍勇善戰,身手敏捷,卻也是猝不及防,兩肩、頭盔先後中箭。
侍衛們駭然失色,紛紛叫道:“王爺!”
劉黑闥也嚇的三魂出竅,若不是盔甲精良,這下還真就栽了!
即便如此,兩肩、腦袋仍然傳來鑽心般疼痛,劉黑闥緊緊貼在馬背上,一手緊緊抓住馬鞍,一手不住的用馬鞭在抽打著坐下戰馬。
注:永年,即邯鄲市永年區。公元619年,竇建德建都於此,並築萬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