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大叔逆襲之天眼傳奇> 第346章 人居中,成仙成神

第346章 人居中,成仙成神

  安德拉行進在一條林中公路上,旁邊是一條潺潺流淌的不小河流。


  ??河的另一邊,是峭立崖壁的連綿山體,而這條公路,就在河流與山體所形成的河穀中,蜿蜒穿行。


  ??兩位軍人大概是沒有看風景的心情的,他們隻關注自己的任務。


  ??厲海則心情較為放鬆,坐在他副駕駛座上的,自然是咱們美麗又勇敢的德國姑娘。


  ??車行速度並不快,男人注意到海蒂有些緊張,猜想她還是會一些擔憂和“害怕”的。


  ??正好厲海看到前麵某處懸崖峭壁上,有一些“奇怪”但他較為熟悉的東西,於是他決定講講它們的趣聞和典故,來緩解緩解,這位外國姑娘的“焦慮”。


  ??……


  ??厲海稍稍地降低了車速,開口說話道:

  ??“海蒂,你來我們江州一年多了吧?有沒有看過,或者聽說過,三峽地區的‘懸館’?”


  ??出聲詢問時,厲海一邊還用手指向車輛左前方,示意德國姑娘去看山崖處——注意看的話,很容易發現,在一麵峭壁上,有好些個大小不等的岩孔。


  ??它們高度約離地麵10餘米,分上四下三兩行排列。除一孔為長方形外,餘皆近正方形。各孔之間,行距、孔距都差不多。


  ??當然,這些以“七”為基數的岩洞,是在山崖上連成一片的。


  ??……


  ??海蒂自然明白男人挑起話題,一方麵想要分散她的注意力,另一方麵也是讓她能夠更好地融入這支臨時偵察小團隊裏。


  ??所以心中略暖的她,看著那些山崖上幾個奇怪的孔洞,驚訝地問道:


  ??“難道霧靈山裏也有‘懸棺’?是那處山崖上,連成一片的那些孔洞?


  ??“我工作之餘,去大小三峽旅遊過。在大寧河上坐船往下遊時,看到過崖壁上的‘懸棺’!不過沒有形成規模,通常都是一兩具棺木而已。聽導遊說,這是古代華國南方民族的一種喪葬習俗——裝著屍骨的棺木孤零零地擱那麽高的地方風吹日曬的……看起來怪瘮人的。


  ??“厲,你們別笑話我啊——我雖然是醫生,但其實膽子不大呢!”


  ??……


  ??“嗬嗬,海蒂,我怎麽可能笑話你呢?”


  ??厲海先是接過海蒂的話頭,然後聲音稍稍提高——因為後座上的袁隊長,她臉上也露出了感興趣的神色,應該也不是三峽地區的人。


  ??因為有段時間,他對家鄉的懸棺有過一定的研究,倒是有些可以說道說道的東西:

  ??“在我國眾多的文化中,喪葬文化相比於西方,本為就具有東方特色和神秘色彩——因為與死亡這件,每個活人都本能想要遠離的事情相關,

  ??“驚奇和害怕,本是人之常情。”


  ??……


  ??“海蒂你在小三峽看到的崖上懸棺,隻是沒有多少考古價值,平民崖葬的一種。


  ??“事實上,懸棺不僅僅三峽地區有,它遍及川、黔、滇、湘、桂、粵、浙、贛、閩、皖等南方省份,就連國外如意大利也有。據考古研究揭示,我們華國這些懸棺,是春秋戰國時期古越人的‘作品’,距今已經有2600年的曆史。


  ??“所謂懸棺,又被稱作崖葬。通俗的說,就是人死之後不埋進土裏或者火化,而是將死者的棺木放在懸崖峭壁之上。高度一般在距離地麵50米左右,有些特別高的,甚至可以達到將近百米。


  ??“所以放置懸棺的山崖都很高,猿猴都無法上去。數量有多有少,高低不等,遠遠看去大小不一,隨著洞穴的變化而變化,形成奇特的景觀——並且這些棺木,都是朝著太陽升起的地方。


  ??“這些懸棺是如何‘飛上去的?主要有三種說法:一種認為是鑿路將棺材搬上去然後再將路毀掉;第二種認為是趁漲水時將棺材送上去;最後一種觀點,用木製絞車、繩索、定向滑輪等工具,把棺材吊進去。”


  ??……


  ??“關於懸棺葬的起源與功能,也存有很多不同的說法:

  ??“有些人認為這源自南方少數民族對穴居生活的模仿,因為原始人出生的時候多半是在洞穴中,死後自然也要在洞穴。文獻記載的懸棺葬地區和考古發現的懸棺葬地區,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已經出現洞室墓和獨木舟船棺,懸棺岩洞墓的出現,實質上是把深入地下的洞室及其棺木抬升到高岩洞的變化。


  ??“另一種說法,則認為這是孝道的表現,所謂‘彌高者以為至孝’,為了顯示孝道,古代巴人認為對死者安葬得越高,越能體現對死者的孝敬,並且可以在今後的時間裏不需要再行祭奠。於是將死者的屍骨置於木匣內,或將屍體置於棺材內,安放在高處。


  ??“還有人認為懸棺葬大多分布在湍急江麵的絕璧上,這是少數民族依山水而居的體現——他們為了追求吉利,把高山險峰、崇山峻嶺視為生活的依托,或因其難以接近、難以觸及而產生神秘感,進而把它作為神靈所居或通天之路,加以頂禮膜拜,所以他們便把死者的靈柩置於高山峻嶺的崖之間。


  ??“即便是對於古人懸棺的初衷存有以上很多猜想,但有一點可以達成共識——那就是這並不是為了‘防盜’。因為多數懸棺葬的木棺中,隻有人的骸骨,而沒有貴重的隨葬品。”


  ??……


  ??厲海也不知道後座的袁隊長,是否見過真實的崖上棺木,於是又將話題引回到,眼前大家能看到的,崖上幾個奇特孔洞上來:

  ??“你們看那邊懸崖峭壁上,最靠右邊兒,那兒明顯些。一共有7個大小不等的岩孔,裏麵曾是古代巴人崖葬的墓,距今也應該有2000多年。因有7窟,我們稱它為‘七孔子’,又稱‘仙人洞’、‘蛻皮洞’。


  ??“我們江州及周邊地區有大量的七孔子墓穴,據說很久很久以前,老人年滿60歲,就進去挖好的石窟,七天七夜不吃不喝等待返老還童——當然,這得是有德行者,方能經七晝夜“蛻變”;如果無德行者,則倍受折磨痛苦,七晝夜而亡。


  ??“考古人員從這些石窟內取出過船形槽棺,內裝人體骨骼。後經文物普查,又從一石窟取出一箱式匣骼。長僅70餘厘米,內裝成人人體骨骼——由此證實,這種殉葬方式,是“二次葬”或“拾骨葬”。即在人死後,把屍體埋於土中,或放置在山野裏,待腐爛後,將部分大骨拾回洗淨,再放入小棺內安置於石窟中。


  ??“據研究,我們這兒的七孔子‘懸棺’,多數是東漢時期墓葬,蜀漢之後,崖墓就逐漸衰退了。當時由於戰爭頻繁,民不聊生,古人就選擇了高不可攀的懸崖峭壁作為葬身之處,以示趨吉和盡孝之意。”


  ??……


  ??那處“七孔子”已經被遠遠地甩在了身後,而導航儀顯示,他們即將到達公路能到達的地方,後麵的路程需要下車在密林裏步行了。


  ??厲海結束了這次考古演講,為了讓車上三人能有個概念,他最後總結道:


  ??“海蒂,我簡單講一個說法,你記住它就可以了。


  ??“華國文化裏‘天地人’的概念,而崖葬——


  ??“人居其中,就是成仙成神之意。”


  書屋小說首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