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陰謀陽謀
張濟接受了丁衝的建議,由宗承、婁圭等人率一萬荊州兵進入汝南,增援曹操,自己則率涼州主力進逼襄陽,與劉表對峙。
與增援睢陽相比,去襄陽顯然更輕鬆,功勞也不差。
天子不缺精銳,卻奇缺糧草。穰縣、新野、湖陽一帶的良田甚多,號稱金湖陽,銀新野,是荊州有名的糧倉。秋收將至,若能顆粒歸倉,就算他一兵不出,隻要將這些糧食送到行在,也能為他增加幾百戶的食邑。
身為董卓舊部,他不敢有太多的野望。加上年紀大了,官至驃騎將軍,已經沒有什麽上升空間,隻想保住爵位,再增些食邑,以後好留給兒子。
到南陽後,丁衝為他請來名醫張仲景調理身體,經過兩年的努力,總算讓鄒氏懷上了。如果能生個兒子,他就算功德圓滿了。
所以他明知丁衝是給宗承等人立功的機會,也願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賣個人情給丁衝等人。將來萬一有事,也好有人幫忙。
一旦天下太平,這朝堂終究還是讀書人的。
為了表示誠意,張濟還主動撥了一千西涼精騎給宗承。
南陽被動員起來,宗承、婁圭很快就集結了一萬步騎,趕往汝南。
與此同時,張濟率領以一萬涼州兵為主力的三萬步騎, 號稱十萬, 趕往襄陽。
丁衝作為軍師,隨張濟出征。
他以驃騎將軍府的名義發布了公告,要求劉表及南郡百姓認清形勢,立刻向朝廷上書稱臣, 以免有刀兵之禍。
與此同時, 他又給劉表寫了一封私信,表示這麽做隻是為了配合劉表, 敷衍袁紹, 並迫使南郡大族就範,並不是真想動兵。
——
收到丁衝的書信, 劉表心中暗喜。
他不完全相信丁衝的說辭, 卻不影響他利用形勢。
他一方麵召集蔡瑁、蒯越等人商量,整兵備戰,一方麵請來陰夔。
你看,張濟的主力已經被我吸引過來了, 我已經實現了對袁本初的承諾, 你可以回去複命了。
蔡瑁、蒯越等人不反對向朝廷稱臣, 但他們也不願意被張濟逼降。在他們看來, 張濟麾下的西涼兵雖然善戰, 卻不善水戰, 想渡過漢水, 奪取襄陽絕非易事。
不管張濟是真是假, 城下之盟是不可能答應的。
所以他們很積極, 集結了數萬人馬,包括江夏太守黃祖在內, 準備與張濟交戰,保衛襄陽。
張濟、丁衝率部趕到鄧縣, 遊騎一直衝到漢水北岸的樊城之下。雙方發生小規模衝突,傷亡十幾人, 形勢陡然緊張。
看到這副情形,陰夔不疑有他, 心滿意足的回去了。
——
劉協在漢陽待了半個多月, 將冀縣附近的幾個縣都看了一遍。
對楊修的政績,他是滿意的。雖然談不上完美,但兩年不到的時候能做到這個程度,楊修的態度和能力都有目共睹。
隻是他沒有誇楊修一個字, 隻是看,沒有發表意見。
看完上邽後, 站在城外金黃色的麥田中,他問隨行的諸葛亮、裴俊、衛覬等人,你們覺得漢陽的情況如何,是否滿足王道的基本要求?
諸葛亮等人都很謹慎,沒有倉促回答劉協的問題。
楊修的政績肯定是有的,但這能不能算王道,卻是一個需要斟酌的問題,草率不得。
劉協也不急,給他們充足的時間思考、討論。
他本來的意思是準備等到八月以後,等秋收結束,各縣的上計結果送到郡治,有具體的數字,再進行量化分析。但他未能如願,周忠、張濟、韓遂、曹操的奏疏先後送到漢陽。
周忠勸降劉表成功了一半。
劉表願意稱臣,卻不願意輕易放棄荊州,想率荊州兵出擊, 立下戰功後再考慮回朝。
周忠在奏表上謹慎地給出了意見。
他建議天子接受劉表的請求,讓劉表率部出兵。周忠以自身為例,表示他極端不看好劉表的用兵,認為劉表必敗。等他碰了壁,知道自己的水平,就不會這麽自信了。
但劉協卻看出了周忠的言外之意,周忠其實是希望劉表能夠立功的。
袁紹的主力在彭城,審配的主力則在睢陽與曹操對峙,劉表要對付的其實隻有廬江的顏良部。且劉表不是孤軍奮戰,如果周忠此行順利,他可以集結劉繇、孫策、袁術,與劉表一起對付顏良,大概率可以奪回廬江,立下戰功。
如此一來,山東大臣就可以進一步提出要求,由他們來承擔將袁紹趕回河北的任務。
丁衝顯然也有這樣的想法,所以他勸張濟出兵襄陽,守護穰縣、新野、湖陽一帶的秋糧,卻讓宗承、婁圭等荊州人出兵汝南,還以便於行事為由,表宗承為汝南太守。
劉協幾乎可以斷定,周忠和丁衝是商量好的,他們的目標一致,就是為山東人爭取立功的機會,以便與並涼人分庭抗禮,為將來的朝堂之爭做準備。
韓遂顯然也看出了這一點,極力主張立刻出兵洛陽,擺出增援睢陽的姿態。
他的理由是宗承等人取道汝南,未必能及時增援睢陽,曹操有被審配擊潰的可能。如果派輕騎馳援,可以減輕曹操的壓力。
而曹操除了表示奉詔討賊,當誓死血戰,不負天子信任之外,也請求朝廷派河內太守董昭增援,威脅袁紹退路。最好能安排河東軍出擊,就像上次關羽奔襲鄴城一樣,逼袁紹撤退。
每個人都有充足的理由,但每個人都有私心。
雖然早有心理準備,劉協還是有些感慨。
人精越來越多,朝堂的形勢也越來越複雜。隨著大批的山東人進入朝堂,勾心鬥角的事會越來越多。相比之下,還是在涼州清靜些。
然而這隻是美好的夢想,他遲早都要踏進朝堂的渾水。
劉協向身邊的大臣問計。
賈詡態度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意見:順勢而為。
答應所有人的要求,讓他們盡情表演。從輿情而論,山東人願意與袁紹刀兵相向,本身就對朝廷有利。至於他們能不能實現目標,反倒是次要的。
當然,最好是能實現。
相比於涼州人為守護家園而不得不戰,山東士人如果能拋棄崇尚儒雅、鄙視武功的成見,重興尚武之風,對朝廷利大於弊。
文武兼備的將領更適合推行王道,同時也能激勵並涼將領重視讀書,以免在競爭中落於下風。
天子的提倡固然有用,必要的壓力也不可或缺。威逼利誘,軟硬兼施,效果最佳。
經過反複討論後,劉協接受了賈詡的建議,下詔施行。