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均衡
人逢喜事精神爽,葉大天子今兒心情極好,啃了一大塊雞翅,然後“詩興大發,”五步成詩,詠出一首名篇佳作,惹得五女眼冒漫天紅心,心神蕩漾。
跟小才女們在一塊遊山玩水,若不拿出一篇名篇佳作,絕對是交不了差的,幸好這是在蠻荒大陸,唐詩宋詞大把剽竊,還有不少明清名篇佳作押箱底,“才情無雙”的葉大天子根本不用擔心“葉郎才盡。”
猶豫了一下,葉大天子還是把洗白的事說出來,依舊隱瞞自已的身份,隻是有些擔心諸女的反應。
“公子……”白綾、韻月等女都感動得熱淚盈眶,她們雖已贖身從良,但終究還是出身風塵,身份地位連個窮得一日三餐都吃不飽的村姑都不如,經過洗白之後,這身份地位就大不一樣了,至少嫁進葉家,也是光明正大。
公子是為她們著想,怎不讓她們感動的淚流滿麵?
沒人有異議,葉大天子鬆了口氣,他是怕把五女給嚇著了,隻是說了個大概,讓她們有個心理上的準備,具體操作還沒開始呢。
若她們知道,過些時日,江南某知名世家門閥的家主,現鎮守一方洲府的太守大人親來皇城接迎她們,鐵定是給嚇得一愣一愣的。
五女有了這良家子的身份,想來,瑾皇後也不會再反對了吧?
眾女既感動又開心,當下,白綾與飛煙而坐,琴簫合湊演練多時的《水調歌頭》放入書架,韻月、翠雲、青玉邊歌邊舞,讓葉大天子美美的享受了一番。
正享受之際,有黑衣衛飛騎趕來,跟著蘇子倫低聲說了幾句,蘇子倫湊近,低聲稟道:“公子,家裏急信。”
葉大天子拆開一看,眉頭微皺,楚國突然對燕國不宣而戰,襲占了楚國的平波、長平等十餘座縣城,正在全力攻打江陰重鎮,江陰是楚國的西大門戶,一旦失守,門戶洞開,皇城將受到威脅。
我叉叉的,棒子真是可惡!
葉大天子在心中咒罵不已,楚國一動,韓帝國竟然也跟著蠢蠢欲動,在東麵集結三十萬大軍,擺出渾水摸魚的態勢。
棒子估計是得到楚國的一些好處,才會在這個時候對楚國施加壓力,拖燕國的後腿。
帝國之間就是這樣,分分合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利益,決定這一切。
葉大天子沒有忘記對燕後的承諾,出兵威脅楚國,減輕燕國的壓力是必須的,相信過不了幾天,燕後也必派使者過來,催促他履行承諾。
雖說是對燕後做出了承諾,但哥也不會傻呼呼的馬上出兵攻打楚國,一切都是以利益為目的,最適當最無恥的做法就是用拖字訣,等兩國打得你死我活,有所損耗之後再出兵,乘機撈點好處,不過,出遊在外,不可能帶上軍事地圖,這事還得回去之後再商議。
他讓內侍先回去召集文武大臣,讓他們先行商議,自個陪著美女們繼續吟風弄月。
回到金鑾殿,早等候多時的一眾文武大臣齊唰唰的行禮,“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眾卿有何良策?”葉大天子在龍椅上坐下,詢問的目光從一眾大臣臉上一一掃過,召集文武大臣議事時,就已經說明清楚當前的情況,出兵伐楚是肯定的,但怎麽打?這個就是要你們商議了。
商議的結果無非是戰與不戰,不過,今次主戰派大占上風,求和派直接被無視,因為,大周帝國先前對燕國作出過承諾,而大周更是以正統自居,大漢子民,泱泱大國,文明禮義之邦,豈能言而無信?
打仗,那是武將們的事了,一眾武將商議的結果,無非是從康遠城出擊,突襲攻占楚國的瑜林關,然後揮師南下,攻擊波琅等城,入侵燕國的二十五萬楚軍恐後勤被斷截,不得不撤軍。
更激進的策略是襲占瑜林關後,直接揮軍東進,威脅楚國的國都,同樣迫使入侵燕國的二十五萬楚軍不得不撤軍回救,之後,周燕組成聯軍,乘勢滅掉楚國,瓜分楚國的國土。
我叉叉的,一個個竟然比哥還好戰……
葉大天子苦笑搖頭,大周仍處休養生息時期,為滅掉金國精心準備,不宜節外生枝,如果不是因為曾對燕後做出過承諾,他斷然不會插手,任由燕楚拚個你死我活。
所以,什麽兩國結盟,組成聯軍,坐地分髒之類,全素神馬浮雲,燕後可是精明得緊,別看楚燕兩國現在打得正歡,但真要滅掉楚國,對燕國更加不利。
燕後豈會坐視大周變得更強大?到時候,結盟隻是一紙空文,燕國極可能會拖大周的後腿,就連韓、炎日、金國也都會調派大軍壓境,猛拖大周的後腿。
這就是勢力平衡,其他帝國是不會放任其中一國坐大,必群起而攻,這樣才能維持當前的平衡格局。
等到二年之後,大周的大軍征伐金國之際,葉大天子相信,楚、燕、韓、炎日幾大帝國也必是大軍壓境,猛拖他的後腿。
這種情形,象極了古華夏春秋戰國的七雄並立格局,大秦雖然很強大,但想要吞並其中一個小國,卻也不容易,直至英明神武的秦始王持政,才橫掃**,成功的一統華夏。
所以,楚國的一寸地方,他都不會侵占,至少,目前不會侵占,首攻金國的宏偉大策略不會改變,遠交近攻的外交策略,仍得繼續實行。
金國實力空前強大,對大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若不是有鎮陽與虎門兩大險關把金軍阻擋在關外,隻怕金軍鐵騎早已肆虐中原,危及大周帝國。
楚、燕兩國的國力雖然強過金國,但戰力卻仍嫌稍弱,還沒有對大周帝國構成嚴重的威脅,因此,首滅金國這頭凶狠的惡狼,是大周帝國的重中之重。
葉大天子當即下令,由虎威將軍蘇儀掛帥,十萬大軍集結於康遠城,伺機而動,柱國大將軍魚桐羅領軍二十萬,於平塘關集結。
對於這個命令,絕大多數大臣一臉的怔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